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RANKL)联合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干细胞分化为破骨样细胞,并对其骨吸收功能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分离小鼠四肢骨获取骨髓干细胞,以M-CSF和RANKL诱导培养,将盖玻片及骨磨片置人培养基内,在诱导培养的第3,6,9天分别对盖玻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染色情况,并计算破骨样细胞数量;同时对骨磨片进行骨吸收陷窝的观察.结果 诱导培养3 d后出现含TRAP(+)颗粒的细胞,可见淡染单核和双核;诱导培养6 d后可见TRAP(+)细胞较诱导培养3 d时增多,仍以双核为主;诱导培养9 d后出现多核巨型TRAP(+)细胞,细胞核达到3个以上.并且随着诱导培养的时间延长,破骨样细胞数量逐渐增长.诱导培养第3,6天骨磨片上均未发现骨吸收陷窝,第九天出现不同形态的呈蓝紫色的吸收陷窝.结论 M-CSF和RANKL联合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干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是一种有效的诱导培养方法,本实验在诱导培养第九天发现破骨样细胞具有骨吸收功能.
作者:孙继芾;沈铁城;黄永辉;江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测定MMP13mRNA在小鼠长骨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进一步证实MMP13的表达位置及作用,通过其mRNA表达的信号强弱变化,进一步探讨MMP13在长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的长骨组织切片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显示MMP13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小鼠胚胎15.5天、17.5天、出生第一天、两周及一月,均可见在生长带软骨及软骨与骨交界处,有大量MMP13的基因表达,并随着长骨发育的成熟,其表达的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结论 MMP1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长骨生长带的肥大软骨细胞及与原发性骨化中心中有基因表达,在胚胎发育中,由于发育快,基因表达非常强烈,随着长骨发育的成熟,MMP13mRNA表达逐渐减弱,证实其在长骨的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此研究表明原位杂交技术用同位素标记显像的方法,在组织切片中测定基因的表达直观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民;王强;石磊;张华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河南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阈值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465例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双能X线测定的骨密度值、T值、Z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腰椎BMD值低于0.7955g/cm2、T值低于-2.15、Z值低于-0.52时,骨折风险较高;髋部BMD值低于0.7270g/cm2、T值低于-2.10、Z值低于-1.01时,骨折风险较高.结论 对于骨密度低于上述阈值者,需高度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中国人群的骨密度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展开全国范围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健全中国人群骨密度数据库,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吴丹;孔西建;叶进;王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慢性氟砷染毒实验中观察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析因设计,将160只6周大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至16组:低氟、中氟、高氟组,低砷、中砷、高砷组,低氟低砷、中氟中砷、高氟高砷组,低氟中砷、低氟高砷、中氟高砷,中氟高砷、高氟低砷、高氟中砷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自由饮用含氟(高氟200 mg/L、中氟100 mg/L、低氟50mg/L)、砷(高砷34 mg/L、中砷8.5 mg/L、低砷2.125mg/L)及其相应混合的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喂养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结果 氟对骨密度的影响明显(P<0.05);砷对骨密度影响不显著(P>0.05);氟砷交互作用(P>0.05)不显著.结论 砷与氟在对骨密度改变上无明显联合作用.对骨密度的改变是氟对骨吸收、骨形成、骨矿化都起促进作用,而砷不影响骨密度,亦不影响氟致骨密度改变.
作者:杨海霞;姚娟;贺晓烨;李白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自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手术治疗的375例肩、肘及腕部骨折患者的社会学特点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患者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调研了上述三组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致伤因素及临床特点、社会学特点;统计和分析了患者的基本资料、患者的生活状况、创伤特点、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多种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在SPSS下完成,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结果 肩、腕部骨折以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主,女性患者居多,其发生原因多为摔伤等低能量损伤;肘部骨折以中年患者为主,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其发生原因多为高能量损伤;肘部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有明显关系;腕部骨折的患者住院时间短;交通伤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引起损伤的撞击能量高、低,患者的付款方式,是否有合并症等诸因素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肩、肘、腕部骨折患者的社会学特点与其受伤的部位、方式、程度有相关性,并对指导诊疗有一定的帮助,应根据骨折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
作者:王天兵;徐海林;陈建海;张培训;张殿英;付中国;韩娜;姜保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其致病因素很多,现在认为雌激素水平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雌激素缺乏是公认的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诱因之一.雌激素的效应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来发挥.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做一阐述.
作者:章时珍;汪煌;段斌斌;史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并且不表达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无免疫排斥反应,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干细胞应用于重度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安晋宇;王亮;马远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程度,设法提高他们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将中国骨质疏松杂志自1995年8月创刊以来至2010年8月所有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文章都阅读一遍,同时统计各种治疗方法及是否同时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结果 有关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文章有49篇,共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402例,其中男1160例,女2242例.在49篇文章中未同时应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有36篇,占总治疗篇数的73.46%,同时应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有13篇,占总治疗篇数的26.54%.结论 绝大多数骨科医生都不重视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只重视对骨折本身的治疗.
作者:张立;梁铂坚;刘玉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成熟、减弱、衰退,引起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骨量变化.特别是在青春期、孕产期、绝经期和老年期,雌激素水平会有较大变化.此时应特别关注女性的骨转换率和骨密度变化,防止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的发生.研究女性不同生理时期的骨量变化,有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提高长期生活质量.
作者:范璐;林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反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学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指出解决途径.方法 借鉴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2010)年国内正式发表的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内容方面的计量学分析.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学领域存在问题:重治疗、轻预防,辨治缺乏规范,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中医实证性研究.结论 中医体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
作者:张亚军;张鹏;刘忠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结构退化、骨折发生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世界范围骨代谢异常疾病.以往遗传流行病学和候选基因研究中报道大量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相关,但在不同人群中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近些年由于新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应用,加快骨质疏松症易感基因的确定.由于大规模相关研究、meta-分析和基因组范围相关研究的应用,显示至少有十个基因(VDR,ESR,LRP5,S0ST,OPG/RANK/RANKL,COLIAI,SPP1,ITGA1,SP7,和SOX6)为骨质疏松症的易感基因,它们主要分布在三条生物学通路上:雌激素分泌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OPG/RANK/RANKL 通路上.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作者:吴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作者:齐新文;王兆杰;陈军平;俞华威;邝立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骨性关节炎(OA)和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因素的观察,探讨这两种疾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194名城市妇女,年龄从36岁至75岁,平均年龄52±12岁.获得基本资料.临床X线检查颈椎、腰椎、双膝、双手关节.按Kellgren标准诊断OA.骨密度检查按国际标准确定骨质疏松;并根据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将符合研究标准的被研究人分为四组:正常人组、OA组、OP组、OA+OP组.以四组分组为标准,分别在流行病学资料水平、骨密度值水平、雌激素进行组间比较,分析OA与OP之间相关性.结果 在流行病学水平,OA、OP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年龄、接受过高等教育、全身性疾病、运动、体重指数.在骨密度水平,骨密度值降低加重了OA的程度,OA随OP的加重而加重,OA和OP是相关的.雌激素,OA组雌激素含量与正常人组的一致,OP组雌激素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OA和OP这两种疾病相互促进、发展,具有正相关的相关性.
作者:李毅;伍骥;高丽伟;于秋滨;陶天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探讨骨质疏松与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及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及骨质疏松表现.方法 ①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L4)和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测量13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及154例对照组骨密度(BMD)值,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对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影响;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 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85.3%和41.2%;②按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观察,CKD 3、4、5期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病率与肾衰竭程度正相关(P<0.01);③骨质疏松与年龄及慢性肾衰竭正相关,与体重指数负相关;慢性肾衰竭、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④股骨颈、Wards 三角、大粗隆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量减少程度高于腰椎(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ward's三角区可作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首选检查部位.
作者:李桂英;肖太玲;秦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成骨细胞转录因子Cbfal在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的表达,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术后2、4、6、8周检测血液雌二醇(E2)水平,进行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测量、组织学观察和Cbfal mRNA表达.结果 在每个时间点3组大鼠雌二醇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比较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在每一个检测的时间点,药物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8周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高于模型组(P<0.05),其余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检查示模型组骨组织内骨小梁减少,稀疏,间隔增大,药物组该表现较少,而假手术组骨组织内未见该现象.模型组与药物组Cbfal mRNA表达在术后4周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假手术组>药物组>模型组(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减少能导致大鼠Cbfal表达降低,而骨碎补总黄酮能上调Cbfal表达水平,促使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发挥其防治OP作用.
作者:刘天舒;李章华;陈友浩;柳铭;金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实验组采用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治疗60d后比较两者疗效.结果 经治疗60d,实验组临床治愈58例,占51.78%,有效102例,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的临床治愈33例,占30.27%,有效78例,总有效率71.5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牵引治疗疗效好.
作者:连霄;洪剑飞;诸葛勇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年龄64.2±8.1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0.6g/d,试验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骨折发生情况,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改变等.结果 试验期间有1例脱落;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L1骨密度增加23.2%(P<0.05),L2骨密度增加18.0%(P<0.05),L3骨密度增加12.5%(P<0.05),L4骨密度增加19.9%(P<0.05),腰椎平均骨密度增加17.8%(P<0.05),股骨颈骨密度增加2.2%(P>0.05),大粗隆骨密度降低6.0%(P>0.05),Wards区骨密度降低1.3%(P>0.05);试验期间新发骨折2例,1例右肱骨骨折,另1例腰椎压缩骨折,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对腰椎骨密度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朱显军;张学军;李蓬秋;杨艳;张磊;鲜杨;吴冀川;包明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雷奈酸锶联合钙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对骨痛、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组(SR+Ca组,62例)和钙剂组(Ca组,62例),进行开放、对比研究.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2g/d,口服,同时口服钙剂600mg/d;Ca组:钙剂600mg/d,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腰背部自发性疼痛的VAS评分、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值及T值,并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雷奈酸锶+钙剂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低于钙剂组,但骨痛缓解过程较为缓慢;雷奈酸锶+钙剂组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 值及T值在治疗后6月及12月较治疗前上升显著,明显优于钙剂组(P<0.01).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钙剂组明显高于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及腹泻,钙剂组主要为便秘.结论 雷奈酸锶对骨痛的缓解作用较为缓慢,但经过足够的疗程依然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它能有效提高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副反应少,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良好选择.
作者:聂玮;李晓林;蒋梁华;曾炳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山东省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正常参考值、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3879名21~89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 确定了胶东半岛沿海地区21~89岁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别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骨峰值和患病率.男性腰椎L2~L4骨密度峰值在30~39岁,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女性股骨近端(Neck和Ward's)骨密度峰值在31~39岁,Troch区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40岁以上),男女性各部位BMD逐渐下降,女性更为明显,男性腰椎BMD下降程度较轻.男性腰椎50~岁组与60~岁组比较和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女性腰椎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腰椎的OP患病率高,40~岁组和50~岁组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50~89岁人群腰椎和股骨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13.37%和2.87%,女性为28.03%和7.0%,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获得胶东半岛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骨密度参考值,为骨质疏松纵向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春云;邱清芳;翟学君;丛振杰;王洪玲;李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长春地区部分老年人群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发病特点初步调查及分析,揭示长春地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为本地区老年人群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676例60岁以上的髋部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群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女性发生病例多于男性,股骨颈骨折多于粗隆间骨折,69~79岁是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年龄,冬季和沙尘暴季节是骨折的好发时间段.结论 针对长春地区老年人群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地域特征,应该做好宣传、跌倒、骨质疏松等工作,预防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作者:李涛;于涛;张虎翼;韩旭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