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影响因子:1.6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7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9期文献
  • ABO基因多态性rs579459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BO基因多态性rs579459与汉族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结合课题组前期冠心病的关联分析数据,选取515例汉族人冠心病患者和908例健康对照的ABO基因多态性rs579459基因分型资料,PLINK1.07软件对选取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比较发现ABO基因多态性rs579459基因频率显示与冠心病的遗传有倾向性(OR:1.28,95 C I:1.11~1.65,P=0.027),通过对结果分层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相比对照组和轻-中度冠心病患者,严重冠心病患者与rs579459相关(OR:1.78,95%C I:1.25~2.34,P=1.85×10-4).结论ABO基因多态性rs579459与汉族人冠心病发病易感性有遗传倾向,与冠心病发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高敏;陆闻生;王慕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48例)和中医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中医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6.400,P=0.011),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素、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能提高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徐亚青;牟新;郑宋宋;郑建娣;莫建娣;姬琳;周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血糖正常、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单纯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级(43例)、2级(44例)、3级高血压(43例).观察各血压水平组糖耐量异常水平的情况.结果 130例患者中检出血糖正常者30例(23.1%),单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2例(9.2%),单纯糖耐量异常患者53例(40.8%),糖尿病患者35例(26.9%).糖代谢状态结果1级高血压组:血糖正常14例(32.6%),空腹血糖受损3例(7.0%),糖耐量异常16例(37.2%),糖尿病10例(23.2%);2级高血压组:血糖正常9例(20.5%),空腹血糖受损5例(11.4%),糖耐量异常18例(40.8%),糖尿病12例(27.3%);3级高血压组:血糖正常7例(16.3%),空腹血糖受损4例(9.3%),糖耐量异常19例(44.2%),糖尿病13例(30.2%).各组间的平均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1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比例高,合并糖尿病比例高.

    作者:严晔华;刘翠平;陶静;王亚娟;黄为丰;陈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臂和Taylor外固定治疗老年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有限元分析

    目的 比较单臂外固定支架(UF)和Taylor外固定支架(TF)治疗老年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U F和T F固定治疗的8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外固定不同方式分为2组:U F组49例,TF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在充分验证有限元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对UF和TF分别进行轴向、扭转和弯曲试验,其中弯曲实验为环绕有限元模型每隔10°进行评估.结果 U F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3.2±11.7)min,术中出血量为(32.1±13.8)ml,低于TF组患者[(63.6±9.8)min,(57.6±23.1)ml].所有患者术后获8~31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UF组患者愈合时间为(4.6±1.7)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9/201),均优于TF组患者[(5.7±2.1)个月,12.0%(14/117)](P<0.05).U F轴向刚度341.47 N/m,扭转刚度80.00 N m/deg,均高于T F(226.83 N/m,72.00 N m/deg);U F组弯曲刚度为210.00~430.00 N/m,变化幅度高于T F组(242.00~287.00 N/m).结论 UF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操作简单,更符合胫腓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较好的抗压、抗弯和防旋能力.相对于Taylor外固定支架,单臂支架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汪松;孙倩;冯硕;查国春;史进;耿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老年患者急诊抢救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情况及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网络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并抢救的急诊危重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重病患者一般资料、原发病及既往病史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共360例,其中男271例,女89例,均为急诊抢救患者,其中3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10.55%.65岁以下患者占283例,死亡8例,占2.83%;65岁以上患者占77例,死亡30例,占38.96%,65岁以上年龄段较65岁以下年龄段病死率高(χ2=12.36,P<0.05).疾病分布规律中患者原发性疾病分布与呼吸、循环、消化、神经4个系统.结论 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死亡因素与年龄有重要关系,其各系统原发病及既往病史患者病死率较高.

    作者:欧阳洁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血清钠离子水平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钠离子水平对高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85岁)152例,根据其血钠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低钠血症组,并选取同期血钠正常老年患者76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患者相关血液和临床指标.结果 与血钠正常组患者比较,重度低钠血症组患者年龄大、利尿剂应用人数多、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肌酐清除率水平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38.1±3.9)% 比(45.2±9.7)%];与其他3组患者比较,重度低钠血症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人数多[72.4%(21例)比56.6%(43例)、41.4%(12例)比23.7%(18例)、22.6%(8例)比11.8%(9例)、20.6%(6例)比9.2%(7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4823.9±588.1)ng/L比(1124.4±349.1)ng/L、(1836.2±369.3)ng/L、(2894.1±687.3)ng/L],死亡率增加[27.6%(8例)比5.3%(4例)、7.6%(6例)、13.6%(6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住院天数较轻度和中度低钠血症组减少,(11.1±7.1)d比(19.6±5.7)d、(16.1±4.2)d.结论 低钠血症是高龄心衰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其中重度低钠血症预示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作者:张宇;李新;冷晓;吴存瑾;郭晓坤;黄蛟红;张红梅;王仲言;宋芳;刘乐;于会宁;刘佼磊;刘庆君;王超;王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征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60岁以上M S患者(M S组)83例及同期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甲状腺功能、血脂、血糖、Hcy水平,低T3综合征组30例和SCH组4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素水平、Hcy与MS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MS患者低T3综合征和SCH的发病率分别为37.3%(31例)和49.4%(41例).低T3组、SCH组与对照组游离T3(FT3)、叶酸、Hcy、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SH>5.5 mU/L时,FT3降低(P<0.05),且TSH增高早于FT3降低;单因素相关分析,FT3与Hcy呈负相关(P<0.01);TSH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TSH与三酰甘油、Hcy相关(P<0.05).校正性别、体质指数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Hcy、TSH与高血压相关(P<0.05);FT3降低(P<0.01)、Hcy升高(P<0.05)、TSH升高(P<0.05)是老年人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T3综合征和SCH随增龄发病率增加;FT3、TSH、Hcy是老年人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传安;朱家彬;梁志强;孔毅;刘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老年人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肝细胞患者29例,以性别、肿瘤数目及肝切除方式等指标进行1:2配对,共有58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术后恢复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1±3.8)与(11.8±5.1)d,t=-2.66,P<0.05),肝门阻断率更低(34.5% 与60.3%,χ2=5.18,P<0.05),且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4.2±1.9)与(5.4±2.1)d,t=-2.48,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总生存期分别为37.08和38.72个月(t=0.72,P=0.789),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9.00和27.49个月(t=0.53,P=0.4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腹腔镜肝细胞癌切除术可与传统开腹手术达到相同根治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显示明显的微创优势.

    作者:池其煜;石铮;翁山耕;郑岩松;池闽辉;杨明智;张志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轻度减低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轻度减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并行择期PCI的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935例,按围术期是否应用依那普利叶酸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将患者分为叶酸组296例,对照组639例.评估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间的基线资料和CIN发生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IN的影响因素,观察术后1月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叶酸组患者CIN发生率7.1%(21/296)低于对照组11.1%(71/6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9,P=0.0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3,P=0.001)、高血压(OR=3.362,P=0.017)和高Hcy血症(OR=3.528,P=0.003)是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而依那普利叶酸应用可能是CIN的保护因素(OR=0.443,P=0.042).进一步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叶酸组患者出院1个月心绞痛复发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因肾功能恶化住院、透析或血滤、急性左心衰竭、新发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能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轻度减低的患者PCI术后发生CIN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鄢高亮;周千星;袁春菊;潘啸东;陈中璞;侯建同;汤成春;马根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常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而且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龄不断延长,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至关重要,自体动静脉内瘘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但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多次行动静脉内瘘术后失功及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便成为这部分患者的替代血管通路[1].

    作者:武贵群;隋金华;李鑫宇;单福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脑卒中后2年跌倒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2年跌倒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36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跌倒分为跌倒组及非跌倒组,随访2年,分析跌倒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对可能影响卒中后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5例中跌倒146例(40.2%).首次跌倒时间:脑卒中后3个月72例(49.3%),4~6个月22例(15.1%),7~12个月20例(13.7%),13~18个月17例(11.6%),19~24个月15例(10.3%).首次跌倒于白天105例(71.9%),夜间41例(28.1%).跌倒次数:跌倒1次18例(12.3%),2~4次65例(44.5%),5~10次60例(41.1%),10次以上3例(2.1%),跌倒总次数709次.跌倒地点:家中跌倒102例(69.9%),户外跌倒44例(30.1%).跌倒环境:翻身时跌倒27例(18.5%),坐起时跌倒23例(15.8%),洗澡时跌倒4例(2.7%),站立时跌倒15例(10.3%),转身时跌倒9例(6.8%),走路时跌倒44例(30.1%),移动时跌倒12例(8.2%),上楼、跑步时跌倒12例.跌倒严重程度:无异常52例(35.6%),软组织损伤78例(53.2%),骨折16例(11.0%),害怕再次跌78例(5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2.41,95%CI:1.69~3.05)、既往跌倒史(OR=2.85,95%CI:1.46~3.81)、既往脑卒中史(OR=1.87,95%CI:1.12~2.79)、右侧肢体偏瘫(OR=2.37,95%CI:1.62~4.59)、左侧肢体偏瘫(OR=2.47,95%CI:1.46~4.78)、双侧肢体瘫痪(OR=2.55,95%CI:1.57~4.98)、视力损害(OR=2.35,95%CI:1.35~6.62)、共济失调(OR=2.53,95%CI:1.42~5.63)、单侧空间忽略(OR=3.34,95%CI:2.82~6.34)、精神药物(OR=1.76,95%CI:1.11~1.98)、移动需人扶助(OR=1.58,95%CI:1.82~2.91)、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OR=3.42,95%CI:1.38~7.4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低(OR=2.83,95%CI:0.97~4.68)、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45分(OR=2.48,95%CI:1.27~4.18)、计时起走测试(TUG)>15 s(OR=3.56,95%CI:1.91~5.23)、不接受康复治疗(OR=3.42,95%C I:1.38~7.41)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跌倒在老年脑卒中后2年中常见,多发生在白天、家中以及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时,可导致躯体及心理受损.脑卒中后高龄、有跌倒史及脑卒中史者为高危人群,加强防跌倒教育、改善家中及周围环境设施、康复训练、改善BI评分、肢体瘫痪、运动能力、视力损害、单侧空间忽略、平衡功能、认知功能、扶助患者移动以及减少精神药物的使用.

    作者:罗玉球;邓晓清;吴彩葵;张立湘;冯燕菊;陈智聪;黄丽华;徐莉馨;凌春琼;石保娟;韦彩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复发因素分析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是指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分为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 PA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 PA ),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 PA ).临床上免疫抑制疗法的应用使 A A V 的预后得到改善,但仍有30% ~55% 的患者复发[1 ] .既往研究指出老龄患者、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基于AAV导致的肺脏受累是AAV复发的相关因素[2-3] .也有研究认为血清肌酐水平越低越易复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AAV患者复发率下降[4],指出可能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系统改变相关,如一些尿毒症毒素可促使其免疫功能紊乱[5 ] .

    作者:张亚丽;邢广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宫腔异常的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和增龄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T V S)宫腔异常的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和增龄性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T VS提示宫腔异常并接受宫腔镜诊断刮宫的1052例老年女性的临床资料,年龄60~90岁,结合年龄的三分位法进行分层分析,观察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征.结果 1052例老年女性单纯内膜增厚为常见的原因560例(53.2%),其次为宫腔回声异常388例(36.9%)和宫腔积液104例(9.9%).病理类型以单纯息肉为主,占57.8%(608例),内膜癌占4.2%(44例).按年龄分层结果显示,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宫腔积液为20例(6.1%)、20例(5.9%)、64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0,P<0.01);随增龄,癌前病变的比例增加,分别为0.0%(0例)、2.4%(8例)、3.1%(12例)(χ2=9.04,P<0.01),子宫内膜癌呈下降趋势,分别为6.1%(20例)、4.7%(16例)和2.1%(8例)(χ2=7.23,P<0.01).结论 T VS是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有效的筛查手段,随年龄增加,T VS检查提示宫腔积液的比例增加,进一步宫腔镜病理结果中子宫内膜癌的比例下降,而癌前病变的比例增加.

    作者:智明春;孙亮;李炜;李贞爱;赵学英;李叶;吕秋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高危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对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 199例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45~90 ml·min-1·1.73 m-2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负荷剂量组.对照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d,负荷剂量组于术前及术后3d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d.术前及术后48~72 h检测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丙二醛的浓度.结果 PCI术后负荷剂量组CRP、IL-6及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44±3.82)mg/L比(12.62±3.68)mg/L、(14.66±3.61)ng/L比(16.41±4.73)ng/L、(7.2±2.2)mmol/L比(8.6±1.5)mmol/L(P=0.000,0.004和0.000).同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肌酐浓度均明显升高,负荷剂量组患者肌酐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为(10±10)μmol/L比(15±15)μmol/L(P=0.007);负荷剂量组CIN发生率8例(8.2%)明显低于对照组20例(19.8%)(χ2=5.573,P=0.018).结论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围PCI期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有助于降低CIN的发生.

    作者:李传荣;刘长青;胡高频;刘智坚;费美莹;孙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学指标回归模型在老年性抑郁症和抑郁状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回归模型在老年抑郁症和抑郁状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共收集160例患者,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回顾性诊断将其分为老年抑郁症组80例和老年抑郁状态组80例,所有受试者均采集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皮质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共10项血清学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在老年抑郁症和抑郁状态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GDNF、VEGF水平低于抑郁状态患者[BDNF:(208.7±41.4)ng/L比(262.9±84.6)ng/L,GDNF:(92.3±18.6)ng/L比(101.4±30.9)ng/L,VEGF:(223.1±98.2)ng/L比(257.8±77.2)ng/L],而IL-1β皮质醇、CORT水平高于抑郁状态患者[IL-1β:(27.0±4.9)μg/L比(19.6±5.7)μg/L,皮质醇:(96.3±16.7)ng/L比(83.0±17.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BDNF(OR=0.987,P=0.001)、IL-1β(OR=1.295,P=0.000)、皮质醇(OR=1.065,P=0.000)3项血清学指标,构建回归方程P=1/[1+e-(-8.546-0.013(BDNF)+0.258(IL-1β)+0.063(CORT))].据此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与两周后回顾性诊断结果相比,模型诊断率为90.47%.结论 本文构建的血清学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可对老年抑郁症和抑郁状态进一步鉴别,更有利于老年抑郁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良好开展.

    作者:徐宇浩;于明;李月峰;姚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评价活体供肾切取术后残肾功能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评价不同年龄、不同术式活体供肾切取术后残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66例供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年龄将供者分为4组:青年开放组、青年腔镜组、中老年开放组、中老年腔镜组;记录供者术前及术后1、3和7d血、尿NGAL、血肌酐和胱抑素C等肾功能监测指标.结果 4组的术前血、尿NG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老年开放组尿NGAL均高于其他3组(P<0.05),青年开放组尿NGAL的表达高于青年腔镜组(P<0.05),4组血NG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中老年开放组血NGAL高于中老年腔镜组(P<0.05).结论 NGAL可作为活体供肾切取术后残肾功能的评估指标,尤其在评估中老年及开放性供肾的残肾功能时更为敏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供者术后急性肾损伤.

    作者:李金锋;张浩杰;丰贵文;孙佳佳;尚文俊;庞新路;谢红昌;丰永花;王军祥;王志刚;杨先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保护高糖环境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糖环境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将细胞分成对照组、高血糖组、单纯阿托伐他汀处理组、阿托伐他汀+高糖组,使用超化物测定试剂盒检测自由基(RO S)水平,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利用短RNA干扰(siRNA)技术,下调内皮细胞蛋白激酶B1(Akt1)和β1-整合素(β1-Integr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GTP结合蛋白解离刺激物(SmgGDS)表达水平.结果 (1)高糖组ROS水平高于对照组(t=4.154,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高糖组ROS水平均低于高糖组(t=4.233和2.893,均P<0.05).(2)高葡萄糖组细胞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t=4.058,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高糖组细胞凋亡比例均低于高葡萄糖组(t=4.157和2.601,均P<0.05).(3)转染Akt1-siRNA后,与模拟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阿托伐他汀组的Akt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t=4.058和4.167,均P<0.01);转染β1-integrin-siRNA后,与模拟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阿托伐他汀组的β1-integrin的表达水平均降低(t=4.073和4.215,均P<0.01).(4)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1μmol/L)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10μmol/L)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SmgGDS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671和2.832,均P<0.05),高剂量组的SmgGDS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低剂量组(t=2.612,P<0.05);转染Akt1-siRNA后,高糖组和高糖+阿托伐他汀组的SmgGDS表达水平均降低,高糖+阿托伐他汀+模拟组的SmgGDS表达水平高于高糖+模拟组(t=4.051,P<0.01);转染β1-integrin-siRNA后,高糖组和高糖+阿托伐他汀组的SmgGDS表达水平均低于高糖+阿托伐他汀+模拟组,高糖+阿托伐他汀+模拟组的SmgGDS表达水平高于高糖+模拟组(t=4.068,P<0.01);高糖组和高糖+阿托伐他汀组Akt磷酸化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水平显示10 min后,高糖+阿托伐他汀组Akt磷酸化表达水平高于5 min后(t=2.608,P<0.05),15 min后Akt磷酸化表达水平高于10 min后(t=3.127,P<0.05);β1-integrin-siRNA转染高糖组,与高糖+模拟组比较,p-Akt/t-Akt降低(t=3.37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保护高糖环境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凋亡,这种保护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他汀依赖的β1-Integrin/Akt1途径,上调SmgGDS实现的.

    作者:葛广豪;候月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饲养方式和烟草烟雾暴露所致大鼠肺气肿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和烟草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烟草烟雾暴露与否和不同饲养方式数字抽签随机均分为普通饲料+烟草烟雾暴露组、高脂饲料+烟草烟雾暴露组、限制摄入+烟草烟雾暴露组、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和限制摄入组(各8只).24周后测大鼠Lee's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联素水平,显微镜下测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 P-2)水平.结果 烟草烟雾暴露及高脂、限制饲养方式组大鼠肺气肿明显.镜下观察主动脉,非烟草烟雾暴露组无动脉粥样硬化,烟草烟雾暴露组可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烟草烟雾暴露和不同饲养方式对血清脂联素有交互作用(F=10.68,P<0.05),烟草烟雾暴露组主动脉VEGF和BMP-2水平均与MLI、血清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与肺泡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1、0.471、0.448、0.449、0.428、0.447、-0.411、-0.442;均P<0.05).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和不同饲养方式均可影响肺气肿形成,肺气肿严重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系统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其中.

    作者:周晋萌;刘虎;韩婷姣;马丽娟;王锐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恶性肿瘤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也是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由于老年人各器官潜在的储备功能减退、多种慢病并存,且处于晚年的人生阶段,因此,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人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其特点,在治疗原则上也有所不同,现结合国内外文献,从老年医学的角度,就此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施雁词;郑松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中期照护的发展

    由于老年患者在急性疾病治疗完成后,其身心功能经常不足以立即返回家庭,而需要一段以积极恢复患者生活自主能力的整合性医疗服务来协助其独立生活.中期照护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通过各种替代方案,让患者在急性疾病后仍能接受适当的治疗,以恢复佳的健康状态,减少再次入院,并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中期照护单位的设立可补充急性医疗与长期照护间的不足.现对中期照护的发展过程、模式及各国研究的结果、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及对中期照护的展望等加以叙述.

    作者:王云;张瑞华;刘金平;刘谦;秦明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基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基因呈高度多态性.启动子区(rs2422493、rs2740483等)及编码区(rs2230806、rs4149313等)的一些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相关.ABCA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机制,一方面通过影响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他脂质水平;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改变ABCA1蛋白结构及功能.现就ABCA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罗至;吕湛;宋永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席汉综合征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所致严重低钠血症一例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发作胸闷10余年,再发伴恶心、呕吐2 d于2016年12月1日入我院心内科.近半月咳嗽、伴少量白痰.既往史:30年前有产后大出血昏迷病史,后月经一直未来潮,近10年一直有乏力、怕冷、思睡,眉毛、阴毛、腋毛逐渐脱落.2014年1 月曾在我科住院诊断为席汉综合征,出院后口服泼尼松松早、晚各2.5 mg,左甲状腺素片25 μg,3个月后自行停用泼尼松及左甲状腺素片至今.

    作者:曹永红;戴武;叶军;汪运生;章容;张苏皖;匡蕾;邹玲玲;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北京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况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适宜的筛查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横断面研究,对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十三家医院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纳入分析10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5项体征检查对患者进行DPN筛查,分为确诊DPN组449例(42.6%)、疑似DPN组276例(26.2%)及非DPN组329例(31.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PN患病的因素,分析各项检查单用及其组合用于DPN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进而选出佳组合.结果 DPN组、疑似DPN组和非DPN组患者年龄、家庭收入、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血脂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是否使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剂量和长时间使用者DPN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梗死、外周血管病变病变患者DPN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和时间是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危险因素(P<0.05).筛查方法上联合应用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3项检查,敏感性94.1%,特异性75.3%,ROC曲线下面积0.847,约登指数为0.6945.结论 北京市三甲医院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DPN患病率高,血糖控制欠佳、低血糖反复发作,二甲双胍使用、日剂量和持续时间是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加强对高危人群的DPN筛查和管理.应用症状加3项体征的筛查方法,简便、快速且可靠,可以在门诊和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潘琦;王晓霞;王忆力;鲜彤章;满富丽;贾晓凡;刘砺;郭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跌倒恐惧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功能和步态的影响,并确定这一人群跌倒恐惧的预测因子.方法 入选238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89岁,根据跌倒效能国际评分(FES-I)分为2组,跌倒恐惧组(≥23分)120例;无跌倒恐惧组(<23分)118例.收集入选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人口测量学资料、共病个数、服药数量、身体活动情况、跌倒史、衰弱程度、认知状态、抑郁症状、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功能测试工具包括起立-行走试验、5次起坐试验及握力、步速.结果 跌倒恐惧组与无跌倒恐惧组比较,衰弱的程度高,抑郁症状多,起立-行走试验、5次起坐试验成绩差.跌倒恐惧组表现出低步速、短步长,而迈步的时间和摇摆换步的时间更长.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每增加1分,跌倒恐惧的可能性增加1.32倍(OR:1.32,95%CI:1.09~1.58);起立-行走试验每增加1 s,跌倒恐惧的可能性增加1.35倍(OR:1.35,95%C I:1.06~1.70).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跌倒恐惧与衰弱、抑郁症状、动态平衡、功能灵活性和步态异常相关,GDS-15评分和起立行走试验可预测这一人群的跌倒恐惧.

    作者:梁艳虹;薛磊;叶静;侯原平;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

    维生素D 缺乏症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疾病密切相关.在我国年龄>60岁老年人70% ~90% 25-羟维生素D [25 (O H ) D]水平<50 nmol/L[1] .随增龄,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80 ~ 89 岁人群维生素 D 不足比例高于90% .一项对2009 -2010 年686例年龄60~89岁的吉林省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女性维生素D状态差于男性,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老年女性为14. 4%,男性为19. 4% [2 ].老年人维生素D 缺乏的机制主要为维生素D 摄入少、日照少、皮肤合成少(7-羟胆固醇含量少、血流量少);肾脏1α羟化酶功能降低,羟化合成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能力下降;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下调,维生素D敏感性下降;肠道维生素D受体减少,维生素D吸收减少[3-5 ] .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骨代谢疾病学组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