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黑龙江口岸赴俄罗斯劳务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目的]通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干预性宣传教育,提高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随机抽取到黑龙江各个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赴俄罗斯劳务团体作为调查对象,对出国劳务人员在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取有效调查问卷4809份,并将调查结果的所有数据经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接受宣传教育人群属于性活跃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人群;经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后,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有效预防艾滋病方法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结论]此次宣传教育效果显著,建议今后检验检疫部门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作者:王艳梅;李明;鞠文东;王延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疟原虫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目的]研究并开发疟原虫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以满足国境口岸疟疾疫情的检疫需求.[方法]首先,建立疟原虫图像标准模板库;然后,图像经消噪处理,利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统计出细胞个数;后,系统对染色图像特征学习,利用已获得的染色图像特征点进行染色图像提取,从而报告出阳性感染疟原虫细胞.[结果]对疟疾薄血膜片总体识别率达90%.[结论]疟原虫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国境口岸疟疾诊断的效率与准确率,为疟疾数字化诊断奠定了基础.

    作者:殷竹君;陆永刚;丁永健;赵建;陆永昌;杨启生;田玲玲;轩昉;陈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拉山口口岸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检测结果

    [目的]调查阿拉山口口岸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了解HBV血清标志感染模式,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6年到阿拉山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进行HBsAg血清学检测,HBsAg阳性标本进行HBV血清病毒标志检测.将检测结果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37938份,检出HBsAg阳性2514份,检出率6.63%.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感染模式7种.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别、不同年代体检人群HBsAg感染率不同.[结论]HBV感染是体检人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大力宣传乙型肝炎预防知识,开展预防接种,加强监测,防止传播至关重要.

    作者:李文勇;汪福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核杆菌重组Rv3425蛋白的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的评价

    [目的]评价结核分支杆菌重组Rv3425蛋白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重组Rv3425作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51份确诊结核病人、143份健康人、38份卡介苗接种阳转者和42份非结核病人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水平,并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Ag85B蛋白及TB-DOT、TB-CHECK-1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评价重组Rv3425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结果]Rv3425与PPD和Ag85B抗原一样能够诊断结核病人,但PPD不能有效区分结核病人和BCG接种者,Rv3425和Ag85B蛋白可以明确区分.[结论]虽然重组Rv3425蛋白对结核病的阳性率尚不能与试剂盒媲美,但由于其能够有效区分结核病人和BCG阳转者,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备选抗原之一.

    作者:韩伟;崔鹰;闫冀焕;史玲莉;王九玲;吕冲;王洪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同时检测4种传染病病原体的蛋白质微阵列研究

    [目的]建立1种用蛋白质微阵列法可同时检测血清中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方法]将基因工程HIV、HCV、TP重组抗原和乙肝病毒单克隆抗体共价结合于固相载体玻片上,制成蛋白质微阵列.血清样本经稀释、加样、孵育、洗涤后,加上Cy3荧光标记物,用激光芯片扫描系统对蛋白质微阵列进行扫描成像.将获得的图像用Imagene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获数据根据cutoff值自动生成判断结果.用此蛋白微阵列系统检测了100份4个项目皆阴性的血清标本,确定了其cutoff值.检测了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筛选出4个项目皆阴性的标本40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标本30例;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血清各100份.[结果]蛋白质微阵列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丙肝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和阴性标本的符合率皆为100%,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7%,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蛋白质微阵列法检测HIV、HCV、TP和HBshg与EHSA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符合率.该法具有高通量、快速、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分析,在卫生检疫传染病检测方面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禾;吴忠华;杨宁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石口岸某公司外派劳务人员中梅毒感染高发原因调查

    [目的]了解黄石口岸某公司外派劳务人员中梅毒感染高发情况.提出针对这一特定人群的梅毒防治方案.[方法]收集2007年1-6月黄石某公司组织出国的1 256名劳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对受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阳性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受检的1 256名劳务人员中,梅毒感染者16例,梅毒感染率为1.28%.TPPA和RPR2项检测均为阳性者8例,TPPA检测阳性而砒'R检测阴性者8例.[结论]在以青壮年和特殊工种为主的这批出国劳务人员中,其梅毒感染率(1.28%)已大大高于黄石口岸梅毒的平均检出率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口岸梅毒的检出率水平.提示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传染病监测以及对其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晏林;胡秋萍;房洪;曾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朝鲜边民携带入境狗肉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集安口岸朝鲜边民携带入境狗肉旋毛虫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旋毛虫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制入境狗肉样,按文献[4]方法检验,并对寄生部位进行统计.[结果]7只白条狗阳性2只,阳性率28.5%.隔肌部位感染率高,为71%.[结论]检验结果表明,入境人员携带感染旋毛虫的狗肉入境,无疑会增加旋毛虫病的国际间传播的机会.为防止人感染旋毛虫,须加强卫生宣传,加强口岸查验和肉品卫生检验.

    作者:吴跃双;潘文;王琳;刘振志;吴爱华;逯艳辉;鲁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

    [目的]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方法]建立了生产疫苗用的Vero细胞库并进行了检定,分离培养可稳定传代的SARS病毒,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ARS疫苗生产的细胞库和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病毒种子批;优化确定SARS疫苗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通过动物实验,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了符合SARS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使用的细胞库;分离获得了可稳定传代的用于疫苗生产的SARS病毒株;建立了适用于产业化的SARS病毒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制备的人用SARS灭活疫苗经小鼠、豚鼠、家兔、恒河猴不同种动物试验,免疫后动物可产生较高SARS病毒中和抗体,可以有效防护SARS病毒对动物的攻击.安全性实验表明,该疫苗未见毒副反应.[结论]试验研制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设计的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文,待进一步研究后,可望进行规模化生产.

    作者:陈建雄;杨秀娟;陆琳;郑海发;丁若愚;李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北口岸入境外籍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加强对入境外籍人员的艾滋病监测,更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2002-2006年对3603名入境外籍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12例,阳性检出率为0.33%.从200名入境外籍军人中检出3例HIV感染者,阳性检出率为1.5%.[结论]针对短期入境外籍人员的健康管理,现行法规还存在着诸多盲点,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消除这一入境传染病监测的盲点.

    作者:董辉;沈军;孙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二连口岸出人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二连口岸各类出入境人员中疾病分布的特点,为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二连口岸24396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监测对象中存在着多种疾病.按检出率的高低排列:HBsAg阳性、肝功异常、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肺结核、梅毒、HIV抗体阳性.[结论]认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作者:白长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东南亚七国常见害鼠种类及其分布概况

    [目的]防止国外有害鼠类传人我国,进一步提高卫生检疫人员对害鼠的识别能力.[方法]对收集到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7国常见害鼠的种类与分布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我国尚无分布的种类进行形态学描述.[结果]东南亚常见害鼠分别属于小家鼠属、家鼠属、板齿鼠属、小竹鼠属、竹鼠属和青毛鼠属.我国尚无分布的种类有:印度小家鼠、土色小家鼠、褐小家鼠、马来家鼠、稻田家鼠、小板齿鼠和缅甸板齿鼠.[结论]掌握我国周边国家常见害鼠的种类、分布及其特征,将有助于卫生检疫人员及时发现外来啮齿动物种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传疾病的发生和外来生物的侵入.

    作者:郑剑宁;裘炯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台州口岸入境小型散装废五金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

    [目的]调查台州口岸入境散装废五金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现状,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在台州口岸入境的172艘次,往返于日本一台州航线,运载废五金的小型散货船进行医学媒介生物携带情况调查,并对调查中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蝇类阳性船舶17艘次,阳性率9.88%,捕获蝇类2种,264只;发现蜚蠊阳性船舶4艘次,阳性率2.33%,捕获德国小蠊1 577只;未发现有鼠类阳性.[结论]积累了该类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本底资料,对该类船舶实施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卫生检疫的工作模式.

    作者:胡青松;徐意;朱圣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太仓港进口废纸卫生除害处理效果的评价

    [目的]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为控制太仓口岸进口废纸中的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对太仓口岸2004年以来进口废纸携带病媒昆虫和动植物有害生物的截获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对进口废纸携带病媒昆虫、植物害虫及病原微生物的情况进行卫生处理前后的比较,对卫生除害处理的杀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3483批次,89982个集装箱标箱的进口废纸进行查验时,从697批次中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62种2375种次.在采取卫生除害处理措施后,有害生物绝大部分为死体,杀灭率接近100%.对于病原微生物,在卫生除害处理前12个样品中,细菌总数高的达15万个/g;真菌总数高的达28000个,g;大肠菌群定性实验阳性数5个,占样本数的42%;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3个,占样品数的25%;绿脓杆菌阳性1个,占样本数的8%;溶血性链球菌未发现.卫生处理后对应采样,细菌总数高的为6700个,g,12个样本细菌平均杀灭率为94.9%;真菌总数高的为4200个,g,平均杀灭率为86.5%;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杀灭率为100%.[结论]太仓检验检疫机关对进口废纸实施口岸检疫、卫生除害处理及后续监管,能够有效地防止进口废纸中有害生物及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侵害,保护了太仓口岸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作者:许强;朱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蜡样芽胞杆菌重组质粒标准的构建

    [目的]构建蜡样芽胞杆菌16s-23sITS重组质粒,为实时荧光PCR检测蜡样芽胞杆菌提供质粒标准.[方法]选择蜡样芽胞杆菌16s一23sITS特异基因作为目的靶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采用普通PCR扩增特异靶序列,克隆到pGM-T载体后,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经蓝白斑筛选,再分别用EcoRI酶切,普通PCR及测序3种方法证实目的片段已成功重组.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标准曲线.[结果]成功构建目的重组质粒,并以此为标准制作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重组质粒标准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2copies/μl~108%opies/μl)和灵敏度.[结论]该方法构建的16s-23sITS基因重组质粒能满足实时荧光定量测定对参考标准的要求,为后续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

    作者:田绿波;左浩江;陈肖潇;周倩;樊学军;吴志云;裴晓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顺德港客运口岸禁止人境携带物截获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顺德港客运口岸禁止入境携带物截获的种类、季节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顺德港客运口岸2006年1月一2007年9月截获的禁止入境携带物,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统计,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顺德客运口岸截获的禁止入境携带物以水果类为主,占截获总数的74.2%.截获携带物数量的消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国人特有出游习惯和传统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8月、lO月较高,l一3月较低.[结论]应根据顺德港客运口岸禁止入境携带物的种类以及季节变化情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作者:叶柱华;匡维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丹东口岸首次从进口冷冻水产品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

    [目的]对丹东口岸入境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监测,防止霍乱弧菌传入我国,引起疫情.[方法]参照<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和卫生部1999年出版的<霍乱防治手册>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丹东口岸从朝鲜进口冷冻水产品(冻章鱼)中检出霍乱弧菌,经鉴定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为丹东局首次从冷冻水产品中检出该菌,CT毒素基因检测阴性.[结论]从冷冻水产品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在国内较为少见,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虽然本次检出的O1群霍乱弧菌CT毒素基因检测阴性,但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高世光;郝陶光;金东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6-2007年汕头口岸进口水产品检测结果分析

    为防止有毒有害水产品进入国内,确保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口岸报检入境的水产品加强了监测.2006-2007年对来自美国、英国、泰国等20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产品抽样检测,共检测264批,不符合我国检疫要求的4批,不合格率0.38%,对不合格进口水产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作者:张健民;肖德雄;吴松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迷你鸡仔饼生产厂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广东小吃--迷你鸡仔饼具有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其微生物超标等质量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消费者担忧和关注的焦点.HACCP是目前世界上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迷你鸡仔饼加工厂通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可以确保鸡仔饼从原料验收、加工到流通过程中,安全危害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谌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九万名国际旅行者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者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监测预防接种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5年1月-2007年6月的预防接种基本情况和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年半的时间,共有90 155人次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副反应者共有1 09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1.22%.A+C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副反应发生率高,达32.31%;其次为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为12.36%;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菌苗的副反应发生率仅分别为0.12%和0.19%.[结论]虽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实施预防接种中已经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的有关事项,使用安全高质量的疫苗,做好疫苗的冷链运输,并加强咨询过程中的问诊和接种前的重复问诊,大限度的降低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本结果显示,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率仍然是较高的,今后应对预防接种后副反应予以高度关注.

    作者:孙杰;耿丽梅;马吉雪;邹洪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东检验检疫局发现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目的]总结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在口岸的发现与有效控制的经验,完善国境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在国境口岸,通过检疫查验、健康申报、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测筛查、病人隔离医治、密切接触者跟踪调查、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对口岸发现的发热病人进行登革热、疟疫、基孔肯雅热的排查与诊断,对出现的传染病疫情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确诊1名入境发热者为中国内地首例输人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时有效,避免了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疫情的扩散.[结论]对中国内地首例输人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成功应急处理,为国境口岸处置输入性传染病疫情提供了成功模式,为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林苗;李华;黄吉城;王凝岚;黄鹂;潘德观;戴俊;宋卫;郑夔;李小波;洪烨;相大鹏;郭渡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川擂鼓震区卫生防疫消毒效果初评价和传染病监测

    [目的]了解北川擂鼓震区卫生防疫消毒效果和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卫生防疫模式的转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便携式余氯检测仪对防疫村落的地表水进行余氯检测和利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震区传染病进行监测.[结果]6月上旬防疫村落的地表水均检测到了余氯,测量值在0.20mg/L左右,转变卫生防疫消毒模式后,6月下旬为0.09mg/L,灾区在6月份未发现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结论]根据地表水余氯检测结果,可对消毒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既达到了防疫目的又保护了环境;通过对灾区传染病的监测,可为应急状态卫生防疫模式向过渡期卫生防疫模式的转变提供依据.

    作者:李平;章琪;田桢干;曹敏;陈建宁;赵文斌;郭晓东;殷波;袁平;易建平;何宇平;张明霞;卢钟山;张柏青;徐金记;邵祝军;王世文;王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建立检验检疫机构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质检系统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紧临灾区的四川检验检疫局全体员工更是冲在了抗震救灾的前线.他们在蓬勃开展的救灾工作中,结合检验检疫工作的专业特点,对检验检疫系统应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从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阶段性特点,检验检疫机构参与救灾的工作任务及内容,检验检疫机构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欧阳小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