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影响因子:1.6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7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3年4期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目的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探讨抵抗素在老年人糖耐量降低中的意义. 方法酶免疫测定法检测55例高血压患者(老年组25例,非老年组30例)和13例正常血压非老年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OGTT开始30 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I30/△G30);测定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 结果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和对照组(P<0.05),分别为(29.6±12.4)、(23.1±8.9)和(19.7±5.3)μg/L;空腹血糖(FPG)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和对照组(P<0.05),分别为(6.4±1.2)、(4.8±0.4)和(4.9±0.6)mmol/L;ISI老年组(32.8±10.8)显著低于非老年组(48.8±15.8)(P<0.05);△I30/△G30老年组(8.6±7.2)显著低于非老年组(14.0±10.5)(P<0.05).年龄与抵抗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FPG与年龄及抵抗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年龄与ISI及△I30/△G30呈显著负相关,抵抗素浓度与ISI及△I30/△G30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可能通过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损害或抑制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导致糖耐量降低.

    作者:章建梁;秦永文;郑兴;邱健力;龚莉;毛红娟;贾伟平;郭冀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内3级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性改变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程度预测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测定法对老年高血压组46 例、老年前期高血压组30例、血压正常老年人(老年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左右侧主肾动脉(MRA)、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S/D(Vs/ Vd)、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测定, 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白昼夜间血压变异性(BPV)指标. 结果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的Vs 、Vd 和Vm减慢,这种改变先出现在分支较细的IRA(P<0.01),以后依次为SRA(P<0.05)和MRA(P<0.05),S/D增加(P<0.05);老年高血压组24 h的收缩压低、平均、高值和收缩压BPV以及白昼段舒张压平均、高值和舒张压BPV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P<0.05).老年高血压组24 h的收缩压平均、高值和夜间收缩压BPV以及舒张压低、平均、高值高于老年前期高血压组(P<0.01,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血管损害主要特征为微小动脉收缩与舒张两期均处于低血流量、低流速状态,肾内血管阻力增加是早期肾功能受损的基础;肾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早于肾功能实验室参数改变;肾血管顺应性降低的程度随高血压病程延长而加重.

    作者:杨湘鄂;陈志刚;唐发祥;翟大胜;刘世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内皮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尿内皮素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健康老年、非老年人(对照组)和不同病期老年、非老年PNS患者的血、尿内皮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老年PNS患者血、尿内皮素水平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老年PNS活动期组血、尿内皮素含量分别为(229±81)ng/L、(143±58)ng/24 h,显著高于缓解期组的(60±11)ng/L、(53±13)ng/24 h及老年对照组的(53±9)ng/L、(50±14)ng/24 h( 均为P<0.01),而缓解期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PNS活动期组、缓解期组血、尿内皮素含量与非老年P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老年PNS活动期尿内皮素水平与Scr、24 h尿蛋白定量、uRBP呈正相关(r=0.47~0.67,均为P<0.01),与Ccr、血浆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56,-0.47,P<0.01),老年PNS患者活动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Scr、血浆白蛋白、Ccr、24 h尿蛋白定量、uRBP无相关性. 结论内皮素参与了老年人PNS的发病过程,尿内皮素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PNS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受损情况.

    作者:夏成云;周京国;邓隆银;孙跃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2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16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 结果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共检出6种基因型,分别为:E2/2、E2/3、E3/3、E3/4、E4/4、E2/4;冠心病组E3/3基因型频率(51.2%)和ε3等位基因频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69.8%和84.0%,P<0.05);E3/4基因型频率(30.4%)和ε4等位基因频率(17.6%)明显高于对照组(11.2%和6.9%,P<0.05);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中E2/3、E3/3、E3/4基因型之间TC、LDL-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ε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重要的遗传标记;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李伟;管思明;戚本玲;柯琴梅;张湖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ET、FDG显像对阿茨海默病低体重指数与脑结构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检测老年性痴呆(AD)患者低体重指数(BMI)与脑内重要神经结构的相关性. 方法用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PET)、氟脱氧葡萄糖F18(18 F fludeoxyglucose,FDG)方法测定27例AD患者脑局部糖代谢,并将脑各区域代谢的变化与低体重指数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简单相关分析(r=0.45,P=0.018)及多元回归相关分析(r2=0.373,P=0.026)均提示仅前扣带回糖代谢的变化与低BMI呈正相关,而其他许多脑内结构与BMI的无相关(P>0.05). 结论前扣带回可能在人类摄食、体重的调节上起着特异、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夏生;冈村信行;荒井启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老年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 治疗对其影响. 方法选择16例中或重度OSAS老年患者(OSAS组)给予nCPAP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时的早晨(6∶00)及午后(16∶00)检测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液黏滞度(WBV)、血浆纤维蛋白原(Fng)、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结果 OSAS患者nCPAP 治疗前早晨与午后相比, HCT、WBV、血浆Fng及PAG均明显增高,PT及APTT缩短. 经nCPAP治疗30 d时各项指标在早晨与午后已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早晨相比,治疗30 d 早晨的HCT、WBV、PAG、血浆Fn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PT及APTT明显延长;与治疗前午后相比,治疗30 d时午后的 HCT、PAG明显降低,PT及APTT显著延长. 结论 OSAS老年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栓前状态,nCPAP治疗对其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张希龙;殷凯生;苏梅;王彤;杨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影响的观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了解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增生对照组、增生中服药组和增生后服药组,增生组均由睾酮诱导前列腺增生,增生中服药组在注射睾酮第2天给予爱普列特,增生后服药组在注射睾酮后20 d给予爱普列特 . 实验后各组大鼠处死取材, 称取前列腺重量,行HE染色和第Ⅷ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结果经睾酮诱导后20 d前列腺重量测定及组织学检查显示增生组均出现前列腺增生,免疫组化显示增生中服药组及增生后服药组与增生对照组的Ⅷ因子、PCNA和VEGF表达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5α-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可有效的抑制前列腺增生过程中的血管形成,还可使已形成的微血管减少,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作用为前列腺增生时血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作者:刘流;梁德江;夏春雷;黄广林;赵雨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表达失衡在大鼠肾脏衰老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大鼠肾脏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用3、12和24月龄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2(TIMP-1、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在不同月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TIMP-1、TIMP-2及TGF-β1主要表达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并随增龄表达增强(P<0.01);MMP-9、MMP-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增龄表达无变化; TIMP-1与TGF-β1与肾小球硬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0.751、0.771,P<0.05);TIMP-1与TIMP-2与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66,P<0.05). 结论 MMPs/TIMPs表达失衡在肾脏衰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波;陈香美;蔡广研;师锁柱;王兆霞;陈荣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及雷帕霉素干预作用. 方法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分6组处理,以细胞计数、噻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测定蛋白激酶B (PKB)表达水平,免疫沉淀、特异底物组蛋白H2Bγ32 P掺入量测定PKB活性.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渥漫青霉素处理细胞间接反映PI3K作用. 结果 IGF-1使细胞增殖增加至2.8~3.8倍,IGF-1对PKB活性的影响呈浓度(1~100 μg/L)依赖性增加及时间(10 min~24 h)依赖性降低, 1 μg/L刺激10 min即使PKB活性增至2倍,100 μg/L时增至近60倍,100 μg/L刺激24 h PKB活性增加仍达4倍以上.雷帕霉素在浓度为10~100 nmol/L范围内使PKB活性进行性降低25%~73%,渥漫青霉素和雷帕霉素使VSMC增殖至少降低30%,并完全逆转IGF-1的上述作用. 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IGF-1促VSMC增殖及对生长信号PI3K/PKB的活化.

    作者:吴兴利;王士雯;杨中苏;杨丁友;徐雅琴;赵玉生;刘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椎前路增高植骨对老年人颈神经根管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老年人颈椎前路增高植骨后3~4颈椎(C3~4)和5~6颈椎(C5~6)神经根管形态改变. 方法取老年人颈椎标本10具,摄X线片,然后进行CT平扫,三维重建C3~4、C5~6神经根管.所有标本均在C3~4和C5~6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ACDF),取同标本胸椎椎体增高植骨2.5 mm.术后于术前同等条件下重建颈椎相关神经根管.实验统计数据包括:颈椎椎间盘前方高度、后方高度、神经根管高度、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及周径. 结果实施手术节段20个, C3~4、C5~6各10个.术后C3~4、C5~6神经根管分别增高11.2%、7.8%,C3~4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分别增加22.5%、23.3%,C5~6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分别增加18.2%、25.0%,C3~4神经根管周径内口增大11.0%、12.4%,C5~6神经根管周径内口、外口分别增大10.9%、17.0%. 结论在体外进行老年人ACDF并增高植骨2.5 mm,有效地增加了双侧颈神经根管的高度以及内、外口的面积和周径,该术式能使相应神经根管得到扩张.

    作者:顾晓民;谢金兔;徐少文;顾基伟;任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的作用及机制

    一、Omega-3脂肪酸及其体内代谢鱼和其他海产品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Omega-3脂肪酸或n-3脂肪酸.如此命名是因为几个双键中的第1个开始于碳链终端的第3个碳原子.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α-LNA,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LNA是EPA和 DHA的前体,是重要的植物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作者:洪衡;顼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术治疗65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析

    1998年4月至2001年11月我们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TVP)结合电切(TURP)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BPH)65例,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组65例,年龄62~90岁,平均74.5岁,其中>80岁者30例.

    作者:齐勇;姚许平;温海涛;许新民;汤春波;钱君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气补肾方药对老年小鼠T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讨益气补肾方药延缓免疫衰老的分子机制,我们于2001年11月~2002年6月用自然衰老小鼠为模型,观察了老年小鼠T细胞对抗CD3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变化及益气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宋淑霞;蔡月花;李杰;吕占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我们于2001年4~7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酶(NOS)3种异构体(神经元型bNOS、诱导型iNOS、和内皮型ecNOS)的mRNA表达,并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NO)系统基因表达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倪连松;郑景晨;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高申孟;吴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口服泮托拉唑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70例

    我们对7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口服泮托拉唑胶囊(商品名:健朗晨)进行治疗,并与同期以静脉注射西咪替丁治疗的39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飞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老年人感染性疾病起病隐袭,症状多不典型,在营养状况较差、免疫功能低下及高龄患者尤为明显;目前结核菌等多种特殊病原体的感染日渐增多,老年人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外认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诊断严重败血症的敏感指标[1],我们对85例患者进行了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探讨其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刘朝晖;何力敏;张韶冈;邓家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Kell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老年人严重拇外翻畸形

    老年人严重外翻畸形以往多采用Keller手术或跖趾关节固定术,但这两种术式不适用于前足明显增宽者,且不能矫正第1跖骨的抬升、旋前畸形,术后第2跖骨头下痛性胼胝难以解除.我们于1995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改良Keller手术并联合第1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老年严重外翻畸形合并前足增宽患者18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桂鉴超;顾湘杰;沈海琦;王黎明;马昕;陈劲松;王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的比较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标志,若在此阶段即进行干预治疗,则可更有效延缓或阻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向终期肾功能衰竭的方向发展.我们选择肾脏保护疗效较肯定的培哚普利为治疗对照组[1,2],探讨和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血压正常的老年早期DN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我院二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60~75岁,平均64.8岁.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5.7 mmol/L]患者13例,混合型高脂血症[TC≥5.7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患者23例,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肝肾疾病,所有患者治疗前2个月均未进行降脂治疗.

    作者:徐亚平;陈文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华法林钠合用苯溴马隆致皮肤、牙龈出血一例

    患者男性,63岁.因皮肤、牙龈出血2 d于2002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4月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每天服用华法林钠2.25 mg,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2~3之间,无出血并发症.2002年9月患者体检发现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门诊予阿昔莫司250 mg 每天2次,苯溴马隆 50 mg 每天1次,碳酸氢钠500 mg 每天3次,降血脂、降尿酸治疗.

    作者:曾学寨;赵迎;李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甲状腺激素抵抗症一例

    患者男性,73岁.2000年9月因心悸就诊.体格检查:无突眼,无胫前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未扪及明显肿大,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双手有轻度细颤,心界正常范围,心率104次/min,心律不齐,无明显病理性杂音.

    作者:陈刚;陈蔚;沈隽;俞茂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与防治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亿,而其中75%的患者将分布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已成为引起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DN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我国DN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已上升至1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老年人D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刘志红;李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肾小球肾炎的特点与防治

    老年人易发生肾功能障碍,透析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多,日本1999年新导入透析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占50%;而随着老年患者实施肾活检的增多,老年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率也明显上升,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United Kingdom Medical Research,UK MRC) Glomerulonephritis Registry数据,英国1990年肾活检患者的30%为60岁以上患者.因此,在社会老龄化不断进展的今天,了解老年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治和延缓其肾功能的进展,不仅对从事老年医学的专业医生,而且对一般的内科医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香美;孙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间质性肾炎的特点与防治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各医院就诊患者中老年人比例较前上升.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及器官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解剖和生理改变,如成年人双肾体积从50岁开始逐渐缩小,肾小球数量和肾血流量减少,肾血管硬化,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肾小管浓缩稀释及酸碱平衡调节功能逐渐减退.

    作者:陈楠;任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与防治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突然下降,导致体内氮质产物潴留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所致的氮质血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由于老年人肾脏的退行性变化以及患有多种疾病,使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发生ARF.据统计,在老年住院患者中ARF发生率为20%~35%,而60岁及以上的ARF患者占同期ARF患者的57%~64%.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日趋显著,老年人ARF的诊治已成为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

    作者:李晓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缺血性肾疾病

    老年人缺血性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的一部分.1988年Jacobson提出了缺血性肾病一词,他给此病下的定义是肾动脉血流明显受阻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降低,其病因是肾动脉狭窄或动脉内阻塞.肾动脉狭窄是指动脉直径缩小,可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大动脉炎等引起;动脉内阻塞是由血栓或胆固醇所致的栓塞.

    作者:张训;侯凡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75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体会

    我院于1995年10月至2002年3月共行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5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钟征翔;张啸;俞亚琴;陆其明;陈敏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肝肾囊肿在彩超引导下硬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1998~2001年,我们在彩超引导下对84例老年患者进行肝肾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本组84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62~79岁.84例患者共有89个囊肿,其中肝囊肿56个,肾囊肿33个.

    作者:王舒滨;王岳芝;齐凤祥;闻淑军;张颖;张志广;李慎果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