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对临沧、思茅口岸人境人员的艾滋病检测,了解艾滋病感染在这类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重点口岸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提供科学信息.[方法]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或用雅培层析快速法试剂条进行初筛,蛋白印迹法(WB)做确认.[结果]2006年4~8月共对3702名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检出42例HIV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1.13%;30~40岁年龄组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40.48%;男性感染者显著多于女性;驾驶人员阳性率高,为3.95%;中国籍感染者16例,缅甸籍26例;从感染途径看,有不洁性行为者2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64.29%.[结论]对入境重点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加强.
作者:张勋;王军;张建生;邓荣;陈薇;黄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境外人员的疾病病种和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境外人员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口岸2002~2005年3098名境外人员的疾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疾病和指标异常者810例,检出率为26.14%,其中HIV阳性5例,检出率为0.16%;梅毒14例,检出率为0.45%;结核3例,检出率为0.09%;HBsAg阳性116例,检出率为3.74%;抗-HCV阳性13例,检出率为0.42%;高血压315例,检出率为10.17%;B超异常358例,检出率为11.55%;胸部X线异常18例,检出率为0.58%;ALT异常25例,检出率为0.81%;心电图异常39例,检出率1.26%.[结论]加强境外人员疾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为境外人员提供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对控制疾病的国际间传播非常重要.
作者:周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部分注册养猪场猪群和从业人员的日本脑炎病毒血清抗体水平,预测人群日本脑炎的流行趋势.[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猪群检测血清Igc抗体,人群检测血清IgM抗体.[结果]2005年从珠海市的4个注册养猪场采集了1318份猪血清进行了日本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为37.1%;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阳性率不同,分别为幼猪39.4%;中猪46.3%;成猪39.5%以及大猪30.3%.幼猪、中猪、成大、猪在不同月份血清抗体阳性率各不相同,幼猪群7月份阳性率稍高(52.3%),6月份次之(46.3%);中、成、大猪均为6月份阳性率高,分别为74.7%和43.5%.4个养猪场132名从业人员未能检出日本脑炎IgM抗体.[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猪群存在着日本脑炎病毒的隐性感染或曾经感染过,但感染率不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人群和猪场日本脑炎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马洪波;谭华;孙虹;姚若东;杜坚;林继灿;曾新宇;王遇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吸血虻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虻,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大兴安岭地区的吸血虻类已知6属52种,其中石虻属1种;斑虻属9种;麻虻属4种;瘤虻属24种;黄虻属8种;虻属6种.记述了大兴安岭地区已知虻种的县市区分布.[结论]本研究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吸血虻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军;刘国平;关承春;陈波;滕建华;施维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对黑龙江口岸蜱类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状况进行调查,为口岸病媒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黑龙江10个口岸蜱类进行采集,并通过病原培养分离,动物试验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在黑龙江口岸采集的蜱类样本中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全沟硬蜱的感染率高.[结论]中俄边境口岸蜱类携带病原体具有复杂性.本次研究为控制中俄边境口岸发生蜱传斑点热疫情提供了预防控制依据.
作者:孙秀峰;丁淑丽;呼满霞;郭晓明;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查明舟山老塘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预防控制检疫传染病与防止医学媒介生物的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9月2005年7月期间,在老塘山港区选择室内、荒草地、绿化区3种代表性生境,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体表寄生虫调查时,将捕获动物用乙醚麻醉后采集并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医学媒介生物4目5科8属10种.其中鼠形动物2目2科5属6种,以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1.96%);体表寄生虫.有蜱螨目的革螨2科2属3种和蚤目1科1属1种,革螨以毒厉螨(65.56%)为优势种;蚤类仅适存病蚤1种.恙螨与蜱未检获.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革螨呈双峰型(7月和11月)、蚤类表现为春季高峰型(3月份).[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查明了老糖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发现适存病蚤1种为舟山市新记录种.
作者:王采典;黄雷;余阿久;卢苗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掌握浙江各口岸(宁波除外)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表寄生虫(蜱、蚤、螨)携带情况和鼠血清携带病原体(出血热抗原抗体和鼠疫抗体)情况,做好口岸鼠类监测工作,为口岸灭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采用ELTON夹日法,每月中旬连续3d,连续12个月.[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各类鼠形动物585只,隶属于2目2科4属7种,蜱102只、蚤34只、螨353只,鼠密度为1.67%,出血热抗体检测506份,阳性标本22份,抗原检测22份,阳性标本8份;鼠疫抗体检测220份,全部为阴性.[结论]浙江局口岸鼠密度较高,离无鼠害口岸的标准(《1%)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应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加强鼠密度监测,有效地控制口岸鼠密度,以期能达到国家无鼠害口岸的标准.
作者:陈敏;周健青;颜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确立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的地位.[方法]从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的理论基础、法律基础和实践基础几个方面论述在法律修改中确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法律依据.[结果]实施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是控制传染病国际问传播的需要,是开展口岸传染病检测技术手段的需要,是检验检疫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口岸执法把关的需要.现行以及即将实施的新的《国际卫生条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都对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入出境健康检查制度在口岸执法把关实际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病通过口岸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应将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作为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法律制度予以继承和完善.
作者:朱兆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1套完善的旅客及携带物检疫查验电子监管系统,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克服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带来的检验检疫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应急反应慢等一系列弊端.[方法]采用分布式开发,数据同步采集,INTERNET及无线网络和条码技术,将分散的工作场所、数据和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完整的整合.[结果]实现了国际间信息互通、检疫查验、监督管理、业务统计、检疫收费、视频监控为一体的网络化监管.[结论]该系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具备快速预警功能,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和控制能力.
作者:苗魁;冯林;赵鹏;林元;吕昆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使口岸卫生处理常用化学危险品仓库符合要求,确保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出了口岸卫生处理常用化学危险品仓库的建筑选址、设计、消防与电气设施及行政管理的要求,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吴隆德;吴毓南;林盛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8月4日,1名从非洲马里归国劳务人员的家属到河北保健中心购买抗疟疾药,并咨询该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保健中心随即派出疫情调查员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辉;沈军;孙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蛋黄中苏丹红、对位红的方法.[方法]蛋黄样品经乙腈提取、超声波萃取,提取液经离心、过滤后的样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在0.2mg/kg~2.0mg/kg范围内添加回收率为97.0%-102%,变异系数小于5.0%,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结论]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的特点,能满足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
作者:葛宝坤;陈其勇;赵孔祥;高健会;王云凤;刘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避免中医药用水生动物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保障安全用药和人体健康.[方法]在实验条件下,对甲醛、氯霉素在海马体内残留及干制和水泡状态下的海马体内的甲醛和氯霉素残留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氯霉素残留在海马体内的变化较为缓慢,停药5d后仍有74.5%的残留.干制后,体内氯霉素残留几乎没有损失.停药5d海马体内的氯霉素残留经30d的浸泡,96.0%的残留进入到水中.甲醛,停药1d后有71.2%的残留,停药3d后为51.7%的残留;经30 d的浸泡后,有87.8%的残留进入到水中.[结论]海马体内的氯霉素和甲醛残留在中药的使用中具有潜在的危害.
作者:杨弘诣;杨为东;腾力平;张国辉;孙大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同志们:春暖花开时节,全国卫生检疫监管工作会议在美丽的大连召开.今天,卫生部应急办、大连市等有关部门的领导,百忙之中赶来参加这次会议.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