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螺旋穿透微导管(Tomus)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6例CTO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导丝成功通过病变后,球囊导管未能通过病变,采用Tomus微导管的机械作用通过闭塞病变后交换球囊,从而为球囊扩张做准备.结果 所有Tomus导管均成功通过病变部位,随后球囊也均能顺利通过闭塞病变进行扩张和置入支架,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冠状动脉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Tomus导管在治疗CTO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葛均波;黄东;张峰;钱菊英;葛雷;王齐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牙齿数目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防治提供基础.方法 对156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对第3磨牙以外的牙齿进行计数,同时调查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评分≥2分组(74例)和冠状动脉评分≤1分组(82例)比较,年龄(65.29±9.23岁比62.04±10.23岁,P=0.04)、糖尿病(32.79%比16.84%、P=0.021)总胆固醇(4.95±0.94 mmol/L比4.65±0.90 mmol/L,P=0.04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8±0.74 mmoi/L比2.90±0.78 mmol/L,P=0.002 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0.29mmol/L比1.16±0.31 mmol/L,P=0.009)、C反应蛋白(12.66±14.64 mg/L比5.28±5.96 mg/L,P<0.001)和牙齿数目(16比2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评分>12分组患者牙齿数目显着少于冠状动脉评分≤1分组.回归分析示牙齿数目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OR值为0.853,95%可信区间0.792~0.91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牙周疾病直接影响牙齿数目,牙齿数目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性相关,防治牙周疾病等口腔疾病可能有益于冠心病预防.
作者:康林;刘威;黄超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方法 选择48例心衰患者(心衰组),其中QRS时限≤120 ms者25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者23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以及25名正常人(对照组),测量左、右心室射血前间期并计算其差值(IVD);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12节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1)12节段Ts大差值(Ts-diff),(2)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3)基底段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的Ts之差(S-LW-diff).结果 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对照组IVD分别为31.00±15.21 ms、61.33±27.67 ms和15.89±7.56 ms,Ts-diff分别为70.29±35.25 ms、98.07±46.04 ms和47.86±16.78 ms,Ts-SD分别为24.64±12.84 ms、33.61±15.58 ms和15.24±5.65 ms,S-LW-diff分别为54.28±20.81 ms、76.32±42.38 ms和32.62±20.34ms,两心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QRS时限>120 ms心衰组患者中均存在收缩不同步(44.00%比95.65%,P<0.05).结论 QRS时限正常的心衰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收缩不同步,QRS时限增宽的心衰患者的不同步比例更高.
作者:颜紫宁;范莉;芮逸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前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O)水平和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集117例STEMI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在术前股动脉穿刺后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含量.按ALDO水平分成三组,ALDO<100 pg/mL组37例,100 pg/mL≤ALDO≤200 pg/mL组43例,ALDO>200 pg/mL组37例.PCI术后通过评估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来判断无复流的发生.又将117例分为无复流(10例)和心肌充分复流(107例)两组,比较两组ALDO水平.结果 ALDO>200 pg/mL组的无复流发生率(21.62%)明显高于ALDO<100 pg/mL组(2.70%)和100 pg/mL≤ALDO≤200pg/mL组(2.33%),P=0.003 8.另外,无复流组ALDO水平为379.1±234.3 pg/mL,明显高于心肌充分复流组的164.5±100.6 pg/mL(P=0.001 0).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92 41,P<0.000 1).结论 随着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升高,无复流的发生也相应增加.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
作者:龚兴荣;何奔;乔志卿;张清;葛恒;何清;韩志华;厉锦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30名急性心肌梗死(均为前降支近中段单支病变)并急诊成功行支架干预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取不同时间点(24 h、72 h)的外周静脉血,据cTnI浓度分为轻度心肌损伤组(cTnI<30μg/L,16例)和重度心肌损伤组(cTnI≥30μg/L,14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4名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中硝基化酪氨酸(NT,ONOO-标志物)含量.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轻度心肌损伤组和重度心肌损伤组PCI术后24 h、72 h血浆NT水平皆高于对照组(24 h:1.08±0.35 nmol/g蛋白、1.23±0.32 nmol/g蛋白比0.51±0.12 nmol/g蛋白,P<0.001;72 h:1.05±0.21 nmoL/g蛋白、2.35±0.47 nmol/g蛋白比0.51±0.12 nmol/g蛋白,P<0.001);重度心肌损伤组术后72 h血浆N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心肌损伤组(P<0.001),而在术后24 h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一再灌注后血浆ONOO水平随心肌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可能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
作者:刘霖;范谦;杨新春;刘胜辉;樊泽元;陈牧雷;于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心肌灌注的关系.方法 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44例,PCI术前分别检测其血PAPP-A、心肌钙蛋白T(cTn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并分析它们与PCI术前和术后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关系.结果 术前TMPG 0~1级患者20例,其PAPP-A水平高于TMPG 2~3级患者(30.41±21.33 mIu/L比23.55±18.61 mIu/L,P=0.036),而FMD低于TMPG 2~3级患者(2.95%±1.71%比3.54%±1.58%,P=0.027);术后TMPG 0~1级患者12例,其PAPP-A水平高于TMPG 2~3级患者(35.64±20.58 mIu/L比21.87±19.30 mIu/L.P=0.009),FMD低于后者(2.26%±1.83%比3.95%±1.43%,P=0.018).结论 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与PAPP-A水平和FMD有一定关系,这可能是PAPP-A影响ACS患者预后的机制之一.
作者:梅卫义;杜志民;胡承恒;伍贵富;李怡;罗初凡;陈国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真实临床环境下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1995年至2005年10年期间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分为金属裸支架(BMS)治疗组、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治疗组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率;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6~9个月均要求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每月心内科门诊就诊,记录患者心绞痛复发等情况.结果 (1)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415例,其中1995年10月至1999年8月共有97例接受了BMS治疗,1999年9月至2005年5月共有122例接受了SES治疗,1995年至2005年共有196例接受CABG治疗;(2)CABG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BMS组及SES组,而在PCI组(包括MS组和SES组)合并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患及肺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高于CABG组;(3)BMS组、SES组及CABG组手术、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内的MACCEs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4.01%及10.71%,P<0.01;BMS组及SES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CABG组(分别为5 d、5 d及8.5 d);(4)SES组造影再狭窄率显著低于BMS组(9.9%比23.6%,P<0.01);(5)平均随访1年SES组与CABG组无MACCEs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BMS组(分别为85%、84%、64%,P<0.01).结论 真实临床环境下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治疗即刻手术成功率高,PCI组围手术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CABG组,SES组与CABG组1年无事件生存率类似,均显著高于BMS组.
作者:林运;陈韵岱;宋现涛;苑飞;顾承雄;黄方炯;吕树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球囊充盈次数与心肌灌注和心肌坏死程度的关系,评价缺血后适应在直接PCI中可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我院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0例,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左前降支(LAD)或右冠状动脉(RCA),术前IRA血流为TIMI 0级,且无侧支循环充盈,术后TIMI血流达3级.排除心搏骤停复苏后、心源性休克、曾患心肌梗死或有梗死前心绞痛的患者.按直接PCI中球囊充盈次数将患者分为A组(球囊充盈次数为1~2次者)和B组(球囊充盈次数为3次或以上者),其中A组62例,B组78例.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情况用心肌Blush分级和ST段恢复情况来评价,心肌坏死程度用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释放峰值水平和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相似,PCI中球囊充盈次数B组显著高于A组(4.7±0.9比1.8±0.2,P<0.05).PCI术后造影示心肌Blush分级B组(2.35±0.32)明显高于A组(1.89±0.29),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大ST段抬高幅度相似,分别为4.53±0.62 mm(A组)和4.31±0.58 mm(B组)(P>0.05),术后2 h大ST段抬高幅度分别降至1.65±0.49 mm和0.98±0.37 mm(P<0.05).B组患者CK及CK-MB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1 368±726 U/L比1 976±869 U/L,P<0.05;132±76 U/L比189±84 U/L,P<0.05).出院前B组LVEF(54.76%±11.24%)明显高于A组(47.68%±10.17%,P<0.05).结论 直接PCI术中需多次球囊充盈的患者较少球囊充盈次数的患者心肌灌注改善、心肌坏死程度减轻,提示多次球囊充盈以断续的方式来解除持续性心肌缺血可能模拟了缺血后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贵松;赵威;郭丽君;张福春;高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肌R、P波振幅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0例,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32例;新安永久起搏器者41例,起搏器更换者21例.安装或更换永久起搏器后1~3 d内,静脉注射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10 mg(体重≤60 kg)、15 mg(体重>60kg),首次静脉注射5 mg,5~10 min后重复给药.检测静脉注射前及注射后10、30、90、180 min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肌P、R波振幅.结果 新近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和起搏器更换患者心房起搏阈值、心室起搏阈值在用药前后各时间段均无显著变化(P>0.05);心房P波振幅、心室R波振幅也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静脉注射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新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P、R波振幅无明显影响;对已长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P、R波振幅也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述斌;李春山;帕尔哈提;吴忠东;葛峥嵘;李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1982年首次报道使用可卡因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来,因滥用可卡因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除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外,心血管系统相关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源性猝死等也明显增多[1,2].
作者:姜醒华;程晓曙;吴延庆;吴清华;李运德;俞建华;许美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性,1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患者2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外院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未行诊治.
作者:马依彤;杨毅宁;马翔;黄定;霍强;王疆;艾尔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46岁,因反复心前区不适半年,加重1周于2004年5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6/82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五官无异常,双肺(-),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78次/分,各瓣膜区无杂音,余检查未发现异常.普通心电图正常,运动心电图(±).胆固醇6.4 mmol/L,三酰甘油(甘油三酯)2.10 mmol/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作者:罗勇;缪南东;陈丽;邓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9岁,蒙古族,主因双下肢水肿一年,加重伴腹胀20 d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充盈,心浊音界向双侧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作者:王广义;侯海军;智光;王峙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胸痛、胸闷5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停经2年,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无冠心病家族史.
作者:倪祝华;杨新春;王乐丰;夏昆;葛永贵;王红石;李惟铭;徐立;迟永辉;刘宇;张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脏介入手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介入医师已经可以在介入手术室中安全、有效地完成非常复杂的心脏手术,包括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以及电生理手术中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三腔甚至四腔起搏器植入术等.
作者:王靖;华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低、中度肝素化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型合理的普通肝素用量.方法 根据普通肝素用量将24只健康家猪随机分为低度肝素化组(100 U/kg)和中度肝素化组(150 U/kg)各12头.分别测定基础促凝时间(ACT)和静脉注射肝素后不同时间点ACT.比较两组的抗凝效果,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24 h的安全性.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肝素化组和低度肝素化组在静脉推注普通肝素后5 min ACT达到峰值(245.3±93.64 s对241.0±37.29 s,P=0.824),20 min时两组维持较高ACT值(191.8±53.06 s对184.6±42.82 s,P=0.707).30 min时中度肝素化组ACT值(193.9±58.95 s)无显著变化,而低度肝素化组ACT值(154.0±28.20 s)明显回落,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中度肝素化组术后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显著长于低度肝素化组(17.7±2.96 min对14.3±4.44 min,P=0.042).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结论 在家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中,若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内,则低度肝素化(100 U/kg)既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可缩短压迫止血时间.
作者:陈明;王新刚;郑博;彭红玉;张晓燕;霍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与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相比,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手术成功率较低,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其手术成功率仅为48%~76%[1,2].
作者:葛均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行早期紧急PCI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随访结果,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作者:买买提艾力;阿依努尔;阿地力;米丽娅;杨小密;阿吉古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