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国际刊号:1684-5846
  • 国内刊号:72-2002/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国医学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碳酸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臂丛和硬膜外阻滞对照观察,认为碳酸利多卡因局麻药具有潜伏期短、麻醉效果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和麻醉平面增宽等优点,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财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炮制的几种方法

    炮制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现主要介绍以下四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

    作者:李伟;王艳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皮肤反应的新类型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同形态的皮肤反应报道较多,也发现了一些皮肤反应的新类型,现进行介绍如下.

    作者:陶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63例男性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男性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的致病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一次性无茵采样拭子采集尿道柱状上皮细胞和尿道内分泌物送检,采用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合检验.结果:563例男性NGU病人中UU单独感染285例占50.62%,Mh单独感染32例占5.68%,UU、 Mh混合感染246例占43.7%.结论:对支原体感染患者常规进行培养及药敏,按照药物敏感度选择药物,对男性支原体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探讨相应对策,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2003~2006年温岭市辖区16个镇(街道)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4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5岁以下儿童前8位死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溺水、其他意外、肺炎.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要加强孕期保健管理,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新生儿室息复苏技术;加强基层ARI标准病案管理;加强1~4岁儿童安全管理.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健康问题及保证

    近年来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职业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患者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样医护人员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吴瑛萍;叶春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现察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α细辛脑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60例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6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4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肺炎利于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

    作者:徐辉;赵风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现察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 ADL、 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SS、 ADL、 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作者:叶兰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内甲状腺手术治疗体会(附70例分析)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原则.方法:回顾1976年初至2007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62例,恶性肿瘤8例.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CT、 MRI等检查确立诊断.手术入路一般分3种:[1]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坠入胸腔内的甲状腺多可经此切口完成手术(本组65例)此切口便于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率.[2]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适于较大的甲状腺不能自胸廓入口取出、疑有恶性变、粘连严重或低位领形切口操作困难者(本组3例).[3]开胸手术:适用于迷走性甲状腺肿或坠人深度在12cm以上或从颈部取出困难及术前诊断不明者(本组2例).术后并发症5例,为出血及损伤喉返神经.结论:X线胸片、CT、 MRI检查、同位素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术中防范措施来预防.

    作者:康健;田礼新;黄昱;杨金龙;王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32例报告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痰病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多因长期服用或者剂量较大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作者:黄一清;李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部肺实质损伤的X线诊断

    目的:评价X线检查对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连续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根据本组资料的现察,将其X线表现形态主要归纳为:[1]直接征象:肺挫伤31例、肺撕裂伤18例、肺血肿11例3种类型;[2]间接征象:单纯性气胸5例、血气胸25例、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13例.结论:平片对胸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立新;孙刚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出凝血检测值的差异谈实验室质量控制

    检验科随着自动化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在工作人员中的意识里大多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注重于设备的先进性和检验试剂的高质量性,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近两年来我们在检测出凝血时出现5例偏离值较大的结果,造成了临床判断困难.从而认识到,在检验工作中做好全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梁海英;周兆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管拔除致胆漏再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后胆漏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组两例病人均为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T管引流后,拔出T管,即出现急性腹膜炎体症,二次手术.结果:2例病人二次手术均为T管漏道,未完全形成而致胆汁内漏,致急性腹膜炎,均给予再次置管引流,术后恢复.结论:对T管拔除术后胆漏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预防胆漏的多种措施.

    作者:刘红旭;季旭东;沙合达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107例分析

    目的:比较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GyncF: XIN IUD, IN IUD)与放置T型铜节育器(IUD)的近期(30天内)、远期(1~12个月内)、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的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站同期放置IN IUD107例为观察组,T型铜IUD750例为对照组.结果:现察组在取环率、脱环率、阴道流血、月经增多、疼痛、配偶性交痛、带器妊娠几方面,除配偶性交痛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放置IN IUD具有安全性高、适且范围广、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脱落率低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新梅;尉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现察和评估4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分别表现为局部出血和血肿、桡肱动脉疼痛、桡动脉痉挛、动脉瘤.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及术侧手掌血运情况,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指导患者合理制动和保持情绪稳定,可以有效地减少经桡动脉CS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囊虫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年来在我院诊断为脑囊病的6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癫痫头痛为常见症,CT检查发现囊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按照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CT对脑囊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本地傣族多于其他民族,农村高于城市;丙硫咪唑18~20毫克/公斤·天.口服为适合剂量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聂诗忠;董华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文达敏治疗26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现察文达敏(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口服文达敏药物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文达敏能有效改善血糖谱、血脂谱,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胡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药物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现察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将干预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健康教育、生活指导、适量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5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再住院率、病死率、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并提高其运动耐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贺光林;马素琴;张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干预的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临床实践,对Picc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并对相应的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林林;朱林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预防

    流行感冒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看起来虽然是小病,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合并症.

    作者:努尔兰别克·斯兰木别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多由肺肾亏损,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蒸,熏蒸咽喉所致.其特点是咽部不适,微痛,干痒,灼热感,异物感及咳嗽恶心,干呕等症状,若咽喉失儒养,则黏膜干燥萎缩.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属耳鼻喉科常见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虽经大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李红娟;李哲明;李俊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观察

    吗啡是治疗中、高度癌症疼痛的重要止痛药[1].临床上吗啡控释片(MST)口服的效果较佳,这种控释片药物饱和浓度可以从小孔中释放出来,其体积与自薄膜透入水的体积相等.使释液速度恒定[2].能控制有效成分达到平稳释放的佳效果,使体内血药浓度不出现峰谷现象,在12小时内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何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转移性脑瘤72例临床分析

    脑转移瘤临床上较常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病死率高.本文就72例脑转移瘤分析如下.

    作者:何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0例分析

    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较少见,为提供同道参考,兹将我院收治的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以四肢瘫为首发表现的甲亢3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多种特殊类型,如甲亢危象、甲亢心脏病、淡漠型甲亢等.以四肢瘫为首发表现的甲亢,是甲亢特殊类型.临床上罕见.易造成迟延诊断和误治.本院共收治3例甲亢,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几点体会

    结核病的确诊有赖于从病人的分泌物体组织中培养出结核杆菌,同时要有一定的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及其症状和体征差异很大,但以典型者居多.许多病人缺乏症状和体征,非特异性表现可有发热、贫血,体征减轻或关节疼痛.必须认识到,几乎脏器的急性和慢性疾病都有结核的可能性.

    作者:古丽丹·加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百草枯中毒10例治疗体会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人经口致死量1~3克,属速效触杀性除草剂.目前因无特殊治疗,病死率高达70%.200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百草枯中毒10例,9例均在病程1周内死亡,1例在病程31天死亡,现报导如下.

    作者:朱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过16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抢救浅谈几点体会

    我区为高寒地区,冬季开始必须取暖,在农牧区一般用土炉子烧煤炭取暖,所以因使用不当或烟道不畅等各种原因,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较常见.下面,本人通过近年来抢救的16例病人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乌纳尔别克·什尔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其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约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并发足部溃疡.

    作者:胡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增强,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然而在目前的护理管理中还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因护士工作琐碎与繁忙,与病人接触多,而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赛仁杰;米日古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每个医务工作者对人类健康承担着义务和责任.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更应切合实际以满足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环境甚至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

    作者:汪元凤;迪丽拜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医疗事故处理中的药事管理

    医疗事故的处理涉及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而且医疗属于高风险行业,疾病种类繁多,患者患病情况各异,给临床用药的细分和配伍提出很高的要求.

    作者:李道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病区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广泛开展,为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我院从九十年代就开始按护理程序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经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要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素质与病人康复

    素质一个外延性很广泛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广义的素质是人在正常的生理、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锻炼而成的品德、学识、思维方式、劳动态度、审美观念、气质、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的修养水平.

    作者:赛仁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宫颈癌病人术后辅助放疗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成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宫颈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各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放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主要适用于手术切缘不净,肿瘤体积大,侵犯邻近组织,有淋巴转移,脉管癌栓等患者.

    作者:吴瑛萍;叶春花;何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阑尾炎手术麻醉后转运的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2007年8月3日收入院,急诊手术,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炎切除术,术中发现在回盲部有一3cm×4cm×5cm肿块,不能确定其性质,因条件限制,在请示上级大夫和院领导后,为了战士的身体健康着想,要立即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切除阑尾后,缝合切口,等待转运.

    作者:刘芳红;曹桂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脐皮瓣在修复手及前臂热压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手及前臂热压伤创面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使用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手及前臂热压伤创面的15例患者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术后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经6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对前臂、手部功能和外形表示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但皮瓣感觉欠佳,供区瘢痕较明显.结论:在应用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热压伤创面的过程中,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是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仔细现察皮辩血运及功能,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的保证,从而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莉燕;戚素琴;王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语在体外循环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能改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林林;朱林贞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