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影响因子:1.84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57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证实的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均为单发.血清学AFP检查正常,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表现.14例均获手术切除,手术疗效好,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部分病例诊断依赖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术前可以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手术治疗既可取得满意疗效,还可验证术前诊断是否正确.

    作者:曲辉;田艳涛;王成锋;单毅;赵东兵;赵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右叶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 研究右叶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应用解剖.方法 解剖观测133例成人肝静脉的分支数、大径、长度、肝外长度、汇合;肝中静脉相对于肝中裂的偏移程度等指标.结果 A型:粗大的肝右静脉和小的右副肝静脉,占59.4%,B型:中等大小的肝右静脉和中等大小的右副肝静脉,占27.8%,C型:小的肝右静脉和粗大的右副肝静脉,占12.8%.肝左静脉与肝右肝静脉共干,占60.3%,共干长度(1.12±0.61)cm,大小(1.29±0.40)cm.96.15%肝中静脉相对于肝中裂的向右偏移,偏移程度(14.11±12.65)°.结论 该组肝静脉的结果 提示中国人的肝静脉分型中各型所占的比例与国外文献报道明显不同;中国人可能更适合右叶活体肝移植.

    作者:刘静;陈迭丰;郭华;刘旋;李忠华;郑树森;钟世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与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4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249例肝移植受体中,27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0.84%).其中,脑病8例(29.63%),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2例,经适度脱水、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康复;癫痫2例(7.41%),均治愈;颅内出血4例(14.81%),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均留有后遗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14.81%),2例治愈,2例因真菌感染死亡;锥体外系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分别是6例(22.22%)和7例(25.93%),随免疫抑制剂减量,均逐渐好转.结论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系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症状多样,针对其不同病因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改善、控制病情,使病人得以长期生存.

    作者:金海龙;石炳毅;杜国盛;邹一平;戴新;贾金凤;王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胆肠吻合术在肝移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以及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03年3月到2006年12月所实施28例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两种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胆管对端吻合组20例(占76.9%),胆肠吻合组8例(占23.1%),术后胆道并发症包括狭窄、胆漏、结石或胆泥以及广泛胆管坏死.结果 2例病人围手术期死亡,余26例病人总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胆管对端吻合组发生率为27.8%(5/18),胆肠吻合组为0(0/8),胆肠吻合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胆管对端吻合组(P<0.05),5例胆道并发症包括胆道狭窄3例,胆漏2例,治疗包括放置鼻胆管引流1例,放置金属内支架1例,行胆肠吻合术2例,行再次肝移植1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 根据笔者的经验,胆肠Roux-en-Y术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胆管对端吻合组,无论是在肝移植胆道重建还是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处理方面,胆肠Roux-en-Y吻合术均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重建胆管血运欠佳或内镜治疗失败时.

    作者:陈焕伟;甄作均;廖珊;蔡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细胞肝癌CDH1基因启动子C/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的C/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34例肝癌手术病人为对象,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其血液标本中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C/A SNP,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DH1的蛋白产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C/A SNP与E-cadherin表达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高表达组18例(52.9%),低表达组16例(47.1%),两组的基因型出现率CC与CA,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与A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的C/A SNP在肝癌E-cadherin表达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A等位基因的出现与E-cadherin表达下调相关.

    作者:陈徐艰;倪全法;曹浩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皮钙黏素和β-连接素在儿童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儿童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2例儿童肝细胞癌组织中E-cad和β-ca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42例患儿中,E-cad异常表达者30例,占71.4%;β-cat异常表达者28例,占66.7%.(2)儿童肝细胞癌直径>5 cm、低分化、无肿瘤包膜及有复发转移的患儿组的E-cad和β-cat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儿童肝细胞癌直径<5 cm、高分化、有肿瘤包膜及无复发转移的患儿组(P<0.05).(3)E-cad和β-cat正常表达组的生存期和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异常表达组(P<0.05).结论 E-cad和β-cat在儿童肝细胞癌有较高的异常表达率,它们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有关,异常表达者肿瘤容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作者:张法标;方哲平;王义;董辉;丛文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OSSUM评分系统在肝移植中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OSSUM评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评估中作用.方法 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对126例肝移植病人进行评估,观察术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与预测值比较.结果 预测并发症发生52人,实际发生数38人(P<0.05).符合率73.1%.预测死亡数35人,实际死亡数10人(P<0.05),符合率为28.6%.高危组预测准确性高,符合率50.0%~100%,而低危组高估死亡率,符合率12.5%.结论 POSSUM评分系统高估术后并发症,但能较好的预测高危病人术后死亡率.

    作者:陈秀凯;秦建民;李文雄;王小文;郎韧;贺强;陈大志;陈惠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鼠小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small heptocytes,SHCs)移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2/3肝切(partial hepatectomy,PH)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SD大鼠20只,饲喂含二乙基亚硝胺(DEN)饲料建立SD大鼠SHCs增殖模型.分离、培养、鉴定(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原代SHCs.SHCs行PKH26膜荧光染色.将实验用同一近交系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空白对照组(B)、损伤造模组(M)和SHCs移植组(T).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组、T组腹腔注射CCk.24 h后戊巴比妥腹腔麻醉,消毒开腹.M、T组行2/3肝切,B、M组门静脉注入生理盐水,T组门静脉注入经膜荧光标记SHCs悬液.4周后.采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取病理标本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结果 电镜下观察可见SHCs表面少量短而小的微绒毛突起,核浆比例高.呈现未分化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观察SHCs胞质AFP、CK-19染色呈棕黄色阳性信号.SHCs移植可以显著降低CCl4+2/3PH致肝损伤血清ALT、AST水平,可以明显改善CCl4+2/3PH致肝损伤肝脏病理改变.T组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由SHCs分化的肝细胞形成的肝板结构.结论 SHCs移植对CCl4+2/3PH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于恒超;李韧;千年松;窦科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抑制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证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ion,allo-HST)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方法 采集足月健康胎儿新鲜脐血,以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NH4Cl破红细胞法分离人脐带血有核细胞(nucleated cells,NC).SCID小鼠22只随机分为A组:程序移植组(n=8);B组:单次移植组(n=8);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6).两干细胞移植组内每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入人脐带血NC共5×107个,三组小鼠移植前都给予低剂量的环磷酰胺预处理,并连续使用甲泼泥龙1周.6周后观测小鼠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两干细胞移植组人源细胞嵌合情况.同时将HCCLM6肿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SCID小鼠肝脏,10 d后对荷瘤肝叶行根治性切除,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肝内复发和肝外转移的情况.结果 通过化疗预处理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成功建立了人-鼠造血下细胞移植模型,程序移植组及单次移植组外周血CD3+细胞嵌合率分别为(1.66±0.47)%(0.68±0.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瘤切除后A、B、C各组肝内复发率均为100%,但复发瘤体积大小差异显著,分别为(367.18±31.86)mm3、(648.26±155.22)mm3、(811.38±127.36)mm3,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7%和20.1%.各组间肺转移率分别为14.3%(1/7)、66.7%(4/6)、100%(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1(1/7)、33.4%(2/6)、40%(2/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8).结论 在小鼠实验中,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人源细胞嵌合率的增加,抗肿瘤效应也相应得到提高.

    作者:邓志刚;李波;祖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NF-κB、Caspase-3在腺苷诱导人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NF-κB、Caspase-3在腺苷(ADO)体外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DO(0.1~5 mmol/L)作用于HepG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ADO抑制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2.0 mmol/L ADO单用或联合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100 μmol/L)作用HepG2细胞12 h、24 h,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F-κB蛋白表达;荧光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 ADO对HepG2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24 h、48 h的IC50分别为2.52 mmol/L和1.89 mmol/L.ADO单独处理HepG2细胞12 h和24 h或联合PDTC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0%、22.32%;20.18%、30.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81%,P<0.001);ADO作用HepG2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FCM分析药物处理组显示典型特征性的亚二倍体凋亡峰(sub-G1),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伴有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5).ADO处理后显著增加了NF-κB蛋白表达(P<0.05);PDTC有效抑制了NF-κB表达,同时增加了 Caspase-3活性及ADO的细胞毒作用(P<0.05).结论 ADO诱导了HepG2细胞凋亡并活化Caspase-3.抑制NF-κB活性可通过Caspase-3途径增强ADO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吴灵飞;李国平;苏剑东;蒲泽锦;冯家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家兔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制备及其现状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极高,是广大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已经开展的内科治疗、肝脏移植及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仍不理想,无法大幅度降低死亡率,仍然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付前锋;刘连新;姜洪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活体肝移植胆管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自1989年澳大利亚Strong等[1,2]成功开展首例小儿活体肝移植,1993年日本Ichida等成功开展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以来,随着尸体肝移植供体缺乏,以及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估、移植物切取和血管、胆管吻合重建技术的不断提高,活体肝移植例数逐痧年增加,大大缓解了尸体肝移植供体严重不足,挽救了许多终末期肝病病人的生命.

    作者:秦建民;Shinji Uemoto;Koichi Tanaka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生物人工肝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病人惟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供体器官缺乏、费用高昂、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病人往往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而迅速死亡,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可为病人提供短暂的肝功能支持,从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细胞来源、细胞培养方式及生物反应器三方面综述BAL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近年来的进展.

    作者:褚薛慧;施晓雷;丁义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中的应用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是较少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体征,确诊困难.国外报道90%~95%为术中确诊[1].该病进展迅速,常致广泛肠坏死.术后复发率、病死率均高,预后差.以往多数医生主张尽早手术,但手术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是否早期手术,存在争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AMVT病人10例,报告如下.

    作者:翁以炳;李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伤性肝破裂41例的诊治体会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外伤性肝破裂发生率明显增多,发生率往往超过脾破裂而跃居首位[1].绍兴市人民医院2001-2006年共收治184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其中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制定肝外伤标准分级为Ⅳ~Ⅵ级[2]的外伤性肝破裂有4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培土;阮新贤;鲁葆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硬化病人腹部手术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的分析及防治

    术后出血是肝硬化病人腹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该文对130例肝硬化病人腹部手术后出血情况、术前及术后凝血相分析,并与同期无肝硬化病人腹部手术进行比较,以探讨肝硬化病人腹部手术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作者:贺修文;刘亚林;韦军民;王在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方法的新改进

    肝脏移植的病肝切除术中大出血和供肝植入后流出道梗阻严重影响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病人的长期生存率.改进肝切除及流出道重建技术,进一步改善肝移植的效果对促进肝脏移植的进步是非常必要的.该研究报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移植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作者:靳斌;姜旭生;朱民;王可新;刘毅;刘崇忠;朱健康;陈波;胡三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1983年由Stone首先提出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概念.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近10年对6例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危重病例和1例门脉高压症手术病人,根据DCS的理念进行抢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水刀和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自2005年1月以来,联合应用水刀和纤维胆道镜治疗57例胆道结石,以探讨其在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劲林;毛盛名;吴一武;焉立春;侯冰宗;殷放;关海军;卜巨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移植围手术期胆汁酸变化及意义

    术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肾功能衰竭是影响肝移植病人术后死亡率的蕈要因素.Caestecher等[1]报道,胆汁酸(TBA)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肝脏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方面的血清学指标,其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受肾功能的影响.笔者通过检测肝移植术后病人血清中胆汁酸变化,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比较,探讨胆汁酸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刘军;许世峰;杨凤辉;周旭;公伟;于光圣;徐延田;卢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附八例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腹腔镜外科开展了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寒松;陶凯雄;王国斌;蔡开琳;韩高雄;帅小明;王继亮;夏泽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床部位的纤毛性肝前肠囊肿一例

    近来锡林浩特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囊床部位纤毛性肝前肠囊肿开窗术1例,纤毛性肝前肠囊肿发病少,至今国内外报道不逾百例,而该例囊肿出现的位置特殊,并伴囊内出血,尤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英海;刘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CV相关的肝细胞癌细胞癌复发后的二次肝切除

    目前,虽然复发后的肝细胞癌行二次肝切除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二次肝切除的适应证并不确定,作者评估了二次肝切除后的肝癌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从而研究二次肝切除的适应证.

    作者:Kubo S;Takemura S;Uenishi T;宋继勇;邹一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间室综合征: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治疗策略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一种处理起来十分棘手的疾病,ACS对病人的血管、呼吸、肾脏及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均有不良影响.

    作者:Parsak CK;Seydaoglu G;Sakman G;郑德华;邹一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