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5年6期文献
  • 血液流变学在几种常见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临床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4种疾病患者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100名体检健康者血液中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乙型肝炎4种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都存在不同的异常变化.[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可用于协助这些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何旭春;蔡怡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岸现场多种人体体温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寻找一种比较适合于中、小口岸出入境人群体温检测的方法,提高口岸急性传染病的检出率.[方法]对目前口岸现场采用的4种体温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比较,后选择使用红外线快速矩阵筛检仪作为筛检仪器,然后用水银体温计作为体温确认,这种做法检测结果比较理想.[结论]从现阶段对体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来看,中、小口岸选用红外线快速体温矩阵筛检仪开展口岸出入境人员体温筛查工作较为适宜.

    作者:卢立修;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黑龙江部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47 119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疾病17 552例,总检出率为37.25%.其中传染性疾病1 929例,检出率为4.10%.HBsAg阳性1 684例,检出率为3.57%;梅毒感染者119例,检出率为0.25%;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0.01%;肺结核患者122例,检出率为0.26%.[结论]3年中HIV和梅毒感染检出率呈缓慢上趋势;HBsAg阳性检出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肺结核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王硕;丁淑丽;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与多种结核病筛查试验方法的比较

    [目的]选择一种适用于口岸出入境人群快速筛查结核病患者的方法.[方法]比较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与其它结核病筛查试验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97.15%;X射线检查为98.70%;结核菌素试验为63.80%.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其它结核病筛查试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抗结核的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筛查结核病的辅助方法,应尽快运用于出入境人群传染性肺结核的监测工作当中.

    作者:方筠;田桢干;朱锦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对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25 783人,检出梅毒感染120例,总感染率为0.4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49%,女性感染率为0.20%,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从不同类别人员感染情况看,出国劳务人员梅毒感染率高;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组的增长而呈显著递增趋势.[结论]应对出入境人员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进行行为干预,以降低梅毒的感染率.

    作者:叶健忠;王青;朱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温州口岸出入境人员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的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2001年6月~2005年5月经温州口岸出入境的87 606名出入境人员的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心电图异常2 540例,检出率为2.90%,按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低依次为: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房颤、心肌缺血、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左房负荷过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房心律、陈旧性心肌梗塞、房性心动过速、右位心等.[结论]认真做好心血管疾病的监测工作,为出人境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黄建可;徐建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吉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吉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梅毒的防治.[方法]对2004年度68 721名受检人员采静脉血,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凝集试验(TPHA)进行确认;并对梅毒感染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87例,梅毒感染者频数分布在性别、年龄、职业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性别分布中,女性相对男性感染率高,女性感染率为0.65%;在年龄分布中,31~4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高,感染率为0.64%;在人群分布中,涉外婚姻人员的感染率高,感染率为8.32%.[结论]出入境人群不同于一般社会人群,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梅毒的监测对性病的防治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贺晨;王勇;邵丽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连口岸出国劳务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中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口岸13 902名各类出国劳务人员按照<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逐项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检出各类疾病2 742例,检出率为19.72%.其中传染性疾病548例,占病例总数的19.99%;非传染性疾病2 194例,占病例总数的80.01%.[结论]出国劳务人员是国际旅行者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的集体生活,极易患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并对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内、国际间的传播.

    作者:孙杰;耿丽梅;马吉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5年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口岸2000~2004年出入境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认试验采用蛋白印迹法(WB).[结果]从57 254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1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检出率为0.24‰;感染者以青壮年为多;职业分布以船员多,占总感染人数的35.71%;外国人中韩国人检出率高,占总检出率的21.4%;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对青壮年出入境人员宣传教育的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对重点人员实施有效的检测工作;防止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作者:陈晓光;于洁;张齐;徐翮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黑龙江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区系研究

    [目的]了解黑龙江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黑龙江口岸1982~2002年传染病流行资料,应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揭示医学媒介生物种群特征.[结果]啮齿类和食虫目动物是鼠疫、流行性出情血热、莱姆病等传染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啮齿动物的种类为2目5科9属11种;蜱为1科3属4种;革螨类为3科4属4种.蚤类有5种20属32种.[结论]通过20多年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本底数据,摸清了莱姆伯道疏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储存宿主,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单林;王玉娟;任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厦门口岸入境交通工具和集装箱携带鼠类情况分析

    [目的]预防鼠类通过交通工具输入我国,防止鼠传疾病的传播.[方法]通过检疫查验和卫生处理掌握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邮包和行李携带鼠类的情况.与口岸鼠类本底调查的情况进行比较,了解有无新种入侵,并通过实验室检验判定鼠类的染疫情况.[结果]厦门口岸在2003~2004年检验检疫中发生8起鼠类入侵事件,其分别来自于美国、德国、西班牙、泰国和香港地区,均为本口岸鼠类本底记录过的种类,鼠疫血清学检验阴性.[结论]依法加强对入境交通工具及集装箱的检疫查验和卫生监督,实施必要和有效卫生处理,是防御鼠传疾病入侵的佳措施.

    作者:熊焕昌;冯呈瑞;杨清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海港口岸食品供应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

    通过对口岸食品供应单位不再使用食品库房、加工车间,不再存在食品加工人员,而直接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供应船舶的经营现状和目前检验检疫机关实施卫生监督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合青岛检验检疫局在实际监督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将对口岸食品、饮用水供应单位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建立口岸食品、饮用水供应卫生监督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措施,从而建立口岸食品供应一条龙无缝隙的监管体系,确保船舶食品供应质量,有效防止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苗魁;林元;赵鹏;冯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

    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引起世人关注.艾滋病病人并发结核病,是常见的机会感染;艾滋病与结核病间的流行相互作用是致命的;结核病加重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程发展,1/3的艾滋病病人死于结核病;而艾滋病的流行促进了结核病的传播,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为此,对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流行情况、相互影响机制临床特征、治疗与预防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文旺;夏福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西尼罗病毒实验室诊断

    西尼罗病毒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中东、中亚、西亚地区.自1999年至2005年6月,美国共报告人类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1.7万例,死亡650多例.西尼罗病毒在美国的肆疟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防止西尼罗病毒传入我国和引起爆发流行,从样本的采取与保存;检查方法;诊断标准等方面对西尼罗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以供同行在传染病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杜坚;孙虹;马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日本脑炎的流行与预防控制

    [目的]有效地控制日本脑炎的传播.[方法]对日本脑炎的流行趋势、影响流行的因素以及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结果]现阶段日本脑炎呈现出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全球病例数下降的同时发病年龄有所上升,而且流行性仍然活跃等趋势.[结论]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监测是现阶段预防控制日本脑炎的主要策略.

    作者:宋定波;尹琦;邹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硬件建设

    自2003年SARS在国际范围内流行后,生物安全建设已成为医学实验室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命线.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制定出来后,对国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已全面开展.实验室硬件建设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的基础,为此,对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及主要硬件设备的建设作一介绍.

    作者:吴兵;高朝贤;朱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汕头口岸进境空集装箱卫生检疫监管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汕头口岸进境空集装箱的检验检疫监管情况进行分析,探索既符合大通关要求,又符合监管有效的新监管模式,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和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方法]对2001~2004年经汕头口岸进境的空集装箱实施检验检疫监管情况及其对发现不合格集装箱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汕头口岸进境空集装箱数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其主要来自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查验不合格集装箱占36.35%;发现进境集装箱存在携带医学媒介生物、动植物病虫害、禁止进境物、动植物性残留物、废旧物品等不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问题.[结论]进境空集装箱存在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面临外来有害生物的威胁和环境污染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依靠科学技术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能力,加强进境空集装箱的检疫查验,严防医学媒介生物、外来有害生物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安全的各种因子通过进境空集装箱传入我国.

    作者:林盛才;王立忠;朱楚君;谢永生;韦文平;陈朝晖;许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福建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对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情况的统计分析,为防止各种传染病在口岸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1~2004年74 826例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共为74 826例出入境人员进行了预防接种,其中以定居和劳务人员占较大比例.以接种水痘和乙肝疫苗多.[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旅行相关疾病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做好国际旅行者接种工作咨询与评估,可减少传染病通过口岸传播的机会,有效的保障出入境人员的健康.

    作者:陈敏;林婉恩;欧阳钦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可唯适(R)推广使用的良性运行效果研究

    [目的]提高可唯适(R)推广使用的良性运行程度,获得预期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对可唯适(R)推广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关键控制点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控制.[结果]科学提高海员、出国劳务人员、麦加朝觐人员、野外工程技术人员、国际维和部队以及旅行人员抵御感染霍乱的能力.[结论]只有正确推广使用可唯适(R),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赵建;李云;周柯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2原料药中残余丙酮含量

    [目的]建立1种测定维生素B12原料药中残余丙酮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进行测定.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提取样品中的丙酮,30m×0.53mm×1μmHP-50t+毛细管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测定.[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97%~102%;精密度0.18%;线性范围10~5 000mg/L;低检出限1.0mg/L.[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达到定量测定的要求.

    作者:尚为;刘绍从;吕刚;胡新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第28卷主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第六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学习研究新《国际卫生条例》应对卫生检疫新挑战

    2005年5月23日,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以下简称新条例).这样,保护人类健康行动,全球卫生管理和应对普遍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新的国际法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条例是促进国际卫生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作者: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