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孢子粉因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而被用于保健或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尤其是中老年人应用更为广泛.灵芝孢子形态与华支睾吸虫卵有相似之处,较易混淆并误诊[1,2].
作者:李三清;邓静修;汪作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82岁.因发热、咳嗽1 d,于2005年3月2日来我部就诊.患者于1年前因泌尿系感染自服氟哌酸出现一过性血尿,经对症治疗消失.无结核、肾结石等病史,无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2℃,血压105/60 mm Hg,心率98次/min,体重78kg,双眼睑无浮肿,咽红(+),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4.6×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尿常规正常.胸透:肺纹理增粗,诊断肺部感染.给予来立信(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每日2次.夜间小便时尿道口轻度胀痛,排出约150 ml血尿.于次日晨急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速送上级医院收住,查:尿三杯试验为一过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75%畸形.血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双肾、膀胱、输尿管未见异常.考虑为药物性血尿,停用来立信.给予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及止血治疗.第3天上午复查尿红细胞:15~20个/HP,蛋白消失.第5天尿化验正常.
作者: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入伍2个月的新兵.2004年2月14日晚10:00进行俯卧撑锻炼,撑到130次时突感左侧胸部压迫性疼痛,深呼吸时疼痛加剧,胸闷、气促不明显,无咳嗽、咯血、发热、畏寒、盗汗等症状.当即摄X线胸片显示:左侧少量气胸,左肺轻度压迫.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8/60 mm Hg.气管居中,左胸壁无膨隆,肋间隙存在,左肺呼吸运动稍减弱,叩诊无鼓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整齐,心率正常.实验室检查:血象及相关指标均正常.予以卧床休息、抗感染等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无不适主诉.复查胸片未见异常,住所1周,病愈出所.
作者:尉国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8岁,体重65kg.因全身重度烧伤,于全身麻醉下行削痂植皮术.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入手术室实施心电监护,并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心率90次/min,血压105/67 mm Hg.首次静注氯胺酮2mg/kg.用药后5 min开始手术,15 min时静注地西泮(安定)6 mg,术中间断静注氯胺酮2 mg/kg维持麻醉.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历时约4 h,共用地西泮10 mg,氯胺酮500 mg.术毕送返病房.回病房2 h后病人神志恍忽,语无伦次,大声喊叫,躁动,两手乱抓,两脚乱蹬,持续不停,甚至骂人.肌注地西泮10 mg,效果佳.1 h后又静注地西泮10 mg,病人安静.药物作用消失后病人又出现上述症状,反复应用地西泮至第2天仍有精神症状,后加用冬眠合剂(呱替利多50 mg,氯丙嗪25 mg,异丙嗪25 mg),病人方安静入睡.至术后第3天醒后神志开始清醒,第4天恢复正常,患者否认有精神病史及家族史.
作者:陈佳;陈随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痔手术中的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应用吻合器行痔手术,切除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约2 cm,部分阻断直肠黏膜血运,使痔核逐渐萎缩、消失.患者共10例,其中3~4度痔8例,混合痔伴部分直肠黏膜脱垂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便血及直肠黏膜脱垂症状消失,2例术后出现短时间间断性腹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吻合器痔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及重度痔方法之一,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应在临床实践中普及与推广.
作者:戴大江;戴雨;王石林;张海宏;周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考查对招飞体检中因鼻中隔偏曲不合格的受检者实施鼻中隔矫正术后的合格率,分析这种手术对提高招飞体检合格率的作用.方法选择56名招飞体检各科合格,仅鼻中隔偏曲超标的受检者,征得同意后,由体检医师实施标准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鼻中隔棘凿除术,治愈后参加身体复查和验收体检.另8名由当地医院的非体检医师实施手术.结果由空军招飞体检医师实施手术的受检者,复查合格者为55名,合格率98.2%;非体检医师实施手术的受检者,复查合格者仅4人(50.0%).结论招飞体检时保留部分仅鼻中隔偏曲超标的受检者,予以手术矫正,对提高体检合格率有实际意义,应予适当采用.
作者:汪运坤;李孝安;张爱珍;韩福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运输机飞行人员的生活满意程度,了解其心理状况,为促进飞行人员后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活满意度调查表对某运输机部队飞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职务飞行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该部队飞行人员中大多数生活满意度为中等.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及医疗保健等评估项的满意率较低,对医疗保健的不满意程度高.中年飞行人员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年轻飞行人员.结论应提高飞行人员的物质待遇、改善居住及医疗条件,增强飞行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保障质量,削弱外部条件因素对飞行人员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飞行人员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郭华;谢道庆;周亚军;景百胜;安景华;孙昌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T波正常化的临床价值,为飞行人员健康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72名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肌缺血发作史,仅T波改变的男性飞行人员进行活动平板次极限量运动负荷试验,分析运动前、中、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T波变化和临床体检资料.结果 48例(66.7%)随着运动负荷加大T波振幅逐渐增高;24例(33.3%)在低运动负荷时T波振幅反而较运动前低,持续3~5 min后随运动负荷加大再逐渐增高.T波在运动达次极量心率时恢复正常1例(1.4%);运动终止后1 min内恢复正常6例(8.3%)、2 min正常62例(86.1%)、3 min正常3例(4.2%).运动终止2 min T波又转低平1例(1.4%)、3 min转低平22例(30.6%)、4 min转低平39例(54.2%)、5 min转低平7例(9.7%),运动后6 min T波仍呈正常直立3例(4.2%).结论单纯运动性T波正常化无明显临床价值,但应注意与病理性改变相鉴别.
作者:戴伟川;周赤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空勤人员疗养是我军对空勤人员规定的一项特殊任务,主要分保健疗养、康复疗养.保健疗养包括大体检、慢性疾病矫治,主要目的是医护人员帮助空勤人员从紧张工作状态中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定期大体检排除身体潜在的疾病隐患,保证飞行安全.目前我军规定空勤疗养期间不许带家属,这一规定已延续多年,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疗养院的现有条件,在保证空勤疗养的前提下,接受空勤家属随队疗养,值得探讨.
作者:王芳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我军卫生系统联勤工作的全面实施,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飞行人员的医疗保障也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我部实际情况,就联勤体制下飞行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左怀友;邓晗;王文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三军联勤一体化卫生保障体制是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提升我军卫生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联勤体制的运行,卫生工作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飞行人员就医更加方便等优点逐渐显现出来.但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航卫保障工作效率的新情况、新问题,如联勤医院新设的空勤科航空医学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飞行人员医疗后送的协调环节增多、保障机构之间协调渠道不畅等等.如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弥补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基层部队航医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航卫保障中的作用,对解决联勤体制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刘军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航空兵部队日常飞行训练的卫生保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但战时的卫生保障尚不够完备.有些问题,如航卫人员少、卫生设备不全等,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解决;有些问题却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与训练才能解决.笔者提出战时航卫保障可能遇到的,且需提前解决的一些问题,供有关部门参考.
作者:郭壁砖;齐峰;陈标;李全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应急作战航卫保障准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应急作战航卫保障形势、任务、特点与方向的正确认识和深入准备.现就做好应急作战航卫保障准备作一粗浅探讨.
作者:张国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针刺足三里、阴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靳志鹏;孔德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跳伞训练伤是空降兵的职业病,也是部队训练减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跳伞训练伤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探讨防治措施,我们对某部参训新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探讨跳伞运动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我们对部分空降兵进行了肺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峻;郭庭杰;袁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训练伤是飞行学员常见的损伤之一,损害飞行学员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地面训练和飞行训练,严重者将导致停飞.为摸清飞行学员训练伤发病规律,更好地指导飞行学员训练伤的防治,我们连续7年对飞行学员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居中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4~2004年我部飞行教员因心血管疾病停飞12人,此类疾病发生率之高令人警惕.为在今后做好预防工作,笔者对我部飞行教员中致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周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空降兵战时卫生勤务实施伴随保障,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是会跳伞.这些医务人员中女性居多,她们的跳伞训练有许多特殊问题,特别是心理适应能力与男性不同.我们已调查过参加伞降训练的女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1],对她们的心理特点有初步了解,现将心理疏导办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义红;李菊成;江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脂偏高是飞行员的常见病症之一.早期发现并有计划地对血脂偏高飞行员实施膳食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飞行员的健康,延长飞行年限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部飞行员自1991~2003年健康疗养体检发现的20例血脂偏高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雁冰;赵建明;邓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美学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学术.笔者所指仅仅是飞行人员对疗养院环境、生活及医疗条件,护士形象、品德及技术水平的感性认识.美学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部分,护理学与美学相结合是近年来护理学发展的标志之一.
作者:冯金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江晓莲;赵丹丹;管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基层卫生队护理安全程度反映卫生队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保障病人利益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常小俊;张德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影响很大,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认知行为疗法能使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引导患者正确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事件和身体的痛苦,纠正错误观点,重建或改善对癌症的认识.行为疗法可改变患者身体对不良刺激的反应,产生控制不良刺激的感觉.认知行为疗法是调节患者心理应激的一项重要护理手段,可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景燕;董文;蒋怀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少,病种复杂,急诊抢救手段欠缺,经验不足.急症病人的抢救是生命攸关的,救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稍有延误即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基层部队医疗机构急诊室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规范化管理,以达到及时救护的要求.近几年,我们通过实际工作,对急诊护理规范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作者:荆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风险也日渐增加,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日趋严峻.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使护理安全隐患降至少,针对基层机关门诊部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对策作一浅析.
作者:荆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部队精简整编,大批高年资护士离开工作岗位,新护士逐渐成为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刚从军校毕业的护士,所学理论和技能与疗养院护理工作脱节,一时无法适应.因此,加快培训新护士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疗养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成为知识面较广、护理技能较精的复合型护理人才,从而提高疗养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课题.我院近3年对新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王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所说的护士消极应对,是指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护士因疲惫而对工作产生的消极应付,背离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机械地运转.护理工作是一项高负荷的职业,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行,与人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的集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行业[1].也是高风险和慈善关怀同在的行业[2].不同的应对方式对病人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作者:吴海燕;李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疗养事业的发展和疗养护理工作内涵的拓宽,为解决疗养员存在的健康问题,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成为护士不可推卸的职责,也符合疗养员的需求.疗养员对疗养院环境优美、安静舒适、膳食营养以及观光旅游的需求率较高;对护理人员文明服务,态度热情、操作熟练的需求率亦较高;要求了解自身疾病治疗和保健知识的需求率则更高.这就需要疗养院既要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疗养的作用,更要满足疗养员对护理人员实施全方位服务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疗养员增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水平.护士要担当这项任务,必须充分理解疗养员期望自身健康的愿望,通过健康教育激发疗养员接受并利用健康信息,形成有益的习惯,避免有害行为,从而使自己更健康.健康教育促使疗养员增长知识,改变旧有的态度和行为,达到佳的健康状态.
作者:殷蔚;屈阳;张俊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抑郁状态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言语减少、悲观厌世、精神运动迟缓、常自责甚至企图自杀等.目前,抑郁状态已成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飞行人员因长期飞行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抑郁状态的人数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做好抑郁状态飞行人员的心理护理,是配合医师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涂艳;张素红;崔彩娟;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做好飞行人员体能训练的护理工作,可使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提高训练效果,预防运动外伤.为此,我们在组织飞行人员体能训练中,拓展护理渠道,开展因人施护的整体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余红英;姚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女飞行员夜间视觉状况及保护暗视力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夜间视觉生理训练,提高夜航质量,保障飞行训练安全,我们对我军第7批女飞行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红;李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军歼强机飞行员中有些人因航空生理训练给身体带来不适而惧怕训练,对复训产生抵触情绪.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红;顾瑛;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