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四川口岸输入性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输入性疟疾在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期间,在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疟疾检出情况,对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疫源地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大部分为归国劳务男性青壮年,疫源地均为非洲国家.结论 近年来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疟疾病例逐渐增多,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输入性疟疾带来的危害.

    作者:余华丽;樊强;常晓松;倪蓉;田绿波;王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拉克罗斯病毒和雪靴野兔病毒双重RT-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针对拉克罗斯病毒(LAC)和雪靴野兔病毒(SSH)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针对LAC和SSH病毒的S基因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时检测LAC和SSH的双重RT-PCR方法.以黄病毒属的黄热病毒(YFV)、库京病毒(KUNV)、登革病毒(DENV)、乙型脑炎病毒(JEV),布尼亚病毒属的塔希纳病毒(TAHV)和甲病毒属的巴马哈森林病毒(BFV)、玛雅罗病毒(MAYV)、盖塔病毒(GETV)为模板验证方法的特异性,以不同拷贝数的病毒RNA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能同时扩增到LAC和SSH的目的片段;敏感度分别达到LAC1.41×105 copies/μl,SSH 5.6×104 copies/μl;与YFV、KUNV、BFV、MAYV无交叉反应.结论 建立了双重RT-PCR方法,可用于LAC和SSH病毒的快速检测.

    作者:白红岩;孙肖红;林二姝;陈倩;甄维;徐宝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1-2013年新疆口岸朝觐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新疆有组织朝觐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疫情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正确评估有组织朝觐人员健康风险,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3年新疆地区申请参加体检的有组织朝觐人员的健康体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11 920名有组织健康体检的朝觐人员中,检出各种传染病819例,总检出率为6.87%,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390例,检出率为3.27%;丙型肝炎抗体阳性98例,检出率为0.82%;梅毒86例,检出率为0.72%;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8例,检出率为0.07%;肺结核237例,检出率为1.99%.结论 加强有组织朝觐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朝觐人员境外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古丽努尔·买买提;王凌冰;雷霞;加娜尔·木西;何海江;比利克孜·加帕尔;王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中常见干扰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常见干扰结核病(TB)实验室诊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组成及生长特性,以提高TB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分子线性探针(LPA)法对139株经实验室初步鉴定为NTM进行快速分型检测,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传统细菌学生长特性.结果 脓肿、戈登、偶发、胞内、堪萨斯、鸟、瘰疠和外来分枝杆菌分别占41.01%、20.14%、13.67%、12.95%、5.76%、4.32%、1.44%和0.72%.2例NTM与结核分枝杆菌(MTB)混合培养阳性菌分别为戈登与脓肿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为TB复诊样本中常见干扰型NTM.结论 综合分析常见干扰TB诊断的NTM的分子分型与细菌学生长特性,可提高TB实验室鉴别诊断准确率.

    作者:温颖;张建明;王向阳;何洪涛;吴健;吴培丰;韩彦玲;谭家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蚊类携带甲病毒属病毒CODEHOP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蚊类感染甲病毒属病毒的CODEHOP RT-PCR检测方法.方法 依据甲病毒属病毒非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1对CODEHOP引物,建立甲病毒属病毒一步RT-PCR检测方法,分析该引物在对不同种甲病毒基因序列上的结合位点及所能获得的产物序列大小;通过检测甲病毒属基孔肯亚病毒JC2012株,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JC2012扩增产物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 建立的CODEHOP RT-PCR方法可特异性扩增基孔肯亚病毒核酸,目的片段的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核酸的小检出量为56.7 pg.经Blast比对,结果与Genebank公布的CHIKV JC2012序列结果一致.同时从GenBank获得的22种甲病毒均存在CODEHOP引物结合位点,扩增产物大小在510~550 bp之间.结论 建立的甲病毒CODEHOP 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蚊类甲病毒感染检测.

    作者:马思杰;胡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09-2012年广东口岸输入性流感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9-2012年广东口岸输入性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出入境口岸流感的监测及其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广东25个口岸有发热症状的入境人员的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样本进行流感病毒的检测及分型,通过Excel、SPSS18.0对不同型别的流感阳性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东口岸共发现5723名发热病例,其中985例为输人性流感病例,检出率为17.21%.共呈现5个流行高峰,分别为2009年6-8月,以季节性甲型流感为主;2009年10-12月,以甲型H1N1流感(2009)为主;2010年7-9月,以季节性甲型流感为主;2010年12月-2011年2月,以甲型H1N1流感(2009)为主;2011年12月-2012年2月,以季节性乙型流感为主.甲型H1N1流感(2009)在19岁以下人群检出率较高,季节性甲型流感以5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高,季节性乙型流感则以19岁以下及5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较高.结论 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间,广东口岸入境流感病例中同时有甲型H1N1流感(2009)、季节性甲型流感以及季节性乙型流感的流行,并呈现相互交替的流行特征.不同流感类型在各年龄层分布不同,与性别无关.

    作者:洪烨;师永霞;刘丽珊;黄吉城;幸芦琴;郑夔;戴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检测甲型H1N1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突变中的应用

    目的 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裂解位点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扩增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中的HA片段,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含有裂解位点序列片段,分别设计一套生物素标记的PCR引物和测序引物,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含甲型H1N1病毒裂解位点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分析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的裂解位点基因特征.结果 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突变方法,实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裂解位点的高通量检测,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344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异.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进行快速高通量检测.

    作者:陈晓光;程琳;郭宁;姜华;张瑾;金燕;梁洁;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安徽口岸出国劳务人员疟疾知识知晓情况的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出国劳务人员疟疾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徽国际旅行保健中心抽取1 016名出国劳务人员,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疟疾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安徽出国劳务人员以男性为主(96.95%),平均年龄39.16岁,主要前往非洲和亚洲地区,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居多,疟疾基础知识知晓率为49.01%,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9.98%,仅有1.48%知道疟疾主要分布在全世界,14.76%的知道疟疾发病的主要症状,21.16%知道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是防蚊叮咬,29.82%的人能够正确携带防护用品.结论 出国劳务人群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一定的疟疾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水平,但仍然缺乏必需的防护意识,提示对该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防止疟疾传人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叶向光;祝高峰;计玉洁;许佳;石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及高危性行为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和高危性行为,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监测和防止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共进行艾滋病监测体检150 232人,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24例,主要是未婚或离异的青壮年男性.其中62.50%的人有婚前性行为;33.33%的人有多个性伙伴;25.00%的人承认有冶游史;12.50%的人是同性传播;8.33%的人采取过安全措施;4.16%的人正在接受正规治疗;95.84%的人为首次检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艾滋病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 身处异乡的职业性质和高危性行为是出入境人员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赵亮;梁华;姜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冠状病毒HCoV-HKU1和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人冠状病毒HKU1 (HCoV-HKU1)和NL63 (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HCoV-HKU1和HCoV-NL63的基因序列,利用BIOEDIT5.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选择基因组的保守序列,并借助引物设计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筛选出一套针对HCoV-HKU1和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PCR扩增的引物.从特异性、低检测限、重复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建立了HCoV-HKU1和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分别以HCoV-HKU1和HCoV-NL63质粒为模板,HCoV-HKU1和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低检测量分别为4.96×102 copies/ml和4.96×102 copies/ml.该方法针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及人类基因组无反应信号,特异性好.4个梯度稀释质粒样本的4次重复检测Ct值变异系数均<5%,重复性好.结论 HCoV-HKU1和HCoV-NL63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在临床鉴别诊断和口岸冠状病毒的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胜牙;朱玉兰;张树平;谢聪贤;甄胜西;李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鼠疫耶尔森氏菌三色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三色荧光定量PCR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鼠疫耶尔森氏菌pPCP1质粒上的pk基因、编码F1抗原在pMT1质粒上的caf1基因以及菌体染色体上的3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考察该方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终建立三色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对鼠疫耶尔森氏菌DNA的扩增效率高,低检出限为1×102 copies/ml,特异性高,重复性的变异系数在合理范围内,稳定性好.结论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pla、caf1和3a基因的三色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性高,能够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

    作者:潘光合;谭勇;吴文旺;甘洁;梁亮;覃杨光;王鸣柳;万道正;蓝翊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及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特点,为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E LOGIQ 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12年1-12月经重庆口岸出入境的14 77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胆、胰、脾、双肾,按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对疾病的检出率与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异常者2 692例,异常检出率为18.22%.其中,脂肪肝检出率高;男性超声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段人群疾病检出率高,为63.59%;公务人员各类疾病检出率高,为25.81%.结论 根据出入境人员所患各类疾病在性别、年龄及人员类型分布上的统计分析,可为出入境人员健康咨询提供参考.

    作者:胡晓;黄青徽;周冠邑;刘启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0-2013年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推测流行趋势,便于做好艾滋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方法 对江苏省各口岸2010-2013年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江苏口岸2010-2013年500 745名出入境人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28例,总感染率为2.56/万人,其中男性117例,占91.4%.感染者以男性劳务人员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结论 针对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建立完善的出入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制度,以从根本上遏制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作者:杨凤英;范英姿;梅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应用前后的比较,从放射科质量管理角度分析该系统的应用优势.结果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放射科技术、诊断和综合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改进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质量.结论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的应用符合放射科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的需要,是放射科数字化管理的重要部分.

    作者:鞠志英;李俊;章琪;周启明;曾艺雄;叶巍;邱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际航行船舶外来蜚蠊传人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国际航行船舶传入蜚蠊风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从《口岸信息管理系统》内提取相关研究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除各变量间干扰因素后可见,对国际航行船舶外来蜚蠊传入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总吨位、船龄、船舶类型及卫生状况(P<0.05).结论 对国际航行船舶传入蜚蠊风险性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可有效提高口岸拦截水平,提高一线船舶卫生检疫和监督水平.

    作者:张治富;宁瑞瑜;高建功;许晓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岸常用3种消毒剂对芽孢的杀灭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3种口岸卫生处理常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实验对3种含氯消毒剂杀灭枯草芽孢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在常温下,用含有效氯200mg/L的二元制二氧化氯液体消毒剂作用10min;含有效氯400mg/L的一元制二氧化氯消毒粉剂作用10min;含有效氯250mg/L的氧化还原电位泡腾片制剂作用5min;对载体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均≥99.97%.结论 3种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随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3种消毒剂在同样条件下,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固体泡腾片消毒剂杀灭效果优于其他两种.

    作者:韩露;党文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采用HACCP体系对邮轮“诺如病毒感染”专题调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邮轮诺如病毒感染相关专题调研,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进行针对性改进,降低邮轮群体性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的发生风险.方法 通过4个航次的诺如病毒专题随船调研,采用查看工作记录、现场询问、快速检测等手段,采用HACCP体系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餐、饮用水供应、卫生处理、疫情处置等方面做全面的危险分析,根据结果确定关键点,提出控制措施建议.结果 该邮轮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和供应,饮用水供应,卫生处理,疫情处置方面都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其中蔬菜样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是大的危险点,提示其蔬菜供应和加工环节特别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利用HACCP原理对诺如病毒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针对性改善,降低了群体性感染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刘茂华;高军;顾立乾;吴克胜;戴炎焱;潘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河北口岸检出1例外籍输入性登革热合并恶性疟调查报告

    2013年10月25日,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诊了一位乍得籍发热患者,该患者是来保定市某高校参加短期培训交流的乍得官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登革热和恶性疟混合感染病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茹;闫冀焕;付晓昀;张苗;沈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例输入性疟疾调查报告

    疟疾是发生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由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以寒战、高热、大汗为特点的寄生虫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疟疾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劳务人员前往非洲、东南亚地区,劳务人员感染蚊媒传染病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尤以恶性疟疾、登革热等居多,成为危害劳务人员健康为危险的因素.输入性疟疾易误诊,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对患者及其不利[1].

    作者:龙江;文海燕;骆星丹;彭彦卿;王董;陈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首次截获来自美国的不合格进境环保微生物菌剂

    目的 通对美国进境的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进行鉴定.方法 从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扩增、基因测序等,分析该菌是否是恶臭假单胞菌.结果 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扩增片段序列分析及在数据库NCBI上比对结果,分析该样品中不含有恶臭假单胞菌,与申报进境的商品不符.结论 首次截获从美国进境的不合格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

    作者:王金玲;李成镛;贾金生;章薇;杨曼卉;李俊环;李瑶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