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0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3期文献
  • 脂肪因子在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因子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类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内血糖平衡等功能.实验证明,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后,血浆中脂肪因子的水平会发生改变,其在改善胰岛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脂肪因子作用途径及Roux-en-Y胃旁路术术后血浆中脂肪因子的水平变化等方面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探求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作者:叶年源;牛刚;王道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在分子肿瘤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分子,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早发现的对抑制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的分子之一,大约50%的三阴性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都过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下游通路可以促进上皮问质转化、肿瘤细胞迁移以及肿瘤浸润.此外,由于凋亡信号转导的发生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可能对三阴性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丽华;曹淼;王学良;徐瞾;张亮;刘运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及诊断手段的提高,器官移植后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但器官移植致敏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越米越受到关注.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针对补体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治疗方案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迎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RI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MRI与彩超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临床分期为Ⅰ-ⅢA期并已经行乳腺MRI检查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RI、彩超对腋窝淋巴结的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乳腺MRI对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88.6%和86.3%,彩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1%、76.7%和75.0%.乳腺MRI诊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乳腺彩超.乳腺MRI在评价年龄≥50岁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0%、77.8%和75.0%,而<50岁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7%、92.3%和88.9%.乳腺MRI诊断年龄<50岁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50岁的患者.结论 乳腺MRI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于<50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为制定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永南;张安秦;万舰;张嫣;陈中扬;姜雨刚;卢奕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评估前者的安全可行性、根治性及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12月,选择符合人选标准的胃癌患者29例列为腹腔镜组,同时按照同一入组标准选择相同或相似临床T分期(AJCC第7版)的胃癌患者29例作为开腹对照组,对以上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210.34 ±44.76) min vs (151.55±42.28) min,P=0.000],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61 251±17 226)元vs(52 016 ±27 767)元,P=0.000],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5.83±1.10) cmvs (15.93 ±1.39) cm,P=0.000],而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近远切缘距离、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累积生存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及良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岑庆;张军;蔡军;吴国聪;金岚;王康里;张忠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TAP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MTAP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生能力,Transwell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细胞中MTA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l)的表达.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TAP-siRNA实验组.结果 RNA干扰技术下调MCF-7细胞中MTAP表达后,促进了MCF-7细胞的增生,CCK-8检测显示,MATP-siRNA实验组450 nm吸光度在24 h、48 h、72 h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12.3±11.9)%、(144.4±8.4)%、(169.3±9.4)%.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TAP-siRNA实验组在570 nm吸光度值分别为0.49±0.06、0.45 ±0.07、0.87±0.07.细胞迁移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TAP-siRNA实验组在570 nm吸光度值分别为0.46 ±0.06、0.49 ±0.08、0.75±0.07.在下调MCF-7细胞中MTAP的表达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MP1的表达上调.结论 MTAP表达下调可以增强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并可能与MMP1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姜雨刚;张安秦;朱彩霞;卢奕嘉;王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中超声引导下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超声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及其对切缘阳性率、切除乳腺组织的影响.方法 55例T1-2N0-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触诊引导组(对照组)26例和超声引导组(实验组)29例,实验组术前在高频超声指引下勾画出距肿瘤边缘1 cm轮廓,术中超声监测切除肿瘤及周围1 cm腺体组织.组织切片冰冻活检确定切缘阴性,记录切缘阳性率、近切缘阳性率及乳腺组织切除体积.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切缘阳性率为0,对照组为3.85%,实验组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73 >0.05);实验组近切缘阳性率为3.45%,对照组为15.38%,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0,P>0.05);实验组切缘再切除率为3.45%,对照组为19.2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77,P>0.05);实验组乳腺组织切除体积为(32.40±10.93) cm3,对照组为(55.11±12.88) cm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72,P <0.01).结论 术中超声监测能有效降低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缘阳性率,减少正常乳腺组织的切除,提高美容效果.

    作者:康华峰;代志军;马小斌;包兴;林帅;刘小旭;王西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高频钼靶X线联合乳管镜筛查乳腺癌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城市妇女乳腺高频钼靶X线联合乳管镜筛查乳腺癌的情况.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月采用临床乳腺检查初筛,以及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联合选择性乳管镜检查,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3 600例40岁以上妇女进行了乳腺癌筛查.结果 3 600例妇女共检出乳腺癌10例,检出率为278/10万(10/3600).乳腺临床检查中发现乳腺异常1 313例、乳腺肿块142例、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100例;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4级及以上者72例,总共占筛查人群的45.19%(1 627/3 600).结论 通过乳管镜联合乳腺高频钼靶X线片在正常人群中进行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冯立文;黄茂伦;廖女珠;李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头腺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乳头腺瘤是起源于乳头部乳腺导管的良性肿瘤,病理学上该瘤的同义词有:乳头导管腺瘤、乳头部乳头状腺瘤、糜烂性腺瘤病、旺炽性乳头状瘤病、乳头部乳头状瘤病等,是一种局限于乳腺集合导管内及其周围的良性上皮增生[1].1 诊断乳头腺瘤的疾病描述早由Jones于1955年报道,是乳头部位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2].1972年,Paget总结以前的报道资料,首先提出乳头腺瘤的名称和特点[3].其实该病临床并非罕见,报道较少也与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此病缺乏必要的认识有关.郑景璋和徐云峰[4]报道10例及关会娟等[5]报道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头腺瘤,术前诊断均未考虑乳头腺瘤,说明临床医师对该病仍缺乏必要的认识.

    作者:王成刚;马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否可行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因为其除了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外,肿瘤缩小后还可获得保留乳房的机会.保乳手术不但减轻了患者的身体创伤,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康复后更加容易重新走向社会.近5年来,笔者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和国家卫生部《乳腺癌治疗规范》以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报道,将一些治疗指南和新研究方式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在笔者收治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患者中,有的获得完全缓解,有的化疗后实施了保乳手术,但是,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是否还适合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

    作者:李东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留乳房手术一例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手术难度极大.新辅助化疗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现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热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又称术前化疗或初始化疗,即对于非远端转移性的肿瘤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对于临床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分期降级,以达到可手术或可保乳的目的.对肿瘤较大不适宜保乳的乳腺癌患者,通过NCT争取实施保乳手术的机会,这是NCT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就l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李林;王芳;吕鹏威;邱新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房重建中对乳腺癌辅助治疗因素的考虑

    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乳房切除后选择乳房重建,目前研究表明[1],辅助治疗对于乳房重建影响大的是放疗,其次为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对影响小.1 放疗对于重建的影响Kronowitz和Robb[1]在2009年曾经回顾近20年的乳腺癌放疗和乳房重建认为:(1)无论重建是在放疗前还是在放疗后,假体植入的效果都不如自体脂肪移植;(2)无论患者选择假体植入方式、自体脂肪移植方式还是在少数情况下两者兼具,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放射靶区使得乳腺淋巴区接受足够剂量的照射;

    作者:梁小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报道估测,2013年全美将有232 340个新发现女性乳腺癌病例,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29%,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1].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综合治疗方式.临床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式有标准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及保留乳头乳房癌手术等[2].

    作者:卢奕嘉;张安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甲胎蛋白胃癌误诊为肝癌一例报道

    Bourreille等[1]在1970年报道了首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目前国内报道发病率为2.08% ~ 6.20%,较国外报道为低[2].本文报道1例,由于经验不足,将产AFP的胃癌误诊为肝癌,现分析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以总结经验.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2009年7月体检时行B超检查示:肝脏尾叶区肿瘤,大小约为3.9 cm ×3.2 cm.人院后行腹部强化CT示:肝门胰头区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为4.5 cm×3.2 cm,边缘光滑,增强CT扫描后静脉期强化,内部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与胃窦、肝左叶及胰头相邻,遂考虑肝门胰头区肿瘤可能性大(图1).未行胃镜检查.

    作者:赵伟;郭晓;胡继霖;张宪祥;高源;孙传东;张炳远;卢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