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在二甲双胍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24例患者的胆囊癌组织和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胆囊癌、癌旁及慢性胆囊炎中HIF-1α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低氧环境培养诱导胆囊癌转移;分别采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转移能力,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荧光检测细胞HIF-1 α及VEGF表达量,应用2-甲氧基雌二醇(2-MeoE2)特异性抑制HIF-1α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IF-1α阳性率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对照组(常氧)及低氧(1%O2)组患者48 h划痕修复率分别为(46.5±4.8)%、(67.3±4.0)%;对照组及低氧组患者24 h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7.4±11.7)个、(234.4±17.7)个.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胆囊癌GBC-SD细胞转移能力增加,HIF-1α及VEGF表达量增加(P<0.05).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低氧组、二甲双胍联合低氧组48 h划痕修复率分别为(40.6±7.1)%、(16.4±9.4)%、(69.5±4.0)%、(22.4±7.4)%;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低氧组、二甲双胍联合低氧组24h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8.4±6.9)个、(90.0±8.4)个、(185.8±10.2)个、(113.4±8.6)个.与低氧组比较,二甲双胍抑制低氧诱导胆囊癌细胞转移,同时HIF-1α及VEGF表达量下降(P<0.05).对照组、2-MeoE2组、低氧组、2-MeoE2联合低氧组48 h划痕修复率分别为(43.4±4.4)%、(25.9±9.0)%、(63.3±2.2)%、(46.2±4.5)%.对照组、2-MeoE2组、低氧组、2-MeoE2联合低氧组24 h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4.2±12.6)个、(80.2±7.7)个、(203.8±7.0)个、(124.0±5.2)个.与低氧组比较,应用HIF-1α特异性阻断剂2MeoE2后,抑制低氧诱导胆囊癌细胞转移,VEGF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HIF-1 α的表达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低氧处理可增加HIF-1 α及VEGF表达,促进GBC-SD细胞转移.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HIF-1α/VEGF途径抑制低氧诱导胆囊癌GBC-SD细胞转移.
作者:李仁锋;叶健文;齐蕾;陆旭;周闯;赵龙栓;翟文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胆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支架粒子组)80例;姑息性手术(手术组)62例,其中包括R1切除17例,R2切除26例,胆肠内引流1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疸水平、肝功能、生存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短时间内均可有效减轻黄疸,术后1月、3月和6月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5.0)d,手术组为(25.5±10.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39 622.0±7 666.4)元,手术组为(59 562.0±24 218.2)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2.2±5.1)个月,手术组为(12.7±7.5)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能行根治手术的胆管癌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能够有效减黄、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与姑息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安全有效及可多次治疗等优点,尤其适合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患者.
作者:黄伟;刘会春;王远鹏;许文青;李宗狂;鲁贻民;金浩;周磊;满忠然;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治疗脾切除术后合并慢性门静脉闭塞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27例接受PTIPS治疗的脾切除术后合并慢性门静脉闭塞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PTIPS手术成功25例(92.6%),失败2例.没有发生与手术直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患者的门体静脉压力梯度(PPG)从分流前的平均(22.3±5.7)mmHg(1 mmHg =0.133 kPa)下降至分流后的平均(12.4±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例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在随访期间,4例(16.0%)死亡,其中3例(12.0%)死于严重肝硬化所致肝功能衰竭,1例(4.0%)死于脑卒中.4例发生分流道支架闭塞,3例再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后恢复通畅;另1例拒绝手术治疗,在术后36个月再次出血.2例(8.0%)术后出现了肝性脑病,1例经内科药物治疗后恢复;另1例发生了3级肝性脑病,术中测量PPG过低,于原分流道内植入一枚直径更小的覆膜支架后肝性脑病得到纠正.其他患者分流道保持通畅且原发症状消失.结论 PTIPS治疗脾切除术后合并慢性门静脉闭塞的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方式.
作者:罗骏阳;李名安;王皓帆;吴春;李征然;钱结胜;关守海;黄明声;姜在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管黏液腺瘤诊断、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胆管黏液腺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3例ERCP明确诊断者,其中1例行放置鼻胆管引流治疗,因术后引流不通畅出现并发症而死亡;另2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胆总管放置T管引流治疗.其余8例均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且均为术中胆道镜取石发现管壁异常,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胆管黏液腺瘤无特异性诊断手段,术前误诊率很高,及时手术,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长期带T管是处理胆管黏液腺瘤的较好方法.
作者:袁方水;任广利;杨士明;冯宪光;周敬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调微小RNA-141模拟物(miR-141 mimics)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肝上皮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中miR-141的差异表达.以合成的miR-141模拟物转染HepG2细胞作为实验组(miR-141组),以空白对照(CON组)和阴性对照(miR-NC组)作为对照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41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qPCR结果显示,HepG2中miR-141相对表达(0.64 ±0.13)明显低于L02(1.0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miR-141组细胞中miR-141相对表达(3.33±0.66)明显高于CON组(1.00 ±0.17,P <0.05)和miR-NC组(1.08±0.14,P<0.05).CCK8结果显示,miR-141组在转染后48、72、96 h相对吸光度值分别为(0.67 ±0.07)、(1.17±0.05)、(1.36±0.03),均明显低于CON组[(0.81±0.02)、(1.42±0.03)、(1.73±0.05)]和miR-NC组[(0.78±0.01)、(1.38±0.02)、(1.69±0.01),均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miR-141组细胞凋亡率[(11.81±0.23)%]明显高于CON组[(4.18±0.18)%]和miR-NC组[(4.04±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miR-141组S期细胞[(19.89±2.78)%]明显少于CON组[(31.87±1.00)%]和miR-NC组[(30.49±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iR-141组G0/G1期细胞[(74.74±2.03)%]明显多于CON组[(60.85±1.69)%]和miR-NC组[(60.93±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epG2细胞中miR-141低表达.上调miR-141表达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
作者:陈淑英;张敬军;林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探索索拉非尼以外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显示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系统化疗等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耐受性.此外,索拉非尼联合局部治疗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新型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显著增加.基于患者利益大化的原则,应提倡多元治疗模式.本文对具有疗效预测价值的标志物进行总结,旨在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更精准的分层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浩琳;董静;杨美娟;杨世忠;袁伟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Smad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转运蛋白.它负责把TGF-β信号从细胞膜表面转运入细胞核,使TGF-β信号能与核内相关因子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表达.Smad3表达水平及功能状态异常将导致信号转导过程异常,涉及细胞的生长、增殖、发育、分化、迁移、凋亡等基本环节.本文以肝细胞癌和癌旁差异表达的Smad3基因为核心的作用.从Smad3上游信号源、Smad3自身装配成熟、Smad3下游效应三个部分阐述当前Smad3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Smad3在肝细胞疾病中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陆珠凤;黄锦龙;甘伟;易勇;邱双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淋巴清扫是胰腺癌手术的核心步骤.尽管多数指南认为扩大淋巴清扫对患者并无生存获益,但也有研究认为扩大清扫有其存在价值.对于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我们提出的“腹膜后淋巴脂肪板层根治性切除(RRRLLL)”的理念和实践,针对以往发表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随机对照研究(RCT)中的不足,借鉴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胰腺外科新技术,讨论胰头癌扩大根治术的争议和进展,旨在为规范扩大淋巴清扫术提供参考.
作者:金赟;李江涛;彭淑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女性,31岁.因“体检发现胆囊结石10年,上腹部胀痛2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大小约5 mm,无明显不适症状.10年间多次查血生化提示总胆红素轻度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2016年9月患者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急性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向背部放射.复查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大小约2 cm.追问患者病史,诉自幼皮肤轻度黄染,未予治疗.查体:体温36.8℃,脉搏75 次/min,血压 120/70 mmHg(1 mmHg =0.133 kPa)
作者:龚鼎豪;廖延年;相小松;嵇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术后感染则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1].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移植手术、供体、受者三个方面.术后感染常发生于手术部位,但腹腔感染、血液感染、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也较常见[2].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反复多部位多类型病原感染的病例,在此基础上复习文献总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菌血症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MRSA菌血症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周晓;刘景峰;冀晓俊;段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的一系列优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ERAS涉及手术、麻醉、护理等多方面内容,以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与创伤、加速患者康复为目的[1].该理念由丹麦Henrik Kehlet医生首次提出[2].近年来在胃肠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3].然而,目前有关ERAS在肝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有些问题尚存争议.本文系统评价了ERAS理念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为其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兴强;韩旺;赵永捷;李国逊;江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已获广泛认可.但肝右后叶(S6、S7段)位于肝脏膈面右侧,患者常规平卧位难以暴露,故腹腔镜手术难以操作.自2015年10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患者左侧卧位,改良穿刺孔入路,成功实施了15例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该法手术视野开阔,简化了步骤,易于腹腔镜操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良奎;汪建初;李文川;李浩航;许佐明;罗宗将;路远;卓臣义;浦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种先天性酶缺陷导致的糖代谢障碍疾病,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至少已发现13种亚型,尤以Ⅰ型常见.该病欧洲发病率约为1/2.5万,我国发病率不详[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肿大、低血糖及生长发育障碍等.病程早期大部分可通过饮食治疗予以控制.若进展为严重生长发育障碍、终末期肝病或伴发肝脏肿瘤则需要肝移植治疗.本文回顾性收集了2007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肝移植的5例GSD患儿的手术和随访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宁禹;张明满;康权;郭春宝;李英存;唐艳;戴小科;邓玉华;熊强;雍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通过实施肝癌术前肝动脉-门静脉序贯栓塞,扩大肝切除适应证,本中心成功治疗5例肝右叶巨块型肝癌.5例晚期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计算FLR/TELV(残肝体积/估计标准肝脏体积)比值均小于40%.行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后,全部患者均成功实施右半肝切除.术前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序贯栓塞可以扩大手术切除的指征,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王浩;陈光;高海军;伊正甲;温连芳;王鹏辉;杨颐馨;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我院143例Oddi括约肌正常的Ⅱa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联合胆道镜取石组(A组,n =78)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组(B组,n =6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分析表明,对于大部分Ⅱa型患者采用A方案比B方案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的优势,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合并尾状叶结石的Ⅱa型患者,行A方案往往因肝总管与尾状叶胆管夹角过小导致胆道镜进镜困难,结石残留率高.因此,对于不同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需依照结石的分布制定个体化方案.
作者:安伟;刘双;周敬强;冯宪光;袁方水;梁荔;李景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