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的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颗粒凝集试验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检出的阳性样品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认.[结果]从1997~2001年共检出HIV感染者9例.在9例HIV感染者中,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为55.6%,是HIV感染者的高发年龄;男性所占比例为88.9%,女性所占比例为11.1%,男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女性;9例感染者中7例为中国籍,2例为外籍;职业分布上看,8例为国际远洋船员,1例为外籍厨师,可以看出国际远洋船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HVI感染监测,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将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入和传出.
作者:薛芳;刘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掌握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病谱,为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过去11年所积累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各年的发病情况及各传染病的职业分布情况.[结果]在12 215各受检者中,有1 253例免疫学指标异常,其中HBsAg阳性1 037例,检出率为8.49%,以海员检出率高;ALT增高129例,检出率为1.06%,以劳务人员高;梅毒87例,检出率为0.71%,以回国定居的老年台胞检出率高.[结论]从目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分布状况来看,HBsAg阳性和病毒性肝炎仍是出入境人员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所以这2个项目的筛查仍是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内容.建议在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可对降低被传染的风险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梅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应重视潜伏期梅毒的血清学检测.
作者:马小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性病患者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性知识教育,防止性传播疾病在国际间传播.[方法]对5 46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泌尿生殖道体检,并采集血液、尿液、尿道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211例,检出率为3.86%,其中以出国劳务人员检出率高,为7.58%.不同人群之间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43.29P<0.0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以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36%).在检出的13种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中有65.9%为性传播疾病.[结论]20~39岁年龄段的出入境人员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作者:梁毅;张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梅毒感染在武汉口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防止其传染与蔓延.[方法]1996~2001年在武汉口岸采用快速血清反应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TPHA)对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6年中在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中检测出梅毒感染者183例,年平均感染率为31/万.年龄小为17岁,大为76岁.男性中30~49岁年龄段的感染高,占男性感染者的53.25%;女性中20~39年龄段的感染高,占女性感染者的87.74%,涉外婚前检查人员梅毒感染率为81/万.梅毒感染以低文化水平人员(初中以下)为高,占感染者总数的64.48%;职业分类中以打工、经商者为高,分别为45.36%和21.86%.[结论]梅毒感染与人群文化素质、职业有关.性乱则是导致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原因.男性感染者趋于高年龄组、女性感染者趋于低年龄组这一现象值得注意.
作者:罗光前;何晓敏;罗一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掌握济南国际机场口岸的蚊虫本底情况,为蚊虫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国际机场常见蚊种的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采集成蚊5属8种,计2 018只.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是当地的绝对优势蚊种,分别占所采集蚊虫总数的88.50%和9.61%,其它蚊种合计占1.89%.蚊虫的活动全年有2个峰值高峰,7月下旬达到第1个高峰;10月中旬形成第2个高峰.前1个峰值比第2个峰值要高得多.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活动曲线与生境中整个蚊虫的活动曲线是一致的,但这2种蚊虫之间又有区别.通过比较人帐诱捕法和网捕法所获得的蚊虫季节消长情况可以看出,前者季节消长的活动曲线与生境中整个蚊虫季节消长的活动曲线是一致的,而后者则有区别.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蚊虫季节消长的2个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蚊虫的密度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大,反之亦然.而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结论]在济南国际机场口岸应重点加强对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的媒介监测,并应在7月下旬和10月中旬2个蚊虫增长高峰到来之前开展灭蚊工作.
作者:毕延庚;郭志发;张茂荣;张振宇;李彬;孙延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集安口岸从朝鲜入境货物携带革螨及口岸周围环境中革螨种类情况,为开展消杀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入境货物中重点查验可能携带隐匿虫媒的货物;对口岸周围环境进行革螨本底调查,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在进口货物中检出革螨11种,与国内同种的有3种,其余8种为外国种,11种中有3种新种;2种待定种;1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口岸周围环境中检出革螨19种,其中6种为新种;1种为中国新记录种;1种省内新记录,2种待定种.[结论]有必要对入境货物携带革螨情况的进行经常监测调查,以防止虫媒传染病传入.
作者:崔世全;张亚芬;王炳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掌握东兴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防止鼠疫在东兴口岸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年4月~2002年3月,对东兴口岸及附近的居住区,防风林的鼠类的种群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766只,经鉴定分为2目2科4属7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09%;其次为黄胸鼠,占36.03%.年平均鼠密度为5.73%,鼠密度高月份在9月;低月份在3月.居住区的年平均鼠密度高,为9.27%,口岸作业区低为1.85%.[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东兴口岸地区的鼠密度已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一旦有鼠疫传入,极易造成流行.应动员全社会,开展长期有效的灭鼠工作,将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下,防止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肖鹏;冯道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掌握九江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12月对九江口岸的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鼠类1目1科2属4种,年平均鼠密度为4.16%,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63.79%;对鼠体进行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蚊类3属4种,年平均密度为13.75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34.54%,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以8月份高,达到68只/人工小时.蝇类3科4属7种,年平均蝇密度6.97只/张,以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44.42%.[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九江口岸重要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对今后作好口岸相关传染病监测和开展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胡东斌;邵卫兵;池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摸清阳江港口岸鼠类本底情况,为适时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港口岸鼠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7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33.71%;其次为臭鼩鼱.鼠类年平均密度为13.67%,生活区的鼠密度高达19.23%;港区堆场鼠密度低为4.53%,夏季7~9月鼠密度高.[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阳江港口岸的鼠密度较高,1年之中应开展3~4次全面灭鼠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鼠密度.
作者:何亮;谭志曾;甘彦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旅行卫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在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导入IS0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在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有效地贯彻和运行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管理,为旅行者提供全方位和优质的服务,提高社会和市场竞争能力.[结论]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导入ISO9000族标准,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与旅行卫生保健具体专业技术特点和实际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旅行保健中心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周虹;余东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灰色模型研究疟疾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方法]采用1994~200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报告>资料对我国各型疟疾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并用GM(1,1)模型Yt+1=(Xt-u/a)×e-at+u/a分别预测2002年和2003年各型疟疾的发病率趋势.[结果]近8年来我国各型疟疾的发病率均呈渐降的趋势,根据GM(1,1)模型的外推预测,2002年我国疟疾、间日疟、恶性疟与其余未分型疟疾的发病率估计为17.0/10万、13.0/10万、2.8/10万、1.4/10万;而200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5.4/10万、11.5/10万、2.8/10万、1.32/10万.[结论]我国的疟疾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作为一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的蚊媒传染病,其监测与发病率预报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赵玉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控制新出现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对新传染病及时发现并遵循确认原则予以确认,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加强卫生检疫和传染病监测,预防和控制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结论]面对新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必须充分认识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才能控制新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赵丕华;卜宏磊;于长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高HIV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对20多年发展起来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等HI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从检测原理、灵敏度、特异性的角度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差异性及临床适用范围.[结果]目前实验室对抗体的检测以ELISA法使用的普遍,其在高危人群中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都较高,但在低危人群特异性不较理想;WB是应用为普遍的确诊试验方法;IFA是一种仅次于WB而被广泛使用的确证试验,但其检验结果很难长期保存;PCR法是对HIV核酸检测的有效手段,但其费用昂贵,不利于基层实验室普及;淋巴细胞培养被认为是确认HIV感染直接的手段,但操作起来较复杂.[结论]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选样不同的检测方法.
作者:申忠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防止洋垃圾输入我国,保护我国的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方法]对进口废纸口岸和造纸企业作业场地的监管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对进口废纸卫生处理前后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结果]熏蒸处理前8个样品中细菌总数高的达14万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实验阳性5个,占采样数的62.5%;大肠杆菌阳性数6个,占采样数的75%.绿脓杆菌阳性数4个,占采样数的50%,腊样芽孢阳性数7个,占采样数的87.5%;熏蒸处理后对应采样,细菌总数高的只有3500个/g,8个样品平均杀灭率为88.6%;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杀灭率为100%;腊样芽孢杀灭率为85.7%.[结论]武汉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对进口废纸实施口岸检验检疫、卫生除害处理,运输、掏箱分检、加工场地的3个部门4个方面的立体监管模式,能较有效的防止废纸中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侵害,保护了口岸的安全和相关人员的健康.
作者:吕恒;杨健胜;陈方才;招为国;索光华;刘耕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防止国外放射性超标物质输入我国,保护我国的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方法]对2003年1月23日进口的1批铅矿粉进行放射性监测和放射性分析.[结果]监测点本底的剂量当量率平均值的0.12μSv/h,铅矿粉集装箱γ射线剂量当量率平均值为3.μSv/h,超过限值的23倍,超过本底值的26.5倍.对该批铅矿粉进行放射性核素分析,结果为被人工射放性核素137Cs严重污染.[结论]这是一起人为因素引起的放射性超标事件.这种把污染物混入矿产物中转嫁他国,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应引起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进口货物的放射性监测.
作者:李宗;孙英;李信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载货集装箱的卫生现状对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停留在新塘港的实箱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作卫生状况和医学媒介的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 265个集装箱中废旧物品箱与其他货物箱的卫生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废旧物品箱卫生良好率为25.42%,轻度污染率为41.01%,重度污染率为33.57%.其他物品箱卫生良好率为94.85%,轻度污染率为5.15%,重度污染率为0.在病媒昆虫的检出率方面,废旧物品箱为15.68%,其他货物箱为5.15%,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病媒昆虫种群构成中,蝇类占49.46%;蚊类占33.70%;蟑螂占6.52%;其他昆虫(如蜘蛛、蚂蚁等)占10.33%.[结论]集装箱的卫生状况与载货种类关系密切,其中废旧物品箱的不良卫生状况和藏匿病媒昆虫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对实箱,特别是装载废旧物品集装箱的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工作.
作者:付远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及时、安全、有效地对来自国外检疫传染病疫区的鼠疫疫源动物皮张进行卫生处理并进行卫生处理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环氧乙烷大型篷幕熏蒸法,效果评价采用化学指示卡和菌片法.[结果]熏蒸温度控制在20~40℃、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投药浓度为体积分数为30%的环氧乙烷1.5 kg/m3、作用时间72h,枯草杆菌芽孢杀灭率4次熏蒸均达到了99.99%.[结论]对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货物不仅要进行卫生处理,而且要进行科学的卫生处理效果评价.
作者:郝广福;张永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医学实验室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的探讨.[方法]以血清甘油三酯的不确定为例,采用数字模型:Cx=kAx,k=Cc/Ac,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结果]在甘油三酯测定值为2.31m mol/L时,测量的不确定度为U95=0.19mmol/L.[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可对测量不确定度作出合理的评估.
作者:朱玉兰;高朝贤;张登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全自动酶标仪的检测水平.[方法]总结Flex Tek2全自动酶标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全自动酶标仪存在问题主要有:启动和关机操作烦琐,加样速度慢,对标本或试剂的量识别能力差,洗板部分不牢固,孵育箱部分密封欠佳等.[结论]全自动酶标仪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生产厂家应根据客户的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
作者:潘光合;吴文旺;黄彩凤;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发生媒介疫情时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针对在日本入境航空器上发现活体啮齿动物的媒介疫情,采用种群鉴定,鼠患调查、消毒杀虫处理、向外方机组通报媒介疫情等方法进行快速媒介疫情处理.[结果]经鉴定,航空器上捕捉到的活体啮齿动物为黄胸鼠,这是首次从日本入境航空器上发现;经鼠患调查未发现其它鼠患;经消毒杀虫处理后未发现昆虫媒介;向日方机长通报疫情后,日方机长承认该事实并向中方卫生检疫人员致歉.[结论]此次媒介疫情处理时缺乏快速处理预案作为依据,熏蒸剂的选择和工作程序也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做为指导,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尽快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作者:杜建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与黄热病疫苗关联的亲内脏性疾病近来,一种新的严重不良反应综合病症在不同黄热病疫苗接种者中发生.这种病症在过去被认为是发热性多器官衰竭,而现在则认为是与黄热病疫苗关联的亲内脏性疾病.2001年7月,有关科学文献报道首批7例病例.这些病例发生在1996~2001年,过去被认为是严重的发热性多器官衰竭;其中6人死亡.在随后进行的回顾性及预期性病例研究中,又发现3例可疑性病例.这些新发现的病例表明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以一系列临床症状(从中等的器官功能紊乱到明显的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形式出现,这些病例表明了17D型疫苗在某些人群中产生亲内脏性疾病的可能.
作者:易海华;田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出入境人员查验程序1.1出境人员验程序1.1.1岗位设置出境人员检疫查验设置以下岗位:现场查验岗位、体温初筛岗位、现场巡视岗位、体温确认岗位.
作者:胡龙飞;钟玉清;续敏;张建明;闫清丽;李玉娟;吴蓝;贺姬平;吴惠明;陈钛全;王汉波;徐晓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