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篇根据病情来选药糖尿病患者体型较肥胖者,可首选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不能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可用磺脲类药物.
作者:何红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由于胰岛素泵日夜不停地向人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来替代胰岛素的基础分泌,所以不再需要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胰岛素泵只能采用以下两种可溶性的胰岛素制剂:
作者:马学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李小姐今年26岁,九年前出现口干、口渴,同时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经医生检查空腹血糖11.4毫摩尔/升,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随即开始了胰岛素治疗.
作者:李长玉;秦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已81岁,患糖尿病14年,初患此病,自己不懂,走了很多弯路,血糖极不稳定,后在当地正规医院就诊,血糖逐步得到控制,但午餐后2小时血糖高达14.2毫摩尔/升.读了贵刊2007年第3期王建华专家的文章后,中午加服拜唐苹一片,午后血糖降为6.8毫摩尔/升,血糖得到了控制.
作者:屠振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糖尿病病友多数是中老年人,由于患病后出现乏力症状,加之年龄原因,很多人不愿多活动,对药物依赖性过大,加上饮食调理不理想,对药物的选择过多过滥,或长期药物用量过大,造成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或居高不下,容易引起肾功能衰退,视网膜、脑血管、心血管、神经系统、皮肤等器官的病变和足部坏疽等.
作者:刘安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2007年5月27日,百年养生健康机构成立12周年暨糖尿病综合防治教育第二届科普大会在黑龙江省召开.作为服务糖尿病人群的专业机构,百年养生健康机构承担起了黑龙江省200余万糖尿病患者的服务重任.每年定期承办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防患于未然,减少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患糖尿病已十多年,由初期的懵懂到冷静思索,直至看到<糖尿病新世界>杂志,才坦然自若,走出那段弯路.1996年经医院体检,我的尿糖四个加号,血糖24.8亳摩尔/升,确诊为糖尿病,这对我的打击特别大.
作者:郭元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高血糖外,常同时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这就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其中每个单一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尤其是大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只纠正高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治疗高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及控制体重.
作者:钱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众所周知,糖尿病越来越危害人类的健康,而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均可受累.在医学界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无疑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作者:邹大进;赵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与认识,许多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不断问世.现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介绍临床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和正在研制的有关药物,相信未来糖尿病治疗药物将更丰富.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上期运动处方栏目介绍社区健身的知识以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对于器械的功能、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了解的不多,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现详细介绍几种常用器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舒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眼睛、肾脏、足、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时,人们会联想到糖尿病是不是源头,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肩关节感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一定要查查血糖.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病例1:一位乡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餐时一不小心把口腔颊粘膜咬破了,这在一般人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糖尿病患者就不一样了.由于该患者平时血糖控制不好,也没有刷牙的习惯,口腔卫生较差,因此,破损处很快感染,导致局部蜂窝组织炎及溃疡,并迅速由内向外扩散,溃疡几乎穿透面颊,患者不能说话和进食,颜面部严重肿胀变形.后来,经过内外科通力合作,治疗月余,才终痊愈.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游泳是夏季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消暑纳凉、愉悦身心的作用.夏季游泳,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一般参加游泳运动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作者:舒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α-糖苷酶抑制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临床常用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三者的降糖作用并无明显差别.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热能占50%以上,则降糖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经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其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其二是中药确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作者:倪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据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倍以上,而在所有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足所致的占50%以上.另外,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目前约有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有20%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综合征,而40%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作截肢手术,10%的患者截肢后30天内会死亡,50%的患者截肢后会在5年内死亡.
作者:王金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