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影响因子:1.4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尿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Cbfα1/Run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尿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Runx2)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健康成年hBMSCs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组)和加入不同浓度尿酸(0 mmol/l、0.2 mmol/l、0.4 mmol/l、0.8mmol/l)的成骨诱导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细胞.在干预诱导第7天和第14天行RT-PCR检测Cbfα1/Runx2的表达.结果 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均阳性,表示诱导后细胞为成骨细胞.RT-PCR结果表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无Cbfα1/Runx2表达,尿酸培养组随尿酸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Cbfα1/Runx2表达逐渐增强,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结论 尿酸可能通过促进Cbfα1/Runx2的表达,从而促进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张山山;杨乃龙;徐丽丽;李百举;崔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水通道蛋白1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水通道蛋白1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研究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取材于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标本30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各10例;对照组取材于腰椎损伤致椎体骨折患者切除椎间盘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水通道蛋白1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椎间盘组织仍保持着致密的板层结构,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多呈纤维化样改变.(2)各组髓核细胞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均明显高于同组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P≤0.01).(3)实验组突出型椎间盘标本髓核及纤维环细胞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脱出型和游离型椎间盘标本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明显低于突出型 (P<0.01).结论 水通道蛋白1随着椎间盘突出、脱出、游离不同程度退变,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

    作者:林世洲;杨少华;张博;陈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Meta分析

    目的 评价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Highwir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应用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文献日期从2002年1月至2012年9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评估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应用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对比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9项(共1287例).结果 显示:在有效性方面,甲状旁腺素组比二磷酸盐组能提高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者腰椎BMD[WMD=3.96,95%CI(3.10,4.82)]和股骨颈BMD[WMD=2.05,95%CI(0.27,3.83)],而后者比前者更能提高髋BMD[WMD=-1.07,95%CI(-1.72,-0.41)];在安全性方面,甲状旁腺素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二磷酸盐组[WMD=0.87,95%CI(0.59,1.30)].二者背痛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前者血钙、尿钙超出正常水平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血钙:[WMD=13.68,95%CI(6.12,30.59)];尿钙:[WMD=2.21,95%CI(1.14,4.26)]}.结论 甲状旁腺素类药物比二磷酸盐类药物更能提高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病人腰椎、股骨颈BMD,改善骨质量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较高.但在临床使用中,要定时监测患者血钙、尿钙水平,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文举;田征;宋兴华;郭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钉道治疗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钉道治疗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1年2月收治的11例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56.1岁,无重大基础病存在,经脊柱后入路椎弓根钉撑开复位,钉道采用骨水泥灌注加强.术后随访7个月~42个月,平均27月.结果 均耐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2.7±5.3 min,平均失血量为270±6.1 ml,术后腰背痛明显改善,椎体高度恢复至90%左右,随访椎体高度角度丢失不明显,内固定无断裂、移位.结论 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道治疗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矫正及维持椎体复位效果好,完备的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技巧的掌握和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关键.

    作者:胡明;黄凤山;李大伟;杨达宇;杨同磊;马远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生物材料在兔体内生物组织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快速成型工艺制作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骨形态发生蛋白(HA/PLGA/BMP-2)生物材料在新西兰兔体内的生物组织相容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抽取10只为实验组,10只为对照组.实验组于兔颅顶部植入HA/PLGA/BMP-2生物材料,对照组植入金属钛网.分别于4周、8周、12周通过HE染色、血常规、血生化等评价方法,评价HA/PLGA/BMP-2生物材料在兔体内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实验组植入物周围组织(约1 cm)HE染色结果显示:4周见部分中性粒细胞,少量炎性细胞浸润;8周未见中性粒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12周未见炎性细胞,周围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对照组植入物周围组织(约1 cm)HE染色结果显示4周、8周、12周均未见有炎性细胞生成.实验组、对照组肝、肾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均未见有炎性细胞,无新生组织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周血液学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HA/PLGA/BMP-2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安全、无肝肾毒性的生物材料,在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上有一定的研发潜力.

    作者:李均荣;赵亚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二氯乙烷中毒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量减少与血脂、血钙相关性研究

    目的 评估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骨量减少与血脂、血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某院2009年~2012年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3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相关部位的骨密度,记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RIG)、血清总钙(TCa)等临床资料,资料录入和统计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结果 LDL-C、CHOL、TCa对骨量存在影响(P<0.05),而HDL-C、TRIG则对骨量无影响(P>0.05).结论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严格控制血脂可能有助于减少骨量丢失.

    作者:刘旭良;李斯明;郑介柏;刘薇薇;王兵;刘贻运;张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脊椎椎体骨形成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椎体骨形成功能的影响,评价辛伐他汀对躯干骨骼的骨质疏松是否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每组10只,50只切除双侧卵巢分为剂量组和对照组,另10只作为假手术平行对照组.以不同剂量辛伐他汀(5 mg、10 mg、20 mg 及40 mg /kg/d)灌胃.三个月后分别行腰4椎体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周围定量CT(pQCT)纵向扫描和腰5椎体的生物力学压缩测试.结果 (1)骨密度和pQCT扫描值:10 mg、20 mg剂量组数值较高,但皆无统计学差异.(2)生物力学测试:10 mg、40 mg剂量组数值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10 mg/kg/d灌胃组(相当人体口服辛伐他汀12 mg~24 mg/天)在多数指标中好于其它剂量组,但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的躯干骨骼并不具有明显的骨形成促进作用,即对脊柱椎体的骨质疏松并不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作者:刘铭;吴莉;朱振安;汤亭亭;郝永强;于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汉族、维吾尔族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的差异性,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 测量54例汉族、50例维吾尔族腰椎前后位的BMD值,按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在相同民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的BMD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民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组间、对照组间的B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而民族是两者关系的独立因素,提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应积极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作者:赵锦洪;郭辉;贺晓晔;姚娟;张铁亮;王佳;宗平;李白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数字化建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 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T.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各病椎及相邻椎体的术前、术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 骨水泥注射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应力主要分布区域为椎体中部,随着骨水泥容量增加,上、下终板应力区域增加.结论 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可以有效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VP生物力学的改变.

    作者:郝定均;谢恩;张子如;何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缝隙连接及connexin43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相邻细胞间传导通讯的一种特殊膜通道结构,缝隙连接在骨组织中各细胞间物质及信号传导通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缝隙连接通讯(GJIC)及connexin43(Cx43)在骨质疏松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哲;王兆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症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功能和影像学结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骨质疏松症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锁定钢板行切复内固定术,术前骨密度检测明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A组):43例患者,平均年龄65.7岁,平均T值-2.5SD;非骨质疏松组(B组):41例患者,平均年龄63.1岁,平均T值-0.8 SD.术后第4周及12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结果 84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1个月,平均14.6个月.两组病例在术后4周及12个月进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放射学评分.第4周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第12个月非骨质疏松组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恢复均明显优于骨质疏松组(P<0.05).结论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切复内固定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术前存在的骨质疏松症可以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

    作者:陈旸;程涛;徐峥宇;柴益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152例187节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PVP或PKP)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共15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187节椎体)患者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75节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112节,术后对责任椎常规复查CT,统计显示骨水泥渗漏共65节(34.76%),其中PVP术38节(50.66%),PKP术27节(24.11%),渗漏至椎管内15节(8.02%,PVP术9节,PKP术6节)、椎间隙内13节(6.95%,PVP术7节,PKP术6节)、穿刺针道内8节(4.28%,PVP术4节,PKP术4节)、椎间静脉渗漏5节(2.67%,均为PVP节)、椎体周缘(椎体前缘、椎体旁)23节(12.30%,PVP术12节,PKP术11节)、神经根管内1节(0.53%,为PVP术),观察术后疗效,总结造成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出现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患者中,1例渗漏至神经根管内患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减压术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神经压迫症状.结论 椎体成形术后渗漏发生率较高(34.76%),以椎体周缘渗漏(35.38%)为常见,但因渗漏而有临床症状者较少(1.53%).骨水泥渗漏与术前检查是否充分、术前阅片是否仔细、手术操作是否熟练密切相关.

    作者:刘洋;李明辉;梅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 8月以来,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80例10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1~2天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 天后下床活动.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震;张春;卢笛;王健;祝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骨密度检测方法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指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11月在某院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QUS)、双能X线(DEXA)、周围骨定量CT(pQCT)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用QUS、DEXA及pQCT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骨质疏松者分别占45 %、51.7%、46.8%.而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异常者占51.7%;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指标显著低于男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骨质疏松,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更高.

    作者:邹毅;文重远;管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以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比较雷洛昔芬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028例患者.患者腰椎BMD升高达2.39%,且60 mg/d剂量提高腰椎BMD强于30 mg/d组,但60 mg/d与120 mg/d以上剂量组间效果无差别,能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幅度达40%.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能提高腰椎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尚无证据支持其能降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

    作者:黄涛;刘世清;张弩;陈庆;张春;廖琦;赵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SDF-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骨缺损处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麝香促进外源性rBMSCs向骨缺损处迁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rBMSCs,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后回植rBMSCs,将模型组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四组,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并向高、中、低剂量组灌服麝香,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4天后处死大鼠取出缺损部位的颅骨,并对其脱钙、制作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个切片随机选取3个视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麝香能促进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骨缺损处SDF-1表达,给药各浓度组和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以低浓度效果佳(P<0.05).结论 麝香均促进外源性rBMSCs在大鼠体内向损伤部位迁移的机制与麝香促进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骨缺损处SDF-1表达有关.

    作者:赵永利;谢兴文;李宁;徐世红;姜徽;李盛华;宋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长寿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测量结果评估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 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鹏;徐世民;李春燕;冯哲;贺韩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不同BMI与血糖、血脂及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体重指数(BMI)与血糖、甘油三酯及腰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来医院就诊的1300余例维吾尔族妇女中,排除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甲亢、甲减等其它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入选维吾尔族女性423例,测量其甘油三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腰椎(L1~L4))BMD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高,维吾尔族女性正常组和肥胖组的甘油三酯、血糖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甘油三酯、血糖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2)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女性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的发生率均有较高水平.(3)维吾尔族妇女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国内其它省市.(4)在相同年龄段,BMI正常组腰椎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其它民族一致,其骨量丢失年龄也与其它民族一致,而肥胖组腰椎(L1~L4)BMD则大于正常组.

    作者:宋丽俊;郭璇;常冰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苏州市民维生素D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苏州市民维生素D现况,为提高苏州市民骨健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选取7~96岁苏州市民301人,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结果 112名男性和183名女性参加了检测,平均年龄59.97±19.08岁;99.3%的苏州市民维生素D缺乏,其中64.5%为严重缺乏;不同类型人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7.096,P<0.0001),不同性别(χ2=1.918,P=0.166)、不同年龄(χ2=6.792,P=0.34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州市民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导致严重的骨健康问题.人群中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D对骨代谢产生的副作用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

    作者:石阶瑶;张增利;刘忠厚;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