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7年4期文献
  •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尸体标本的HIV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针对尸体标本进行HIV检测的方法,为口岸实施卫生检疫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入传出,降低其对我国卫生安全将造成的明确或潜在的危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艾滋病患者尸体组织中艾滋病病毒(HIV-1)进行检测,并对采用不同抗体及组织等试验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有效的针对尸体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结论]免疫组化实验适用于进行尸体标本的HIV检测.

    作者:薛芳;吴刚;蔡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莆田口岸2005~2006年104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10401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传染病2084例,检出率为20.04%;其中男性检出率20.94%,女性检出率17.31%;5类传染病年龄分布各不相同;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是劳务人员,丙型肝炎、梅毒、活动性肺结核感染率均以公商、劳务人员检出率高,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高的是船员.[结论]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劳务、船员为主体人群,是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对象.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根据5类监测传染病三间分布的各自特点,明确监测及预防控制的重点,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作者:林新武;邹自杰;康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山东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山东出入境人员中丙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病毒的基因型.[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4~2005年在山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出入境人员进行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进一步应用逆转录套式PCR(RT-nested-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B区基因片断(319bp).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双向测序,应用DNAssist分析软件进行排列比较;应用BLAST与Genebank中HCV各型分离株序列进行比较;并应用phlip3.65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①血清学方法共检测出42份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②RT-nested-PCR检出11份NS5B区特异性扩增片段阳性;③所得11份标本与Genebank中HCV1b型同源,系统发生树也同样显示11份标本均为HCV1b型.[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山东出入境人员中HCV流行株为1b型,为加强HCV流行病学研究与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徐翮飞;于长友;陈晓光;田晓青;张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东盟常住广西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东盟常住广西人员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BsAg、抗-HCV、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采用X线拍片检查肺结核,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东盟各国人员中,柬埔寨籍人员的HBV阳性率高(13.79%);缅甸籍人员的抗-HCV阳性率高(10.53%),与广西出境人员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26.3790,P<0.01);东盟人员抗-HCV总阳性率(0.76%)高于广西出境人员,差异有显著性(x2=5.9427,P<0.05);柬埔寨籍人员HIV抗体的阳性率高(3.45%),与广西出境人员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7.6582,P<0.01).缅甸籍人员梅毒的阳性率高(5.26%).[结论]东盟人员传染病感染率较高,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监测,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

    作者:潘光合;夏福明;梁也;吴文旺;曾爱英;黄彩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哈尔滨口岸赴加拿大人员肺结核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防止活动性肺结核在国际间的传播.[方法]2000~2005年,对所有赴加拿大的移民、探亲、留学人员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运用BACTEC MGITTM 960系统对胸部X线异常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在黑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检的赴加拿大人员共9931人,共检出肺结核患者232例,检出率为2.34%.其中,检出陈旧性肺结核218例,检出率为2.20%,活动性肺结核14人,检出率为0.14%;60岁以上年龄组肺结核的患病数比例较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肺结核.[结论]加拿大使馆非常重视赴加拿大人员的肺结核筛查工作,筛查的标准也比我国严格;老年申请者的肺结核检出率比其他年龄组的高,应该引起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应用BACTEC MGITT960系统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梅;关承春;丁淑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查探讨

    [目的]阻止传染期和潜伏期梅毒患者入出境,有效进行监管工作.[方法]根据《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74-1995),结合出入境健康检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梅毒血清学检查进行探讨.[结果]针对目前口岸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同时开展梅毒血清学初筛和确诊试验后的诊断步骤和处置原则.[结论]对出入境人员的梅毒诊断,可同时开展梅毒血清学初筛和确诊试验,并结合病史、治疗史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签发健康检查证明书.

    作者:沈若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口岸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2004~2005年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卫生检疫部门制订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口岸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进行HBV、梅毒及HIV检测.[结果]深圳口岸2004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 562例;2005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 910例,2005年较2004年增长了6.6%.2004年和2005年都是HBV检出率高,其次是梅毒,2004年和2005年分别发现HIV感染者10例和8例.[结论]HBV和梅毒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工作.

    作者:朱玉兰;王佃鹏;高朝贤;张登峰;程韦君;黄宗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先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筛查,阳性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后送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从204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177名,总感染率高达8.67%.感染人群职业分布以缅甸籍驾驶员多;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多;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要实施重点监测,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作者:李亚平;王国隆;杨瑞清;苏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常熟港蜱类、蠓类本底调查

    [目的]掌握常熟港蜱类、蠓类本底情况.深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为该地区的蜱类、蠓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蜱类采用布旗法人工捕捉,蠓类采用挥网法进行捕捉,定人、定点、定时,对常熟口岸的蜱类、蠓类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经对捕获的蜱类、蠓类进行分类鉴定,共捕获蜱类1属1种共计591只,均为长角血蜱,共捕获蠓类6属13种总计272只.[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常熟口岸蜱类、蠓类的密度、种群及区域分布.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更有效开展蜱类、蠓类防治工作,也为开展外来生物的监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顾锦清;陈建峰;朱卫立;孙英;李宗;何旭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珠海地区蠓科昆虫(双翅目:蠓科)调查报告(一)——引言,蠓亚科:贝蠓属1新种

    [目的]调查蠓科昆虫在珠海口岸地区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帐诱和挥网2种方法采集蠓.[结果]第1阶段采集到的蠓科昆虫标本,经分类鉴定已采集到蠓类3亚科8属,其中包括贝蠓属1新种,命名为章华贝蠓.记述了该新种的主要形态学鉴别特征.新种的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结论]本次调查为我国蠓亚科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虹;柯明剑;李书香;姚若东;虞以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尼罗病预防控制现状与进展

    西尼罗病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虫媒、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以野生鸟类为储存宿主,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的叫西尼罗热,并伴关节痛;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引发脑炎的叫西尼罗病毒性脑炎;引发脑膜炎的叫西尼罗病毒性脑膜炎;引发脑膜脑炎的叫西尼罗病毒性脑膜脑炎;表现有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西尼罗病于2002年在美国爆发造成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界的关注.为预防西尼罗病在我国的爆发流行,我们需高度警惕,未雨绸缪,开展西尼罗病毒监测,防止西尼罗病传入.为此,对西尼罗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黎伟明;赵庆龙;邓立权;彭月华;宋绪华;白光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ST8650远程网络视频控制喷洒系统消毒杀虫综合试验研究

    [目的]针对我国口岸卫生处理消毒杀虫分步实施,费时、费力而且达不到快速通关的要求,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应用AST8650远程网络视频控制喷洒系统喷洒消毒杀虫混配药剂,对出入境大批量传送带散货实施快速卫生处理.[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全、高效、环保和符合卫生处理标准的前提下,应用网络视频控制喷洒系统在装卸过程中完成对各类货物表面的快速喷洒处理,提高卫生处理单位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实现了现场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一次性完成消毒、杀虫的喷洒处理工作.[结论]该研究可广泛应用于国境口岸消毒,杀虫工作,以提高口岸卫生处理的整体水平和拓宽口岸消毒、杀虫的用药范围.

    作者:陈常森;陈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外体检表与我国出入境体检表的比较研究

    目前检验检疫系统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后提供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未得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给旅行者办理目的国签证带来了困难.分析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目前使用的健康证明书产生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设计年代久远,已不适应全球新的传染病病谱;二是由于缺乏对国外情况的了解,使国内的体检表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国际规范相去甚远.所以,完全有必要重新设计一张代表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形象的科学性较强,适用性较广的《国际旅行人员健康检查记录》.为此,选择了20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体检表格共45张,逐项加以统计分析,并与目前使用的《国际旅行人员健康检查记录》相比较,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简大钊;阎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的探讨

    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许多产品一般卫生质量、污染程度以及安全性常用的指标菌之一.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卫生安全性评价的可靠性.因此,对菌落总数检验中可能引起检验误差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作者:林彩华;许如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丹东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中携带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定量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丹东口岸从朝鲜进口冷冻水产品中携带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引起李斯特菌病的危险性.[方法]利用丹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验结果资料,结合危险性分析软件包@Risk4.5和Excel,开展了丹东口岸从朝鲜进口冷冻章鱼、海螺、紫石房蛤、江瑶贝、青柳蛤肉、河螺肉、河虾、蟹子、香螺和其他贝类中携带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定量危险性评估.[结果]消费由丹东口岸从朝鲜进口的冷冻章鱼、海螺、紫石房蛤、江瑶贝、青柳蛤肉、河螺肉、河虾、蟹子、香螺和其他贝类不具有危险性.[结论]建议对这个领域内的某些法规限制进行重新评价,降低因存在极微量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而退货处理所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作者:麻丽丹;金东权;王殿夫;陈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