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672-2671
  • 国内刊号:11-4981/R
  • 影响因子:0.63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训练临床分析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急性心梗死急性期死亡率由30%~40%降至10%~20%.早期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急性心梗死康复的重要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阿丽;宋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关系分析

    脑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现对我院神经内科2003年~2004年34例脑梗死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综合性防治、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陈彩林;王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炎防治与护理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中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穿刺带来困难.近年来,临床对防治静脉炎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吴利杰;普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作者:曾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护理

    我院自2004年1月开展经尿道等离子气化电切以来,治疗28例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谭翠娥;郭慧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75例老年痴呆患者健康指导体会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老年性痴呆也必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该病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广泛大脑皮质萎缩和退行性疾病,其表现为进行性、远近事的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异常,严重者意识模糊,失语,全身各系统功能衰退,后并发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它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质量,而且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因此我们认为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有关老年痴呆的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及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唐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变化与活性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活性氧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活性氧与骨质疏松症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妇女,测定其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各30例.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各组之间的MDA、SOD的不同,分析MDA、SOD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血清MDA水平较正常组高而SOD含量降低,骨质疏松组的MDA和SOD亦较骨量减少组升高和降低(P<0.01);MDA与BMD呈负相关(r=-0.799,P<0.01),SOD与BMD呈正相关(r=0.860,P<0.01).结论活性氧增多可导致骨密度下降,活性氧可能参与和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

    作者:林远方;吴素娟;卿茂盛;余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葡萄糖耐受者空腹甘油三酯与重IGF-1启动子区的多态性研究

    目的为了检测IGF-1基因启动子区的微卫星多态性中的等位基因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并在葡萄糖耐受性人群中进行相关性状的定量分析.方法IGF-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研究通过对34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09名葡萄糖耐受性者作为对照进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没有发现启动子区缺少等位基因的与Ⅱ型糖尿病或是葡萄糖耐受性者中的葡萄糖耐受机制间存在相互关系(P=0.25).在Ⅱ型葡萄糖耐受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野生型等位基因间存在相互关系(P=0.002).结论本研究表明,IGF-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野生型等位基因与葡萄糖耐受性人群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增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作者:吕琪;李忠新;周小梅;梁广佳;李瑜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奈哌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目前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加多奈哌齐5mg/d.对比观察6个月至一年后两组心功能改变情况;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内径(LA)、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1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对比两组指标的前后差异(△值)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治疗组在使用多奈哌齐后,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别为2.14±0.71和2.26±0.77,P<0.05).②心超检查的各项指标除了LA以外,其余指标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多奈哌齐组均优于对照组(LVEDd为-0.28±0.198和0.055±0.154;IVSD为-0.0214±0.0778和0.0447±0.0119,P<0.01);(LVESD为-0.073±0.325和0.267±0.329;LVPWD为-0.00625±0.104和0.0564±0.0679;EF为4.836±5.65%和0.973±7.96%及FS为3.525±3.505%和0.769±6.7%,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能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作者:周伟宏;吴永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短期应用17β-雌二醇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17β-雌二醇对血管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的去卵巢兔分为10组,在不同时间点给予17β-雌二醇(20μg/kg/d).分组:①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三天;②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七天;③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十四天;④手术当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三天;⑤手术后第七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十四天;⑥损伤后每天给予棉花油;⑦仅在损伤前一天给药一次;⑧仅在损伤前15min给药一次;⑨仅在损伤后第一天给药一次;⑩在损伤后第一天开始给药,连续2d.颈总动脉球囊损伤两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损伤的颈总动脉,进行血管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15min应用雌激素,连续应用3d,可使新生内膜面积减少59%(P<0.05,vs vehicle),其效果与从手术前三天开始应用,且持续用到术后十四天相同(61%,P>0.05,vs 0~3d);从术前三天开始应用雌激素,持续用到术后第七天,不能增强雌激素的抑制作用(P>0.05,vs0~3d);从术后第七天开始给药,持续到第十四天,雌激素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vsvehicle);仅在术后第一天或第二天应用雌激素,也可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P<0.05,vs vehicle);在术前或手术当天应用雌激素,没有效果(P>0.05,vs vehicle).结论17β-雌三醇抑制受损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其作用的发挥主要在血管损伤后72h内.

    作者:胡飞雪;王庭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作用显著.

    作者:王居新;张绍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50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动性质和变形规律症状之前,往往有一种或几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异常,这有利于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疾病.方法使用自动分析仪对1500例门诊患者进行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血沉与压积、纤维蛋白原、血脂二项测试分析.结果①本组1500例中正常930例,异常570例;②异常组不同性别情况:男性异常百分数41.1%,女性异常百分数33.3%;③异常组不同疾病检出情况:高脂血症检出率30.7%、高血压检出率17.9%、冠心病检出率18.6%、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14.9%;④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年龄组35~40岁病率4.2%,41~50岁发病率8.42%,51~60岁发病率42.1%,61~70岁发病率30.2%,71~78岁发病率15.6%;⑤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见表4.结论结果分析表明:大部分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有密切关系[1].

    作者:梁广佳;王晓忠;周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硬树脂膜佩戴对缓解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树脂膜对缓解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有效性.方法将156例牙本质过敏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树脂膜佩戴组(实验组)80例和极固宁脱敏组(对照组)76例.实验组患者制作全口牙列硬树脂印膜,对照组患者利用极固宁脱敏.观察其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的牙本质过敏症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硬树脂膜佩戴组效果明显优于极固宁脱敏组.结论硬树脂膜佩戴对中老年牙本质过敏感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沈国华;吕翔;张晋;徐波;徐巍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43例老干部健康体检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常规健康体检方法对我区643例老(≥60岁)干部进行全面体检及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并以同时进行体检的1147例老年前期(50~59岁)干部作为对照.结果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肾结石、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为这些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的前六位疾病.老年组中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和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均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0.005),高脂血症和肾结石的患病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均多于老年前期组(均P<0.005).结论诸如高血压、高血糖等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在老年人中常见,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淑斐;陈紫平;陆泉;彭秀慈;彭向琼;陈晖;冯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椎间盘源性腰痛与持续性腰痛的临床参考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genic low back pain)曾被认为腰椎间盘紊乱(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后者类似膝关节紊乱的概念.按照Zdeblick的概念,椎间盘源性腰痛主要涵盖3个部分:腰椎间盘内部结构紊乱(IDD),退行性椎间盘病变(DDD)和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 instability)[1,2].

    作者:张伟权;孙柏田;许佰谦;王翠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病裤小改革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由于它的特殊性而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例如:患者留置导尿管时,为了防止导尿管扭曲、受压,病裤需褪至膝盖上,因此会给患者带来感觉上的不适.而且,对于昏迷等活动不便的患者,折叠在胭窝处的病裤可能会成为局部皮肤压疮的罪魁祸首.

    作者:陆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剂量综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通过药物治疗维持血压的稳定,来有效地保护心、脑、肾及血管等器官不受损伤.因此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提高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小剂量综合用药以长效、小剂量,费用低,作用温和、持久,服用简便,副作用少的治疗原则,深受中老年患者的欢迎,也是WHO和高血压国际联盟近年特别强调和推崇的治疗原则.

    作者:唐军兴;夏莉华;孟皿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人疾病的诊治体会

    我国将65岁及以上定为老年期.老年人机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逐渐发生衰退,又因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得一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病情易反复,且康复较慢.因此,老年人疾病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上与年轻人存在很大差别.本人在社区工作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老年患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作者:张为民;梁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患者的死因.方法回顾我科15年来337例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死亡患者病例,分析致死疾病的顺位排列.结果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前5位构成顺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增强干部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全面体检,做到对疾病早防早诊早治,是降低死亡的关键.

    作者:申明月;王红;沈云;王昆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略论气机升降学说

    气机升降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所论述的是气在体内的升降出入运动机制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气机升降的理论溯源于<内经>,历经张仲景、刘河间、张洁古、李东垣、张景岳、李时珍、叶天士、周学海及近代张锡纯诸多医家的发挥,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洪蓓;傅延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氧化苦参碱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为苦参类生物碱之一,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广豆根(S.SubprostrataChunetT.Chen)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四环喹嗪啶类(quinolizidine)结构.以往研究发现,该药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近年来,OMT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和兴趣,众多研究结果提示:OMT是一类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本文仅对其心血管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明;曹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健康信念模式护理体会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认为人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其寻求健康的行为[1].根据这个理论,近年来护理人员在护理领域内进行了建设性的尝试和改进,如探究不遵从行为的原因、在健康教育方面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评估患者的动机、限制或促进因素以及制定专科化的个案护理等,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峥;焦智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美国老年人健康保健计划介绍

    2005年7~8月在国家人才交流中心资助下,由卫生部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共14人组成医院管理代表团赴美国考察.代表团在华盛顿地区参观了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老年事务局(Administration on Aging.简称AOA),对美国老年人健康保健状况进行考察.现简单介绍AOA的部分老年人健康保健计划.

    作者:郑小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