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安全切除中肝叶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37例中肝叶大肿瘤手术切除资料.术中游离左右肝,按肝脏分区预置区域性出入肝和改良绕肝提拉阻断带.根据肿瘤切除边界随机分配使用阻断带,大限度减少阻断带使用数量、阻断时间和残肝缺血时间,保护功能性残肝体积.应用微波止血分离器完整切除中肝叶大肿瘤,评估其对出血控制、肝功能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全组肿瘤直径为(12.6±7.2)cm.左右侧阻断带阻断时间分别为(12.2±3.5) min和(18.5 ±7.1)min.术中出血量为(487 ±352)ml,红细胞输注量为(2.7±1.9)U,手术时间为(215±72) min.TBil、ALT、AST于术后第1天达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均明显下降,TBil(P<0.05)、ALT(P <0.01)、AST(P <0.05)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三者恢复正常或接近术前值(P>0.05).术后ALT快升慢降,AST较ALT慢升快降.结论 应用微波止血分离器行绕肝提拉法联合区域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增加了中肝叶大肿瘤切除的可控性,具有术中出血少、残肝损伤轻和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万春;万品文;戴兵;王哲;吕新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静脉分型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O)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8月于本中心按肝静脉分型施行原位肝移植术的24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VOO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 248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38例.其中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5.26%)、肝静脉吻合口扭转成角13例(34.21%)、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7例(18.42%)、肝静脉流出道梗阻16例(42.10%).经典背驮式组(n =216)发生34例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改良背驮式组(n=17)发生2例,经典原位肝移植组(n=15)发生2例.通过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肝静脉回流受阻得到改善.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与肝静脉吻合技术、手术方式选择以及供受者肝体积不匹配有关.按照肝静脉分型选择合适的术式,发现流出道梗阻后正确治疗可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乔兵兵;范林;叶啟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69例.所有患者术前抽血检测AFP,采用Cell Search System设备检测外周血CT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癌组患者(n=42)血液CTC和AF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n=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单个肿瘤标志物而言,C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0%、92.6%和78.3%,均高于AFP.AFP和CT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和0.814.CTC和AFP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83.3%,准确度为82.6%,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此外,在AFP <400 μg/L的肝癌患者中,CTC阳性率为61.3%.结论 CTC对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AFP,联合检测CTC和AFP可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CTC对AFP< 400μg/L的肝癌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C检测可提高AFP阴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冯锦城;杨博;代辰;张波;谭如梦;王媒西;魏来;陈栋;陈知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TEM)在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3、CD4、CD8、CD45RO、CD62L、CCR7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 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4+ TCM亚群占CD4+ CD45RO+ Tm的比例分别为(0.25±0.17)%、(0.29±0.22)%、(0.37±0.33)%,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D4+ TEM亚群占CD4+ CD45RO+Tm的比例分别为(89.7±7.4)%、(98.7±0.6)%、(95.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肝肝癌组明显低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8+ TCM亚群占CD8+ CD45RO+ Tm的比例分别为(0.41±0.31)%、(0.55±0.60)%、(0.26±0.25)%,其中乙肝癌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 TEM亚群占CD8+ CD45RO+ Tm的比例分别为(92.4±4.3)%、(98.1±0.7)%、(98.2±1.1)%,乙肝肝癌组显著低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CD45 RO+ Tm中,无论是CD4+还是CD8+,主要以TEM亚群为主,TCM亚群所占比例很小.CD4+ TEM亚群及CD8+ TEM亚群占CD45RO+ Tm的比例在肝癌组织中显著小于非肝癌组织,而CD4+ TCM亚群及CD8+RM亚群占CD45RO+ Tm的比例在肝癌组织及非肝癌组织中无差别.
作者:骆必伟;谢勇;袁晓东;田佩凯;欧希;林泽伟;刘晓平;刘吉奎;陈心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7医院收治的32例已确诊的X线检查阴性的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能谱CT扫描图像.应用能谱图像后处理软件获得阴性结石的佳对比噪声比(CNR)对应的单能量图.分别测量单能量图与混合能量图中结石与周围胆汁的对比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由2位资深医师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混合能量图和单能量图,并与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 本组患者阴性结石的佳CNR对应的KeV并不完全相同,其中140KeV患者为19例,40KeV为8例,53KeV、57KeV、62KeV、64KeV和73KeV各为1例.混合能量图和佳单能量图中阴性结石与胆汁的对比度分别为(6.4±5.6) HU和(50.4±24.4) HU.阴性结石和胆汁的有效原子序数(Eff-Z)分别为6.6±0.6和7.9±0.2.本组混合能量图组的诊断准确率为34.4%,佳单能量图的诊断准确性为78.1%.结论 单能量图在诊断X线阴性结石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明显优于传统CT的混合能量图.
作者:谢沛沛;宣伟玲;丁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肝移植术后单用依维莫司或与减量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联用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2015年9月前发表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依维莫司对肾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1264例患者,其中依维莫司组(加或不加用CNIs)790例,标准量CNIs组4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量CNIs组比较,使用依维莫司的肝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显著改善(SMD=0.36,95% CI:0.09 ~0.64,P <0.05),感染(RR=1.37,95% CI:1.08~1.74,P<0.05)、血脂异常(RR =2.46,95% CI:1.79~3.38,P<0.05)和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升高(RR =2.37,95%CI:1.32 ~4.26,P<0.05).两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单用依维莫司或与减量的CNIs联用,可在维持有效免疫抑制强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移植患者的肾功能,但也增加了术后感染、血脂异常和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
作者:俞亮;张栋;潘飞;贺强;郎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患者的经验,探索扩大胰头癌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共完成67例患者行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杂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有5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回顾性分析5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78(360 ~ 480) min,平均失血量为360(120 ~450) ml.其中4例在腹腔镜下行PV/SMV楔形切除修补,未行血流阻断;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动脉优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改为机器人节段切除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端端吻合术,血流阻断时间为35 min.术中快速切片和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报告显示胰头癌伴慢性胰腺炎,血管壁肿瘤侵犯3例,血管壁慢性炎症2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并发胆漏和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A级胰漏1例.除上消化道出血1例行胃镜下止血治愈外,其余患者均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14(9 ~35)d.结论 在熟练掌握开腹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和常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选择性开展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腹腔镜和达芬奇杂交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洪德飞;张宇华;沈国樑;张军港;成剑;张远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EUS-BD)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 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33例患者中,31例超声内镜穿刺成功,经胃穿刺14例,经十二指肠穿刺17例,行对接技术者8例,成功率为93.9%.术后1周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并发出血2例、胆管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9.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5 ±4.7)d;平均生存期为238 d.结论 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ERCP失败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
作者:黄平;张筱凤;张皞;范震;吕文;黄海涛;楼颂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对脂肪肝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00只,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脂肪肝大鼠平均分为五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低剂量EPO组(EPO-1)、IR+中剂量EPO组(EPO-2)和IR+高剂量EPO组(EPO-3,5 000 IU/kg).IR模型通过阻断中叶及左肝叶血流造成70%肝脏缺血建立,缺血时间为80 min.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点血清ALT、AS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肝组织HE染色观察并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结果 与IR组比较,光镜下EPO各组肝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未见肝细胞坏死.EPO预处理各组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相IR组(P<0.05).EPO预处理各组SOD活力明显高于同时相IR组(P <0.05);EPO预处理各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同时相IR组(P<0.05).EPO预处理各组血浆TNF-α和IL-1含量明显低于同时相IR组(P<0.05).EPO预处理组血清ALT、AST以及血浆TNF-α、IL-1和肝组织MDA含量为:EPO-1组>EPO-2组>EPO-3组;肝组织SOD:EPO-1组<EPO-2组<EPO-3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预处理对脂肪肝大鼠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IR损伤.高剂量EPO的抗炎作用效果优于中低剂量.
作者:冯赞杰;曹宇;彭慈军;梅永;李伟男;李雄雄;谢万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RNA干扰下调ADAR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RT-PCR法检测ADA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ADAR1蛋白,MTT比色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结果 细胞转染24、48、72小时后,实验组ADAR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2±0.086、0.264±0.018、0.156±0.063,对照组分别为1.032±0.107、0.898±0.092、0.968±0.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ADAR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AR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4±0.079、0.324 ±0.042、0.145 ±0.058,对照组分别为1.002±0.092、0.917 ±0.068、0.972±0.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ADAR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转染后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 ADAR1基因特异性siRNA干扰后,ADA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亦明显下降.
作者:王岩;姜凯;陈永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供体肝脏质量和功能是影响肝移植成功率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肝移植供肝主要来源于循环功能不稳定的脑死亡供体(DBD).机体脑死亡后,在短时间内即可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功能改变,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的改变,继而导致机体肝脏损伤,影响肝脏生理功能和质量,终影响移植成功率和预后,甚至导致潜在供体器官的丢失.因而,针对脑死亡进程诱发的各种生理功能改变及其对肝脏造成的损伤,采取各种维护供体肝脏质量的措施,有效减轻器官损伤、改善器官功能和质量,终提高器官利用率和移植成功率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脑死亡供体(DBD)的肝脏生理功能改变及维护措施展开综述.
作者:王伟;叶啟发;肖琦;刘忠忠;王彦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RNAs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RNAs,在恶性肿瘤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作用.研究表明miRNAs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iR-34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及演变.目前,miR-34a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证实,miR-34a可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影响HCC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多个关键生物学过程.本文就miR-34a在HCC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党树伟;刘明;李国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男性,64岁.因阵发寒战高热一周于2013年10月22日收治我院.患者2012年7月4日因右上腹部疼痛、黄疸半月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行MRI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2012年7月15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胆总管下段低分化腺癌,未进行其他治疗.我院体格检查示:体温40.3℃脉搏92次/min血压106/62 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意识清楚,精神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
作者:郑宁刚;侯景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或副胰,发生率较低,常发生在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和胃等部位.异位胰腺多无特征性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多为其他疾病手术中偶然发现,因此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我科1例异位胰腺误诊为肾上腺囊肿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胡昕;郑明;吴宏飞;周鹤同;蔡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吲哚菁绿(indoeyanine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ICG可被波长750 ~ 810 nm的外来光激发,发射波长85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这种红外光可被荧光显像系统接受,并在显像设备中显示出来[1-3].ICG荧光显像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皮瓣的血供状况评估、眼科眼底血管造影等方面应用的较为成熟[4-5].2007年日本Ishizawa研究小组在肝癌手术中偶然发现ICG在肝癌及癌旁组织聚集的现象.术前外周静脉给予ICG,术中使用特殊的荧光显像仪可使肝脏肿瘤呈现清晰的、边界清楚的荧光影像[6-7].本研究引进国际新的红外荧光定位观察相机(Photodynamic Eye,PDE),采用术中给药方式确定肝肿瘤边界,指导肝切除手术,并与文献报道的术前给药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雅敏;侯建存;史源;李阳;王金伟;崔子林;吴迪;刘子荣;沈中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2年11月至今共完成3例亲体间ABO血型不合婴幼儿肝移植.术后随访2年以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供、受者资料:例1男婴,23个月,身高90 cm,体质量8 kg,血型为B型(Rh阳性),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总胆红素706.2 μmol/L,直接胆红素455 μmol/L,白蛋白27.7 g/L,血肌酐15 mmol/L;凝血酶原时间12 s,PT% 80.8%,国际标准化比值1.07;血液抗A凝集素效价IgG为1:2,IgM为1:32;PELD评分23分.供者男性,26岁,系患儿的亲父,血型为AB型(Rh阳性).各有关指标和评估结果均符合捐献条件.
作者:陈新国;张庆;吴凤东;刘欢;关兆杰;李威;游波;沈中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4 ~81岁,平均年龄60.9岁.患者术前总胆红素为(190.7±171.1) μmol/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LightSpeed VCT,GE公司,美国)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CT图像数据以DICOM形式存储导入至IQQA-LIVER系统(EDDA技术公司,美国),由一名放射科医师和一名外科医师共同完成对肿瘤、血管、胆管和肝脏的三维重建.由一名放射科医师和一名外科医师共同完成对多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是否侵犯二级以上胆管、是否累及周围血管、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将判断结果与术中实际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
作者:倪其泓;张赟和;何敏;陈涛;陈炜;王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重度急性胆囊炎(SAC)病理改变严重且复杂,对保守治疗反应差.近十多年来,在SAC的治疗原则中,急诊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受重视,但手术难度大,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SAC,急诊LC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引流胆囊、尽快改善全身炎症反应.清除结石和切除胆囊组织则应根据术中情况而定,不应过分追求.SAC急诊LC技术策略包括沿胆囊壁逐步分离技术、胆囊次全切除术、胆囊腔开放引导技术、胆囊部分切除术和鳄鱼嘴式胆囊切开取石.名称虽有不同,但理念一致,就是“胆囊三角尽量不碰,胆囊管尽量不分,以残留胆囊壁组织换取安全性”.其核心是“避绕胆囊三角,预防胆管损伤”.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多种策略混合应用.
作者:孙文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