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临床杂志

糖尿病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糖尿病天地·临床(下旬)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210/R
  • 国内刊号:黄列军
  • 影响因子:0.30
  • 创刊:200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tnb365@yahoo.com.cn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临床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糖尿病伴有CKD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CKD5期患者的死亡率更高.降低CVD风险的措施包括控制高血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这些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值推荐标准为70 mg/dl.以前大部分关于他汀类降低CVD风险的研究是针对非CKD患者的.不过,也有部分研究纳入了足够数量的能够进行统计学分析的2到3期CKD患者,总体上,其心血管益处与非CKD患者相似.针对透析或肾移植后患者,他汀类的心血管益处被证明是大小不等,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患者是CVD风险的高危人群,他们或许对干预措施反应不佳.随着GFR下降,许多调脂药需要调整用量.不过,总的来讲,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不需要调整用量.他汀类与环孢素类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总体上,应当避免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此外,非诺贝特应当避免用于所有GFR下降的患者.总之,基于糖尿病伴有CKD患者非常高的CVD风险,应当强化血脂异常的管理,LDL目标值应为70 mg/dl.

    作者:莫利奇;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岛素及肠降血糖素

    引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古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1922年班廷和贝斯特早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初,胰岛素被认为将成为糖尿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久以后,这一想法变成了事实.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多才多艺的能手,因为它可用于控制1型或2型糖尿病各种高血糖水平.胰岛素初通过动物胰腺组织分离制备,不过当前,它已经可以通过微生物重组DNA技术进行制备.重组胰岛素的应用降低了现行商业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作者:福勒;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成年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筛查

    筛查通常基于确切的公共健康影响以及早期干预益处.慢性肾脏疾病(CKD),尤其是糖尿病所致CKD,就符合这一要求.糖尿病仍然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大约占到了40%~50%.由于继发于人口肥胖和老龄化的糖尿病大流行,继发于糖尿病的肾脏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涨.在过去20年内,美国继发于糖尿病的ESRD增加了一倍,而同时诊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普通医保(general Medicare)患者中CKD发生率增加了四倍.相比于其他原因所致ESRD,糖尿病所致ESRD患者每年的花费高.

    作者:克莱默;徐赫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预防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慢性腹膜透析治疗的常见原因.25%~4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肾病,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遗传易感性、肾小球高滤过、蛋白尿、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高糖基化终端产物、可能减少的肾单位及脂质紊乱.严格控制糖尿病、高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降低蛋白尿,药物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损害的进程.

    作者:霍尔;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管理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常见病,高达23%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这种疾病.这些患者的AlC推荐标准是小于7.0%.糖尿病并发CKD,既往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疗法需要进行剂量调整,某些药物或许是糖尿病CKD的禁忌.在糖尿病并发CKD患者的医护中,相关共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贫血,高磷酸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评价和管理很重要.多元医疗模式或许是对这些病情复杂患者进行全方位医护的佳选择.

    作者:卡瓦诺;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药物疗法

    问题:在糖尿病肾病的管理中,临床医生应当如何采用ACEIs和ARBs呢?回答:有一半以上发展为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首发表现为蛋白尿,这一指标应当每年检查一次.尿蛋白/肌酐比值30~299 rag/g(或mg/24h)被称为微量蛋白尿,>300被成为临床蛋白尿或蛋白尿.不过,月经、感染或近期剧烈运动等导致尿白蛋白升高的因素必须被排除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蛋白水平逐渐攀升,终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在某些个体中,在先前没有任何蛋白分泌异常的情况下,GFR下降.做为筛查措施,GFR应当每年测评一次,可以使用一个基于血肌酐、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估测公式(eGFR公式).有意思的是,在那些有蛋白尿的患者中,GFR下降更快.在肾脏病变进程中的某一阶段,9 0%以上的个体亦会发展为高血压.

    作者:莫利奇;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病例研究:人胰岛素到胰岛素类似物的升级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口干、乏力、体重下降2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诉口干、乏力、体重下降2个月,于2008年3月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应用诺和灵R持续皮下泵入(基础量20U,三餐前分为8 U、6 U、6 U)、拜唐苹50 mg tid、二甲双胍0.5 tid治疗.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中的周围动脉疾病(上)

    序言周围动脉疾病(PAD)是一种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闭塞的疾病.PAD不仅是下肢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通常伴随着有症状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尽管PAD在普通人群中的情况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但关于糖尿病人群中PAD的评估和治疗还不太清楚,而且涉及到一些特殊问题.目前,关于同时存在糖尿病和PAD患者的诊疗指南尚未确立.

    作者:美国糖尿病协会;徐赫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鱼与熊掌兼得的复方制剂——试验研究ACEI/利尿剂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

    临床上,医生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时候,通常将目光集中在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上面.虽然严格控制这些血糖指标确实能够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生风险,但是这对于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这恰恰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终死因.预防大血管并发症同时还需要关注降低血压和血脂的问题.如果医生能够有一种同时而安全地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治疗将会被大大简化.

    作者:柏科瑞斯;徐赫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红方:口服糖耐量试验对临床实践很重要

    毫无疑问,临床上有症状性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和全因死亡率的一个危险因素.这一危险因素是根据高血糖症的严重程度来分级的.不过,在过去的几十年,人们对无症状性、未诊断的糖尿病甚至是程度较轻的高血糖症是否会提高CVD风险和死亡率存在争议.传统上,针对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空腹血糖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血糖检测标准依然多种多样,A1C指标尚未被使用,结果造成各种研究结论彼此冲突.当前,许多研究使用了现有推荐标准(来自ADA等),既然我们已经拥有大量关于这些研究的资料,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近,关于多个群体的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无症状性高血糖症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托米勒托;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蓝方:口服糖耐量试验是多余的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将近100年了,听起来或许就有古董之感,是退休的时候了,因为它不再能提供通过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重要临床信息.检测OGTT的主要目的是根据2小时后血糖值诊断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糖尿病.两者都是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并且IGT预测了糖尿病的发病.但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仅仅是众多CVD危险因素的一个,这些CVD危险因素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临床上,如果下列5种危险因素出现3种就可以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这5种危险因素是:中心性肥胖(腰围:女性>88 cm,男性>102 cm),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7 mmol/l或>150 mg/d1),HDL-C水平下降(男性<1.0 mmol/l或40 mg/dl,女性<1.3 mmol/l或50 mg/d1),高血压和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IGT或糖尿病).

    作者:戴维森;李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渴丸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策略

    近出诊时,遇到一位频发低血糖的男性糖尿病患者.通过询问得知病人今年54岁,具有4年糖尿病病史,自疾病诊断后一直服用消渴丸治疗,血糖控制的也一直比较满意,但是近来,血糖控制明显不如从前.空腹血糖多在7~9mml/L,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0~12 mml/L左右.原因为在朋友的推荐下,自作主张的为自己加用了瑞格列奈,1 m g,每日三次.结果导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问明情况后,我建议其停掉瑞格列奈,改用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每餐时服用.1周后患者复诊,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均控制满意,并未再发生低血糖.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