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科学地评估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潜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份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血清进行TRUST试验、TP-IgM抗体的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病史和治疗情况的调查和随访.[结果]64名血清TPPA试验阳性、TRUST试验阴性者,其血清TP-IgM抗体全部为阴性.其中有26人来随访,未发现其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血清TRUST试验和TP-IgM抗体均仍为阴性;19名血清TPPA试验阳性、TRUST为可疑反应者,只有1份血清TP-IgM抗体为阳性.其中有11人来随访,其血清TRUST试验有4份转为阴性,TP-IgM抗体(包括1份原TP-IgM抗体为阳性者)全部为阴性,也未发现其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82名血清TPPA试验阳性、TRUST也阳性者中,TRUST试验滴度在1:4以下者,TP-IgM抗体阳性极少.有43名接受正规治疗后.随访虽也未发现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只有9名血清TRUST试验转为可疑反应或阴性.[结论]TRUST试验的阴性结果是可靠的;在梅毒患者接受治疗前,TRUST试验的阳性结果(排除生物学假阳性)也是可靠的;但在接受正规治疗后,TRUST试验的阳性结果已难以反映实际病情.
作者:杨寿旺;黄建可;李睿;吴昊;周振达;徐建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1份HIV抗体假阳性报告产生的原因,防止同类假阳性结果的发生.[方法]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各个环节分析产生假阳性的原因.[结果]假阳性可能由于标本准备过程中的污染所致.[结论]对HIV抗体筛查检测阳性标本,在条件允许时,建议采集第2份标本后再进行确证试验.对HIV抗体检测须全过程控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作者:张华荣;曾令聪;陈正明;廖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以期为加强出入境人员管理,做好疾病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度济南地区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实施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50409人,结果表明出入境人员数量呈逐年增长,人员构成也逐年发生变化.疾病总检出率为187.33‰,其中传染病检出率为24.68‰,非传染性疾病检出率为162.65‰,标化后疾病检出男女之比为2.09:1,传染病检出男女之比为1.71:1.疾病总检出率年龄分布呈双峰型,而传染病检出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呈单峰型分布,但以45岁年龄组为高.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高达38.88‰,高于境内各类人群.[结论]口岸疾病监测和控制的重点是入境人员,加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对提高疾病防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远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西尼罗热传人我国的各个风险因子,建立西尼罗热传人风险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方法]运用理论流行病学的原理,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排序法设定指标的权重,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建立了西尼罗热传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1级指标和10个2级指标;采用专家排序法确定指标各权重,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72;进一步用数学模型表达式进行传人风险的综合描述.[结论]虽然本课题研究的结果为低等程度风险,但是评估值比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徐云庆;刘春晓;顾大勇;曹鑫;史蕾;赵纯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拷贝数、HBV血清标志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酶(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综合判定乙型肝炎患者受HBV感染的程度.[方法]从11 006名来沪境外旅行者中发现484例HBsAg阳性,选取其中的8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DNA拷贝数及HBV血清标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ALT、AST.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BV各血清标志均与HBV-DNA拷贝数存在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V-DNA检测[的表达量与HBeAg存在明显的依从性(回归系数B=2.850,P=0.001).HBV-D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清酶定量检测,ALTp=0.047,ASTp=0.01,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间血清酶指标存在差异,而血清酶正常组与异常组的定性检测,ALTp=5.27,ASTp=0.16,血清酶正常组与异常组间HBV-DNA拷贝数无差异.HBV-DNA拷贝数与血清酶无相关性(相关系数ALTr=0.048,ASTr=0.143).[结论]HBeAg的表达与HBV-DNA拷贝数有很好的依从性.HBV-DNA存在与否与肝脏损伤有关,但肝脏损伤程度与血清中HBV-DNA数量无直接关系.
作者:张琳;叶魏;方筠;王家栋;韩晓晖;田祯干;乔中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血清标志e抗原(HBeAg)的阳性与阴性模式在不同病毒复制水平中的分布,并分析这2种模式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感染血清标志,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HBV的拷贝数,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内的ALT.[结果]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升高,HBsAg和HBe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HBs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且HBsAg和HBeAg阳性组的ALT水平要显著高于HBs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P<0.001).[结论]HBeAg阳性检出率与病毒复制水平和ALT异常的检出率间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HBeAg阳性是反映HBV复制水平的可靠指标,可作为疾病进展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兵;朱玉兰;刘胜牙;高朝贤;王青;刘广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新沙口岸2006-2007年鼠形动物及寄生蚤监测结果,掌握鼠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妊娠变化等情况,为口岸开展卫生检疫工作、建立预防机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新沙口岸范围内(包括新沙港区、中兴码头区、马士基集装箱公司),采用夹(笼)夜法定人、定时、定点进行鼠形动物调查.[结果]全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15只,经鉴定为2的2科3属4种,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获总数的57.78%,年平均鼠密度为2.10%,年妊娠率达22.72%.[结论]持续性地实施鼠类防制措施,能保持鼠害在低密度水平,但仍然需要密切监控,倍加重视.
作者:刘跃明;梁文俭;金铁山;张龙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天津港2006年全年租2007年上半年所有入境船舶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指导在入境船舶上对医学媒介生物的检查,有效防止媒介生物传人我国.[方法]利用多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建立数学模型.[结果]研究发现起航港是否疫区、船舶国籍、船舶装载货物类型、航舶到港时间、船舶类型、船舶吨位、船舶船龄7个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了数学模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国际航行船舶医学媒介生物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能较好地指导入境船舶媒介生物检疫查验工作.
作者:毕玉国;谭绪良;许庆华;周君野;关淳;谢庚发;周宝森;尹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分布,其流行区域主要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呈上升趋势.的前戊型病毒性肝炎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研究认为,戊型病毒性肝炎青壮年男性多发,儿童感染率较低,孕妇病死率较高,老年人发病率相对低.但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戊型病毒性肝炎在老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病程长,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肝功能受损严重,常因引起并发症而造成高死亡率.为此,就戊型病毒性肝炎对老年人的危害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鲁波;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为建立进境集装箱携带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防止疫病疫情经口岸传人.[方法]根据<进境空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程序(试行)>,对2007年经汕头海港口岸进境空集装箱携带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进境空集装箱3720标箱,发现携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阳性箱426标箱,阳性率为11.45%.其中,携带生活垃圾的有217标箱,占阳性箱的50.93%;其次为携带废旧汽车配件,废旧电子元件的有81标箱,占阳性箱的19.02%.[结论]进境空集装箱携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突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进境集装箱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有效防止疫情疫病经集装箱传人.
作者:王立忠;蔡耿民;谢永生;许玲;彭东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配熏蒸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载体定量法和现场消毒试验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在体积为5.832m3密闭玻璃屋内,该复配熏蒸剂浓度为55g/m3时,静置消毒4h后,对染于载体布片上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2之间,对染于载体布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1;该复配熏蒸剂浓度为120g/m3时,静置消毒4h后,对染于载体布片上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3.[结论]准确而合理地掌握各种参数,该复配熏蒸剂才能很好地发挥其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作者:廖如燕;陈胤瑜;宋卫;邹海滨;钟昱文;于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复配熏蒸剂对多种害虫及鼠类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靶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复配熏蒸剂在实验室内对多种害虫及鼠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半数致死浓度(LD50)均在38min以内,且实验室及现场内的24h死亡率均达100%,且无复苏现象.[结论]该复配熏蒸剂对多种害虫及鼠类具有良好杀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胤瑜;宋卫;廖如燕;卢文成;李小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8年3月23日,深圳福田口岸入境红外线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发现1名入境旅客监测体温为38.1℃.现场卫生检疫人员立即将该旅客送至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田口岸工作部进行现场医学排查.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审检查确定该旅客为B型流感患者.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深圳皇岗出入境检疫检疫局检疫人员对该病例采取了相应的卫生检疫措施.
作者:刘春芳;李荣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保健品中违禁添加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盐酸芬氟拉明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水(8+2)提取后,采用LC-MS/MS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盐酸芬氟拉明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5mg/kg、0.5mg/kg、0.05 mg/kg.在添加水平为0.5-25mg/kg的范围内,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回收率为82.0%~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7.9%;在添加水平为0.05~2.5mg/kg的范围内,盐酸芬氟拉明的回收率为83.1%~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6.8%.[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快捷,能够满足对保健品中违法添加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盐酸芬氟拉明的检测要求.
作者:郭俊峰;杨冀州;李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中国和美国免疫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二者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探讨了美国免疫程序在国际旅行者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一步做好国际旅行者的预防接种和保健咨询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何洪涛;陈河香;王舜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豪华邮轮一起诺如病毒性肠胃炎疫情处置,关注国际间疫情变化,为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快速反应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对来沪某大型豪华邮轮发生旅客不明原因腹泻的情况开展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施卫生检疫措施.探讨口岸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对策.[结果]经过对邮轮患者标本和食品样品的细菌学和病毒学检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确定为诺如病毒引起的群发性腹泻,采取了以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为重点,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卫生检疫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国境卫生检疫应在排除检疫传染病[目的] 情况下,扩大疾病的监测范围,以控制常见的 、多发的 、易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作为重点.根据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调整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策略,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技术保障,建立应对突发疫情快速反应体系.
作者:章琪;方筠;田桢干;何宇平;卢钟山;李平;王家栋;陆晔;韩晓辉;王健;史方;周璇;阎俊;严刚;沈士伟;王桂江;林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快速确认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成功经验,完善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在上海口岸,对发生疫情的邮轮通过检疫查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疫情性质后,通过实验室有针对性的系统检测,对邮轮上发生的群体性急性胃肠炎进行快速诊断,从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实验室多种方法检测,确认引发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为诺如病毒.[结论]对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快速准确诊断将为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王家栋;章琪;方筠;田桢干;韩晓辉;沈士伟;陆晔;阎俊;严刚;周璇;卢钟山;何宇平;李平;史方;王桂江;林建伟;朱美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