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深圳口岸国际旅行人员中HIV-1感染者耐药基因型检测分析

    目的 对深圳口岸1996-2008年已确诊的6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进行耐药性突变分析,以了解深圳口岸国际旅行者HIV-1耐药性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聚合酶基因,对所获得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再将所获得的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果在68例HIV-1感染者中,经巢式RT-PCR扩增并获得聚合酶基因序列68份.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人群未检测到蛋白酶抑制剂(PI)原发耐药突变;11例感染者发生反转录酶抑制剂(RTI)耐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率为16.17%;其中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7.35%(5/68)和8.82%(6/68).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深圳口岸国际旅行者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这对于我国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胜牙;朱玉兰;刘春芳;李微;古莉冰;张登峰;俞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疾病分布特点及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对武汉口岸52598名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各类疾病及异常指标者14 856例,总检出率为28.24%.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有高血压、心电图改变,检出率分别为15.49%、11.40%;传染性疾病有肺结核、梅毒抗体阳性、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78%、0.55%、0.02%.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疾病监测,在切实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对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促进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王汉华;程铭;杨俊义;周艳;李斯隆;刘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盘锦口岸出境人员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盘锦口岸出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分析B超检查结果确定疾病谱,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了11359名出境人员的B超检查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检出16类疾病2948例,检出率为25.95%.其中脂肪肝2273例,占总数的20.01%;30~5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男女检出率有显著差异.胆囊息肉179例,检出率为1.58%;胆囊结石104例,检出率为0.92%;肾脏结石196例,检出率为1.73%;肾脏囊肿99例,检出率为0.87%;另外还检出胃癌1例.结论 通过对出境人员进行疾病监测体检的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阳性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出境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田虹;李长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马尔堡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马尔堡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 人工合成马尔堡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作为阳性对照模板,设计实时荧光RT-PCR引物、探针并构建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建立的马尔堡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马尔堡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1型~4型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2拷贝/反应.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对马尔堡病毒的快速检验.

    作者:洪烨;郑夔;相大鹏;黄吉城;戴俊;师永霞;李小波;幸芦琴;郭波旋;邓燕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突变研究

    目的 对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突变方法进行临床研究,评价检测能力及在国境口岸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病人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以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为标准,获得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 对347例结核病人临床分离培养样本,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检出271例利福平敏感标本,76例利福平耐药标本.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出269例利福平敏感标本,78例利福平耐药标本,灵敏性为93.42%,特异性为97.42%,符合率为96.54%.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速度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突变的快速检测,适于国境口岸对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作者:马艳艳;李辉;赵东阳;李静;李庆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合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用复合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方法 研究根据鼠疫耶尔森氏菌pl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研究,建立了复合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方法,用于鼠疫的筛选和诊断.结果 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100%,低可检出10个拷贝的质粒DNA分子,可对1×101~1×106拷贝范围内的模板进行定量,低可检测至1×102 cfu/ml细菌.该方法的精密度好,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不同时间测定3次及同一时间5次重复实验结果Cv值均<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方法,可对鼠疫耶尔森氏菌进行快速检测、准确辨别和早期诊断,对鼠疫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禾,;吴忠华;郑伟;吕沁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疟原虫新型恒温扩增快速筛检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可现场使用的疟原虫快速检测方法,为检验检疫基层实验室开展筛检和监控工作提供技术手段.方法 通过合成特异引物和探针,系统筛选,优化恒温扩增条件,建立疟原虫核酸等温扩增方法,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扩增产物,并测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疟原虫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方法灵敏度达到103拷贝/ml,反应特异,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3h可报告结果.结论 本研究应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PA)对疟原虫的核酸进行扩增,并应用试纸条检测技术检测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时间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媛;宋凌浩;孟家祺;朱玲玲;陆永昌;陈瑞;石坚;胡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长乐辖区口岸蜚蠊本底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长乐辖区口岸各开放码头蜚蠊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防治蜚蠊和鉴别输入性蜚蠊种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一采用标准诱捕盒法,每月上下旬各监测1次,连续12个月.结果 2008-2009年调查共捕获各类蜚蠊1 44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科2属4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其次是美洲大蠊;长乐辖区口岸蜚蠊年平均密度为0.23只/盒.结论 长乐辖区口岸蜚蠊密度低于国家标准,但仍需进一步做好口岸蜚蠊监测工作;本次调查为今后辖区口岸蜚蠊防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技术资料.

    作者:林伟;洪兆祥;连维春;张述铿;吕安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家港入境船舶媒介生物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状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张家港194艘入境船舶,按照季节、国籍和船舶种类的不同,分析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状况.结果 蝇类、蜚蠊为船舶携带的主要媒介生物,检出率分别为37.10%和10.31%,蝇类具有季节消长规律.中国和东南亚国籍船舶、装载废钢的船舶携带医学媒介风险较高.结论 进行风险分析,加强对中国、东南亚及装载废物原料船舶的卫生监督,做好高温季节的灭蝇工作,能有效防治媒介入侵.

    作者:冯进;朱加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首次从老挝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版纳病毒

    目的 对中国-老挝边境口岸地区云南省勐腊县和老挝勐新县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版纳病毒检测.方法 2009年8月在勐腊县、勐新县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从蚊虫研磨液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扩增版纳病毒第3、5、7、9、11、12节段序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核酸扩增阳性标本的基因组带型,利用MEGA 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检测蚊虫标本80批,其中3批老挝标本扩增到版纳病毒第3、7、11节段核酸序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3个阳性分离物的基因组均为12条带双链RN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老挝版纳病毒分离物位于2个进化分支,其中1株与越南分离株关系近.结论 首次从老挝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版纳病毒,老挝分离株与中国、越南分离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

    作者:郭金金;英叫·普塔翁;燕清丽;康梦·端帕占;赵文;杨学兵;张晓龙;桑豪;孙肖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海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实现宁波海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科学发展.方法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分析国际国内公共卫生发生、传播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宁波口岸开发建设实际,通过大榭港区贯彻落实《国际卫生条例(2005)实践,对大榭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海港实践过程和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结果 大榭国际卫生港口的成功创建,对推动整个宁波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 通过大榭口岸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经验积累,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宁波口岸核心能力的提升.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日本传染病监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介绍日本开展传染病监测的基本情况及其特色,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建议.方法 从传染病法律法规、传染病分类、报告要求等方面分析日本的传染病监测情况.结果 日本的传染病监测已超百年历史,随时代变化和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病种,重视流行病学信息的收集,利用互联网及时发布信息和开展宣传活动.结论 我国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逐步增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数量,增加对传染病感染地域、途径等流行病学信息的收集,利用互联网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

    作者:吕良勇;沈智勇;许承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功能卫生除害处理专用车辆的研制

    目的 了解目前口岸卫生除害处理的现状,研究设计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先进、高效的卫生处理专用车辆.方法 根据当前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形势的需要,设计出了多功能卫生除害处理车,并进行了多次试用和改进.结果 多功能卫生除害处理专用车的使用,提高了卫生除害处理的效率,并可以在检疫查验、卫生监督及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多功能卫生除害处理专用车辆具有高效、灵活、稳定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口岸卫生除害处理的效率.

    作者:张军伟;李西标;于长友;刘明杰;李磊;孙伟东;姜宝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入境集装箱废纸硫酰氟熏蒸时间-浓度分布研究

    目的 掌握入境集装箱废纸应用硫酰氟卫生处理的时间—浓度分布,开箱散气所需的安全时间和影响因素,探索卫生处理效果评价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10月,随机选择120个装载入境废纸的40英尺集装箱,按12 g/m3硫酰氟投药,对集装箱废纸实施密闭熏蒸处理,检测投药24h内,箱体内不同部位药物浓度变化,以及开箱散气6h内箱内药物浓度变化.结果 熏蒸24h内,箱内药物浓度均能达到56 g/m3以上,投药6h后箱体上、中、下部浓度均衡;开箱散气6h,99.2%箱内浓度低于5ppm的安全水平.结论 在自然环境下,按12 g/m3硫酰氟投药,投药6h后,箱体内上、中、下部浓度达到均衡.开箱散气所需时间<6h,获得40英尺集装箱废纸硫酰氟熏蒸时间—浓度分布.

    作者:陈佳木;宋诚本;于勇;赖天然;肖琦璘;李平航;高思维;徐海涛;陈岩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快速智能闸口集装箱消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为了实现集装箱自动感应式消毒,提高消毒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货物的通关速度,促进港口发展.方法 采用微机系统、红外线感应器、自动消毒探测器、时间继电器、液位传感器、自动加水加药装置等先进技术手段,研发了快速智能闸口集装箱消毒系统.结果 系统建成后可从原来每车消毒时间约2 min缩短至约45 s,每个通道日处理量可达1 000个标箱.结论 该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消毒效果好,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口岸推广应用.

    作者:杨承峰;金朝荣;兰湛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进出口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进出口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方法 采用传统两步增菌,平板划线,分离可疑单菌落,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普通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清凝集试验确认分离菌株.结果 从水产品样品分离的菌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结果相似度达97%,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霍乱弧菌,ctx毒素基因检测为阴性,血清凝集试验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从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非流行株,但仍需要加强主动监测,预防疫情的暴发.

    作者:李正义;贾俊涛;梁成珠;卢丽丽;姜英辉;祝素珍;赵丽青;房保海;雷质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北京口岸首例预防接种现场突发异常反应的案例分析

    目的 总结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快速救治疫苗接种现场出现异常反应的成功经验,完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对突发急救事件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 对疫苗接种现场发生的首例异常反应者,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采取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和合理用药等急救措施,对突发异常反应者进行救治.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出现异常反应的接种者转危为安.结论 北京口岸首例疫苗接种现场出现异常反应的成功救治,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突发急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徐惠芳;李林平;唐丽;王筱菲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