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众所周知,高血压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是相关的.然而.高血压前期是不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却不得而知.本文主要研究高血压前期是否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方法 参与圣安东尼奥心脏研究的人群均是既往无糖尿病史且血压正常、仅在调查时偶然被诊断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共2767例,年龄是25~65岁,平均随访年限是7.8年.结果 新发糖尿病患者有12.4%处于高血压前期阶段,5.6%是血压正常.校正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后.高血压前期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是血压正常者的2.21倍(95%可信区间1.63~2.98).进一步校正BMI、糖耐量减低、HOMA-IR、HOMA-βC和糖尿病家族史后.发现高血压前期和糖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相对危险度是1.42.95%可信区间0.99~2.02).结论 高血压前期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机制可能是高血压前期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相关.
作者:马里坎;田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与几十年前相比,由于血糖控制的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已经明显下降.但糖尿病仍然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中国糖尿病患者10%~30%死于糖尿病肾病,平均期望寿命损失14.4年.因而,寻找既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又能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肾功能的治疗方案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方向.
作者:石勇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从降血糖机制及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两方面,综述了2009年糖尿病防治相关的中药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以期相关研究人员对糖尿病的研究现状有新的了解.
作者:宋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们在对月经异常和不孕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考虑到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女性出现初潮延迟和更年期提前时可能造成生育期缩短.生育期发生的糖尿病与月经异常相关,如月经过稀和继发性闭经.研究发现.更好的血糖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可改善这些问题,并能增加生育率甚至使其接近正常人群.持续月经异常的女性,即使已经接受了合适的治疗,也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激素检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检查、抗卵巢抗体和雄激素过多症检查等.
作者:利夫施茨;李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引言众多降压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的研究报告,使得2008年成为不同寻常的一年.因此,对2008年高血压的回顾,重点集中在这些临床试验以及它们对今后的防治指南可能产生的影响.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报导,比如,高血压的全球负担,家庭自测血压的推荐建议,饮食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顽固性高血压以及在总体上改善血压控制的治疗战略.
作者:威廉姆斯;李立琴;苏胜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男性,62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6个月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开始出现口渴多饮,多尿,2周前来本院就诊,查随机血糖1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诊断为2型糖尿病.因患者血糖很高,立即采取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给予诺和灵R早、午、晚餐前6U、4U、4U,甘精胰岛素睡前12U皮下注射.嘱患者每天自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每4天复诊一次.复诊时根据患者前3天的平均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剂量调整情况见表1.治疗三周后,患者自诉因每天要使用两种胰岛素,过于麻烦,希望能简化治疗,减少胰岛素种类和注射次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鉴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紊乱在年轻人群中的流行,这部分人群的妊娠与产后管理与监测备受关注.HAPO研究(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主要旨在观察糖耐量结果稍好于显性糖尿病患者的这部分人群,评估她们的糖耐量结果与不良后果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国际糖尿病和妊娠研究组协会(IADPSG);庄稼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V.糖尿病治疗D.医学营养治疗(MNT)基本建议·为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糖尿病前期个体或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的MNT,好由专业的熟悉糖尿病MNT的注册营养师来做相应的指导.(A) ·由于MNT(饮食治疗)可以节省花费且改善预后(B),因此应该纳入医保或其他第三方支付范围(E).
作者:美国糖尿病协会;张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WHO新近报告显示,高血压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从流行病学方面看,心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占总死亡率的第二位.近期几项关于血压控制重要性的研究结果也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欧洲高血压联盟(ESH)对近期的5个大规模的高血压临床试验做了综合分析,并对2007年的高血压指南进行了更新;另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起的收缩压(SBP)干预研究(SPPINT)力图重新评价将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的SBP控制到<120 mmHg是否是有效的或者是必须的.
作者:古德;张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互助模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评价效果.方法 入选病例120例,分别评定患者课题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心理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表明,互助模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干预糖尿病治疗效果,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四方面寻求一条新的途径,能够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作者:姚旭;高学兰;高春兰;蒋曦媛;郑英;韩英;金一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