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属于常见的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具有早期难以诊断和根治性切除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策略的疗效均不明显.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以其无创的优势,在临床上与化疗、放疗和中药等联合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指引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根据HIFU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性胰腺癌的临床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胰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俊博;李生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血液滤过应用于SAP的治疗已有20余年的历史,血液滤过能清除SAP患者血液中过度激活的炎症因子,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SAP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血液滤过在SAP治疗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血液滤过治疗SAP的新进展,以便使其更好地被应用于临床.
作者:庞飞;涂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从现有血管中产生新血管,即肿瘤血管新生.恶性肿瘤在侵袭转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物质,为满足自身需求,肿瘤细胞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新的脉管系统,以供应营养和氧气,以及消除自身代谢废物.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由肿瘤细胞自身主导的血管生成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模式,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侵袭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饶慕圣;曹胜华;徐兴东;王刚;王学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101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肾积水、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结石的CT值、术中发现感染表现等自变量进行筛选,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9例.术后有12例(11.9%)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因素分别是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术中发现感染表现.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术中发现感染表现、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合并糖尿病、术中发现感染表现、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是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肾积水、结石的CT值与术后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红雷;谷亚明;韩阳军;刁英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组氨酸脱羧酶(HDC)、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患者20例(绞窄性肠梗阻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20例(单纯性肠梗阻组)及腹膜炎患者20例(腹膜炎组),另选取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DC和I-FABP浓度,比较4组样本的上述指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amhane's T2和Dunnett's T3方法;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数据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正常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为(6.97±1.68)× 109/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8.24±2.78)×109/L、(11.33±4.75)×109/L和(12.53±5.96)×109/L.绞窄性肠梗阻组和腹膜炎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4,P=0.01).单纯性肠梗阻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0.44±0.30) μ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1.17±0.67)、(1.20±0.72)、(1.67±0.67) μg/ml.绞窄性肠梗阻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08,P=0.00),其余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HDC浓度为(5.51 ±4.30) n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14.33±3.71)、(11.53±4.67)、(35.65±21.15) ng/ml.绞窄性肠梗阻时血清HDC浓度显著升高,与其他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03,P=0.00).正常对照组血清I-FABP浓度为(0.20±0.06) n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0.31±0.17)、(0.22±0.03)、(0.81±0.56) ng/ml.绞窄性肠梗阻时血清I-FABP浓度显著升高,与其他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3.07,P=0.01).血清HDC、I-FABP和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的AUC分别为0.998、0.868、0.730、0.704.结论 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和HDC或I-FABP联合检测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指标.
作者:金殷植;马连飞;吴浩利;陈明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腔镜带蒂大网膜获取技术在乳腺癌腔镜保乳肿瘤整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腔镜保乳手术+腔镜带蒂大网膜肿瘤整形手术的11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86m in,术中出血量平均22 ml,拔除引流管时间平均3.1d,切口总长度平均5.2 c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出现术后嗳气增多.术后美容效果评分平均为14.7分(满分15分);其中“乳房外形”“切口瘢痕”2项,全部患者均为满分.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乳腺癌腔镜保乳手术与腔镜带蒂大网膜获取技术结合能安全而有效地恢复保乳手术后的乳房外形,达到较好的术后美容效果.
作者:王子函;赵宝一;李响;辛培;刘冀龙;张忠涛;屈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肾积水患者采取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25例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患儿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前、术后肾盂前后径、肾实质厚度、段动脉阻力指数、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等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并对术前患儿性别、年龄、积水位置、积水程度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肾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结果 术后肾盂前后径(1.87 ±1.02) cm、肾实质厚度(6.34±1.41) mm、段动脉阻力指数(0.68±0.05)、GFR(40.54±3.25) ml/min、血尿素氮(2.18 ±1.24) mmol/L及血清肌酐(27.54±6.21)μg/ml等指标均较术前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积水程度、分肾功能等级及年龄是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而术后肾功能的恢复与性别、积水位置及手术方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肾盂成形术对小儿肾积水的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肾积水程度,提高肾功能恢复.术前患者的年龄、肾积水程度及分肾功能等级是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作者:祖建成;何军;宁锋;陈毅夫;胡建军;赵夭望;章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低体重组(N/U,BMI< 25.0 kg/m2)、超重组(OW,BMI 25.0~29.9 kg/m2)和肥胖组(OB,BMI≥30.0 kg/m2).98例患者中,50例(51.0%) N/U患者,32例(32.6%) OW患者,16例(16.3%)OB患者.观察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情况,预后评价指标为无病生存率.BMI和pCR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3组患者分子分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29.6%)患者获得了pCR,N/U组、OW组和OB组患者的pCR率分别为36.0% (18/50)、25.0% (8/32)和18.8% (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分子分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N/U组、OW组和OB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0%、93.5%、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和3年无病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体重指数过高(肥胖)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不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卓;贺亚宁;陈琦;李思佳;欧阳学哲;刘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刺蒺藜预防和治疗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刺蒺藜低剂量预防组、刺蒺藜高剂量预防组、刺蒺藜低剂量治疗组、刺蒺藜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大鼠自由进食水,模型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刺蒺藜低剂量预防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同时添加刺蒺藜提取物250 mg/(kg·d)灌胃,刺蒺藜高剂量预防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同时添加刺蒺藜提取物500 mg/(kg·d)灌胃,刺蒺藜低剂量治疗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并于第15天时添加刺蒺藜提取物250 mg/(kg·d)灌胃,刺蒺藜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并于第15天时添加刺蒺藜提取物500 mg/(kg·d)灌胃,直至实验结束.第28天,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尿素氮、肌酐、P、Ca2+、Mg2+含量,24h尿量,24h尿Ca2+、Mg2+、P、草酸的分泌量,肾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切片草酸钙结晶沉积及病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尿素氮[(28.93±3.37) mmol/L]、肌酐[(162.31±34.08) μmol/L]、尿草酸[(132.67±27.96) μmol/24 h]、Ca2+[(18.24±1.94) μmol/24 h]、肾脏匀浆丙二醛[(191.04±20.56) nmol/mgprot]含量明显升高,血Ca2+ [(2.01±0.28) mmol/L]、肾GPX[(479.82±136.97) μmol/gprot]、SOD[(1.54±0.21) U/mgpro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显示低剂量及高剂量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肾草酸钙结晶均少于模型组,肾脏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刺蒺藜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并保护肾功能.
作者:杨长军;奏玉洁;单永玮;杨发英;牛世杰;姚家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生物补片行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LTEP)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生物补片行LTEP术治疗的1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疼痛时间、平均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费用,以及术后长期慢性疼痛、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5.0 ±4.0)min,平均切口疼痛时间为(1.5±0.6)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1.5±1.2)d,平均住院时间为(4.5±0.9)d,平均手术费用为(23 534.6±1 259.9)元.2例患者术后出现阴囊肿胀,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所有患者电话随访1年,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及慢性疼痛不适发生.结论 应用可吸收生物补片行LTEP术是治疗腹股沟疝良好、可靠的方式,术后患者疼痛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随访无复发,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腹股沟疝可靠的方法,但费用较高,可根据年龄、个体化需要酌情选用.
作者:李树强;赵文嫣;刘宝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将纳米碳示踪技术应用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体尾切除术(RAMPS)中,治疗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探讨RAMPS联合纳米碳示踪技术是否更有利于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9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患者,均行RAMPS,术后均病理证实为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根据术中是否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碳组(术中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法)23例和常规手术组(术中未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法)2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胰瘘)、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淋巴结情况(清扫个数、淋巴结阳性数目、纳米碳组淋巴结黑染阳性率)及术后生存期等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45 ±0.59)h比(4.41±0.65) h]、术中出血量[(447.39 ±109.51) ml比(434.8±76.38) ml]及术后住院时间[(16.52±4.12)d比(16.56±2.92)d]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患者出现1例胰瘘,常规手术组患者出现2例胰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纳米碳组患者清扫淋巴结个数[(18.26±2.49)枚]及淋巴结阳性数目[(5.52±1.50)枚]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清扫淋巴结个数[(12.16±2.19)枚]及淋巴结阳性数目[(3.32±0.85)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染淋巴结中淋巴结阳性率(38.10%,96/252)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中淋巴结阳性率(18.45%,31/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25.48±11.74)个月]明显多于常规手术组[(15.80±11.6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MPS联合纳米碳示踪技术治疗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能够提高阳性淋巴结清扫率及总淋巴结数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
作者:崔世昌;李秀峰;刘洋;王江;于建星;郝光;孙启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下皱襞重建在老年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采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侧胸壁筋膜瓣乳房下皱襞重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行乳腺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老年乳腺癌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85±0.163 1)、(1.918±0.159 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引流管保留时间[(5.25±0.910)d比(5.27±0.767) d)]、住院时间[(6.25±0.910)d比(6.27±0.767) d)]、乳房外形满意度的良好率[(90.0%比8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脂肪筋膜瓣部分坏死液化1例,延期愈合.结论 对于早期老年乳腺癌,采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下皱襞重建,创伤小,恢复快,在达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同时,可以保证乳房的基本外形,避免传统根治术造成的胸壁畸形,对改善术后外观、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冰;关山;王宇;张开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提高对肾上腺出血的认识,探讨肾上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7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 和预后情况.结果 12例均为单侧肾上腺出血,8例表现为患侧腰痛;2例表现为腹痛;2例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10例行B超检查,发现低回声占位5例,混合性回声占位2例,囊性回声2例,1例B超未见异常.12例均行CT检查,发现囊性混杂密度影9例,实性肿块影3例,CT值为31~77 HU,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1例行MRI检查,报告显示,肾上腺区类圆形肿块影,信号不均,以等T1等T2为主.其中6例行经第11肋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2例经腹探查行肾上腺切除及血肿清除术,1例因患者无法耐受手术保守治疗后出院.11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肾上腺出血.结论 肾上腺出血术前诊断相对较困难,B超、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血肿较大(>5 cm)且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逸箫;孔垂泽;姜元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乳房重建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的外科治疗方式[1].据统计,2000年以后美国每年的乳房重建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2].乳房重建对提高乳腺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其心理状况至关重要[3].乳房切除术后的I期乳房重建不会影响乳腺患者的预后结果,对于那些晚期的患者也不会影响其辅助治疗方式[4-5].美学效果是评估乳房重建手术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6],然而目前可靠且实用的评估方式是缺乏的.本文对这些评估方式进行总结和探讨,希望能为临床工作者带来一些实际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文涛;陈涛;韩智培;翟保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乳腺癌目前是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约1/3以上的早期乳腺癌终将复发或转移.但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也得到不断提高.晚期乳腺癌是一种慢性病,而慢性病是指病程长,通过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的疾病.随着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已突破5年.
作者:朱李玲;陈凯;吴雯静;李顺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假体置入乳房重建术是目前乳腺癌手术后常用的乳房重建方式[1].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在乳房表面进行切口,较大影响了术后的美观,增加了切口裂开和假体外露的风险.单孔法腔镜假体置入乳房重建术大程度地缩短和隐藏了手术瘢痕,使切口远离假体造成的张力区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子函;屈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每年罹患胰腺癌的患者高达90 000例,其发病率在男、女恶性肿瘤患者中分别居第10位和第12位[1].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左右,预后极差[2].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潜在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手段.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以胰头多见,占70% ~ 80%[3].胰头癌的标准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针对胰头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近年来文献及临床工作,对外科工作中遇到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唐文皓;唐健雄;袁祖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过去20年中,单侧乳腺癌行预防性对侧乳腺切除术(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CPM)的患者显著增加.在所有的年龄组、不同分期、种族和北美所有地理区域中都可以观察到这种趋势[1].2013年5月14日,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接受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Bi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BPM).此后,乳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及BPM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因检测及实施减危手术概率也有所增加[2].《时代周刊》杂志称之为“安吉丽娜效应”.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已经证明通过CPM可以降低这类患者的病死率,尤其是年轻患者[3].而对于那些非乳腺癌高危患者,所有进行CPM的决定都是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否可以从CPM中获益仍然缺少证据[4].本文就CPM的手术趋势、CPM对生存的影响、医患选择CPM的原因,以及CPM与重建方式的关系等介绍如下.
作者:徐青;刘冠群;远丽;李晓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