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和感染情况,为做好艾滋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各口岸2000~2004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共对334 8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8例,总检出率0.14‰.境内感染者以男性劳务人员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结论] 针对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建立完善的出入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制度,以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尹军;陈瑞;丁永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健康检查整体工作质量.[方法] 将ISO/IEC 17020:1998国际标准与ISO/IEC 17025:1999国际标准结合起来对健康检查工作进行质量技术管理.[结果] 一般检查、特殊检查、实验室检验及其与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有关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结合保健中心工作特点,选择科学、可行、经济的管理模式.
作者:赵建;杨启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对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为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公司1996年以来派往新加坡、牙买加、毛里求斯等国归国的劳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960名归国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3例,均为男性;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29例.调查中发现被监测的归国劳务人员文化程度多数是中学毕业,小学、文盲几乎没有;在境外逗留时间都在2年以上;回国后仅在入境机场接受过血液检测,以后从未接受过传染病监测.[结论] 出入境人员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加强对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应引起检验检疫机构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永健;陈亨赐;刘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研究表明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生殖、发育和行为异常以及某些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与环境激素类物质有关.为此,重点介绍了环境激素类物质的分类、特点、危害、作用机理、污染食品情况及监测手段.该类物质通过污染食品而被人体摄入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慧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对短期入境者中HIV感染者的监测,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方法] 2004年1月20日,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机场办事处接到南京边防检查站通报:在对来自日本大阪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查时,根据边防内部资料,发现1名日本籍男性HIV感染者.[结果]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检验检疫人员和边防人员的监护下,该日本籍HIV感染者离境回国.[结论] 随着入出境人员的逐年增加,对短期入境者HIV监测不容忽视.
作者:程昕;钱吉生;韩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对来华外籍HIV感染者的卫生检疫监管,防止输入性病例在国内进一步传播.[方法] 对1例由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移交的来华外籍HIV 感染者进行卫生检疫监管.[结果] 依据我国现行的有关艾滋病的法律法规,在检验检疫、公安部门的监护下,该患者于2005年10月3日离境回国.[结论] 加强对外籍来华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梁奕宏;孙霞;王勤忠;屠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选择一种前处理简单、方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乳饮料和奶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奶粉、酸奶和其他发酵乳制品的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ZORBAX SB C18柱(150mm×2.1mm i.d5μm)液相色谱柱分离,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体积比90:10)作为流动相,二级管阵列为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4%~110.0%.pH值为6.5~7.0时苯甲酸与山梨酸与流动相完全分离;检测波长选择227nm;萃甲酸检测限为0.5μg/ml,山梨酸检测限为开为0.5μg/ml.[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乳饮料和奶制品中防腐剂的检测.
作者:祝伟霞;魏蔚;杨冀州;刘亚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保障重大国际会议举办时,航空配餐食品的卫生,保护国内外参会来宾的身体健康.[方法] 机场口岸卫生监管部门为保障会议圆满成功,从前期准备工作;配餐供应单位选择;从业人员卫生管理;配餐加工过程的卫生监督4个方面进行重点监控,并逐步制订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形成新的监管模式.[结果] 在历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均没有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结论] 重大国际会议航空食品卫生保障已成为检验检疫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及时总结经验,以使卫生保障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吴晓青;杨居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2004年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报告>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数2004年又创新高,突破3 900万人,新增感染者500万人,另有300多万患者在2004年死亡.尽管全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近2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就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看,防治形势依然很严峻.
作者:林长欣;潘德观;闫清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