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8年9期文献
  •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糖尿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糖尿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地区按单位和生活区整群抽样,抽取维吾尔族居民960人,作OGTT,检测腰围、臀围、血压、身高和体重,调查糖尿病家族史、烟酒史、体力活动、精神压力及用于饮食的月支出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年龄25-74岁,男性占63%,女性占37%.25~、35~、45~、55~、65~岁年龄构成比分别是23.08%、36.90%、19.64%、14.86%、5.51%.(2)糖尿病(DM)占调查人群的14.69%,糖代谢异常占29.89%.(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得出DM相关因素是家族史OR 0.594、年龄0R 0.827、血压OR 0.912、腰臀比值OR 3.851和平均每月饮食开支费用OR 5.297.结论 DM与高膳食费支出、肉食为主、蔬菜等纤维素摄人少、腰臀比值超标明显相关,推断维吾尔族人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腹内脂肪沉积,对降低DM患病率可能会起重大作用.

    作者:朱筠;谢自敬;阿不力克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对61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患者给予rhG-CSF 450~600U/d,皮下注射,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6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混悬液,对缺血肢体进行移植,术后定期观察各项指标,对随访满6个月的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观察指标3个月时已有改善,3~6个月时仍有进一步改善,其中皮温和经皮氧分压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其疗效在3~6个月后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吴雁翔;杨晓凤;王红梅;许忆峰;张轶斌;吕欣;张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定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s)、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s)、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是否服用二甲双胍的关系.结果 未服用二甲双胍组与服用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T<,3>(4.65±0.68 vs 4.59±0.67pmol/L)、FT<,4>(17.88±3.26 vs 17.75±2.85 pmol/L)、TT<,3>(1.79±0.42 vs 1.77±0.38nmol/L)、TT<,4>(107.9±22.1 vs 109.2±22.1nmol/L)和In TSH(0.49±0.83 vs 0.47±0.87 mU/L)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不受影响.

    作者:高蕾莉;纪立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包头地区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选取受试者366例,用PCR-RFLP法测定基因型(包括PP、PA、AA三种基因型,由于从突变率很低,用X/A作为PA、AA共同代称).发现单纯T2DM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 vs 0.28; P<0.05);T2DM合并CHD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T2DM组(0.21 vs 0.1;P<0.05).表明在已经发生了T2DM的患者中X/A基因型是T2DM合并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津京;魏枫;高丽君;苏日娜;王云枝;郑玉云;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与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相关性研究

    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DM)组与正常对照(NC)组各15只.DM组不予降糖药控制血糖,12周时检测两组胃排空、小肠传输功能与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DM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多、小肠推进率下降及胃肠激素紊乱.由此推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与胃肠激素的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李佃贵;戎士玲;张江华;顾洁;李刚;裴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与额叶皮质、海马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大鼠认知功能与额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电迷宫法测试28只DM大鼠(DM组)和30只正常大鼠(NC组)学习能力,并检测额叶皮质和海马发生凋亡的神经元数目和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 DM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下降,额叶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数高于NC组,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DM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与额叶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而NC组大鼠两者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糖状态下额叶皮质与海马凋亡调节基因表达改变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陈青;郑冬梅;侯新国;陈丽;白秀燕;柳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2DM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T2DM患者和64例正常糖耐量(NGT)对照者,根据BMl分为肥胖组(Ob)和非肥胖(Non-Ob)组,均测定空腹血浆内脏脂肪素、瘦素和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腰臀比(WHR).结果 T2DM组与NGT组比较空腹血浆内脏脂肪素和瘦素水平明显升高(t=3.922,P=0.00;t=2.128,P=0.038).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空腹血浆内脏脂肪紊与HOMA-IR、WHR、瘦素、HbA<,1> c和TG正相关(r=0.543,P=0.001;r=0.442,P=0.008;r=0.385,P=0.013,r=0.345,P=0.025;r=0.427,P=0.005),瘦素与HOMA-IR、性别、BMI正相关(r=0.578,P<0.01;r=0.547,P<0.01;r=0.607,P<0.01).结论 T2DM患者空腹血浆内脏脂肪素和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IR关系密切.

    作者:刘静;曹莉;田利民;钟建廷;郭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探讨

    目的 评价糖调节受损(IGR)不同组分的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 OGTT筛查北京地区无DM史中老年人群,据2003年ADA标准,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及IFG合并IGT(1FG+IGT)组,检测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Stumvoll)、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及第一,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1)IFG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和IGT组,ISI-Stumvoll高于IGT组(P均<0.05),HBCI/IR显著低于NGT组和IGT组(P<0.05),(2)IGT组:HOMA-IR和HBCI/IR均位于NGT组和IFG组之间,ISI-Stumvoll、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NGT组和IFG组(P均<0.05);(3)IFG+IGT组:HOMA-IR高于NGT组、IFG组和IGT组,ISI-StumvoU显著低于NGT组和IFG组(P均<0.05),HBCI/lR显著低于NGT组和IGT组(P均<0.05);(4)在非糖尿病人群中,随着FPG及2hPG的升高,HOMA-IR有递增趋势,ISI-Stumvoll、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有递减趋势(P均<0.05).结论 IFG主要是肝脏IR和基础状态时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IGT的肌肉IR较重,其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较重.在非糖尿病人群,FPG和2hPG的升高与IR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李春霖;刘力生;郑润平;田慧;王先令;杨丽娟;张育青;潘长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看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

    目的 评估空腹血糖正常(NFG)人群胰岛素敏感性(IS)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特点.方法 2 388例受试者按OGTT结果分为低-空腹血糖正常(Low-NFG)组(FPG<4.9mmol/L),中一空腹血糖正常(Mid-NFG)组(FPG 4.9~5.6mmol/L),高一窄腹血糖正常(High-NFG)组(FPG 5.6~6.1mmol/L),IFG组,T2DM组.利用OGTT推导出几个指数比较各组IS和胰岛素分泌差别.结果 从Low-NFG到T2DM组,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性下降.与Mid-NFG组比较,High-NFG组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胰岛素分泌下降,TG升高和HDL-C降低(P<0.01).结论 FPG 5.6~6.1mmol/L时存在高胰岛素抵抗和低胰岛β细胞功能,是T2DM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丽红;许岭翎;向红丁;黎明;李乃适;平凡;陈伟;方京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报告

    患者男,70岁.发热6天入院.患者于今年2月26日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伴乏力、少许咳嗽、无痰.3月3日出现恶心、呕吐而入院.既往患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平时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无糖尿病家族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近2年体检血糖正常.

    作者:刘红;杨曦;黄鸿;孙雯;冼苏;姚彦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脂毒性脂凋亡与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相互影响,与2型糖尿病(T2DM)关系密切,是代谢综合征(MS)的重要组分,常归因于胰岛素抵抗(IR).脂类对脂肪及非脂肪组织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作用,如营养调节、长链游离脂肪酸(LC-FFAs)的脂毒性脂凋亡损害等.非脂肪组织的脂平衡稳态对维持其生存和功能非常重要.

    作者:李子凤;向红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挑战和机遇——通过2008ADA会议看糖尿病防治前景

    一年一度的ADA学术会议,已成为全球糖尿病(DM)及相关专业人员集中反映和交流糖尿病基础和临床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信息的平台,也是了解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窗口、今年大会主旨学术讲演之一的Kelly Weat荣誉奖得主,芬兰的Laakso教授,因其在糖尿病流行病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奖.

    作者:钱荣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雷米普利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及其信号转导分子表达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周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DN)对照组与治疗组;非DN大鼠分为非DN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大鼠给予雷米普利(3mg/kg体重)9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压、24小时尿蛋白(UPro/24h)、肌酐清除率(CCr);PAS染色和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问质病变;Northern杂交、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hred-2、Smad-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血压、UPro/24h增加,CCr显著下降,TGF-β1、Smad-2、Smad-4的表达明显上调,伴有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雷米普利治疗后使上述指标均逆转.结论 雷米普利对DN大鼠具有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干预TGF-β-Smn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金华;崔镇花;金英顺;金秀男;金海峰;陈瑛;梁哲宇;李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α-硫辛酸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

    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及糖尿病加α-硫辛酸(DM+ALA)组进行实验.4周后DM组24小时尿白蛋白(UAlb/24h)、肾重/体重(KW/BW)和丙二醛(MDA)含量均较NC组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变化;DM+ALA组较DM组UAlb/24h、KW/BW和MDA水平降低,TSOD、GSH-Px和CAT活性无改变.结果说明,ALA能减低DM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张春阳;曲卫;邹俊杰;石勇铨;刘志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正常对照NAC治疗组(CT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NAC治疗组(DT组).8周后测定血糖、胰岛素、肌酐、游离15-F<,2t>-异前列烷和总抗氧化物水平、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UPro/24h)、肾系膜基质增宽指数、肾皮质p22phox、p67pho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UPro/24h、血浆游离15-F<,2t>-异前列烷水平、系膜基质增宽指数、肾脏p22phox、p67phox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浆总抗氧化物浓度和肾脏Cu-Zn-SO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AC治疗能显著逆转糖尿病大鼠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论 NAC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对肾组织的损伤,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郭志新;John H McNeill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IL-18、ICAM-1和TNF-α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糖尿病(DM)组20只和正常对照(NC)组12只.4、8周末检测血糖(BG)、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小时尿蛋白(UPro/24h).处死动物后计算肾重指数(KI);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肾小球白细胞介素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4、8周DM组分别与同期NC组相比:BG、KI、UPro/24h、SCr显著增高;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IL-18、ICAM-1、TNF-α表达显著增高.8周DM组与4周DM组相比:KI、BUN、SCr、UPro/24h增高,肾脏病理改变加重,IL-18、ICAM-1、TNF-α在肾小球的表达增高.IL-18,ICAM-1、TNF-α三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与BUN、SCr、UPro/24h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IL-18、ICAM-1、TNF-α的表达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秦贵军;岳欣阁;张贺;马笑堃;董义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与T2DM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在郑州市汉族健康人群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与DN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PCR-SSP法检测DN组患者280例、非DN(Non-DN)组患者280例和正常对照(NC)组270名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 DN组TGF-β1基因Leu10Pro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Non-DN组和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eu/Pro基因型携带者患DN的风险是Leu/Leu纯合子基因型的1.615倍;含等位基因Pro的基因型(Pro+)携带者、DN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非携带者、DN组和NC组(P均<0.05).结论 TGF-β1基因Leu10Pro多态性与DN的发病有关联,并影响DN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提示Pro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作者:魏明;卢永申;李素娟;余红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病杂志》即将创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腰围阈值为辨别糖尿病提供了一种准确且易推广的方法

    超重(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发病主要的风险因素,因此被数个有关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个体的指南所推荐.然而,不同种族人群中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切点尚不统一,故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将阐明当前有关超重与糖尿病关系的种族差异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是否有一种能在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超重测量方法,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林稚雅;洪天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正常人脂肪餐前后血脂变化与酰化刺激蛋白的关系

    目的 了解正常人脂肪餐前后血液中酰化刺激蛋白(ASP)变化,探讨ASP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取18例正常人标准脂肪餐前及餐后2h外周静脉血,测定PG、Ins、TG、TC,酶联免疫法测定ASP及FFA水平.结果 餐后ASP水平稍低于餐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空腹ASP(FASP)与BMI、Fins、FTG、2hTG相关,2hASP与2h FFA、Fins、FTG相关,餐后TG与Fins、FFFA、FASP相关.结论 血浆ASP与BMI、Ins、TG、FFA正相关.

    作者:邓秀娟;张木勋;张建华;余毅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及其意义

    检测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36例正常对照者的TC、TG、HDL-C、LDL-C,根据公式(TC-HDL-C)计算non-HDL-C.对144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类和non-HDL-C与其他血脂数据比较,分析不同TG水平时non-HDL-C和LDL-C的相关性,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non-HDL-C水平均明显增高.non-HDL-C是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及降脂治疗效果观察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作者:张代民;张莹;崔庆;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

    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2例(T2DM组)及正常对照164例(NC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NC组APN水平为(6.89±5.30)mg/L,较汉族人群低,T2DM组为(5.48±4.04)mg/L;T2DM组与NC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T2DM组APN与FPG、TC、Fins、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张君;王燕;袁红玲;葛家璞;邓峰美;韩刚;宫存杞;谢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回顾性分析

    收集550名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肝脏彩超及生化指标检查资料,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T2DM中NAFL的患病率为42%,且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BMI、WC、Fins、TG、HOMA-IR是T2DM合并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琳;Dina Shrestha;张霞;王颖;孙崴;张萍;苏本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2DM酮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酮症患者血清脂联索(APN)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酮症患者(酮症组)52例,无酮症患者(非酮症组)58例;另选健康个体54例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测身高、体重、空腹血清APN、血糖、HbA<,1>c、血脂.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酮症组APN水平明显低于非酮症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HbA<,1>c、T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酮症组患者酮症纠正后APN水平与非酮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酮症期间APN水平明显降低,酮症纠正后恢复.

    作者:李培梅;董砚虎;马秀云;唐翠燕;柳尧学;任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罗格列酮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糖尿病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合并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T2DM合并脂肪肝的大鼠模型,以RSG进行干预治疗.18周末留取肝组织及血清,检测比较各组血糖、血脂、胰岛素、谷丙转氨酶、TNF-α、瘦素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和TNF-α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RSG治疗组大鼠肝脏结构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好转,TNF-α在肝脏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TG、TC、瘦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5).结论 RSG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合并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战建;张耀;苏杰英;李梅轻;庞建华;宋庆芳;王振贤;徐焕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沉痛悼念粱荩忠教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