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5例因恶性肿瘤实施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质地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对照组采用胰管空肠黏膜端侧胰肠吻合.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疾病诊断及术前血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血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组胰腺质地较对照组软,胰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2.0±0.9)mm比(3.4-1.3)mm],胰肠吻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3±4)min比(17 ±7) min],术后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1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术后腹腔出血1例,经再次手术成功止血.结论 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在缩短胰肠吻合时间及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柴伟;张执全;李凤山;雷豹;孔德帅;袁俊建;刘汝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肾脏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检测ANP大鼠肾脏组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及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NP 3、6、12、24 h组,每组12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大鼠ANP模型.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血及胰腺和左肾组织,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常规行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 ANP大鼠血淀粉酶、脂肪酶、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胰腺及肾组织的病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ANP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胞核固缩、碎裂,核内见染色质浓缩、核膜分离,胞质内线粒体凝集、肿胀,空泡样变.对照组及ANP 3、6、12、24 h组大鼠肾组织GSK-3β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702 ±0.044、0.876±0.017、0.872±0.034、0.855±0.035、0.852±0.032;p-GSK-3β表达量为0.626±0.029、0.790±0.029、0.616±0.021、0.448±0.028、0.439 0.017.ANP各时点组肾组织GSK-3β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NP各时点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SK-3β表达在造模后3h升高,以后逐渐下降,其中ANP 3 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NP其他时点组,ANP 12、24 h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及ANP 3、6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NP大鼠肾脏GSK-3β表达在造模3h即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p-GSK-3β在造模3h时一过性升高,以后逐渐下降,并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变化在ANP并发肾损伤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凯亮;陈辰;石乔;赵亮;梅方超;王萍;王卫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型纳米颗粒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螯合四氧化三铁探针(HIF-1α@Fe3O4)标记胰腺癌PANC1细胞的可行性及其3.0T MRI扫描时T2WI信号的改变.方法 在缺氧条件下培养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HIF-1d及干细胞标志蛋白CD133、Oct-4、Sox-2的表达.收集缺氧培养24 h的PANC1细胞,并分别与5、15、45 μg/ml的HIF-1α@Fe3O4纳米颗粒共孵育24 h,检测HIF-1 α@Fe3O4标记的PANC1细胞数及细胞存活率,采用3.0T MRI扫描记录细胞在T2WI图上的信号强度.结果 在缺氧培养下PANC1细胞HIF-1α表达量较常氧培养组明显增加,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P值均<0.05),干细胞标志蛋白CD133、Oct-4、Sox-2的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ANC1细胞与不同浓度HIF-1α@Fe3 O4共孵育24 h后,胞质内蓝色铁染颗粒细胞呈浓度依赖性增多,45 μg,/ml浓度时高,达100%.常氧培养组、缺氧培养未标记组及缺氧培养45 μg/mlHIF-1 α@Fe3 O4标记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7.0±2.1)%、(84.7±2.7)%、(85.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0T MRI扫描,未标记组及5、15、45 μg/ml HIF-1α@Fe3O4标记组细胞T2 WI的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017 ±0.046、0.793 ±0.041、0.447±0.032、0.240±0.03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0,P<0.05).结论 缺氧有利于胰腺癌PANC1细胞干细胞特性的维持.HIF-1α@Fe3O4探针可成功标记缺氧培养下高表达HIF-1 α的PANC1细胞,且标记细胞在3.0T MRI扫描的T2WI图上的信号强度减弱.
作者:谢晓东;王冬青;张磊;宋廉;李丹;沈文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S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H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前列地尔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8d的血清淀粉酶、三酰甘油、血栓素A2(TXA2)、IL-6水平;进行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记录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发病至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三酰甘油、TXA2、IL-6水平及MCTSI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d,两组间血淀粉酶及三酰甘油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列地尔组TXA2水平[(85.3±26.8) ng/L比(138.3 ±34.3) ng/L]、IL-6水平[(6.99±1.85)ng/L比(10.58±2.46) ng/L)]、MCTSI评分[(2.36±1.10)分比(3.21 ±1.37)分]、改良Marshall评分[(1.99±0.57)分比(2.64±0.73)分]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列地尔组的SIRS持续时间[(5.02±1.81)d比(6.79 ±1.17)d]、腹痛缓解时间[(4.89±1.47)d比(6.14± 1.58)d]、发病至开始肠内营养时间[(4.68 ±0.86)d比(6.39±1.11)d]、平均住院时间[(29.30 ±8.61)d比(34.31±9.33)d]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地尔可能是通过改善HASP患者的胰腺微循环状态减轻SAP时胰腺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脏器损伤,更早缓解患者腹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李刚;张素巧;练睿;孙力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病理确诊为胰腺癌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例,术前均进行磁共振DWI检查.以日本胰腺病学会2002年制定的第5版TNM分期为淋巴结分组标准,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部位,测量淋巴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大短轴直径(MSA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值和MSAD对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检查共明确淋巴结108枚,其中转移淋巴结54枚,非转移淋巴结54枚.胰头癌转移淋巴结的位置以第13组、16组、17组多见,胰体尾癌以第16组多见.转移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ADC值[(1.51 ±0.28)×10-3mm2/s比(2.08 ±-0.35)×10-3mm2/s],转移淋巴结MSAD长于非转移淋巴结MSAD[(7.03±2.49) mm比(4.40±0.97)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DC值诊断转移淋巴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佳阈值为1.78×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85.2%;MSAD诊断转移淋巴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佳阈值为5.65 m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5%、90.7%.结论 3.0T磁共振DWI对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方旭;边云;王莉;陆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SOCS-3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7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40例,中、重度AP(MSAP+ SAP) 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入院第1、3、5、7天血清SOCS-3、IL-6及TNF-α水平,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P患者入院后第1天组血清SOCS-3、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0.05).随着发病时间延长,AP患者血清SOCS-3、IL-6、TNF-α水平均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峰值,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入院第1天.MSAP+ SAP组患者血清SOCS-3、IL-6、TNF-α水平均较MAP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80,P=0.001;F=170.21,P=0.000;F=112.82,P=0.000),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38,P=0.000;F=4.82,P=0.000;F=5.52,P =0.001).此外,AP患者血清SOCS-3水平与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5、0.828,P值均<0.01).结论 SOCS-3参与AP患者早期过度的炎症反应,并呈现动态变化.对SOCS-3和IL-6、TNF-α的监测可能有助于AP的临床分型和预后判断.
作者:赵振中;谢中华;汪铁军;郑元秀;黄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胰腺癌(胰头与胰体尾部)在射波刀治疗前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的优延迟时间.方法 采用Philips大孔径的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将拟行射波刀治疗的53例胰头癌患者及60例胰体尾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25s组)胰头癌18例、胰体尾癌21例,延迟时间为25、45、65 s;B组(30 s组)胰头癌17例、胰体尾癌19例,延迟时间为30、50、70 s;C组(35 s组)胰头癌18例、胰体尾癌20例,延迟时间为35、55、75 s.由3名副高职以上放疗科医师根据图像质量评分表进行评分.采用随机截距发展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各评分项日的均值进行组内比较,再采用Sidak法进行各评分项目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后对每组优时间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从而得出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的优时间.结果 胰头癌及胰体尾癌对靶区勾画把握度评分高的延迟时间点分别为45、65 s,50、50 s,55、75 s,其中胰头癌45、50、55 s的评分值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体尾癌65、50、75 s的评分值分析后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头癌患者进行CT定位增强扫描延迟时间45~ 55 s为优,而胰体尾癌则延迟时间50 ~ 75 s为优.
作者:孟鸿宇;江林宫;伏少华;陈樱;居小萍;张晓青;张火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以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多见,病程呈自限性,约15%患者临床经过凶险,发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高达20%~30%[1].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十分重视的课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有确切的治疗作用[2-3].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中度重症AP(MSAP)的治疗作用,探索其可能机制.
作者:王小红;周国雄;沈云志;徐月芬;薛祥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胰母细胞瘤是罕见胰腺外分泌肿瘤,也是儿童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约5岁[1-].胰母细胞瘤至今报道200余例,涵盖婴儿、儿童、成人等不同时龄[2,4-5],因发病率较低,其诊断与治疗仍面临困难[6].现报道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例确诊患儿,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胰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诊疗.
作者:周进学;王征征;李庆军;王凯;展翔宇;陈勋;柴晓菲;冯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胰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或者叫胰腺皮样囊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腺肿瘤.自1918年Kerr[1]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全世界仅有30余例报道[2].畸胎瘤来源于生殖细胞,是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根据病理学可以分为成熟型畸胎瘤、未成熟型畸胎瘤和特殊类型畸胎瘤.其中成熟型畸胎瘤又分为实性或囊性,可含有多种组织成分,如毛发、牙齿、汗腺、神经等[3].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好发于卵巢,也可以发生于外胚层细胞迁移的任何部位,如睾丸、颅骨、脑、纵隔、大网膜、腹膜后和骶尾区,尤以身体中线附近为主,以胰腺来源的成熟型囊性畸胎瘤为罕见[4].上海长海医院收治了1例胰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昊;何天霖;程鹏;王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无外科根治手术条件,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目前,肿瘤的精准治疗是研究热点,而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新型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程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及其受体程序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负性免疫调节信号通路.这一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对肿瘤生物学过程起到促进作用.PD-L1及PD-1单克隆抗体均已进入临床,并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等肿瘤中取得疗效.本文就PD-L1在胰腺癌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沈祥国;苏长青;李兆申;陈向荣;徐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体内促炎、抗炎自稳机制的持续失衡是导致SAP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P并不是简单的“胰酶自身消化”的结果,而更多的与免疫异常有关,免疫调节在SAP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简称Th细胞,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衡调节,其中Th细胞亚群Th1、Th17与AP的发病及进展有密切联系.本文就Th细胞在AP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宗鹏飞;汤茂春;赵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RNA,是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新的调节分子家族之一.miRNA不编码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结合,降解或者抑制mRNA的翻译,导致靶基因的转录后沉默,从而参与靶基因功能的调节[1-3].miR-155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的非编码转录体BIC第3个外显子内,是一个多功能miRNA,它在多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55在活化的各种免疫细胞中表达普遍升高,是免疫系统主要的miRNA之一,参与天然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本文就miR-155在胰腺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冬燕;汤茂春;赵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以梗阻性黄疸、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CP),以胰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并发生纤维化、影像学提示胰腺肿大和胰管不规则狭窄、糖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疗效显著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胰腺外器官受累[1].国际共识将AIP进一步分为1型和2型[2].目前虽无相关随机对照研究,但观察性研究表明激素对AIP具有较好疗效,被各国指南广泛推荐为首选治疗手段[2-3].但是,激素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等现象也较常见.近年来,AIP药物治疗领域有较多研究成果,本文就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孟茜茜;辛磊;李兆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实用性一直是近几年探索的热点[1-2].miRNA具有组织特异性且涉及调控转录后的基因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其在AP发生、发展、并发症和转归各环节的作用有助于为A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miRNA在诊断AP和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罗斌阳;马一菡;陈薇;杨锦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患者女,43岁.因“间断性左腰背部痛2月加重半月”入院.2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左腰背部疼痛不适,半月前症状突然加重,并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查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P)而急诊入当地医院.入院后CT检查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给予非手术治疗,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血CA19-9 95.08 U/L,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1 664 IU/L.
作者:杜军卫;靳君华;赵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患者男,65岁.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5d”入院.患者5d前进食麻辣鱼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有全腹阵发性绞痛,并腹泻、稀水样便,10~15次/d,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少量饮酒,戒烟2年.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 5.73×109/L,中性粒细胞0.64×109/L,RBC 5.70×1012/L,Hb 168g/L,PLT 189×109/L.粪便常规:脓血便,潜血(+),红细胞19~21/高倍视野,白细胞75 ~80/高倍视野,无脓细胞,脂肪球(-).粪便培养沙门菌群(+++),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尿淀粉酶6 500 U/L,血淀粉酶508 U/L,血脂肪酶2 996 U/L.血白蛋白34 g/L,尿素氮11.50 mmol/L,TG 1.81 mmol/L,CRP 37.28 mg/L.肿瘤标志物CEA 1.23 μg/L,CA19-9 59.6 U/L,CA72-4 1.32 U/L.
作者:赵景润;冯倩;田惠;李森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生存率远低于其他肿瘤.根据美国2016年肿瘤数据的统计及2017年的评估,胰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增长趋势,高居肿瘤死亡率第4位,5年总体生存率< 8% [1-2].研究预测,下一个10年内胰腺癌将成为美国死亡率排名第2位的肿瘤[3].中国胰腺癌的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4].
作者:李付琦;朱晓斐;张火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胰腺学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消化病学会胰腺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协办,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承办的第三次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17年8月11 ~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主任金钢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作者:辛磊;胡良皞;金钢;杜奕奇;李兆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