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影响因子:1.6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7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文献
  • 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老年患者中应用调查

    目的 调查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数据传输成功率以及老年患者使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入选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97例植入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65岁的老年患者,评价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情况,比较植入1年后门诊随访率,并对患者进行电话调查. 结果 入选97例老年患者,包括70例起搏器患者,20例ICD患者,7例CRT患者.其中Home Monitoring远程监测系统85例,Merlin.net远程监测系统12例.平均年龄(78.2±6.4)岁,男性64例(66.0%).1年随访期间,95例(97.9%)患者完成了远程监控,68例(70.1%)完成门诊随访,90例(92.8%)患者完成电话调查,其中85例(94.4%)患者对远程监测系统满意,若再次更换80例(90.0%)患者愿意继续使用远程监测系统. 结论 对于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老年患者,远程监测系统同样能提高随访率,满意度较高.

    作者: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邹彤;施海峰;陈浩;吴素娟;王志蕾;金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20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我中心20年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长期生存率,比较了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预后. 方法 收集1996-2016年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开始血液透析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结果 收集317例患者.心源性疾病、感染和脑血管意外是前三位主要死亡原因.老年患者(≥60岁)的平均透析龄较非老年患者短[(51.8±45.7)个月比(81.6±66.5)个月,t=4.271,P=0.000],且生存率低(x2=32.422,P=0.000).DN患者的平均透析龄明显低于非DN患者[(44.1±33.8)个月比(69.4±60.6)个月,t=3.632,P=0.000].DN患者生存率较非DN患者更低(x2=13.361,P=0.000).整体5年生存率59.8%,10年生存率33.3%,20年生存率8.4%. 结论 我单位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长期生存率与发达国家及北京地区其他医院基本持平.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源性疾病、感染和脑血管意外.对于老年和DN患者来说,总体预后较差.

    作者:徐冷楠;陈献广;李天慧;毛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液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血糖波动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液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血糖波动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液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用统一的血糖控制策略,监测两组患者入住重症呼吸病房(RICU)72 h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入RICU时血糖(BGadm)、血糖平均值(MBG)、血糖标准差(BGSD)、大血糖波动幅度(LABGE)、血糖不稳定指数(GU)、胰岛素总用量及机械通气时间、RICU入住时间、28 d病死率、血流感染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结果 (1)治疗组BGSD(mmol/L)、GLI、72 h胰岛素总用量(U)低于对照组(BGSD:1.99±0.99比2.36±1.24,GLI:31.2±17.6比47.8±23.6,72 h胰岛素总用量:70.3±12.3比77.3±12.6,t=2.356、4.512和-2.695,均P<0.05);(2)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9.8±4.6)d、RICU入住时间(16.2±6.5)d、28 d病死率15.7%,低于对照组(12.6±2.7)d、(23.4±8.5)d、46.4%,(t=-4.361和4.664,x2 =4.343,均P<0.05);治疗组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3%、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9%,相比对照组降低(21.1%、28.9%,均P<0.05).结论 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液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血糖波动及临床结局.

    作者:张静;王凯;齐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老年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及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 方法 回顾性筛选2 603例连续年龄≥60岁房颤患者,排除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已知房颤危险因素的患者,终49例纳入数据分析;对照组为中国心律失常登记研究的55例老年人.分析临床基线特征,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HSV-2抗体及hsCRP水平. 结果 房颤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SV-1 (314.5±63.6) mg/L比(216.0±50.7) mg/L和HSV-2(400.1±57.2)mg/L比(306.3±64.5)mg/L,抗体水平升高(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sCRP水平与HSV-1和HSV-2抗体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1、0.188,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HSV-1和HSV-2抗体水平与房颤发生相关(OR值分别为1.035、1.034,均P<0.01).抗HSV-1为284.96mg/L预测房颤发生率的敏感性为67.3%,特异性为92.7%;抗HSV-2为366.26 mg/L抗体预测的敏感性为67.3%,特异性为85.5%. 结论 血浆HSV-1抗体和HSV-2抗体升高与老年人房颤的发生相关.

    作者:刘念;刘少伟;李林凌;赵倩倩;闻松男;阮燕菲;李新;李松南;龙德勇;汤日波;喻荣辉;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肌内效贴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对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外观相同但无弹性的安慰贴进行治疗.均为每2d更换1次贴布,治疗15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抽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含量,并在治疗后1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含量低于组内治疗前水平[(20.07±6.94) ng/L和(38.12±5.93)ng/L、(42.42±8.76)ng/L]和(58.23±9.54)ng/L、(11.28±1.99)μg/L和(15.67±2.21)μg/L,t=12.81、7.91、9.57,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低于对照组[(20.07±6.94)ng/L和(37.97±6.21)ng/L、(42.42±8.76)ng/L和(57.04±8.73) ng/L、(11.28±1.99)μg/L和(15.01±2.56)μg/L,t=12.46、7.66、7.46,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74.5±2.6)分和(44.7±2.8)分,t=50.54,P<0.05]及对照组治疗后[(74.5±2.6)分和(50.2±2.3)分,t =45.37,P<0.05]. 结论 肌内效贴治疗可明显减少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的含量,抑制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剑峰;张君;黑光;董铁立;庄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化疗相关肾损伤早期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传统指标肌酐、血尿素在肺癌患者化疗后肾脏早期功能损伤的检测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63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检测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尿液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传统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水平,根据化疗时间节点将数据分为化疗前、化疗当天和化疗结束组. 结果 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胱抑素C、尿液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血清肌酐、尿素水平升高不明显,随着接触化疗药物后的时间延长,前三者水平继续升高;化疗当日CysC、β2-MG、NGAL三组敏感性的多样本率的Pearson x2=31.32,P=0.00,化疗结束日,CysC、β2-MG、NGAL三组敏感性的多样本率的Pearson x2=60.38,P=0.00. 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胱抑素C、尿液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肾脏早期功能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作用,是肾脏早期功能损伤的理想检测指标,优于传统肾功能检测项目血清肌酐、尿素.

    作者:熊胜春;吴静;井洪家;刘建伟;马建欣;王玉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型营养评定精法在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 探讨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在筛查和评价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态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2年4-5月对≥65岁的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MNA-SF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了解其营养状态;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MNA-SF与体重指数(BMI)、握力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不同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及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各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 472例,平均(72.1±5.9)岁,BMI(22.3±3.7)kg/m2,握力(21.7±19.0) kg;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7%,胰腺癌30.9%、胆管癌24.1%、食管癌21.2%居前三位,乳腺癌5.4%发生率低;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合并为存在营养问题者,本组发生率为59.2%(营养不良16.7%+营养不良危险42.5%),其中胆管癌82.8%高,乳腺癌28.6%低;MNA-SF识别的营养不良(评分在0~7分)与BMI诊断的营养不良(<18.5)的一致性高度符合;而与握力诊断的营养不良一致性较差;MNA-SF识别的存在营养问题(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与NRS2002发现的营养风险(评分≥3分)结果一致性高度符合;存在营养问题(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并发症为9.29%,高于营养正常者的5.14%(P=0.006);总住院时间为(15.4±10.7)d,长于营养正常者的(12.8±10.4)d(P =0.00). 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发生率较高,并且可能恶化临床结局,MNA-SF可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

    作者:吕骅;杨鑫;陈伟;吴咏冬;崔红元;许静涌;朱明炜;石汉平;韦军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干眼病患者睫毛蠕形螨检出情况分析

    干眼病是老年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众多,主要症状为干涩、痒、红、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波动等眼部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睑缘炎或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引起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这类干眼在中老年患者中亦较常见,患者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眼部蠕形螨感染与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病相关[1],但其具体的致病机制和检出率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了解眼科门诊老年干眼患者睫毛蠕形螨检出情况,为干眼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林秀丽;饶惠英;刘新;张筱雪;谢奇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方便抽样选取西安市6个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2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8例和实验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吸烟情况、呼吸功能锻炼、全身锻炼、家庭氧疗、用药依从性、吸入给药方法)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戒烟率、经常参加呼吸功能锻炼者、经常参加全身锻炼者、经常进行家庭氧疗者、遵医嘱用药者、吸入给药方法正确者占比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72.9%(78例)和84.1%(90例),16.8%(18例)和84.1%(90例),30.8%(33例)和87.0%(93例),9.3%(10例)和35.5%(38例),36.5%(39例)和86.9%(93例),44.9%(48例)和95.3%(102例),x2值分别为7.40、99.35、69.49、30.50、57.67和65.00,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干预前增加,分别为(2.53±0.41)L和(2.66±0.58)L,(2.51±0.45)L和(2.64±0.60)L,(1.59±0.23)L和(1.74±0.47)L,(63.6±22.8)%和(73.5±20.9)%(t值分别为-2.62,-2.56,-2.75,-3.38,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吸入给药方法正确者高于干预前[41.7%(45例)和61.1%(66例),x2 =8.17,P<0.05]. 结论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肺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疾病管理策略.

    作者:刘华;周小兰;宋梅;白燕;李晓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按前列腺体积分组进行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药物疗效.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开放式连续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门诊BPH合并OAB患者471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根据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单一用药组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体积<30 ml)4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改变小于30%的患者继续治疗8周.联合药物组患者(前列腺体积≥30 ml)先服用5α还原酶受体阻滞剂治疗12周,IPSS评分改变小于30%的患者添加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储尿期症状评分和排尿期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 结果 BPH合并OAB患者进行单一药物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两组IPSS、OABSS、QOL、尿急症状、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PVR和Qmax的改善不明显.BPH合并OAB患者单用药物治疗后OAB的缓解率为70.5% (206/292),治疗12周后OAB的缓解率为78.6% (165/210);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12周后OAB的缓解率为54.5%(64/122),治疗16周后OAB症状的缓解率为67.1%(53/79).结论 根据患者前列腺体积进行分组治疗后,单用α受体阻滞剂和联合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BPH合并OAB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单用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BPH合并OAB患者PVR和Qmax;联合用药可改善BPH合并OAB患者PV.

    作者:李星慧;王建业;吴鹏杰;原慧萍;朱小泉;孙亮;孙娜;李向文;张荣强;刘启玲;杨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手术疗效和预后. 方法 回顾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的老年患者142例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转移率,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声音嘶哑,6例发生低钙血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12例死亡、16例复发,6例出现局部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是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独立因素. 结论 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独立因素.

    作者:常伟;韩星敏;刘保平;卫琴静;牛广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文版3D-CAM谵妄量表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 翻译和修订中文版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3D-CAM)谵妄量表,并验证其在老年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对中文版3D-CAM谵妄量表进行编译和文化调试.将其在23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进行验证,测定评定者一致性信度以及效标效度(诊断效度),计算3D-CA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各条目与条目总分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相关系数为0.290~0.724 (P<0.01).评分员间总体一致性kappa为0.78(P<0.001).以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五版》(DSM-Ⅴ)为金标准做对比,中文版3D-CAM量表评估230例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的敏感性为94.73%,特异性为97.92%,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98.95%. 结论 中文版3D-CAM应用于国内的内外科病房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且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可作为评估内外科老年患者谵妄的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高浪丽;谢冬梅;董碧蓉;岳冀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铁代谢对骨转换指标影响的性别差异探讨

    目的 分析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铁代谢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趋势,探索铁代谢对骨代谢影响的性别差异. 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27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71例,按年龄分为60~70岁,71~80岁和≥81岁三组.留取入院后8h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清一般生化、铁代谢和骨转换指标的检测. 结果 男性组血清铁蛋白和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 Ⅰ NP)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组血清铁蛋白、血清PINP和β-CTX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与β-CTX呈正相关(均P<0.05),不存在性别差异.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与PINP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血清铁蛋白与PⅠ NP呈正相关(r=0.255,P=0.001),男性血清铁蛋白与PⅠNP呈负相关(r=-0.207,P=0.031). 结论 血清铁蛋白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绝经后女性体内存在铁蓄积,铁蓄积与高骨转换密切相关.

    作者:张伟;吴春帅;范建波;保国锋;朱新辉;刘巍;崔志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47例、非冠心病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颈动脉彩色超声结果,计算动态心电图、颈动脉彩色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冠心病组动态心电图、颈动脉彩色超声结果均为阳性患者111例(75.5%),非冠心病组6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732,P<0.01),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5%、93.6%、94.5%、70.4%.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周敏;贾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自我健康管理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我健康管理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经糖尿病风险评估筛查出120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00例)和管理组(60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管理,管理组针对高危因素予以针对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管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管理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和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严格控制饮食(90.0%和76.3%)、严格执行用药(86.7%和71.7%)、每周运动时间>1h(92.5%和70.0%)和每周测量血糖次数>3次(89.5%和76.7%)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患者对干预服务满意度评分[(94.77±4.26)分和(84.65±7.77)分]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自我健康管理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干预服务满意度.

    作者:司徒玉菊;李华琦;李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缺血性卒中互为影响、关系密切.伴OSA的脑梗死患者常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住院及康复时间更延长,再发卒中率和病死率也相应增高.2011年美国心脏及卒中协会已将睡眠呼吸障碍列为卒中一级预防的危险因素,且OSA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流行病学调查统计中青年人OSA患病率约为2%~4%,而老年人可高达20%~40%.[1]但我国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对脑梗死合并OSA的危害性认识有限,对伴OSA脑梗死患者常会出现漏诊、误诊,有时即使确诊相关的治疗也并不积极全面.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伴OSA老年与青中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旨在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治依据.

    作者:张冬萍;王慧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利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前瞻性研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01 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T2DM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筛查,选取98例老年T2DM M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格列汀药物组(利格列汀+二甲双胍)50例和非利格列汀药物组(格列奇特+二甲双胍)48例,于用药前和用药24周后分别比较MoCA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2含量,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利格列汀组干预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7.29±1.00) mmol/L比(9.16±1.60) mmol/L,P<0.0S],糖化血红蛋白[(7.19±0.99)%比(9.36±1.07)%,P<0.05]、HOMA-IR[(3.05±1.12)比(4.05±1.30),P<0.05]、Aβ1-42[(0.463±0.093)g/L比(0.528±0.110)g/L,P<0.05]均降低;MoCA评分[(24.48±1.18)分比(23.22±1.37)分,P<0.05]提高.非利格列汀组干预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HOMA-IR、Aβ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格列汀组干预24周后与非利格列汀组干预24周后比较,HOMA-IR、Aβ1-42降低(P<0.05),MoC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格列汀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Aβ含量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DDP-4酶抑制剂可能是将来治疗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想药物.

    作者:虎子颖;张会峰;汪艳芳;郑瑞芝;牛瑞芳;夏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对22例70岁以上非感染性股骨侧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70~85岁,平均76岁,右侧10例,左侧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2髋,ⅢA型6髋,ⅢB型2髋.翻修假体:MP(Link),Solution (DePuy).对翻修术前及随访时的Harris评分情况、影像学资料、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平均随访61(48~78)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的38(25~46)分改善至随访结束时的87(76~94)分.所有假体均获初始稳定,无感染、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可弃拐行走.2例患者有轻度跛行,术后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周围骨质密度和厚度增加. 结论 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可在股骨远端髓腔内获得可靠的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性,为假体骨长入创造了条件,尤其适用于股骨近端骨缺损轻于PaproskyⅣ型的老年患者的翻修手术,具有良好的短中期效果.

    作者:简小飞;陈廖斌;蒋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 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诊的386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其用药情况. 结果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出现次数多的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药复方制剂,用药比例分别达到28.2%、21.5%、19.4%;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四联、五联、六联及以上用药的比例分别为16.6%、21.2%、29.0%. 结论 临床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杨树国;陈良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小鼠对Lewis肺癌敏感性及T细胞亚群差异观察

    目的 探讨青年和老年小鼠对Lewis肺癌成瘤敏感性及其免疫微环境T细胞亚群的差异. 方法 青年(2月龄)与老年(12月龄)小鼠各6只,分别在左腋下注射1×106个Lewis细胞,观察青年与老年小鼠体重及肿瘤生长情况;24 d后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用流式检测脾脏CD4+、CD8+T细胞比例以及肿瘤微环境中浸润CD4+、CD8+T细胞及相关效应T细胞比例. 结果 老年组体重明显高于青年组(P<0.001),老年和青年小鼠的瘤重分别为(5.084±0.528)g和(2.963±0.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49,P=0.012);血常规指标检测显示,老年组白细胞及亚群(除单核外)数量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老年组脾脏的效应和记忆效应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01);且肿瘤微环境的效应和记忆效应CD8+T细胞表达也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CBA检测结果显示,老年组和青年组肿瘤微环境中IL-6、IL-10的相对平均荧光程度值分别(25 090±3 820,10 670±1 793)、(6 252±864,3 061±451),且老年组的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f =3.925,P=0.01;t=3.552,P=0.02). 结论 青年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比老年小鼠更快,原因之一可能由于炎症与免疫系统的差异导致.

    作者:金璐;郎佳丽;李园园;寿旗扬;傅惠英;汤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遗传、环境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肠道菌群是肠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失衡与NAFLD密切相关.现对肠道菌群在NAFLD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和NAFLD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新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作者:史林平;王薇;许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症状和神经病理学证据均提示帕金森病可能起源于肠道,同时肠道内有大量定植菌存在,这些菌群的改变可能与PD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本文对近10年肠道菌群与PD相关性研究的文献进行汇总,深入剖析其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通过归纳总结,发现PD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性改变尚未明确,而肠道菌群失调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影响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破坏屏障功能、α-突触核蛋白(α-syn)等多种方式,这些作用方式本身并非独立,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协同的作用,而分子模拟机制可能在这些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存在着一定关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仍需深入研究,为PD的早诊早治提供更多方向.

    作者:胡明阳;陈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龄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女性患者一例

    患者女性,84岁,因“间断胸痛伴腹胀、下肢浮肿2周,气短4d”于2017年4月18日入院.患者2周前活动后出现间断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约5 min至半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病程中逐渐出现腹胀、食欲缺乏及尿量减少,每天尿量约400~500 ml,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活动轻度受限.否认发热、咳嗽咯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心绞痛”,治疗不详.4d前,患者突发气短,伴咳嗽咳痰,痰中少量血丝,夜间不能平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重症监护室.既往高血压20余年,自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不详;糖尿病、肾功能不全3年,本次入院前外院曾发现“腹主动脉瘤伴血栓形成”,服用蚓激酶治疗(具体不详).入院10d前肌酐为289 μmol/L.40余年前行剖宫产手术;10余年前行右眼白内障手术.

    作者:石连杰;王瑶;张学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人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发的身心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发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式选取北京市1 318例60岁以上老年人.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老年焦虑量表(GAI)得分为依据,将其分为高焦虑高抑郁,高焦虑低抑郁,低焦虑高抑郁和低焦虑低抑郁四种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相比,不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高低,居家养老更容易引发焦虑情绪(β低抑郁=1.66,P=0.01;β高抑郁 =2.41,P=0.03),而当老年人焦虑情绪较高时,居家养老都更容易缓解抑郁情绪(β=-1.50,P=0.01);相比于低焦虑低抑郁的老年人,家庭支持(β=-0.16,P =0.06)和朋友支持(β=-0.23,P=0.01)可以降低老年人发生高焦虑高抑郁的可能性.相比于低焦虑低抑郁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可以预测低焦虑高抑郁的发生(β=-1.81,P=0.01);慢性病共病数量(β=0.28,P =0.09)和神经系统疾病是焦虑抑郁并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需要极大提升社会支持,恰当地选择养老方式,尤其要关注患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这样有助于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发状况.

    作者:赵宝宝;金灿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关于《老年医院建设和管理标准》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18年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3%,预计到2040年时,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我国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出生人群的老龄化到来,老龄化速度在明显加快[1].

    作者:陈峥;李小鹰;杨爱民;白小涓;刘晓红;樊瑾;徐浩;陈彤;于普林;严静;董碧蓉;卢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