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消化道传染病.其显著的病理变化是肠道内淋巴组织增生和坏死.临床特点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特殊中毒症状,及肝脾肿大、玫瑰疹、周围白细胞减少等.
作者:张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咽喉疼痛是让人难受的:难以发声、进食困难,就连吞口水或液体时也剧痛难当.感冒以后未及时治疗,有时会引起咽喉肿痛,水米不入;歌唱家、教师、爱大声讲笑以及嗜吃烟酒辛辣的人也容易发生咽喉疼痛.当然,我们常说的扁桃体炎也会出现咽喉疼痛,这种疼痛有时会达到牙关紧闭的程度.
作者:戴廷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时下,各种补钙食品、药品纷纷上市,火爆场面实属罕见,但据医学研究机构称,我国缺钙人群并没有缩小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点:首先是没有科学地确立补钙人群.许多人并不缺钙,却把部分疾病的症状误认为是缺钙的表现,拼命补钙,终导致血钙升高,出现骨疼、乏力、倦怠、嗜睡;同时过多的钙从尿中排出,易发生尿路结石,治疗不当会继发感染造成肾积水,后导致肾功能损害.
作者:郭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刚过而立之年的A君不幸得了肝癌.他为了尽快摆脱癌魔,四处求医问药.有一次,他找到一位颇有名望的肝癌专家.专家告诉他,除了做必要的治疗外,战胜癌症的法宝关键在自己,并赠送A君<黄帝内经>中说的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若能牢记这16个字,保持心理平衡,对癌症的康复大有裨益.
作者:杨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免疫衰老,通俗地讲,就是由于衰老而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其结果使老年人易患多种细菌、病毒感染的疾病以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那么,应该如何防治呢?请看医生是怎么说的.
作者:于长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赵学敏写下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临安(今杭州)有位医生叫盛天然,在当地很有一些名气.有一天,城外青山里有人得了急病,请他出诊.盛先生领着跟自己学医的儿子,带了把伞,便上了路.来到这家一看,原来病人是家庭主妇.
作者:耿浩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水浒传>多处根据小说情节的需要写到有关人物的患病.为了表现英雄落魄写到了武松患疟疾,为了表现豪杰末路写到了宋江患痢疾,为了表现梁山义军发展中的迂回曲折,也写到了晁盖的中毒箭和宋江相继发背疮几乎因此而殒命.小说还以宋江兄弟相继阵亡和患病展示义军的悲剧结局.
作者:楼绍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药物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其机理比较明显.因为人的心理或精神活动与大脑内神经介质的制造、转换和释放及脑的功能有紧密关系,故凡能影响脑细胞代谢作用的药物,均能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使人的神志、情绪、性格等发生种种变化.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就具有这种效能.少为人知的是,患者在求医问药时,所持的观念、态度等也能影响所用药物的效能,使药物本来具有的作用得以强化或弱化,发生量或质的变化.
作者:许永付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三.风热感冒热毒是病根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粘痰,舌边尖红,苔薄黄.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服药期间,忌油腻荤腥,饮食宜清淡.常用非处方药如下:
作者:倪青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近,美国研究人员证实,烟草引起人体的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骨髓.吸烟使红细胞携氧量大为减少,因此骨髓不得不生产出更多的红细胞来维持体内氧的含量.
作者:健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饮茶进行了阐述:一是不要饮浓茶,因为浓茶可使3价铁与茶内的单宁结合.二是一年四季要饮不同的茶.三是患某些疾病、孕妇、妇女哺乳期以及婴幼儿和营养不良者均不宜饮茶.四是少饮新茶、不饮焦茶等.
作者:魏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吃大蒜的好处很多,本文重点论述大蒜对心血管疾病的予防.好处之一是可以降低血脂;之二大蒜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之三大蒜可以温和的降低血压.大蒜是一种常用的厨房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有多种治疗用途的食品.一般家庭里都备有大蒜,有人罹患腹泻或痢疾,每天吃几瓣大蒜,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此外,大蒜对百日咳、原虫和霉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知识已是家喻户晓了.
作者:施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夏日炎炎,天气燥热,经常汗流夹背,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人们多喜爱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有助于养生保健.
作者:李盛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不顺心的事.老师气学生不听话;孩子受了父母打骂;有人忧心失职或薪低;待业者恨分配工作不合理;下级对上级不满等都会引起心理紧张,产生不良情绪.表面上平静,喜怒不形于色,内心却强烈地压抑着愤懑烦躁的情绪,时间一久,便使心理和生活失去了平衡,带给健康极大危害.
作者:一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心情是一种持续性的情绪,可能一连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科学家已发现几种无须用药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恶劣心情.
作者:陈秀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夏天,环境的高温,地域的狭窄,影响了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变得躁动不安.
作者:叶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没有什么比新生儿的啼哭更扣人心弦了.疼痛时哭,饥饿时哭,厌烦时哭,疲倦时哭,生病时哭,还有一种疯狂的哭.但恐怕没有一个妈妈会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宝宝的啼哭,肯定都焦虑万分,手足无措:宝宝到底是怎么了?
作者:金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孩子在游泳池、海边或河渠游泳、玩水时,常常会有鼻子呛水、眼睛进砂子、耳朵进水、腿抽筋、胸闷、肚子痛等情况发生,尽管这些小事故不需要做特别处理,但是,如果置之不理,或处理不当,也会发展成很严重的疾病.所以一定要事先了解游泳前后的注意事项,学会处理各种事故的办法.下面就向小朋友们介绍几个小事故的处理方法:
作者:张继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是个半岁的婴儿,我的父亲很爱吸烟,成天吸得家中烟雾缭绕,让我深受其害,我用啼哭声表达我的不满,他却不理解,让我十分烦恼.
作者:成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桑菊黄豆汤黄豆60克,杭菊花15克,冬桑叶15克,白糖30克.将黄豆浸透洗净,同桑、菊一起加水3碗,煎成1碗,去渣,加白糖,溶化后可饮用.此汤清肝明目,消炎,散风热.治疗急性结膜炎红肿赤痛.
作者:王素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桂圆枸杞粥桂圆肉15克,枸杞子1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先把上述原料分别洗干净,置砂锅于中火上加清水把粳米煮开15分钟.再加桂圆肉、枸杞子、大枣(去核)煮成粥.晨起空腹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此粥有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血虚眩晕、耳鸣、失眠等症.
作者:沈加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百会(Bai hui)归经穴属督脉;交会穴之一,但关于交会之经脉所述不一,有谓督脉和足太阳之会,有谓督脉和手足三阳之会,还有谓足太阳、手足少阳和足厥阴、督脉之会.有三阳五会之说.
作者:周章玲;王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作者:晓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专家指出,腰椎间盘膨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运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有独到之处,再配合中药、理疗及功能锻炼,均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王金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十全大补丸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丸剂)收载.由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肉桂组成,功能温补气血.常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近几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本品还有以下新用法.
作者:梅全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锡类散是治疗口腔疾患的著名中成药,由青黛、壁钱炭、珍珠、冰片、牛黄等制成,有清热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主治单双乳蛾、喉风、白喉、口舌生疮、糜烂溃疡、牙疳等.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锡类散对于下列几种内、外、妇科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宇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专家认为,当你决定减肥以后,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外,千万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思维.在用控制饮食和参与运动等综合方法治疗肥胖时,美国医学会研究出一种新技术,那就是充分重视思维因素对减肥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点减肥成功的要诀.
作者:阿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读书,可以使美丽的人更美丽,使不漂亮的人变得美丽.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读书是一种保持精神愉悦、健康长寿的有效方法.读书,能使浮躁的心情变得宁静,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大大有益于性情的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充实.
作者:沈尔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979年的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突然涌来了大量全国各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原来在<人民日报>上他们看到了一封山区农民的来信,题目是<北京的阳光照进山窝窝>,讲述了一位农民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写信给东直门医院的大夫寻求帮助,很快得到了一笺处方.几个疗程的药吃下来,奇迹发生了,这位患者不仅可以下地走路了,而且能干一些家务活儿,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意致信<人民日报>.
作者:申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在行走运动中,慢跑和散步是常见的锻炼方式.其实,进行多姿行走运动,对祛病延年、养生健身均大有裨益.
作者:逢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张嘴运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强身健脑法,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练习.每天早晨起床后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将嘴巴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哈一口气再闭合起来.这样有节奏地一张一合嘴巴,连续100下左右,直到面部感觉微微发热为止,所用的时间为两三分钟.此法简便易行,不学便会,强身健脑效果是很大的.其好处如下:
作者:小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历代寿星中,有许多一生劳作的农民,也有诸多每日静坐的高僧.那么,长寿之道到底在于运动还是静养呢?
作者:陈继培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