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济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中乙型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为国境口岸实施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12 732名,共检出HBsAg阳性者300例,阳性率为2.36%.入境人员的阳性率高于出境人员;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人员间(HBsAg)阳性率不同;各类别出入境人员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入境人员港澳台及亚洲、非洲各国较其他各洲入境人员HBsAg阳性率高.[结论]济南口岸出境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而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阳性率水平.在济南口岸应重点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乙型肝炎监测.

    作者:王远忠;邢少军;孙新强;刘延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厦门口岸2001年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中疾病监测结果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该人群中疾病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2001年经厦门口岸出入境的7032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1700例,占受检总人数的24.18%,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943例;谷丙转氨酶(ALT)增高352例;高血压251例;心电图异常147例;梅毒感染者5例;HIV感染者2例.[结论]认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可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同时能更好地为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服务.

    作者:廖文婕;陈琼;张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远洋船员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远洋船员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的程度及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的情况以后,便有针对性地于展宣传教育工作,防止艾滋病传播.[方法]2001年3月~2002年1月对停靠上海龙吴港的25艘远洋船上的船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表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避孕套使用、是否吸毒、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结果]67%被调查者知道艾滋病,32.1%的人艾滋病知识题回答全部正确,21.1%的人认为感染艾滋病后几天就会病倒,51.5%的人认为人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22.7%的人认为艾滋病是不能预防的,15.7%的人认为艾滋病如果及早治疗可以治愈;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依次为:性传播91.1%;血液传播89.5%;母婴垂直传播82.2%.有27.9%的人误认为握手、拥抱、共用马桶等日常生活接触也会传播艾滋病;82.8%的人不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14.8%的人认为用水和肥皂洗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76.4%的人表示恐惧和害怕,36.5%的人选择断绝交往;行为及行为意向:4.2%的人存在婚前性行为,47.1%的人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52.9%的人从来不用避孕套,90%以上的人表示为预防艾滋病愿意改变和控制自己的性行为.[结论]远洋船员对艾滋病有所了解和认识,但还很模糊,预防知识尤其缺乏,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和社会大众的健康和安全.建议进一步加强远洋船员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病能力;同时加强远洋船员艾滋病的监测工作.

    作者:袁信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江阴口岸蝇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江阴口岸蝇类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江阴口岸的蝇类进行本底调查.[结果]经调查发现蝇类4科12属16种,以家蝇为优势种.5月份为蝇密度高峰期,峰值为40.67只/笼.不同生境蝇密度不同,以边检大院蝇密度高,为35.39只/笼.[结论]江阴口岸的蝇密度突增在5月份,应根据这一特点,在4月底5月初,突击开展灭蝇工作,以有效的降低蝇密度;边检大院应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对象.

    作者:谢建军;胡斌;李天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泰州口岸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制定有效的长期防制措施.[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27只,经过鉴定种群构成有2目2科4属4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3.78%;9月份鼠密度高为2.31%,12月份低为0.44%,全年平均鼠密度为1.32%.[结论]做好口岸本底调查工作,在鼠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的鼠密度.

    作者:冯进;刘建国;朱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黑腹平结蚁首次在烟台口岸的发现

    [目的]防止有害媒介生物随进口集装箱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人体健康.[方法]对发现大量蚂蚁、蜚蠊的从意大利进口的集装箱及时进行卫生除害处理,并对蚂蚁、蜚蠊进行种群鉴定.[结果]首次在烟台口岸发现黑腹平结蚁;同时发现的东方蜚蠊在烟台地区也极少见.[结论]对运输和停留时间较长,存放环境较差的集装箱或货物,入境后应实施预防性卫生除害处理,以防止有害媒介生物的传入.

    作者:李西标;鲁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建立国境卫生检疫行业标准体系的探讨

    制订行业标准对于国境卫生检疫来说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总结2002年的101项卫生检疫行业标准制订工作的经验,结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课题的要求,提出了卫生检疫行业应用标准的组成和近期目标,并对国境卫生检疫行业标准体系的框架和层次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作者:毕玉国;关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国集装箱检疫管理现状及检疫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解决进出境集装箱量及货物的增长与其所带来的检疫风险这一对矛盾,以实现在有效地控制检疫风险的同时,又能大限度的方便货物进出及集装箱的快速疏港.[方法]在研究我国集装箱检验检疫现状及国际集装箱运输特点,找出2者关键点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有关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验,研究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结果]根据集装箱及货物所带来不同的检疫风险,设置不同的检疫控制区域;建立协检员制度;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集装箱及货物的检疫管理体系.[结论]该管理体系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与检验检疫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切合实际的新思路.

    作者:吴建峰;邵亚平;杨占臣;邰明;丁永健;任晓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船舶检验检疫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研究开发一套较为完善的船舶检验检疫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以提高船舶通关速度和强化检验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以船舶入境检疫远程申报、卫生监督(ASP)和船舶检疫收费(VB)为开发平台,WINNT4.0或更高+IIS作为服务器软件联合开发了基于因特网的TCP/IP协议的应用软件.[结果]上述软件的开发应用使船舶的报检、审批、检疫监督、档案管理、收费、业务统计等工作形成完善的网络化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促进船舶检验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结论]由于本系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能在全国海港口岸船舶检验检疫工作中得到普及,将进一步增强检验检疫机关的执法力度,适应入世后大通关的需要.

    作者:苗魁;赵鹏;林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的病种确定及其管理办法的研究

    [目的]科学的确定我国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病种,大限度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方法]参照国际上有关卫生组织和国家及地区确定监测传染病病种的原则和标准,结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评估指标体系,对收集到的9大类传染病进行筛选,并按受评估传染病所得分值进行排序,以界定传染病病种.[结果]通过研究确定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推荐的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病种23个.[结论]我国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病种应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和评估体系的完善而有序调整,并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名义公告.

    作者:陆永贵;丁永健;张家祝;陆永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航空器电讯检疫在我国进一步推广的探讨

    [目的]促进航空器电讯检疫在全国各国际机场的推广.[方法]对我国国际机场开展航空器电讯检疫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外开展电讯检疫工作的资料,并将国内外的现状进行比较.[结果]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开展了入境航空器的电讯检疫,有些国家已对这项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从申报电讯检疫的内容上看,较为详细、具体,易于操作.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国际机场均具备了开展电讯检疫的硬件设施,但与国外相比,我国规定的电讯检疫内容较为复杂,与国际上通行的申报内容不一致,机组人员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不利于电讯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急需进行改进.[结论]鉴于有些国家已将航空器电讯检疫的模式纳入国家法律,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促进该项工作在全国的推广,使之终纳入国家法律的轨道.

    作者:吴棣华;漆少廷;钱吉生;王水明;赵志华;周明;孙蔚;刁越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硫酰氟的杀虫药效及毒理学研究

    [目的]选择一种高效、环保的杀虫熏蒸剂,以适应除害处理的需要.[方法]对新一代的气体杀虫熏蒸剂硫酰氟的杀虫机理和药效以及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硫酰氟的杀虫机理解释为其破坏了害虫的醣酵解,阻止了它体内脂肪的代谢作用,使其失去了维持生存的能源.硫酰氟的药效决定于到达某种害虫的药剂沈度和接触的时间;硫酰氟对害虫卵的毒性较差.[结论]硫酰氟具有杀灭害虫迅速,散气后残留量极少,不留痕迹,不破坏臭氟层,为环保产品并且比溴甲烷更有效、更经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虫药剂.

    作者:李望昌;谢磊;陈颖;陈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PCR技术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其具有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自动化高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考古学等领域.PCR技术的发展为食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传染性病原菌的诊断提供了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为此,对国内应用PCR技术检测致病菌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供同行借鉴.

    作者:张永祥;辛锡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强出入境人员结核病监测工作重要性的探讨

    [目的]做好出入境人员结核病监测工作.[方法]分析了结核病在全球和我国流行情况及其流行原因.[结果]全球流行情况:结核菌感染严重、结核病人不断增加、结核病死亡达历史高水平;我国流行情况: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预防:控制结核病人、切断传染途径、接种卡介苗;结核病控制:直接监督下的短疗程治疗(DOTS).[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结核病监测管理,尽快成立各级结核病实验室,与地方各级医疗机构联合,建立结核病防治服务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机构结核病防治能力.

    作者:邵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霍乱菌苗在国际旅行保健中应用前景的探讨

    [目的]探讨霍乱菌苗在国际旅行保健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查新国内外对霍乱菌苗的应用情况和发展新动向[结果]经皮下注射的霍乱弧菌全菌苗因保护力低,20世纪70年代后大部份国家已停止使用.目前霍乱菌苗的研究多倾向发展口服霍乱菌苗,rBC-WC在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为安全、有效且成本低的口服霍乱菌苗[结论]经皮下注射的霍乱菌苗已对国际旅行者毫无意义的,建议停止使用.应密切关注目前国际上新菌苗一口服霍乱菌苗研究的新动向,特别是rBC-WC的研究动向,以对国际旅行者选用理想的霍乱菌苗预防霍乱.

    作者:尚晓辉;徐怡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