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电子杂志

肝癌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7815
  • 国内刊号:11-9351/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肿瘤学
肝癌电子杂志   2017年3期文献
  •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佳适应证——一个外科医生的思考

    Rossi 等 [1]1990年首先报道了在动物上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实验,并提出直径<2 cm的肝癌可通过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其后随着对射频消融进行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使得射频消融被公认为是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的方法之一.

    作者:宋天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HFSR可预测索拉非尼治疗HCC疗效再添力证

    索拉非尼治疗HCC疗效如何尚无高质量的循证依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学英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于2017年8月底发表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现将该研究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作者:孙永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目前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多个肝脏外科中心的新临床实践的经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经过反复多次讨论和修改,制定《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本文从术前、术后等方面对共识进行了解读.

    作者:李坤;曹景玉;吴力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外科切除联合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全球每年约有140万人新发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超过69万人 [1].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器官,60%~70%的患者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发生肝转移 [2].而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因 [3].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成为了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4,5].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利用热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毁损的治疗方法,已成为肝癌、肾癌、肺部肿瘤和子宫肌瘤等多种肿瘤常用的临床辅助治疗手段 [6,7].近年来,RFA在CRLM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RFA在CRLM治疗中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CRL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启晨;赵建军;周健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细胞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诊疗进展

    微血管侵犯在肝癌中发生率较高,是肝癌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肝癌微血管侵犯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术前预测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术后病理证实的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术后的干预,认为建立包含多因素的系统性预测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模型,将对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治疗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并改善预后.

    作者:丁同领;洪智贤;胡雄伟;刁广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一类恶性肿瘤 [1].外科治疗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原发性肝癌,肝切除仍是能达到治愈性的主流治疗手段.Couinaud以门静脉作为划分解剖依据,将肝脏分为8 个段,认为每个段为功能和解剖上一个独立单位.按照肝脏Couinaud分段进行肝切除即解剖性肝切除术,而不依照肝脏Couinaud分段进行的肝切除即是非解剖性肝切除.由于肝细胞肝癌主要经门静脉系统肝内转移,且门静脉癌栓被认为是肿瘤转移扩散的来源 [2].目前研究资料仍认为解剖性肝切除要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 [3].具体操作中,可以使用亚甲蓝行肝段/亚肝段染色,以确定肝段之间的分界线,行精确的解剖性肝切除 [4].染色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是否熟练运用术中超声,是否掌握了超声引导下穿刺,是否阻断了肝动脉血流,是否过度挤压肝脏等等.在肝表面确定肝段及亚肝段间离断线主要依术中超声确定,在肝实质内确定段间及亚肝段间离断线主要依靠染色的肝实质或循肝静脉小分支来确定 [4].

    作者:幕内雅敏;李慕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肠癌肝转移瘤转化治疗后根治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1例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器官, 15%~25%的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发生肝转移,另有15%~25%的病人在行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在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时,超过80%的患者肝脏转移瘤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无法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于零 [1].近年来,在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指导下通过化疗、肝动脉灌注等转化性治疗手段可以使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切除率提高至13%~54%[2].一旦获得手术机会,根治性切除手术联合局部治疗技术如术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的无瘤生存时间 [3,4].本例78岁患者初始诊断为横结肠癌合并肝脏多发转移瘤,临床潜在可手术切除,经转化治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术后4个月肝内出现大小1.5cm×1.2cm的单发转移灶,行经皮消融治疗.随访至2017年9月15日,初次治疗消融部位无瘤时间达21个月,复发转移灶消融部位无瘤时间达18个月.

    作者:陈启晨;赵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解读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3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包括三种病理类型,其中肝细胞癌约占85%~90%以上.与欧美国家原发性肝癌不同,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数伴有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2017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新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相比于2011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此次发布的诊疗规范进行了较多更新,改变了部分既往临床实践.整体上,《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本文将对主要更新解读如下.

    作者:陈晓;蔡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癌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同时性肝细胞癌腹膜转移1例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466.1/10万,位列恶性肿瘤第四位;死亡率约422.1/10万,位列肿瘤相关死亡第3位 [1].HCC恶性程度高,术后5年复发率约75%~100%,5年肝外转移率约13%~30%[2].HCC肝外转移的常见部位为肺、骨、脑和淋巴结,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PM)较少见.

    作者:姬忠贺;张彦斌;安松林;刘刚;李兵;于洋;李鑫宝;林育林;李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癌肝移植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肝移植后淋巴瘤是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 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TLD)的一种,相对罕见 [1],也是肝移植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预后不佳.PTLD多发生于移植后1年内,少数患者于移植后5~10年内发病.发病机制不详,目前认为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EB病毒感染相关.现报道我科收治的1例肝癌肝移植后12年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文献复习.

    作者:于凡;于卓;黄月华;王燕婴;李昕权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