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影响因子:1.21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36
  • 全年订价:37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开窗-分支支架系统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进展

    复杂主动脉瘤(complex aortic aneurysms,CAAS):意指肾脏或内脏器官的分支,包括近肾和肾动脉瘤,Ⅳ型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TAAAS)[1].CAAS不同于肾下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是因为他们的阻断部位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的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干,或是Ⅳ胸腹主动脉瘤在胸主动脉降部的水平,普遍存在近端锚定区不良,瘤颈短,成角钝等问题,对于应用腔内治疗未达成广泛共识[2].

    作者:李浩诚;姜维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钾敏感性与血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球高血压患病率可达60%,即每5个人中就有约3个人患高血压[1].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40% ~ 50%的脑卒中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险;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中之重[2].但是目前为止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先前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与遗传和环境(饮食和精神)两大因素有关.饮食中钾与血压呈负相关,钠与血压呈正相关,所以高钾低钠膳食成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此外有研究证实,钾对血压有独立于钠及其他因素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钾敏感性”的研究.本文将对钾敏感性与血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刘潘虹;苏晓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

    由于右心室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室壁薄,肌小梁粗大,心内膜不光滑,且流入道与流出道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造成了右心室收缩力弱,后负荷小,顺应性较大的生理特点.

    作者:郭耀霞;冯天鹰;尹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ACE2-Ang(1-7)-Mas轴与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肺动脉高压概述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肺动脉循环血流受限引起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并终导致右心力衰竭的综合征,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中层肥厚、外膜增生、原位血栓形成、不同程度的炎症和丛状改变等为特征.其主要表现为肺血管结构进行性改变伴有血管阻力不可逆性升高,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暴露于升高的压力负荷之下,出现心室重构,引起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终导致右心衰竭[1].

    作者:陈梦娜;聂美玲;马涵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常规意义的机械通气指有创机械通气,虽然使用效果较好,但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颇多,诸如会引发气道损伤和脱机困难等.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现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等所致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3].

    作者:石瑩心;朱光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杆菌裂解产物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黄杆菌裂解产物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黄杆菌裂解产物与THP-1细胞进行共培养,观察其对THP-1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并检测CD14、TLR4、LDLr三个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杆菌裂解产物促进THP-1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并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上调CD14、TLR4、LDLr三个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黄杆菌裂解产物促进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这可能与其上调LDLr表达有关.

    作者:李坑;黄艳;夏静鸿;张雪冬;靳丽妍;朱光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他汀干预对兔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影响的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观察高脂血症能否直接诱导兔主动脉瓣膜发生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DAVD)的病理改变,以及他汀干预对瓣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白兔39只,随机平均分配为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C组),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I组).分别于实验开始,4,8,12周后,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脂质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取主动脉瓣膜标本行组织学检测.结果:HC组和AI组血浆中胆固醇(CHOL)、TG、LDL-C、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第8,12周,较4周及N组均升高,同期AI组的各项血脂水平低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CK、ALT实验前后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主动脉瓣膜的光镜HE染色及电镜病理表现与DAVD早期病理组织学改变相似,AI组病变程度较HC组减轻.结论:高脂饮食能够诱导兔主动脉瓣膜发生与早期DAVD相似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延缓DAVD病变发展.

    作者:师闯;李继勇;张健群;任瞳;张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肌肌球特定基因-肌球蛋白轻链基因可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表达

    目的:探讨人心肌肌球蛋白轻链(2v)基因启动子(pMLC2v)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慢病毒载体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表达.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hUCMSC,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分析其细胞表面标记物及检测体外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内皮细胞诱导分化潜能;经5-氮杂胞苷(5-Aza)诱导hUCMSC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诱导细胞并同时转染pMLC2v-GFP,于d3,d7,d10,d14,d17及d21时间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用生物发光检测仪检测相同时间点的萤光素酶(pMLC2v-Luc)报告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分化细胞发光特征;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MLC2v-GFP及红色荧光蛋白(RFP)共转染诱导21d后分化细胞蛋白的表达分布状况;与鼠心肌细胞作为对照,脉冲电流激发细胞收缩和细胞内及细胞间的钙离子流,以检测诱导分化细胞“兴奋-收缩”偶联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分化细胞pMLC2v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P3 hUCMSC,经FCM检测CD90、CD105及CD73阳性率均为99%以上为高表达;获得的细胞分别经体外诱导能够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成内皮细胞分化;经5-氮杂胞苷(5-Aza)诱导hUCMSC同时并转染pMLC2v GFP,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流式仪检测GFP表达阳性细胞数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生物发光检测仪检测诱导细胞pMLC2v-Luc表达同样呈阳性递增;pMLC2v GFP及RFPC共转染诱导21d后分化的细胞,细胞浆内形成较清晰的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束样结构;诱导后的细胞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无细胞内及细胞间的钙离子流动;随诱导时间的延长pMLC2v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hUCMSC体外诱导形成心肌样细胞过程中,pMLC2v基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为监测干细胞的移植在心肌疾病治疗中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辛毅;李娜;许秀芳;崔巍;刘飒;王超;黄益民;张颖;周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线粒体DNA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AMI组),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58例(NCHD组),比较两组患者线粒体DNA (mt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之间的差异,并将AMI组中mtDNA与TNF-α、CRP、IL-6和IL-8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mtDNA、TNF-α、CRP、IL-6和IL-8均显著高于NCHD组(P<0.05),AMI组mtDNA与TNF-α(r=0.574,P<0.05)、CRP(r =0.382,P<0.05)、IL-6(r =0.487,P<0.05)和IL-8(r=0.298,P<0.05)之间分别呈正相关.结论:AMI形成过程中可能导致mtDNA释放入血,并可能是AMI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

    作者:贾颐;代晓杰;董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为中危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依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PTE)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抗凝治疗的PESI评分为中度危险患者88例,出院后接受持续3个月以上的华法林治疗,依据出院前情况判断短期疗效,出院后随访至少1年时间,分析随访结束前超声心动图、下肢血管彩超情况,观察出血发生率.结果:88例患者短期疗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及好转)86.4%,PESIⅢ级无死亡病例,PESIⅣ级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患者出院前与入院时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照,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O2、PO2和SO2较前上升,TNT及BNP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随访期间对比,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左右径无明显差别.PTE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随访期间血栓再通率61.5%,PTE急性期及随访过程中,总体出血率4.6%,所有病例无PTE复发.结论:依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PTE)患者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牛志伟;陈希胜;孙海峰;刘秋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入院行急诊PCI术后(12±2)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其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12 ±2)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13.21±3.71)vs.(10.19 ±2.51)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69±2.38)vs.(8.15±2.58)×109/L]、谷丙转氨酶[(70.38 ±25.55)vs.(46.83 ±25.99)U/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计数[(4.25±0.81)vs(4.79±0.56) ×1012/L],血红蛋白含量[(130.79±20.65)vs.(146.88 ±15.75) g/L],舒张压[(66±16)vs.(75 ±11) mmHg] (1mmHg=0.133kP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5,95% CI:1.108~3.961,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 CI:0.709 ~0.964,P=0.002),结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田晋帆;吕树铮;宋现涛;葛长江;戴敬;张东凤;张明多;王蔚;周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H型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之间血尿酸(SUA)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08月我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高血压291例,年龄≥18岁,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水平> 10μmol/L)174例,非H型高血压组(Hcy水平≤10μmol/L)117例,比较两组之间SU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血清Hcy与SU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组的SUA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344.06±118.01)vs.(271.60±100.56) μmol/L],SUA与血浆Hcy的相关系数r =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的SUA水平更高,且在高血压患者中,SUA与血浆Hcy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蓓;林玲;赵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孕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06月至2016年04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的7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临床病例,对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诊断、孕期监测、疾病处于活动期的相关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5例大动脉炎处于活动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孕期发现大动脉炎病例3例,出现心功能不全、子痫前期2例,脑卒中2例,早产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晚期流产1例.结论: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治疗需要多科的密切合作.孕前对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妊娠期进行严密监测,疾病处于活动期者需及时、足量激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妊娠,以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张颖佳;李燕娜;蔡有芹;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冠状动脉侧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封堵器经冠状动脉侧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12年至2015年间,连续12例患者(年龄18~62岁,男性7例,女性5例)在本中心确诊为冠状动脉瘘并试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封堵前完成血液动力学评估及冠状动脉造影,依造影结果选择封堵器.结果:12例患者共存在13处瘘口,1例为双支病变.9例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术,1例因新瘘再形成行二次介入,故累计完成10例封堵术.使用ADO Ⅱ封堵器4例,纤维弹簧圈3例,电离弹簧圈2例,血管塞联合弹簧圈1例.术后造影2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其中1例随访中新瘘再生.无冠状动脉损伤或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5.2个月.结论:经冠状动脉侧置入封堵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术式更为简便易行.

    作者:蒲俊舟;吴文辉;黄连军;李铁铮;黄小勇;郭曦;刘光锐;薛玉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病规范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病规范管理服务模式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常规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指在常规降压药治疗基础上提供主动、连续、综合及个性化的健康责任制管理,连续6个月观察两组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依从性、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血压达标率为71.4%,对照组血压达标率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规范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马洪武;陈杰;范冉;王凯丽;田英机;陈洪群;赵兴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术体外循环期间50%氙气静态膨肺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手术围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其它心脏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活性氧增加和抗氧化剂减少与主动脉夹层手术围术期转归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Stanford A型夹层手术体外循环(CPB)期间给予50%氙气静态膨肺,观察围术期氧自由基变化情况并初步探索氙气作用机制.方法:发病14d以内的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并拟行急诊手术者共100例,根据CPB期间静态膨肺气体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氧气(5cmH2O,1cmH2O =0.098kPa);氙气组50%氙气(气道压5emH2O).记录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并于诱导后(T0),术后10min(T1),术后6h(T2)和术后24h(T3)抽取静脉血测量氧自由基,包括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指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氙气组术前控制血压例数多(64% vs.38%,P=0.009),EuroSCORE评分高(P=0.021).住院病死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氙气组患者术前血清MDA及MPO水平达峰值,而对照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在术后10min达峰值.两组MDA(P =0.000,0.050)及MPO(P =0.000,0.050)时间效应及时间-治疗交互作用明显.围术期TAOC及TSOD在两组中都有升高,时间效应明显(P=0.000,0.000),但时间-治疗交互作用不明显(P=0.757,0.134).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CPB期间50%氙气静态膨肺可以明显抑制术后氧自由基的释放,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作者:汪晓南;马志高;金沐;侯思雨;王岳锋;马月华;王嵘;程卫平;卢家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压力记录分析法用于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循环能量效率研究

    目的:应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为对照,观察法洛四联征(TOF)根治术中循环能量效率的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组共纳入96例,其中行VSD修补术的患儿50例(VSD组)及TOF根治术的患儿46例(TOF组).入室后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桡动脉穿刺置管,常规静脉复合维持麻醉.通过MostCare监测仪分析桡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切皮前(T0)、切开心包后(T1)、拔除主动脉导管后(T2)、术毕(T3)的HR、重脉压(Dicp)、每搏量指数(SVI)、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压力升支大斜率(dp/dt)和循环能量效率(CCE),计算相应时间点的左心室收缩末弹性(Ees)、左心室收缩末动脉弹性(Ea)和心室-动脉偶联(VAC).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组、TOF组内对比,CCE前者在T2、T3比T0均显著降低(P<0.01),在T3比T2显著增高(P<0.01),后者CCE在T2比T0显著降低(P<0.05).Ees在T1(前者P<0.05,后者P<0.01)、T2、T3(均P<0.01)比T0两组均显著增高.Ea在T2、T3比T0两组均显著增高(P<0.01),TOF组VAC在T2、T3比T0显著降低(P<0.01).与VSD组比较,TOF组CCE在T0及T1(P <0.01)、T3(P<0.05)时显著降低,VAC在T3时显著降低(P<0.01),Ees在T0、T1、T2(P <0.05)及T3(P<0.01)显著降低.CCE与VAC在T0、T1、T2、T3时均呈明显正相关(P <0.001).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中,RPAM法可以客观反映循环能量效率变化.TOF组循环能量效率低下,其特点为心脏畸形矫治术前是以右心和肺循环功能低下为主,心脏畸形矫治术后左心系统功能低下更明显,应更加注重改善左心室弹性与动脉弹性的匹配关系.

    作者:韩丁;罗毅;贾清彦;汪晓南;李稼;欧阳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脏术后输入鱼油脂肪乳致急性肝损伤1例

    鱼油脂肪乳(fish oil fat emulsion)近年来使用规模日益扩大,临床上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我院心脏外科近期出现一例因围术期使用鱼油脂肪乳导致急性肝损伤病例,查阅文献,未发现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作者:甘润鑫;魏娟娟;林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孤立性下腔静脉回流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总结胎儿期发现的下腔静脉(IVC)回流异常且不伴其他心脏结构畸形(孤立性IVC回流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切面,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产前共检出孤立性IVC回流异常15例,孕周23~34周,平均(27.9±3.3)周.总结孤立性IVC异常回流的类型及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技巧.结果:11 724例胎儿中,共检出15例孤立性IVC异常回流,发生率约0.12%.其中IVC肝段缺如(IVC离断)11例,左位IVC 3例,双IVC 1例.1例IVC离断伴奇静脉扩张引产尸检证实诊断,余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诊断.IVC离断时,血流通过扩张的奇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观察切面为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上腔静脉长轴及降主动脉-奇静脉长轴切面.左位IVC及双IVC时,下腹部横切面及降主动脉-IVC长轴切面为主要诊断切面,其他切面未见异常表现.结论:孤立性IVC回流异常并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良好.但是发生率低,诊断困难.

    作者:赵映;张烨;刘晓伟;郭勇;孙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诊断及直系亲属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结合直系亲属患病特征,在产前诊断心脏横纹肌瘤并评估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我科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9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探查心脏肿瘤发生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相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记录家族相关病史及临床特征.结果:检出胎儿心脏肿瘤(考虑胎儿心脏横纹肌瘤)9例,1例自孕31周首检发现后随访至出生后37个月;8例选择终止妊娠,其中1例经病理证实为心脏及心包膜多发性横纹肌瘤,其父系有结节性硬化症症状和体征;4例直系亲属有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症状和体征;无结节性硬化症家族史者3例.超声心动图均显示为心腔内的中高回声团块,2例因流出道梗阻引起血流速度加快,1例伴有过缓.结论:心脏横纹肌瘤常是早发现结节性硬化症的重要征象.重视直系亲属相关症状、体征是产前诊断心脏横纹肌瘤的有力依据.

    作者:栾姝蓉;任美杰;张涵;杨静;牛宝荣;马宁;李嵘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振幅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领域较为重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储留等为主要表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查手段,在CHF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QRS波群为整个心室除极的综合波,可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近年研究发现,QRS波群振幅及时限延长与CHF患者心功能的病理演变有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使临床对QRS波群的动态变化有所重视,但还不能对其机制明确阐释.

    作者:张翠萍;袁向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多支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通过检索Pu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筛选2015年12月31日前关于CAG/FFR指导的PC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的有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入选,CAG指导的PCI组共727例患者,FFR指导的PCI组共794例患者.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相对于CAG指导的PCI,FFR指导的PCI有更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OR:1.73,95% CI:1.29~2.31)、心肌梗死(OR:1.75,95% CI:1.15~2.69)、血运重建(OR:1.82,95% CI:1.21~2.73)发生率,而两组间的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差异(OR:1.28,95% CI:0.67 ~2.45).结论:FFR指导的PCI可降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发生率,优于CAG指导的PCI.

    作者:崔孔勇;吕树铮;柳弘;宋现涛;苑飞;许锋;张闽;张东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的围术期护理策略.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CABG患者同期行CE术的共50例,术后观察指标:心理护理、血流动力学指标、抗凝监测指标等方面的围术期护理.结果:通过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医生完成了50例患者的外科学治疗,术后存活率99.8%,共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其中死亡1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1例,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应用IABP辅助后得以好转,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发生.结论:对于CABG术同期行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陈秀梅;李雪梅;彭辉;何媛;白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国2016年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指南ACCP-10的部分解读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16年1月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抗栓指南).ACCP-10是在原有第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更新.抗栓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进行了阐述,更具有临床可操作性,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现就部分肺栓塞相关内容推荐进行解读.

    作者:刘双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