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9302/R
  • 国内刊号:张沂南 范存斌
  • 影响因子:0.22
  • 创刊:200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25 号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2015年4期文献
  • TUR-BT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收治的30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84例)和对照组( 117例) ,治疗组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未行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与肿瘤复发风险相关(HR=2.564,P<0.0001),但与肿瘤进展风险无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001 ).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24小时内行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光亮;王彬;王卉;丁炜宏;苟元成;孙传玉;陈忠清;徐可;夏国伟;丁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患者高血压改善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于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通过切除或部分切除患侧肾上腺,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与此相比,对于那些无功能的肾上腺肿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否有效和其手术效果值得探讨. 方法 纳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CT考虑为良性肿瘤并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无功能腺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高血压患者153例,按术前诊断不同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术后高血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153例高血压中102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水平,29例患者高血压得到改善,共131例患者术后高血压有效改善. 131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占66例,无功能腺瘤患者占46例. 21例患者术后高血压无改善,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占14例,无功能腺瘤患者占7例. 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无功能腺瘤患者术后高血压无效组的高血压病程>6年人数比例比术后高血压有效组高( P<0 .05 ) ,而年龄、性别、BMI和术前服用降压药物<3种无统计学差异.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时间是否>6年( P=0 .001 ,95%CI 9 .447~6403 .658 )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无功能腺瘤患者术后高血压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术前服用降压药物<3种和术前是否伴有低血钾与患者术后高血压是否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无功能腺瘤术后高血压治愈率分别为82.5%和86.79%. 对于偶然发现的无功能肾上腺瘤,合并高血压发病时间<6年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而醛固酮增多症合并高血压发病时间>6年的患者,术前应告知患者术后高血压有不改善可能.

    作者:何溢发;孙传玉;徐可;夏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ER2用于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研究

    目的 探讨HER2表达用于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MIBC)复发及进展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301例NMIBC患者肿瘤HER2的表达情况,并且对所有患者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进行随访. 结果 肿瘤数目(单发、数目>1;[HR]:1.91,P=0.001)〗、肿瘤大小( <3cm、≥3cm;[HR]:2.20,P<0.0001)、肿瘤分期(Ta、T1;[HR]:2.08,P=0.001)、肿瘤分级(G1、G2、G3;[HR]:1.71,P=0.041)与膀胱癌复发相关;而肿瘤大小(<3 cm、≥3 cm;[HR]:2.50,P=0.015)、肿瘤分期(Ta、T1;[HR]:3.68,P=0.007)、肿瘤分级(G1、G2、G3;[HR]:2.72,P=0.018)、是否伴发原位癌([HR]:3.33,P=0.008)、HER2(阴性、阳性;[HR]:2.36,P=0.030)均可影响膀胱癌进展. 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与HER2表达阳性患者相比,膀胱癌进展至肌层浸润性的风险明显降低. 结论 HER2表达可作为预测NMIBC进展的指标,HER2阳性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更大.

    作者:王卉;李成柏;蒋光亮;丁炜宏;苟元成;孙传玉;王虹;陈忠清;徐可;夏国伟;丁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肾结核并腰大肌脓肿临床诊治

    目的 提高肾结核并寒性脓肿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肾结核并寒性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4例患者行肾切除加脓肿清除,术后均Ⅰ期治愈出院,无1例窦道、积液形成.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1例未规律抗结核治疗而脓肿复发. 结论 肾结核并寒性脓肿在抗结核治疗后,采用病灶清除、药物灌洗、负压引流,均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浦;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上尿路后腹腔镜手术中不同压力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CO2气腹在上尿路后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机体的影响. 方法 将2011年09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68例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术中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l0mmHg和15mmHg,测定两组气腹前、气腹后30分钟和放气后30分钟的动脉血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低压力气腹较常规压力气腹对患者PaCO2、PH的影响更小,术后肩部及上腹部疼痛的发生率更低. 结论 低压力CO2气腹相对于常规压力CO2气腹对患者各系统功能影响较小,在后腹腔镜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志峰;阮政;陈峰;宋明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完全性鹿角形结石

    目的 研究多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PNL )治疗完全性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接受PNL治疗的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双侧鹿角形结石5例,单侧30例,鹿角形结石共40枚. 结果 40枚完全性鹿角形结石共穿刺126条通道,平均3 .15条/枚. 共行PNL术85期,平均2 .1期/枚. 手术时间76~260分钟,平均(96.2 ±14.5)分钟. 结石清除率87.5%. 输血2例,胸膜损伤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1.21)天. 结论 多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

    作者:段建军;燕东亮;王彭;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本院既往收治的10例肾移植术后临床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疗效. 结果 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是导致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1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带状疱疹,可适当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静脉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可有效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

    作者:陈少安;孟慧林;李斌;张涛;康维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采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61例. 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71岁. 术前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 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术前TNM分期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 结果 61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19.7%(12/61),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成正相关(γ=0.311,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 =16.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20ng/ml组与血清PSA≥2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32,P=0.007);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了(χ2 =1.43,P=0.23);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50%组与≥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2,P=0.017). 结论 穿刺后TNM分期,血清PSA水平,穿刺阳性百分率的差异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 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与术后病理切缘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宋伟;赵勇;金讯波;王慕文;张海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并减少不必要穿刺及过度诊断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目的:临床中,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mpMRI )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但关于这方面的前瞻性研究缺乏. 在对异常PSA及直肠指检病人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之前,笔者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并发尿道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也称为闭塞性干燥性阴茎头炎( 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BXO)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本病与阴茎干枯、硬化萎缩性苔藓为同一种疾病. 多种原因的慢性阴茎头炎长期不愈者,均有可能发展为本病. 中国及日本的患病率高于英美人,犹太人患病率低,与其宗教习惯割礼(切除包皮)有关. 该病起初表现为阴茎头黏膜皮肤肥厚浸润,色泽棕红,表面脱屑.

    作者:王道元;杨铁军;邹永强;翟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相关性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 ADPKD较多见,发病率为1/500~1/1 000 [ 1 ] ,多见于成人,约有50%的患者在60岁以后会发展至尿毒症期,10%左右的晚期肾病患者是由PKD引起的,是第四大容易引起终末期肾病( end-stage renal disease,ERD)的疾病,位于糖尿病( DM)、肾小球肾炎、高血压之后. ARPKD的发病率约为1/6 000~1/40 000 ,多见于儿童和婴儿,并且患儿大多在早年便会死亡.

    作者:邰子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膀胱灌注在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

    对尿路上皮肿瘤生物特性及生物力学等知识的不断探索,使膀胱灌注在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治疗中有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靶向治疗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并降低了其副作用;纳米材料靶向转运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得抗肿瘤药物转运到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中的量明显增加;基因治疗在靶向治疗中也开启了新的邻域;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卡介苗(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 )的研制,其目标也转向减小BCG膀胱灌注的副反应,等等. 这些膀胱灌注治疗中的新进展,让笔者看到了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和复发的希望.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膜蛋白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影响

    骨膜蛋白( periostin) ,又称为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osteoblast specific factor-2,OSF-2),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诱导的蛋白超家族,主要促进整合素依赖的细胞黏附和运动. 骨膜蛋白可以在全身多种组织中表达,如牙周韧带、心脏瓣膜、肺、胃肠道、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乳腺等;同时,骨膜蛋白在应激环境下的组织中也有表达,如高负荷的心脏、损伤后的骨骼肌以及缺氧环境下的肺动脉平滑肌.

    作者:胡青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成因及诊治现状

    感染性结石是指由于尿液中分解尿素的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而形成的磷酸铵镁和磷酸钙结石. 感染性结石生长速度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填充肾盏与肾盂,故部分感染性结石呈鹿角状.与非感染性结石相比,其复发率、死亡率、肾功能丧失率较高,并可导致尿脓毒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对患者生命造成较大威胁[1].

    作者:高逢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使用BCG治疗失败后的治疗

    膀胱癌占美国新诊断癌症的第五位,而当中约有75%的病人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于2012 年澳门癌症登记年报中,膀胱癌是70岁以上男性的第五位癌症,占该年龄层约5.4%.目前对于中度以及高度风险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是较为常用的治疗;而对于使用BCG后失败的病人,一般都会进行膀胱切除术治疗其NMIBC. 然而,当病人不愿意或其病情不适合进行手术时,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非常少. 因此,各种治疗方案被逐渐研发,在这当中并非所有的治疗都被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 FDA)或其他国际医疗机构所认可.

    作者:李志风;何舜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纳米材料在膀胱癌中的应用

    欧盟委员会对于纳米材料的定义为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的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100nm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到50%以上. 与宏观材料相比,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在声、光、磁、热等方面,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性能迥异,因此应用于肿瘤诊疗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徐可;王卉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