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对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护骨素的影响,为雌激素受体基因所致的护骨素降低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1例广西壮族绝经妇女,定量超声骨质密度仪检测右侧足跟骨测量宽带超声衰减值,并早上空腹采肘静脉血5 ml,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基因型对应的血清护骨素.结果 绝经早期各雌激素受体-α各基因型的护骨素和骨密度都是降低的,各雌激素受体-α各基因型之间骨密度和护骨素均无明显差别(P>0.05).而60岁后绝经晚期雌激素受体-αPvuⅡ酶切的P等位基因与同一年龄组其他4个基因组比较,护骨素和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65岁后绝经晚期雌激素受体-αXba Ⅰ酶切的Xx等位基因与同一年龄组其他4个基因组比较,护骨素和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αPvuⅡ酶切的P等位基因护骨素和骨密度较低,更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而雌激素受体-αXbaⅠ酶切的Xx等位基因护骨素和骨密度较高,不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应该根据雌激素受体不同基因型对不同个体采取个体化防治.
作者:陈建海;李海;杨洁;方晓燕;黎飚;潘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肺转移的发生率、时机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19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进入研究队列,总体的5年无病生存期为76.8%.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发病率为11.6%,其次才是肝脏(7.6%).从直肠手术到肺诊断的间隔时间要显著长于肝转移的时间(19个月和11个月,P=0.002).肿瘤位置、病理TNM分期和阳性的环周切缘被确定为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肺组织是老年直肠癌患者发生异时性转移的常见部位.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对其制定更严密的监测计划,以便尽早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的情况.
作者:王开旭;艾尼瓦尔·艾力;杨慧;肖刚;潘宏达;赵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查体发现经阴道超声(TVS)宫腔异常的老年女性中,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CA153及CA199的增龄性变化及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TVS提示宫腔异常并接受宫腔镜诊刮的420例老年女性的横断面资料,按年龄分为60~64岁组和65~83岁组,比较CA125、CA153及CA199阳性率的增龄性变化,对比不同病理类型间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的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计算血清CA125、CA153、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420例患者中CA125、CA153和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3.9%(16/412)、0%(0/172)和5.0%(20/404).CA125阳性率65~83岁组高于60~64岁组,6.5%(16/246)比0.0%(0/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A125、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14.3%(4/28)、42.9%(12/28),高于其他疾病.但单独及联合检测CA125、CA199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度低(14%、43%).结论 CA125、CA153及CA199对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癌筛查作用有限,应开发新的肿瘤标志物结合TVS用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作者:智明春;孙亮;李炜;李贞爱;李传保;李叶;吕秋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局部扩大切除术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老年阴囊Paget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通过局部扩大切除术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我院老年阴囊Paget病患者并进行随访,患者平均(68.4±4.7)岁,所有患者先行皮肤局部扩大切除术,病检明确为Paget病后纳入光动力治疗研究,2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拒绝后期光动力治疗,2例患者光动力治疗后失访,均被剔除该研究.终1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Ray分期为:A1期6例、A2期7例、B期3例.术后予以艾拉光动力治疗3个疗程,然后对其疗效及近中期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6例患者终确诊时病程为4~76个月,平均确诊时间为35.7个月,确诊后即行手术治疗,其中切除缝合10例,通过转移皮瓣治疗6例,其中3例行可疑淋巴结清扫,终1例因皮瓣坏死感染而行二期手术治疗.对创面进行艾拉光动力治疗后进行了3个月到3年6个月的随访,2例出现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脑转移,1例全身转移),综合复发率为12.5%.随访过程中除1例(6.3%)出现下肢活动障碍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局部扩大切除术联合艾拉光动力的综合治疗对老年阴囊Paget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和较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谷杰;李东杰;陈雄;戴元清;赵中伟;白耀;谭新骥;陈明泉;胡胜;张晓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超声检查心外膜脂肪垫厚度(EAT)与血管内超声评价(IVUS)冠状动脉(冠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61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EAT和IVUS评价冠脉易损斑块结果,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患者的EAT大于SAP组,(5.4±1.1)mm比(2.9±0.7)mm(t=12.664,P<0.01);其斑块负荷(67.8±8.0)%比(57.4±10.4)%,软斑检出率35.9%(33例)比18.9%(32例),点状钙化斑检出率30.4%(28例)比17.8% (30例),均大于SAP组(均P<0.05);两组的管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正性重构的比例ACS组较高,35.9%(33例)比8.3%(14例)(P<0.01).EAT与斑块负荷(r=0.592,P<0.01),管腔面积(r=-0.273,P<0.01)及重构指数(r=0.447,P<0.01)均相关.结论 EAT与冠脉内IUVS评价的斑块易损性相关.
作者:伍琼;罗喆;洪李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是通过调查老年舌咽神经痛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随访结果,以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组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5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资料,将65岁以上的25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65岁以下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71.88±5.95)岁,对照组(52.57±5.88)岁(t=12.052,P<0.001).(2)观察组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的概率(56.0%),对照组(13.3%)(x2=9.421,P=0.001).(3)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551).(4)术后3d内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8,P=0.562).(5)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近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接受手术治疗的预后以及手术风险均与非老年患者相当,老年舌咽神经痛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烜玮;王晓松;王林;王宁;陈国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百岁老年(≥100岁)住院患者的住院现况及其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检索南京地区十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出院的近5年年龄≥100岁的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计算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NLR)和休克指数(SI)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收集过去5年≥100岁住院患者共156例,平均年龄(101.0±2.1)岁.入院第一诊断前3位疾病分别为肺部感染47例(30.1%)、冠心病17例(10.9%)、脑血管疾病11例(7.1%).百岁老年住院患者中死亡50例(32.1%),其中第1位的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20例(40.0%);合并痴呆,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1种、2种或多种基础病与百岁老年入住院患者死亡相关.死亡患者和好转患者在心率、S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红蛋白、白蛋白、A/G、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和CC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13.18、空腹血糖≥7.56 mmol/L、血尿素氮≥20.74mmol/L、C反应蛋白≥65 mg/L和CCI≥3可能是百岁老年入住院患者死亡预警指标(OR=48.91、3.43、1.22、6.55、1.55,均P<0.05).结论 肺部感染是百岁老年人常见的入院原因和死亡原因,并发症增多增加百岁患者死亡风险;应利用CCI等评估指标,加强对百岁老年住院患者的综合评估和慢病管理,预防感染性疾病,降低住院死亡率.
作者:王宇;宋伟伟;谌晓莉;王志勇;戴建;欧阳晓俊;刘莉莉;刘瑜;张鹏;郭兆凌;位云艳;陈吉海;袁炜炜;赵卫红;吴剑卿;许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Flo Trac/Vigileo心排血量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每搏量变异度(SVV)与容量变化的关系,评价SVV反映老年冠心病(CHD)患者OLV时容量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CHD患者,年龄60~82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Ⅱ或Ⅲ级.双腔管气管插管OLV后分别以(T0)2 ml/kg、(T1)4 ml/kg、(T2)6 ml/kg、(T3)8 ml/kg、(T4)10ml/kg为一个输液阶段,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HES 130/0.4),剂量每递增一个阶段暂停输液,数据稳定后记录各监测数值: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VV,剂量达到10 ml/kg终止,观察患者不同时点MAP、心率、CVP、心排量、SVV变化的情况.结果 患者在不同时间点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089,P=0.130),而SVV、CVP、心率和心排量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80、4.726、15.205、14.990,P=0.000、0.010、0.000、0.000);经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SVV在T0、T1、T2、T3、T4相邻不同时间点逐渐降低(P=0.000、0.000、0.042、0.033);而CVP在两两相邻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0.161、0.261、0.051);T0和T1时间点比较、T1和T2时间点比较心率均下降(P=0.015、0.028),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9、0.335);心排量值除T3和T4时间点比较心排量增加外(P =0.005),T0和T1时间点比较、T1和T2时间点比较、T2和T3时间点比较,心排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47、0.441、0.4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AP与HES 130/0.4输注量呈正相关(r=0.921、P=0.021),SVV、心率与HES 130/0.4输注量呈负相关(r=-0.988、-0.984、P=0.001、0.002),CVP、心排量与HES 130/0.4输注量无相关性(r=0.872、0.871,P=0.054、0.055).结论 SVV可有效评估老年CHD患者OLV的容量反应性.
作者:刘文君;林多茂;王建愉;赵丽云;马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D)与自噬相关基因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在124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对部分标本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7%(43/124)和53.3%(56/105),(x2=8.063,P=0.005),OR值为0.465(95%CI:0.273~0.791).性别分层分析发现携带rs2606757AA基因型的男性发生晚发散发性PD的风险降低[病例组33.3%(23/69)比对照组53.2%(33/62)](x2=5.280,P=0.022),OR值为0.439(95%CI:0.217~0.891).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两组间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AA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值为2.210(95%CI:1.289~3.789).结论 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AA基因型可能与男性晚发散发性PD患病风险降低有关.
作者:赵西耀;陈煜森;王力;李向新;陈霄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AA)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 114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54例和非体外循环组60例,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按照分组常规进行手术,术后6h起按常规剂量(100 mg/d)服用阿司匹林,分别于术前停药前(T0)、术后12 h(T1)、术后第5天(T2)、术后第10天(T3)和术后第15天(T4)5个时间点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AA),计算AR发生率.结果 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组间INHAA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6,P=0.563);各时间点INHAA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519,P=0.000).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效应(F=15.500,P=0.000).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体外循环组T1时点INHAA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T2时点INHAA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T3、T4时点的INHAA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外循环组不同时点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的INHAA均低于其他时点(P<0.05).非体外循环组不同时点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INHAA低于其他时点(P<0.05).两组术后AR发生率组间相同时间点对比显示体外循环组在T1时点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T2、T3、T4时点两组间A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术后早期存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下降和AR现象,与非体外循环相比,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12h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更高,AR发生率更低;术后第5天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更低;术后5d以后CPB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AR发生率影响较小.
作者:王妍军;吴明营;吴文波;杨青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无创通气治疗组(10只)、非治疗组(10只)及假手术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大鼠模型.每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d、5d、7d及14 d测定血清脑钠肽45 (BNP45)、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心脏超声的相关指标,包括左心房左右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非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术后14 d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155.92±14.74)mm/m2比(149.35±11.29)mm/m2;LVEF升高,(92.13±3.72)%比(76.39±9.24)%(均P<0.05);左房左右径和室间隔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在术后3d、5d、7d、14 d BNP45、MMP-2、MMP-9、TNF-α水平均降低,HSP70水平升高(P<0.05).在治疗组中,大鼠术后5d、7d、14 d BNP45、MMP-2、MMP-9、TNF-α水平低于术后3 d(P<0.01),术后7d、14 dHSP70水平均高于术后3 d(P<0.01).结论 无创通气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姜河;刘珊;宋衍秋;刘婷;芮煜华;耿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白蛋白超负荷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HK-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白蛋白处理HK-2细胞,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探针JC-1检测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白蛋白超负荷对HK-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作用.结果 JC-1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白蛋白浓度0 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2.34±0.21比较,白蛋白浓度4 g/L、8 g/L、16 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为0.83±0.09、0.41±0.07、0.38±0.08,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794,P<0.001),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白蛋白超负荷诱导了HK-2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的走向紊乱、断裂或消失,空泡化,同时双层膜结构增多.结论 白蛋白超负荷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损伤及自噬泡增多,提示线粒体损伤及自噬改变可能是白蛋白超负荷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解琦;谭进;张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是引起老年人关节疼痛和失能常见的原因之一.衰弱是一种随增龄而导致多种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的病理生理状态,可引起自体稳态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失能、疾病发生甚至终导致死亡.衰弱前状态是衰弱的早期阶段,与衰弱后期发展密切相关.多项临床研究已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阐释了骨关节炎和衰弱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识别衰弱前状态和衰弱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阻止或延缓失能的发生是必要的;衰弱能够明显预测死亡率,尤其是伴有骨关节炎者.
作者:赵籥陶;董娟;李晶;林琴;施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机体内储存脂类的白色脂肪可在生理或药物条件刺激下,具有产热及能量消耗增加的棕色脂肪样功能,生成米色脂肪.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能调节能量代谢稳态,可作为治疗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潜在靶点.影响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因素众多,其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该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非编码RNA在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航江;胡蒙亮;韩亭亭;李国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虽然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数量和比例迅速攀升,但由于出血风险高和并发症多等原因,治疗上较年轻患者更加趋于保守.特别是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方面,争议和挑战尤为突出.为此,现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证据进行综述.
作者:冷文修;杨进刚;杨跃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评估手段存在不同评估者间一致性差、回忆偏移等不足,使得患者、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对更客观、长程的评估监测手段有了强烈的需求.可穿戴设备操作便捷,客观定量、日常持久、细致精准的特点使其在帕金森病诊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优势.本文举例阐述了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步态障碍、症状波动、异动症、非运动症状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发展.
作者:张平辰;高超;陈生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例为65岁女性患者,主要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并有头痛、恶心、面色潮红、大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但通过检查无嗜铬细胞瘤诊断依据,故诊断不成立.通过检查可排除内分泌、肾脏、心血管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因此,终诊断为伪嗜铬细胞瘤.因患者基础心率慢、血压偏低,故无症状期间未予以特殊药物预防.患者出院后随访至今,再无上述情况发生.
作者:张倩;李翠;王琳;王宁;王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以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其首发症状多为四肢弛缓性瘫痪.我们报道2例患者在静脉输注神经节苷脂制剂后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肌麻痹,数日后出现四肢迟缓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显示四肢运动神经轴索重度受损,终临床诊断为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且临床预后较差.
作者:王素红;张哲成;赵树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多见于病情重或病程长而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甲减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僵硬、疼痛、麻木、肌水肿、易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报道1例79岁的老年女性,1年前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全身乏力、声音嘶哑、便秘、四肢水肿、雷诺现象、吞咽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检查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及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疾病的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朱晓琳;张华;王海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18年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3%,预计到2040年时,每3位中就有1位60岁以上老年人.2017年多增长了200多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中国汹涌而至的“白发浪潮”以“未富先老”和慢病高发为特点,老年人中患有3种及3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超过50%,老年健康是建设和谐老龄化社会的核心问题.2013年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重点提及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3].国发(2013)40号文件要求:各地要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4].如何为老年人提供高效医疗服务并减少医疗支出成为这代老年医学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作者:白小涓;刘晓红;李小鹰;陈峥;杨爱民;樊瑾;徐浩;陈彤;于普林;严静;董碧蓉;卢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