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杭州口岸出入境留学人员麻疹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出入境留学人员麻疹免疫状况,为加强口岸麻疹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杭州口岸出入境留学人员健康体检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了部分人员的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受检出境和入境留学人员麻疹IgG抗体GMC分别为432.89 IU/L、569.63 IU/L,抗体阳性率为90.4%、88.0%,抗体保护率为13.6%、35.4%.各年龄组GMC和抗体保护率均为入境>出境,19~岁和23~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非洲地区留学人员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结论 出入境留学人员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学年龄段,对麻疹的免疫率低于WHO建议水平,属麻疹易感人群,应加强监管.

    作者:李莉;蔡玉峰;徐琦;何蕾;郑伟;吴忠华;吕沁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吸毒针具残血与静脉血HIV抗体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对回收吸毒针具残血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研究该检测方法用于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云南省中澳艾滋病项目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在云南边境地区和昆明市回收的1 723支静脉吸毒针具残血样本及与回收吸毒针具残血样本对应的静脉吸毒人员中采集静脉血样本472份进行HIV抗体检测;对回收吸毒针具残血样本和吸毒人员静脉血样本的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同一个吸毒者而言,用回收吸毒针具残血样本与静脉血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回收吸毒针具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流行检测是可行的.该方法也可作为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常规监测工作的补充.

    作者:梁跃波;张志强;朱莹;张琼华;罗中鑫;王宁莉;朵林;李洪;罗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范围内人间鼠疫、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方法 搜集、整理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近60年人间鼠疫流行及2000-2010年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资料.结果 1964-2010年,蒙古国感染鼠疫患者224例,大多发生在8、9月份,男性的感染机率明显高于女性;1950-2010年,中国内蒙古感染鼠疫患者330例,主要发生在4~8月,感染人群主要是野外作业接触者;中国内蒙古地区的4型鼠疫疫源地在2000-2010年共检出鼠疫菌1 256株,鼠间鼠疫的流行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长爪沙鼠疫源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长爪沙鼠疫源地乌兰察布高原地区>布氏田鼠疫源地锡林郭勒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察哈尔丘陵地区>蒙古旱獭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松辽平原地区;蒙古国有多个省、县鼠间鼠疫流行,疫情严重的是戈壁阿尔泰省、前杭盖省和库苏古尔省;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长爪沙鼠的鼠密度明显在逐年增高.结论 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鼠间鼠疫广泛存在,近年来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人间鼠疫的感染率、病死率及流行强度在整体降低;蒙古国的流行强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内蒙古地区.

    作者:李彬;郝广福;孟传金;乔舜;魏怀波;刘俊;赵钢;李宏;乔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9-2012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后,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方法 以2009-2012年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HIV的监测情况及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对27472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3例,总检出率0.27%.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主要感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播.结论 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胜牙;朱玉兰;刘春芳;李微;古莉冰;甄胜西;李东晓;张登峰;董瑞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媒介新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目的 对上海浦东机场蝇类携带新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将上海浦东机场口岸捕获的蝇体细菌分离培养至单克隆,使用Vitek2 Compact进行初步鉴定,扩增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比对.使用Mega5,Neighbour-joining方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 从大头金蝇体表分离出一株菌,疑似造成暴发性脓毒症的污蝇解壳杆菌(Wohlfahrtiimonas chitiniclastica).进化树分析表明为同种菌,16S rRNA相似性为98.66%.结论 从大头金蝇体表成功分离到W.chitiniclastica菌的新记录.

    作者:曹晓梅;陈拓;祁军;姚李四;张晓龙;郭天宇;邓耀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2012年福建口岸鼠形动物携带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福建口岸鼠形动物间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2年采用鼠笼法在福建口岸捕获鼠形动物;以间接血凝和反向间接血凝实验对鼠血清和肝脏分别进行鼠疫F1抗体及抗原的检测;以套式RT-PCR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以PCR对鼠肾进行钩端螺旋体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监测采集1 279份鼠血清及2430份鼠肝脏标本,分别进行鼠疫F1抗体、F1抗原检测,均为阴性;采集的845份鼠肾标本检出钩体核酸阳性29份,阳性率为3.43%;采集的2340份鼠肺标本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150份,阳性率为6.41%,均为家鼠型.结论 福建口岸鼠疫处于静息状态,鼠形动物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的风险存在,应加强对主要宿主携带病原体的检测,并针对其流行特点采取措施.

    作者:柴文丽;王宇平;张建明;许卿;郑燕平;李枢;黄野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马拉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适应国境口岸地区特定鼠种中普马拉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Beacon Designer7.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以人工合成普马拉病毒S基因的片段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模板的Ct值与模板稀释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y=-3.122x+ 38.605,R2=0.995,PCR扩增效率为109.1%,其低检出限为31.6 copies/μl.结论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于普马拉病毒的快速检测.

    作者:杨鹏飞;燕清丽;张丽萍;徐焕洲;王玉春;甄维;胡孔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云南边境缅甸籍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缅甸籍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云南陇川、盈江2个边境县缅甸籍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吸毒行为等高危影响因素,HIV阳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251名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08%.调查人员中,96.81%为男性,未婚占48.20%,79.28%为初中以下学历.上个月注射时与他人共用过注射液或容器占14.70%;上个月与别人共用过针具的占12.75%;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59.76%;近一次付费性交易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31.87%;共用过针具、没有使用安全套及没有做过HIV检测者HIV感染率高.结论 缅甸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共用吸毒针具及高危性行为普遍.将针具交换、安全套发放、美沙酮服务及咨询检测等措施综合应用,才能遏制边境地区缅甸籍吸毒人员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朵林;林赟;杨丽华;李双花;闫萍;刘济;薛皓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珠江水域广州口岸鼠形动物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珠江水域广州口岸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口岸鼠形动物防控、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笼)夜法调查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繁殖及体表寄生虫等情况.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形动物1984只,隶属于2目2科3属8种,其中施氏屋顶鼠是广州地区口岸首次发现;优势种为臭鼩鼱和褐家鼠;年平均鼠密度为2.26%;呈双峰型;高峰期出现在9~11月和6月.结论 本次调查掌握了珠江水域广州口岸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

    作者:宋卫;林厚炳;陈胤瑜;于洋;梁慧懿;刘跃明;郭郁华;邹海滨;黎子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NA条形码技术用于原木携带蚊种的鉴定

    目的 对临沂口岸进境原木上截获的蚊种进行DNA条形码研究确定蚊种.方法 使用双翅目COI基因国际通用引物对原木携带蚊种COl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确定蚊种.结果 待测蚊种COI序列与GenBank中编号为HQ398903.1的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序列相似性为99%.结论 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成功地对媒介蚊类进行分类鉴定,该技术可弥补蚊虫形态缺失和形态学鉴定知识不足对蚊类鉴定的影响.

    作者:王颖;王勇;高涛;刘明杰;李西标;岳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日本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处于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位居前列.如何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对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日本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在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对策.

    作者:姚跟;甘彦欢;胡锟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控)数据,查找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内部质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实验室2012年度5个检测项目990个点的内部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失控、警告、位移和漂移分别占质量控制(质控)总点数的0.20%、0.20%、1.82%和0.6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质控异常分别占各自质控总点数的3.05%、0、0.51%、0.51%和10.10%;试剂、质控品、人为因素、仪器设备和其他原因产生的质控异常分别占质控总点数的0.20%、1.41%、0.30%、0.30%和0.61%.结论 位移是多见的质控异常形式,ALT是发生质控异常多的检测项目,质控品是质控异常常见的原因,这些是实验室内部质控的重点.

    作者:王玉兰;赵辉;杨慧丽;付汝坤;王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盐田口岸入境空箱检疫监管模式探讨

    目的 建立海港口岸入境空箱监管新模式,预防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医学媒介生物、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等随空箱入境传播.方法 将闸口查验和港区抽查相结合,设置闸口检验检疫工作间和港区国检复查点,对不合格空箱进行全程监管.结果 2012年盐田口岸入境空箱查验不合格率达0.78%,同比增长77.27%,每月的不合格率由低的0.37%提高至高时的0.83%.同时对不合格空箱后续处理进行全程监管,提高了纳入Ⅱ/Ⅲ类情况不合格空箱的比例.结论 将闸口查验与港区抽查有机地结合,既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又强化了不合格空箱处理过程的全程监管,有效地控制入境空箱检疫风险.

    作者:夏新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卫生杀虫剂常用剂型对手动式喷雾器雾化性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不同喷雾液剂型对手动式喷雾器的雾化效果的比较,为卫生喷雾器性能评价和卫生杀虫剂剂型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手压式喷雾器锥形喷头分别雾化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胶囊悬浮剂和纯水,观察和比较各剂型雾滴的粒谱分布、雾形分散等性能参数.结果 与水剂雾化效果相比,除悬浮剂雾形分散角减小外,其余3种雾形分散度略有增大;结合雾粒分散均匀性观察,各剂型雾化效果表现为:乳油>微胶囊悬浮剂>水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各剂型雾粒比水剂型雾粒细,雾粒体积中径(VMD)均小于100 μm,大小依次为乳油<微胶囊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雾粒尺寸分布跨度均大于水剂,依次为微胶囊悬浮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结论 喷雾液的剂型是决定手压式喷雾器雾化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均质性溶液的雾化效果好于非均质型,但雾粒小产生飘移的风险相对较高.卫生处理时应针对环境和防控对象合理选择喷雾剂型.

    作者:史慧勤;李彦;杨振洲;韩华;黄清臻;李金有;郭天宇;王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深圳口岸首例来自黄热病疫区的入境人员检疫处置探讨

    目的 分析深圳口岸首例来自黄热病疫区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的检疫处置过程,完善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的检疫监管措施.方法 通过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检查其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对发热入境人员及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入境人员采集血样立即送检,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检疫处置.结果 发现5名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检测确认6份血样黄热病病毒核酸均为阴性,全部排除黄热病染疫嫌疑予以放行,根据风险分析情况进行后续监管.结论 卫生检疫模式、一线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实验室技术力量是做好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保障.口岸应加强对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查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

    作者:李薇薇;徐媛;陈景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哈尔滨空港口岸入境旅行者携带物检疫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口岸旅行者携带物的特点和检疫查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开展旅行者携带物检疫查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哈尔滨空港口岸旅检现场2010年1月~ 2012年10月旅行者携带物的检验情况及检出的有害生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了截留物来源、种类、时间特点和检疫性生物检出情况的基本信息,总结出入境截获物的人员结构、时间性和地域化倾向.结论 统计了哈尔滨空港近3年来入境旅行者携带物检疫情况,提出开展高效、合法地进行旅行者携带物检疫查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姜冰;闫焕义;郝涌;解莉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食源性致病菌在进口葡萄酒中的存活状况初探

    目的 了解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进口葡萄酒中的存活状况.方法 按GB 4789.2-2010平板计数法检测.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用平板计数法检出,其他细菌不能检出.结论 本实验提示改进目前葡萄酒中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刘二龙;吕英姿;蒋湘;郑高彬;彭信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现预防接种安全对策的探讨

    目的 为降低预防接种风险,大程度保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保健中心预防接种特点,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建立一套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安全体系.结果 初步建立了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安全体系 结论 随着出入境人员预防保健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必须结合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工作的特殊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作者:杨慧丽;王玉兰;王晓慧;付汝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