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航空军医杂志

航空军医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9-5187
  • 国内刊号:11-4215/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5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91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三等奖
  • 军事医学与卫生
航空军医杂志   2004年5期文献
  • 飞行员海上游泳训练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430 h.来我院健康疗养,参加统一组织下海游泳训练.游泳预先准备阶段,无不适反应.下海游泳约15 min时感到腹部不适,没有在意.5 min后自觉上腹部闷痛,于是上岸休息.此时岸上观察人员及保健医师发现他脸色苍白、表情淡漠,送门诊.查体:体温36.3℃,脉搏88次/min,血压14.6/8.0 kPa.自述8个月前开始有上腹部隐痛及返酸史,未介意.观察半小时后,呕吐少量咖啡色内容物.并有乏力,口渴.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对症处置送驻军医院治疗.于第二天下午排出黑色便.经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上消化道出血.住院1个月痊愈出院,接着康复疗养1月余,返回飞行部队,地面观察3个月,再回医院复查,全身状况良好,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王国和;郭丽丽;马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飞行实施阶段医学临时停飞1例

    1 临床资料歼-6飞行教员,男性,33岁,飞行总时间1555 h.在执行34练习(单座长机)时两次出现心慌、胸闷、阵发性干咳,未报告,坚持完成动作返场.下机后查体温、血压正常,桡动脉触诊有间歇,听诊支气管及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可闻及早搏及其后的间歇,余未见异常.遂取消了当日的飞行计划,送驻地陆军医院诊治.心肌酶检查:谷丙转氨酶(ALT)35;碱性磷酸酶(ALP)158 IU/L;乳酸脱氢酶(LDH)189 IU/L;肌酸激酶(CK-P)175 IU/L.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大心率137次/min,室性异位心搏总数4568,房性异位心搏总数345.胸透、心电图、心脏彩色B超检查正常.

    作者:张福忠;刘昌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执行新《空军航空卫生工作规则》后小体检查出飞行员镜下血尿2例

    1 临床资料例1,杨某,男,26岁,歼击机飞行员.于2004年1月4日在我部卫生队小体检时,查尿常规示潜血阳性(0~2个RBC/HP),无腰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不适感.体温36.5℃,脉搏6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1 kPa,颜面无浮肿,肾区无叩痛.送至解放军第476医院检查治疗,入院查尿常规仍示潜血(+)(镜下红细胞1~3个);查尿位相差无异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双肾静脉彩超示:左肾静脉血流较右侧慢,提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考虑为左肾静脉压迫导致尿潜血(+),予血尿安、维生素C等口服治疗,尿潜血无明显变化.出院诊断:镜下血尿(原因不明).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邓雁冰;赵建明;邓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航空加速度生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所产生的高持续+Gz加速度的特点是:快增长率(6 G/s)、G值高(+9 Gz)、作用时间长(15~45 s),并可反复出现.由于现有抗荷措施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Gz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G-LOC可造成飞行员短暂失能,对飞行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耿喜臣;颜桂定;金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飞行人员人体测量学研究与应用进展

    人体测量学是利用适宜的仪器设备和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整体和局部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探讨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体测量数据可以应用于人类进化、体质变异、生长发育、医学、教育、体育及美术等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航空工业领域,飞行人员的人体测量数据更是设计和研制飞机座舱、座椅、飞行服装以及飞行保护头盔等所必需的依据.只有充分利用飞行人员的人体测量数据,合理设计整个人机交互界面的尺寸和布局,才能提高飞行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飞行人员和飞机系统的整体效能.多年来,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先后多次开展了对我国飞行员人体参数的测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航空工业有关人机交互领域的设计研究和空军部队安全高效地飞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兴伟;刘宝善;郑伟;马雪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空低压缺氧生理防护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高空生理研究室组建于我所建所之初,在高空生理学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高空低压缺氧特殊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为引进、吸收、改进和研制航空供氧装备、提高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耐力,改进高空航卫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建所以来,本专业组在高空缺氧、加压呼吸等方面进行过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军航空供氧装备的建立和发展,高空生理防护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在低压生理学方面,通过系统的生理实验、结合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人肺减压峰值的生理耐限;调查了我军高空减压病(altitude decompression sickness, ADS)的发病情况,研究了各种环境因素对ADS发生的影响,制定了适合部队实际需要的预防ADS的卫生保障措施.在高空生理训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建立了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模拟迅速减压训练和过度换气预测训练的方法,以及用低氧混合气检查缺氧耐力的方法.上述方法在空军4个疗养院训练基地的推广实施,为降低飞行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们对人体实际高空暴露的生理防护,以及ADS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作者:郑晓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航空毒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航空毒理学是研究应用于航空的各种化学物质和飞行条件下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对机体影响的一门科学.它是以一般工业毒理学为基础,结合航空的特点研究飞行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各种毒物及地面常用的各种机械用液的毒性,回答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危害程度,以及如何防护等问题.它对保障飞行安全,维护空、地勤人员和旅客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航空药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本所)的航空药理研究起步较晚,它是在航空毒理研究的基础上拓宽专业方向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工作积累,在学科理论建设、天然药物应用、合理用药提高飞行人员应急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关研究人员主编和参加编写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

    作者:詹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飞机噪声性损伤及防护的研究

    飞机在地面发动和空中飞行时,其附近和机舱内的噪声属于强稳态噪声,对长期暴露在此环境下的飞行人员及地勤人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稳态噪声的危害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 也取决于个体对噪声的耐受程度.关于噪声对人体都有哪些损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所50年来,我所科研人员对此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测量分析各种军用飞机地面试车时各种状态和不同部位的噪声级,及空中飞行时座舱内噪声级及频谱的前提下,研究了飞机噪声对空勤、地勤人员的影响,制定了两项国家军用标准和一项空军标准,并初步建立了飞机噪声的综合防护体系.经测量,在飞机附近歼击机尾口处噪声高达138 dB SPL,其他部位也在110~130 dB SPL,空中飞行时,飞机座舱内噪声级因机种不同而异,但强度均在93~122 dB SPL.从频谱分布来看,歼击机和轰炸机等喷气发动机飞机的噪声是以中高频为主,直升机以低频为主,运-5等小型运输机则以低中频为主[1].如此强的噪声长期、反复作用,无疑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作者:张雁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标准动态仿真假人的研究

    研制标准动态仿真假人的主要目的是评价飞行员遇险时弹射的安全性,其功用为:一方面作为飞行员的替身在高危的弹射实验环境中承担实验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量具评价弹射时的各种载荷是否会造成飞行员的损伤,并为弹射座椅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20世纪40年代初期德国首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弹射座椅[1].用于弹射实验的假人是随着弹射座椅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作者:柳松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学习医学工程知识的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进步,用于临床的各种监护和治疗仪器也不断向着高科技改进、更新.这些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提高了对护理操作的技术要求.在手术室和监护室工作的护士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大量不同的医疗设备,掌握正确的操作和维护技术是完成手术和抢救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自2003年6月以来,我科着重开展学习医学工程知识活动,收效很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言;杨军;蔡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供应室成本核算办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成本管理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措施,因此受到卫生经济学界和医院管理界的重视.为搞好供应室的成本核算,笔者就本院供应室的管理进行分析.

    作者: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9例高空低气压暴露飞行人员的心理护理

    高空低气压暴露指飞行人员在高空飞行时突遇座舱快速失密,由减压状态造成身体损害.我科曾收治两批此类患者,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华;张素红;王学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空运后送医疗救护队训练中的护理要求

    我院成立了一支空运后送医疗救护队,通过演练,证明护士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战地和空中救护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术,应加紧研究与演练.

    作者:王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文稿中计量单位的使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外生存可食植物简介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生存环境复杂,搜索营救困难.在该地区执行作战、训练任务的飞行人员时刻面临着战机遇险后在高山密林中独立生存的危险.为保障遇险飞行人员在严酷的丛林野外环境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尽可能延长生存、待救时间,我所科研人员对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外生存环境进行了近3年的考察、研究,认为热带、亚热带丛林地区气候环境不恶劣,可供利用的食物、水源比较充足,只要有坚定的求生信念,较好地利用自然条件,能够求得较长时间的独立生存.

    作者:邓略;费伊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