全球结核(tuberculosis,TB)感染和患病仍然十分严重,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但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仍然不足,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在大多数地区还是个薄弱环节,有关结核感染控制措施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报道显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是我国还没有系统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筛查、合理的保护措施及有力的结核感染控制政策.因此,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结核感染控制工作,也是目前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核感染控制应与整个感染控制相结合,并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降低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的风险,保护广大的医务人员,终控制结核病传播和流行,降低结核感染和患病.
作者:何广学;熊勇超;侯月云;郭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其诊断和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表现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和理念的出现,诊断方面主要有呼出气NO检测、呼出气冷凝液成分分析、气道重构影像学评价、表型分析等;治疗进展有支气管热成型疗法、炎性介质拮抗剂的应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维生素D、抗真菌治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等.这些诊疗的新进展为哮喘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者:时国朝;王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TB主要是由结核病病原体—— Mtb感染引起的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传染病.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Mtb特有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后,引起大量特异性的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活性的提高.被激活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不仅可以直接吞噬Mtb或Mtb感染的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各种活性分子与抗原提呈来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然而,Mtb在与宿主免疫系统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发展出各种干扰或抑制免疫细胞功能的机制:如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抑制巨噬细胞的自噬;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抗原提呈等,从而能够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目前,惟一使用的减毒Mtb活疫苗——BCG却缺乏有效性.人们对TB发生机制的认识不足,严重限制了对TB新型高效的抗Mtb疫苗的研发.尽管近年来在新型疫苗研制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目前进入临床状态的候选疫苗已达十几种,但是距离实际应用还任重而道远.按照免疫策略和改进方法,新型疫苗可以分为重组BCG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减毒Mtb疫苗.研发新型疫苗关键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如何筛选到优质的抗原;其次,如何筛选到优质的佐剂以增加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再次如何保证抗原的正确加工和有效提呈;第四,如何增加BCG的免疫记忆;第五,如何进一步降低BCG的毒力;后,如何对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刘海鹏;戈宝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由1990年的0.91%上升到2000年的2.50%,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对患者尤其是5岁以下年幼患儿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教育培训,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普及哮喘相关知识,对哮喘的早期干预和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育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院内潜伏Mtb感染是结核病流行的隐患之一.院内Mtb感染的主要群体为医务工作者,对这一群体Mtb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有益于对未来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进一步依据.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与概括、分析,结果表明院内Mtb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与流行病学背景、年龄、场所、工种、医院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韩超楠;肖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的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负担居世界第一位,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作者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耐多药结核病的规划管理措施,以及中国对耐多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有关措施,中国对非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有关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今后一段时间加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明亭;陈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能够导致多种疾病,首当其冲的是危害肺部健康.烟草烟雾在危害吸烟者自身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他人的健康.因烟草使用导致的经济成本损失远远超过了烟草带来的效益,WHO倡导其成员国广泛开展控制烟草危害工作,并先后颁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扭转烟草流行系列政策(MPOWER)》.中国履行公约的控烟之路也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只要全社会付出不懈的努力,终将会迈向无烟中国.
作者:江国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结核病是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作者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形势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确保政府的组织领导及经费保障,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张慧;成君;王黎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鉴于我国肺结核疫情现状与新特点,在临床综合诊治过程中,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与作用日显突出.常规X线胸片仍然是肺结核首选和主要检查手段,但多层螺旋CT(MSCT)在肺结核诊断、活动性判定和治疗随访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RI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为特殊情况下的辅助方法,在肺结核瘤与其他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方面较有价值.
作者:伍建林;王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作者系统温习了国内外戒烟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戒烟策略.人群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同时呈现高的戒烟率和复返率.戒烟者多以自主戒烟为主,他们很少通过戒烟服务机构治疗而实现戒烟.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建立了不少戒烟机构,但访问者极少.这可能与我国文化重精神和毅力的意识和行为有关.作者建议:倡导环境和社会支持举措,鼓励个人自主戒烟,实施临床通科简易干预的戒烟策略.
作者:杨廷忠;杨功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往往症状隐匿,不典型.再加上儿童下呼吸道标本不易获得,造成临床诊断的困难,也使得病原学研究相对滞后,造成临床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给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的病毒,人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和B(INF)和副流感病毒1、2、3(PIV),以及腺病毒都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近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类冠状病毒(HCoV)、人类博卡病毒(HBoV)、人类多瘤病毒(KIV)和吴病毒(WUV)也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常见,其他还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I)、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卡他莫拉菌(MC),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及百日咳杆菌等,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肠道细菌也很常见.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儿童肺结核和支原体肺炎等都在临床占有一定的比例.病原体的检测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病原体培养等方法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和检出速度.
作者:俞桑洁;杨永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结核病的内科治疗从初的静养疗法、萎陷疗法,到1944年链霉素的问世及化学治疗时代,再到1965年利福平的问世及短程化疗时代,以及今天的化疗、免疫、介入等多种治疗并举的时代.面对日益加剧的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结核病内科治疗的未来无疑应着眼于抗结核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以及纳米技术在结核病中的应用等.
作者:唐神结;肖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间质病(又称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科面临的诊断难题之一,临床上经常需要通过肺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协助确立诊断.不同的肺活检方法,例如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经皮肺穿刺活检、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活检,均有其适应证,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选择.对于弥漫性病变,通常应首选创伤性小的TBLB,不能确立诊断者可进一步选择经皮肺活检和VATS肺活检.值得重视的是,对于多种常见的肺间质病而言,病理结果并不一定是后诊断.诊断的确立需要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即所谓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
作者:孙永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结核外科治疗适应证包括:局限性耐多药结核、大咯血、结核瘤、结核性空洞、肺结核后遗症、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毁损肺、支气管结核、胸内淋巴结结核等.肺结核外科治疗原则:确保肺断面内无活动病灶的前提下,以小范围切除病灶或肺叶为宜,尽量保留肺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有效预防并发症.治疗效果的评估,应综合考虑术后痰菌阴转率、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等因素.手术切除后仍需规范地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丁嘉安;谢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不到5%,临床多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人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及多靶点药物的出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得到显著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有希望且能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树才;张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治疗方式的首选.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近年来以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已得到认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临床发现了更多的早期肺癌,对于直径小于2 cm的早期周围型肺癌,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能否取代肺叶切除成为此类型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还有待于新的证据的出现.
作者:支修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卷烟包含多种致癌物质和有害成分.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的健康,对“非自愿吸烟”者也产生巨大的危害.民众对吸烟存在一定误区.二手烟是污染室内空气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禁烟现状不容乐观,禁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维护健康,全民禁烟势在必行.
作者:吴烨青;肖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2年5月21日,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首届编委会在杭州召开.与会编委、通信编委80余人.中国防痨协会王撷秀理事长,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黎霞主任,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万利亚,浙江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夏时畅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万利亚主持.首先由王撷秀理事长致开幕词,理事长对百忙之中来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编委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表示创建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第二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协会老一辈专家、教授多年的期盼.在多方协调和努力下,新刊《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已经获批!这是中国防痨协会努力为全国从事结核病、肺部疾病、肺部健康的科技工作者搭建的一个新的科技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也是献给中国防痨协会创建80周年的一份生日礼物!
作者:《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编辑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第一次全体编委会于2012年5月21日在杭州召开,这在中国防痨协会与《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创建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第二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协会老一辈专家、教授多年的期盼,在全体编委、编辑部及诸多专家及同仁的努力下,今天终于创刊了!在《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创刊之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为我刊题词表示祝贺,使我们深受鼓舞与鞭策!
作者:王撷秀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