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已经对诺和笔(R)4有了全面的了解,可能很多患者正在享受着诺和笔(R)4带来的胰岛素美好生活.现在,诺和诺德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的诺和笔(R)5,它不仅传承了诺和笔(R)家族的卓越品质,而且新添加了简单易用的记忆功能,让医生和患者都对它青睐有加.
作者:许继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世界上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长期的血糖异常可导致眼睛、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多器官组织的进行性损害,导致很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什么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天地》:我们知道糖尿病治疗重要的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您能跟大家介绍下治疗中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吗?陈丽教授: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在亚洲人群中,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表现.随着糖尿病教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对此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如何保证代煎中药的药效1.代煎中药应弃药店选医院代煎中药虽然能省去您自己煎药的繁琐,但目前药店和中医诊所代煎中药多存在代煎过程混乱,不严格按操作规程煎,煎药时间不足,偷梁换柱,随意加水,多剂连煎,冷水消毒等问题,使代煎的中药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药效也就得不到保证了.有的药店或中医诊所代煎的中药服用后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代煎中药时,应选择去正规的中医院.
作者:康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四川省威远县 章× 我今年52岁,年初查出了2型糖尿病.此前一直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喹酮.上个月到医院复查,空腹血糖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我身高165厘米,体重75公斤,医生说我明显超重,接近肥胖.还让我做了胰岛素检测,说怀疑我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胰岛素水平确实超标了,于是医生让我加服罗格列酮(太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安徽省蚌埠市 冯× 很不幸,我老伴患有2型糖尿病,而小孙子不久前又被查出了1型糖尿病.我要负责两个病人的饮食,不知道在饮食上面,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没有不同.问:饮食上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何区别?答:合理的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饮食控制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要求重点确实有所不同.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山东省曲阜市 范× 我患有1型糖尿病,今年28岁.我曾听人说怀孕会降低糖尿病女性的预期寿命,所以一直很犹豫.问:怀孕对糖尿病女性真的很危险吗?答: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都可以平安无事地度过怀孕期、生育健康孩子和产后正常地健康生活.不过相比于正常人,糖尿病女性怀孕确实要面临额外的健康风险.首先,孕前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肾脏疾病的糖尿病女性,怀孕期间病情可能会加重.孕期发生严重肾脏疾病可能会降低孕妇的寿命,尤其是病情发展至需要长期透析的程度时.
作者:纪立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今年已经快72岁了,患2型糖尿病20多年了.其实,我很注重身体健康,患病之后买了很多糖尿病方面的书籍,认真阅读还做了笔记.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每天按时服药,规律监测血糖.可是,近一次体检中,医生告诉我血糖控制得不错,但是血脂出现了问题!甘油三酯2.30mmol/L,总胆固醇6.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8mmol/L.医生告诉我不能单纯控制血糖、血压,还要兼顾血脂,现在我的血脂化验指标都超标了,应该服用调脂药,认真治疗高脂血症.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读者血糖管理调查为了详细地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管理情况,以及大家是否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合不合理,本刊编辑随机向部分读者进行了电话调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血糖管理中都存在哪些问题,您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呢?1.血糖监测点不规律:就自我监测血糖而言,部分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的仅监测餐后血糖.更有甚者会凭感觉随机监测血糖,或是想起来时才测一下.(部分患者因为在家监测血糖的支出较昂贵,就尽量减少监测血糖.在此,小编友情提醒大家,如果省去了这部分医疗支出,血糖控制不好,发生并发症后的医疗支出会更多.)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康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老王今年65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10年,3年前开始注射胰岛治疗.他一直在腹部两侧注射,可近发现腹部皮下出现了好多硬结,胰岛素用量比以前大了,血糖却控制不好.医生说这是因为他没有正确进行注射部位的轮换造成的.那么,注射部位到底该怎样进行轮换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导致局部脂肪组织的增生或萎缩,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皮下脂肪萎缩和增生皮下脂肪萎缩,也被称为脂肪代谢障碍,其发生风险在糖尿病患者中因人而异,表现为皮下组织的丧失导致注射部位形成不易察觉的小的凹陷,严重的皮下脂肪萎缩会使病变部位的肌肉组织、大血管和骨骼从外面看来更加明显,就好像皮包骨一样.有时非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也可萎缩,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含有杂质,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有关.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外出旅游感受大自然的风光无限是人生的重要乐趣之一,如今野营已成了越来越多人所热衷的一种度假方式.度假选择去野营的优点颇多,你能够享受到绝对的自由,不必为预订旅馆而苦恼,也不必费神半夜开车四处寻找住所,只需花费一笔很小的费用,便可享受没有几家旅馆能够给予的舒适.
作者:郁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大家拿到这期杂志,应该已经进入白露节气了.随着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逐渐加重,凝结成一层水滴,这也是白露的名称由来.大家会明显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那么,还等什么?赶紧出来运动吧!抛开运动的远期收益,其短期益处可能更容易吸引你坚持下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明显的短期益处就是运动后血糖的改善,不过这种降糖作用和药物一样,过一会就会消退,所以你就不得不经常运动.
作者:纪立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接上期)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的类型及其特点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50%,远远高于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以严重脱水症状(如烦渴、多饮、皮肤黏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及神经精神症状(如神智恍惚、嗜睡、定向力障碍、幻听幻视、肢体抽搐、偏瘫、失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血糖及血浆渗透压均显著升高,而尿酮体检查多为阴性.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是2012年10月份开始任糖尿病专员,公司要求为糖尿病顾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即每周两次免费测血糖、专门建档、个体化指导用药;同时认真学习公司的月刊《糖尿病天地》杂志并免费发放给顾客,让顾客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糖尿病知识,从而控制好血糖.我任职糖尿病专员以来碰到了各式各样的糖尿病问题,就我的体会我选了几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把我所了解的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方案和大家分享:
作者:左旭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这个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团圆佳节,说起月饼这种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大家都相当熟悉,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以面、油、糖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将极大地影响您的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中秋好不吃月饼.有一种健康、美味的食品适合糖尿病患者中秋选用,它就是柚子,又名文旦.
作者: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单位的领导下,医患深入学习、贯彻、执行《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指南)、《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规范)、《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计划)等,开展全民糖尿病知识教育,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注射技术,提高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出了患者满意度高的诊疗之路;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规范、系统、深入浅出的讲座,使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做到早预防、早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紫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肩周炎影响生活多肩周炎多发生在左侧肩膀,除了肩部疼痛外,还伴有肩部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上举、内外旋的动作,严重时连梳头、刷牙、洗脸、穿衣服、系腰带、叉腰的动作都不能完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的时候患者还会因为夜间疼痛加重而不敢翻身,或因为夜间翻身移动了肩部而痛醒,这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控糖.合并肩周炎后,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坚持服药,还应该坚持进行正确的运动,这样更有助帮您甩掉肩周炎.
作者:康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有不少研究都指出过多食用红肉能增加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尤其是那些喜欢吃红肉加工制品的人(比如腊肠、香肠、熏肉、火腿、午餐肉等),将更可能罹患这类癌症.有数据表明,每天吃50克加工红肉制品者大肠癌风险增加21%,每天吃得更多,达到1 00克者,这个危险系数上升到29%.
作者:雨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是《糖尿病天地》的忠实读者,也是受益者.我结识《糖尿病天地》已有7个年头了,期间对这期杂志印象颇深,收获也颇丰.在2005年,我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三高症,即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跑医院,吃偏方,血糖总是不稳定.偶然,在和一位老同事聊天时,都说起自身情况,才发现我们都患有糖尿病.但我的老同事血糖控制得很好,他讲述了自己的控糖经验,并建议我到医院听糖尿病教育讲座,还送给我几本《糖尿病天地》专刊.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寒露过后谨防感冒来袭自秋季开始,尤其是寒露过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尤其是早晚气温的明显下降,感冒的患者会随之增多.这是因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的时候,感冒病毒的致病力会随之增强.同时当气温低于15℃时,上呼吸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预防秋冬感冒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这一感冒的重要诱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预防秋冬感冒的中医养生方法都有哪些.
作者:戴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糖尿病患者属于肥胖人群,我的身边还有一些朋友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大腹便便,说起肚子上的这一圈肉的确是应该减一减了,因为腹型肥胖和糖尿病是密切相关的.另外,身边不少苗条的女孩却总嚷嚷着要减肥,一些老年人则认为胖点好,到底我们该不该减肥,哪些观点是正确的,下面来谈谈糖尿病患者减肥的话题.
作者:于康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