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影响因子:1.6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7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年9期文献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研修期间,参加了54例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肺功能变化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发生率高,尤其是胸腰段好发.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完整资料的患者15例,并筛选条件相同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女性高血压患者131例,分绝经前组(34例)及绝经后组(97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并与7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前高血压组TC、LDL-C[(5.27±0.47)mmol/L和(3.50±0.4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33±0.70)mmol/L和(2.67±0.50)mmol/L,均为P<0.01].绝经后高血压组TG、TC、LDL-C[(1.87±1.06)mmol/L、(6.41±0.78)mmol/L和(4.61±0.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0.79)mmol/L、(4.63±0.54)mmol/L和(2.79±0.47)mmol/L,均为P<0.01],HDL-C则低于对照组[(1.36±0.32)和(1.57±0.33)mmol/L,P<0.01].高血压绝经后组TG、TC、LDL-C[(1.87±1.06)mmol/L、(6.41±0.78)mmol/L和(4.61±0.87)mmol/L]显著高于绝经前组[(1.35±0.99)mmol/L,P<0.05;(5.27±0.47)mmol/L,P<0.01;(3.50±0.45)mmol/L,P<0.01],HDL-C低于绝经前组[(1.36±0.32)和(1.51±0.26)mmol/L,P<0.05].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和0.81,P<0.01).结论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后血TG、TC、LDL-C增高,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而HDL-C降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Mirizzi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12例70~86岁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经B超及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诊断者6例,胆囊切除3例,胆囊切除T管引流7例,胆囊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2年,无胆管狭窄情况.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2年,无胆管狭窄情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930例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各科住院患者38 222例,死亡1248例.其中,老年患者14 847例,死亡930例,年龄60~98岁,平均(72.54±7.18)岁,男570例,女360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腹主动脉瘤27例B超10年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B超检查观察老年人腹主动脉瘤自然发展规律.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经超声诊断并随访10年以上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体检的老年人中,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34例,其中经超声检查随访10年以上且持续存在的27例.27例中,腹主动脉瘤大小为2.5~6.6cm,平均每年增长(0.14±0.01) cm.其中17例(63.0%)有附壁血栓形成,形成时间在诊断后的(3.9±2.0)年,血栓每年增长(0.21±0.05)cm.结论老年人腹主动脉瘤随增龄增长缓慢,半数以上形成附壁血栓;较少发生瘤体破裂及附壁血栓脱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胺碘酮与赖诺普利联用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4±5.6)岁;冠心病38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排除严重电解质紊乱和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部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等.2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relationship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从基因水平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371例无血缘关系汉族老年人(健康老年对照组69例,老年代谢综合征组302例)的PPARγ C161→T基因多态性;结合放射免疫技术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估HOMA方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状况,以及空腹、餐后2 h血糖、血脂、身高、体重等指标,综合分析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17、0.201,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83、0.798;C、T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代谢综合征组CC基因型患者的甘油三酯(2.09±1.59)mmol/L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组(1.67±0.89)mmol/L. 结论(1)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在武汉地区汉族健康老年人与代谢综合征人群之间分布趋势一致;(2)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PPARγ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参与了脂代谢的调控,T等位基因与较低的甘油三酯水平相关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3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回顾性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1985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死亡的30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原因.入选对象包括:(1)主要诊断为AMI;(2)住院期间因AMI死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健康成年人脑白质弥散各向异性与年龄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健康成年人的脑白质纤维束进行检测,探讨DTI及部分各向异性值(FA)对评价年龄引起的脑白质变化的价值.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青年组20~30岁,老年组60~83岁,各15例)进行脑部MR横轴位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Flair、T2WI、FLAIR、DWI、DTI.在大脑胼胝体膝、压部、内囊膝部及后肢、视辐射、额叶白质及丘脑选定兴趣区(ROI),测量其FA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内囊膝部、视辐射、额叶白质的FA值分别为:(0.70±0.05)、(0.70±0.05)、(0.63±0.04)、(0.53±0.05)、(0.43±0.06),老年组相应ROI的FA值分别为:(0.62±0.09)、(0.66±0.07)、(0.57±0.07)、(0.38±0.06)、(0.38±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后肢及丘脑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TI对评价脑白质纤维束的密度及有序性有价值,FA值能反映两组不同年龄人群脑白质的生理状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66例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采用美国HP5500及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16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结果单纯主动脉瓣膜钙化者93例(56.0%),单纯二尖瓣钙化18例(10.8%),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联合钙化为55例(33.1%);左房扩大116例(69.9%),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142例(85.5%);136例导致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其中主动脉瓣返流70例,占42.2%,主动脉瓣狭窄23例,占13.9%,二尖瓣返流20例,占12.0%,二尖瓣狭窄8例,占4.8%,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狭窄10例,占6.0%,二尖瓣返流+二尖瓣狭窄5例,占3.0%.瓣膜功能障碍检出率高为主动脉关闭不全(42.2%),其次为主动脉瓣狭窄(13.9%),发病率低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3.0%).结论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联合瓣膜钙化比例增加,瓣膜功能障碍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比例高,左房扩大的比例也增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糖及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对内皮细胞明胶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及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及92000明胶酶(MMP 9)的变化规律.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共同孵育,计算细胞黏附率和应用ELISA方法测定MMP 9水平.结果高糖环境可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率增加,随共育时间的延长此作用加强.在高糖环境中培养的内皮细胞MMP-9水平显著升高,加入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后此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高糖环境促使内皮细胞分泌MMP-9增加,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对内皮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记忆智力与脑电生理变化的对照观察

    为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神经生理损害与脑电生理变化的关系,我们对5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记忆和智力与脑电生理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复发性鼻息肉经鼻内镜再手术临床观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均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54例(100侧),男31例,女23例,年龄61~80岁,病程7~28年.46例双侧病变,8例单侧病变,均有1次以上鼻手术史,多达8次,既往手术均为传统表面麻醉鼻息肉手术.并存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4例,高血压29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例.患者症状均为鼻塞、黏脓涕多、嗅觉障碍.CT冠状位扫描显示:筛房结构模糊不清,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钩突肥大52侧,中鼻甲残缺76侧,鼻中隔高位偏曲22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金雀异黄酮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GS)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骨膜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S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blot技术分析GS对细胞周期蛋白D和E表达的影响. 结果GS可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增殖活力,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8mol/L、10-7mol/L和10-6mol/L GS时,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7%、155%和161%;提高S期和M/G2期细胞分布比例,并伴有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它莫西芬可抑制10-7mol/L和10-6mol/L GS促成骨细胞增殖效应.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显示,10-8mol/L和10-7mol/L GS对成骨细胞处理24 h,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和E蛋白质的表达(P<0.05). 结论由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它莫西芬可抑制GS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表明金雀异黄酮可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途径,表现出雌激素效应,并促进骨组织代谢中的骨形成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57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大量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诊疗手段的应用,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医院爆发流行也不断增多.为配合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掌握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我们收集了我院711份老年住院患者的呼吸道送检标本,并对分离到的576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普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大鼠AMI模型,AMI后24 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12只,普伐他汀组12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24 h普伐他汀组以普伐他汀20 mg·kg-1·d-1直接灌胃给药,AMI及假手术组大鼠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42 d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导生理仪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Ⅰ、Ⅲ型胶原表达及Ⅰ/Ⅲ型胶原比例. 结果AM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别为(25.00±2.52)、(3.71±1.95)mmHg]、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分别为(0.61±0.04)、(0.39±0.01)mm]、左室及右室相对重量、Ⅰ型胶原表达、Ⅰ/Ⅲ型胶原比例均显著增加(均为P<0.01);而左室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in)、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均显著下降(均为P<0.01).普伐他汀使AMI组增加的LVEDP、LVEDD、左室及右室相对重量、Ⅰ型胶原表达和Ⅰ/Ⅲ型胶原比例下降(P<0.05或0.01),使下降的dp/dtmax、dp/dtmin、EF、FS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0.01).结论普伐他汀能缓解大鼠AMI后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他汀类药物可能有益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神经肽Y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内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6 h后再灌注6 h、72 h、168 h大鼠脑内NPY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后再灌6 h脑内NPY含量[(108.22±11.48)ng/g]较正常组[(78.98±12.53)ng/g]和假手术组[(80.52±10.78)ng/g]明显升高(P<0.01);72 h后上升至高峰[(152.80±11.31)ng/g],168 h开始下降[(132.21±10.20)ng/g],但仍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 结论NPY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鼠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增龄性变化

    目的探讨年龄对心房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和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及其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分为青年组、成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4组.Langendorff体外灌流心脏.分别测量各组心房肌在400 ms刺激周长下MAP复极到90%、5O%及20%时的时程(MAPD90、MAPD50、MAPD20)和ERP,以及其他不同刺激周长下的MAPD.结果在400 ms刺激周长下,4组大鼠右心房肌MAPD90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75±5)、(123±8)、(140±11)和(140±14)ms,均为P<0.01];而左心房肌青年组至中年组延长分别为[(60±4),(120±3),(139±7)],老年组缩短[(102±14)ms,均为P<0.01].心房肌ERP的增龄性变化规律与MAPD90相同.刺激周长从400 ms缩短到250 ms,右心房肌MAPD90缩短程度从青年组到老年组逐渐增加;左心房肌以老年组缩短程度小.结论左右心房肌电生理特性增龄性变化规律不同.老年期心房电生理变化可能有利于房颤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雌激素受体亚型对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

    成骨细胞具有核受体超家族的两个不同成员,即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和ERβ).雌激素等配体通过与ERα及ERβ的相互作用对成骨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在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效应机制中,雌激素受体比雌激素似乎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我们综述了ERα和ERβ调控成骨细胞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1987年Kellogg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的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的跌倒[1].Kellogg定义适合于以确定导致神经元损伤及平衡控制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为目的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广泛地探讨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跌倒的对策,很多研究者都将某些急慢性疾病、意识紊乱所致的跌倒也包括在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乳腺癌术后皮肤转移治疗成功一例

    患者女性,74岁.因左侧乳腺癌术后7年余,皮肤转移癌治疗18个月,于2004年8月21日入院复查.既往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一直服用降压药及间断服用降血脂药物至今,血压稳定在120~130/70~88 mm Hg.入院时,总胆固醇6.03 mmo1/L,甘油三酯2.52 mmol/L.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佛山市普君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基线调查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二者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主要的原因,给老年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依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佛山市区老年人口占12.4%,表明佛山市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解佛山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我们于2002年5月至2003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普君社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基线调查,以探讨佛山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社区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计算各部位肿瘤的发病例数、粗率和标化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男性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年均变化百分比为-3.94%,下同)、胃癌(-1.84%)、肝癌(-0.73%)、骨癌(-2.23%)和非霍奇金淋巴瘤(-3.86%)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肠癌(4.63%)、直肠癌(2.24%)、胆囊癌(5.47%)、胰腺癌(2.85%)、肺癌(0.86%)、前列腺癌(6.61%)、膀胱癌(1.18%)、肾癌(5.26%)、脑和神经系统肿瘤(5.09%)、霍奇金淋巴瘤(2.88%)和多发性骨髓瘤(3.72%)发病率上升.老年女性肿瘤中食管癌(-4.36%)、胃癌(-1.33%)、肝癌(-0.89%)、喉癌(-3.48%)和子宫颈癌(-8.52%)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肠癌(4.76%)、直肠癌(1.86%)、胆囊癌(5.57%)、胰腺癌(3.06%)、乳腺癌(2.12%)、子宫内膜癌(4.41%)、卵巢癌(1.94%)、肾癌(4.44%)、脑和神经系统肿瘤(8.07%)、霍奇金淋巴瘤(4.57%)和多发性骨髓瘤(4.37%)发病率上升,男、女的变化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总体呈平稳态势,但部分肿瘤变化较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老年人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生的糖尿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延续到60岁以后者.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加、人群寿命的延长及生活模式改变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从回肠吸收的钴胺在血清中与转运蛋白TC-Ⅱ结合后,其中一部分进入神经细胞和各组织细胞内,将钴胺中3价钴(Co3+)转化为2价钴(Co2+),再形成3种形式的辅因子参与酶反应.细胞液中通过甲基化反应形成甲钴胺(metholcobalamine,MeCo1)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对策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老年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举办的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对策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老年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23~26日在兰州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50余篇.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时,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流行病学学组举行了学组会议,会上讨论老年流行病学组今后两年将要开展的工作,并拟定于2007年8月在银川召开第六届全国老年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会议邀请了11位全国知名的老年医学专家,围绕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进行了专题报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