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出入境人员152例异常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菏泽口岸出入境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对2002年6月~2003年7月1 390名出入境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心电图异常152例,检出率10.94%,其中主要异常心电图检出率4.96%,次要异常心电图检出率5.97%.4项主要相关因素中,吸烟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高,分别为4.10%及3.24%.[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提高对异常心电图临床意义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咨询,对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十分重要.

    作者:安呈忠;王洪赞;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梅毒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学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治疗梅毒患者后的血清变化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梅毒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梅毒治疗方案,即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240万u,每周1次,连续注射3周,停药1周后采血,分别采用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进行复查,并进行治疗前后梅毒血清滴度变化对比.[结果]RPR法检测: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54例,下降率为32.72%.TPPA法检测: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74例,下降率为44.31%.治疗前TPPAGMT为1:2.72,治疗后为1:2.55,治疗前后GM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593,P《0.005).有2例TPPA阳性和2例RPR阳性治疗后转阴.[结论]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患者在短期内血清滴度下降显著;阳性血清可以在短期内转阴;当血清滴度较低时,RPR法难以检出阳性,漏检率达2.4%.

    作者:黎满全;雷兆良;白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素试验(TRUST)试剂初筛受检人员血清;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分析比较各类人员的梅毒感染率.[结果]本次受检人员梅毒感染率为4.65‰,其中交通员工的梅毒感染率高(5.66‰);其次是香港籍人员(4.86‰)和台湾籍人员(4.06‰);外籍人员较低(1.82‰);大陆出国人员低(1.04‰).[结论]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注意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梅毒知识的宣传,强化梅毒的监测和防治.

    作者:刘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南宁口岸10年传染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南宁口岸近10年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梅毒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监测情况,为今后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整理、分析南宁口岸1993~2002年出入境人员HIV抗体(Anti-HIV)、梅毒螺旋体(TP)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原始数据.[结果]Anti-HIV、TP及HBsAg 10年的检测总人数分别为73 431、70 778及72 192人,总阳性率分别为3.81/万、25.01/万、990.55/万;HIV感染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16.404,P》0.05);梅毒各年份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39.334,P《0.001),呈上升趋势(x2=37.252,P《0.01);HBsAg各年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7.061,P》0.05);[结论]南宁口岸HIV呈低水平感染;梅毒阳性率有上升趋势;HBsAg阳性率与我国人群总阳性率相近.

    作者:胡慧宁;黄彩凤;呈文旺;潘光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拉萨贡嘎机场工作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拉萨贡嘎机场工作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抗HIV、HBsAg、梅毒检测.[结果]HIV检出率为零;HBsAg阳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6.80%;梅毒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3.88%.[结论]贡嘎机场工作人员中乙型肝炎属中度流行;梅毒感染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传染病监测,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口岸人群传人传出.

    作者:达拉;索郎卓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了解大连市1997~2001年健康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在口岸开放城市建立麻疹免疫屏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结果]本次共调查811人,麻疹抗体阳性780人,年平均阳性率96.1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8.[结论]大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在较高水平,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晓琴;邵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宣传较多的知识知晓率较高,经过行为干预后知晓率无明显变化;而对宣传较少的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行为干预后效果明显;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行为干预后,效果很好;对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认识比较模糊,经行为干预后,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人数没有明显变化;电视是出入境人员了解艾滋病知识的首要途径,而医生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够.[结论]对出入境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对其行为进行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初月;张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州新风港口岸3种病媒昆虫本底调查

    [目的]掌握新风口岸3种病媒昆虫(蝇、蚊、蜚蠊)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口岸媒介生物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新风港口岸的3种病媒昆虫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定点、定人、定时诱捕的方法.[结果]共捕获蝇类6 437只、蚊类1 646只、蜚蠊1 583只.蝇类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蝇类总数的67.39%;蚊类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2种,各占52.19%和47.81%;在办公室及居民生活区等以澳洲大蠊和美洲大蠊为主,船舶以德国小蠊为主.[结论]新风港口岸媒介生物种类较单纯,均为南方常见种类,其中有的数量大、有的种类对除虫剂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作者:林龙华;黎子强;胡秋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方法]2002年3月~2003年2月,采用EILTO夹夜法和笼捕法对鼠形劝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3科4属7种;寄生虫2种;蚤类2科2属2种;革螨1科2属2种.鼠体年染蚤率23.7%,染革螨率36.2%;染蚤率高的是褐家鼠、染革螨率高是的海南屋顶鼠;年蚤染指数0.7;年革螨指数1.8;蚤指数高的是褐家鼠,革螨指数高的是海南屋顶鼠.染蚤率高和低月份分别是5月和8~12月,染革螨率高和低月份分别是11月和9~10月;蚤指数高是3月,低是8~12月;革螨指数高是11月,低是8~9月.年均鼠密度为1.2%,高月份是7月,为4.2%,低月份是8、12月,为0.[结论]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具备鼠疫疫源地条件.

    作者:斯武;黄周生;殷志华;赖伟华;林清泉;许炳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武夷山口岸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武夷山口岸蝇类种类、重要蝇种的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情况.[方法]选择武夷山机场及其周边3个自然村为观察点,采用笼诱法,每旬观察1次,以平均每次捕获蝇数计算种群密度(只/笼·日).[结果]本次调查其捕获各种蝇类13 929只,隶属6科32属51种;年平均密度48.36只/笼·日;大头金蝇为当地优势蝇种,占全部捕获蝇数的43.07%,其次为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家蝇,分别占15.16%、8.56%和8.08%.4~5月为当地蝇类活动高峰期,但不同蝇种的活动高峰期各异,大头金蝇的活动高峰期主要出现于4~10月;家蝇的高峰期分别出现于4月和10月;丝光绿蝇出现于4~9月,而巨尾阿丽蝇则于冬春季的1~4月为活动高峰.[结论]武夷山口岸及周围环境蝇类种类丰富,种群密度较高,环境整治是控制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公东;林光龙;姚剑平;苏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

    [目的]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增强保健中心在医学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方法]从建立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健中心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全方位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遵循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从开始到通过认证一般分为4个阶段,即导入准备、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体系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把认证作为全面提升组织整体业绩的基础,立足持续改进,永不满足现状,才能推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幺树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目标的建立与6σ质量管理

    [目的]在医学检验实验室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以适应社会需求.[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医学检验实验室建立质量目标管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探讨6σ质量管理理与质量目标管理的关系.[结果]目前国内的实验室普遍未建立科学的质量目标,而国外许多产品的质量目标已达到合格率为99999.66%.国内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上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结论]医学检验实验室只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目标,才能促进实验室不断改进以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报告,以适应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避免医疗事故,服务社会的需要.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天花的实验室诊断

    1概述天花(smallpox,variola)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virus)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成批出现麻疹、丘疹、疱疹、脓疱,后结痂、脱痂、遗留疤痕.天花病毒属于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群,其传染性强,通过空气飞沫大规模地传播,在人际间传染,引发大规模的流行.死亡率依病毒品系有所不同,感染variola major系的死亡率达20%~40%(亚洲型),variola minor系的死亡率在5%(南美--非洲型).

    作者:马洪波;闫文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出入境人员HIV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HIV DNA,可避免在窗口期检测mV抗体时出现的假阴性,以及在HIV抗体检测出现不确定结果时,可及时判断是HIV的早期感染,还是非特异性反应,避免了此时进行随访带来的种种问题.此外,PCR技术还可用于预测疾病病程和监控病毒治疗的疗效病毒水平,也可用于HIV-1血清阳性母亲的婴儿的HIV检测和判断母婴垂直感染与否,对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工作时效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出入境人员的HIV检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慈惠;莫广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的季节性分布规律

    [目的]了解我国1995~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及其媒介生物黑线姬鼠与褐家鼠季节分布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圆形分布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角度离散度指标r值、平均角、推算高峰日,并进行雷氏检验.[结果]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第1峰出现的时间在3月29日,第2峰的平均时间为10月25日;黑线姬鼠的捕获率第1峰平均时间在3月30日,第2峰平均时间在9月28日;褐家鼠的季节性分布与黑线姬鼠相似,第1峰平均时间在4月13日,第2峰的平均时间9月30,r值分别介于0.6~0.8.[结论]2个鼠种(黑线姬鼠、褐家鼠)的活动高峰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高峰基本重合,提示只有控制这2个鼠种的数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本病的流行.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周健;金永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球人间猴痘的流行概况与国境口岸的预防措施

    [目的]防止猴痘从国外传人,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安全.[方法]广泛收集国外有关猴痘的疫情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合我国国境口岸的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人间猴痘流行于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国家及北美洲的美国,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的病例为多.在非洲,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是灵长类动物和啮齿动物,而在美国则主要是啮齿动物.国境口岸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做好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查验;禁止来自疫区的宿主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必要时接种天花疫苗.[结论]我国面临猴痘从国外传入的威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严格把关,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黄金水;方鹏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日照口岸入境船舶德国小蠊检出率分析

    [目的]通过对日照口岸近4年入境船舶携带德国小蠊情况的分析,探讨德国小蠊检出率与国家和地区、季节、年份、船龄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加强对国际航行船舶的卫生监管、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开展高效除害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日照口岸入境船舶(集装箱班轮、客货班轮除外,下同)的监管资料进行整理,对携带德国小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船舶来自的国家和地区、检出时间、船龄等内容,计算检出率.[结果]日照口岸4年共有入境船舶1 742艘次,检出德国小蠊的165艘次,检出率为9.47%,检出率逐年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的检出率高,分别为43.59%、38.03%、36.67%、29.84%.每年4~10月为发生高峰期,检出比例占全年的80.61%.船龄越长,德国小蠊的检出率也越高.[结论]对国际航行船舶的卫生监管工作应突出重点,实行分类管理,对来自重点监测地区的船舶进行重点监管,不同季节的监管力度有所侧重,体现严格把关、方便进出的卫生检疫工作思路.

    作者:杨永茂;李付业;王洪森;蔡东;尹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黄骅港出入境船舶卫生状况调查和分析

    [目的]了解出入境船舶的卫生状况并分析原因,寻找有效的卫生监督手段.[方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船舶卫生要求对船舶进行卫生检查并评分.[结果]黄骅港开港以来在出入境的145艘次船舶中卫生不合格率达26.90%,医学媒介昆虫检出率达31.72%.[结论]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使出入境船舶提高其卫生水平,防止疫病传人传出我国.

    作者:黄克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起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词查和细菌学检查方法,对1起突发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在2个病人的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其肠毒素均为A型.[结论]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饮食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引起就餐者食物中毒.

    作者:焦彦朝;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流行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诊;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后咨询.[结果]自2001年3月~2003年5月共检出HIV感染者4例(有1例为兼管病例)[结论]4例HIV感染者均在出境时被检出,预示国内HIV感染情况日益严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与多部门紧密配合,扩大艾滋病监测与HIV抗体检测覆盖面.

    作者:刘福奎;周尚玉;李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国际旅行健康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随着国内外旅游业迅猛发展,国际旅行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对旅行者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为卫生检疫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际旅行中存在的意外伤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国际旅行中的传染病传播、意外伤害、社会心理、自然环境、潜在危害等成为危害旅行者健康、安全的重要危害因素.[结论]国际旅行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应引起卫生检疫人员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旅行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国华;付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疫苗治疗HIV/AIDS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世界HIV感染人数的增加,耐药性、病毒血症以及长期治疗出现的不适应性,迫切需要1种新的用于HIV感染者长期治疗的创造性的方案.目前的治疗方案依赖于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的使用,是针对HIV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而不是使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状态.我们认为控制病毒复制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是1种治疗HIV感染者的新措施.1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案,即在局部皮肤治疗中,将质粒DNA传递到树枝状的细胞,是首次用于治疗的疫苗.在治疗慢性感染的短尾猿时,这种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后,已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和临床效应.

    作者:邵景东;周璐;苏国兴;杨启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