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GC-MS/MS法对临床样本中甲基苯丙胺的确证分析

    目的 建立准确可靠的甲基苯丙胺(即冰毒,MA)初筛阳性样本的确证分析方法,排除由于服用药物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方法 在样品前处理中选用环己烷萃取临床样本中的MA,采用七氟丁酸酐对萃取出的MA进行衍生化,结合串联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MS)开发的多反应检测(MRM)方法对样本进行确证分析.结果 在MA确证分析中前处理采用衍生化处理后的检测结果不论在峰型、峰高、检测限、灵敏度、定量线性范围方面均优于未进行衍生化处理的结果,不同的衍生化试剂中选用七氟丁酸酐衍生的结果好.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GC-MS/MS分析方法对于毒品确证十分准确、有效,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毒品初筛为阳性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确证.

    作者:曹洁;黄恩炯;高博;郑幼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嗜肺军团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和高灵敏度的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根据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特征性保守序列,设计LAMP检测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用常规PCR检测平台和其他21种致病菌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实用性,同时以荧光法建立反应阈值与模板初始浓度之间的线性标准曲线.结果 建立的LAMP方法检出限为1.0×1 02copies/μl,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反应阈值与初始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43),LAMP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具有良好的吻合性.结论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嗜肺军团菌简便、快速、敏感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易海华;张阳;杨志俊;王菲菲;徐政;房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口岸赴美移民儿童结核感染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及潜伏结核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2~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病史和接触史,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结果及其结核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赴美移民2~14岁儿童704人,按学龄前、小学和中学进行年龄分组,3个年龄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0.5%,40.1%和29.4%.其中有结核病接触史1人,占总数的0.1%;投资移民480例,占研究对象的68.2%;T-SPOT.TB检测阳性5人,占0.71%,无结核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潜伏结核感染者.既往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者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无接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个年龄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不同,中学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非投资移民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高于投资移民人群(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较低,日常生活中与结核患者接触,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差增加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增长,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周娴;周启明;潘俊;陆晔;潘佳鸿;陈磊;方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4-2013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特点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及出入境卫生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庆口岸2004-2013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 835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07例,检出率为0.09%,其中男性99例,女性8例;中国籍人员94例,外籍人员13例.HIV感染者中年龄小为18岁、年龄大为58岁;以21~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为69.2%.在2006年前外籍人员居多,2006年后以中国籍人员居多.结论 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以达到从源头上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陈正明;文海燕;骆星丹;彭彦卿;王董;张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厦门口岸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对厦门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厦门口岸入境有发热等症状的旅客进行登革病毒检测,登革热感染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感染地主要为东南亚国家,感染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比例高.结论 口岸应建立登革热传入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对旅行者加强健康干预措施,降低登革热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作者:张毅;李庶甘;林青;陈帆;杨清双;史蕾;杨坤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对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体内毒株基因序列的分析

    目的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分析2名具有高危性行为的男男性接触者(MSM)间HIV-1病毒传播关系.方法 对2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区和gag区基因,经DNA测序后,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用遗传进化系统树比对的方法分析两感染者体内HIV-1毒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该2名感染者体内HW-1毒株所属亚型分别为HIV-1 CRF07_BC和CRF01_AE,gag和pol基因之间的基因距离分别为0.125和0.096.结论 该2名男男性接触者间不存在HIV-1传播关系.

    作者:刘胜牙;朱玉兰;李微;谢聪贤;甄胜西;张登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南京地区出入境留学人员麻疹抗体的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出入境留学人员麻疹的免疫状况,为加强口岸麻疹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地区出入境留学人员476名,采用ELISA法对其进行麻疹血清IgG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 (1)入境留学人员麻疹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GMC)显著高于出境留学人员(P<0.05),其中20~29岁和男性的入境留学人员GMC均显著高于同类出境留学人群(P<0.05);东地中海地区的留学人群GMC高,西太平洋地区的留学人群GMC低.(2)男性、20~29岁境外留学人员抗体阳性率与同类境内留学人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境留学人员的总体保护率明显高于出境留学人员,其中男性、20~29岁和不同区域的出入境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入境留学人员的麻疹IgG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做好出境留学人员麻疹预防接种史的转录和预防接种工作;有针性地加强入境留学人员的麻疹抗体监测.

    作者:罗岚;吴炳耀;杨国平;吴海磊;张慧;马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病例分析

    目的 总结近5年来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中发现和诊断的精神障碍病例,获得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的疾病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09-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赴美移民体检的人员中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疾病分类和检出率统计,对检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接待赴美移民体检人员19 499人,共发现和诊断精神障碍病例35例,5年中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总检出率为1.8‰.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下以及15~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患病人数共占了病例总数一半以上(62.9%);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60%)高于非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40%);有3例(8.6%)患者医学报告被评为A级.结论 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检出率较同类研究低,可能与移民人群本身发病率较低,或筛查方法简单被动有关,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出率.

    作者:孟成艳;潘俊;周娴;潘佳鸿;王惟信;陈磊;叶魏;方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对陈旧鼠标本DNA提取效果比较

    目的 寻求一种适用于从风干和腐败的鼠类标本提取DNA的有效办法.方法 采用改进的毛囊酚-氯仿抽提法、水煮抽提法、酚-氯仿抽提法、Chelex-100法和硅珠法,对风干和腐败的鼠毛、皮张和骨骼等材料进行DNA提取.提取后的DNA经PCR扩增、测序判定鼠类陈旧标本DNA提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新鲜鼠类标本用上述方法能从毛、皮张和骨骼中提取到满足实验要求的DNA,风干标本可以用酚-氯仿抽提法纯化从皮张中获得高质量的DNA;而对于腐败标本,可用Chelex-100法从骨骼中获得质量较好的DNA.结论 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风干或腐败的鼠类标本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

    作者:刘倩颖;陈峰;叶松;陆军;吴炳耀;孙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福州海港口岸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海港口岸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并掌握其菌种基因类型、遗传特征和变异关系,为该菌种的溯源及鼠传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1月,随机抽取福州海港口岸4个监测点,采用鼠笼法捕获鼠形动物,解剖取其肝、肾,研磨后提取核酸,进行PCR扩增,并对所得产物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捕获212只鼠形动物,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群,占39.62%,臭鼩鼱和褐家鼠分别占33.96%和23.59%.鼠密度2.31%.2只雄性黄胸鼠检出巴尔通体,感染率为0.9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且taylorii以及对人类有致病性的B.tribocorum的遗传关系近.结论 福州海港口岸鼠形动物中存在巴尔通体感染,而且携带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存在人群感染的风险.

    作者:黄起翡;李平航;张建明;王宇平;黄野能;李小宁;周天喜;危玲;吴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田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风险分析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特点,结合盐田口岸业务实际,对盐田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较高传入风险的环节,以及切合盐田口岸实际的应对措施.

    作者:李小洪;赵爽;刘文正;邓鲲鹏;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保健中心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一个已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简称“保健中心”)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从而对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其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方法 以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研究对象,对顾客(主要指出入境人群)进行满意度调查,设置4项评价指标,按照4个维度,应用差距分析模型,结合里克特等级度量法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从年份、年龄段、职业、性别等维度分析得出顾客对保健中心的各项管理、服务等方面满意度、真实感知值均大于期望值,说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保健中心运行取得一定成效,与中心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结论一致,但在医技水平、服务态度、交证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结论 采用差距分析模型及理论,发现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进一步改进保健中心工作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陈敏;陈雪玲;肖武;邹自杰;史灵梅;吴家晟;谢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岸卫生检疫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中的战略定位

    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国际卫生条例(2005)》不再把重点放在边界、机场和海港被动的屏障,而转向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基础现状以及口岸卫生检疫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的研究,明确了口岸卫生检疫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定位,提出口岸卫生检疫仍然是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为重要、为有效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并从科学依据、专家指导、风险管理3个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模式转变,提出了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培养专家人才、合理实验室布局3条保障措施.

    作者:陈佳木;宋诚本;周玮;郑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研究现状

    目前西非地区正在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EHF)由毒力强的扎伊尔型(EBOV-Z)所致,为40年来严重的暴发,殃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西非四国.对于几内亚EBOV-Z毒株来源,目前存在有两种观点,即该病毒为几内亚地区长期潜伏或者由中非输入.非洲地区的水果蝙蝠为可疑的远距离传播媒介.西非EHF疫情的诱发和扩散受生态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埃博拉病毒(EBOV)在近半个世纪频繁出现,可能由于进化过程中突破了基因遗传变异的瓶颈.本文介绍了目前西非EBOV流行情况、病毒来源、宿主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粲璨;陆家海;钟玉清;郑夔;黄吉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GRAs和TST对儿童潜隐性结核的应用比较

    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儿童患肺结核,并且其中有3.2万名多耐药肺结核,但儿童肺结核一直未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儿童肺结核的诊断较为困难,探寻一种合适的结核辅助检测方法,以便及早发现潜隐性的结核感染.目前IGRAs和TST是常用的结核检测手段,对儿童潜隐性结核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多项文献证明IGRAs试验是目前检测儿童潜隐性结核感染的较佳选择.

    作者:曹姗姗;张秀娟;肖利力;王瑾;杨晨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截获病媒生物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携带病媒生物的规律和特点,为口岸开展入境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类统计,从入境集装箱病媒生物截获种类、重(空)箱分布、来源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及集装箱装载货物类别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截获病媒生物分为四类:蚊、蝇、蜚蠊、鼠形动物,共计44 711批次、60 061只,其中空箱35 857批次,占截获总批次的80.2%,重箱8 854批次,占截获总批次的19.8%.来源地区涉及124个国家或地区,7-8月为高发期,重箱中分拨货物疫情严重.结论 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中空箱携带病媒生物情况十分严重,空箱及重箱的疫情种类差异明显,病媒生物来源地区广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集装箱装载货物类别密切相关,口岸应当加强病媒生物风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作者:虞天华;王新乐;杨锡佺;曹敏;邓耀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方法 在检疫锚地对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携带的输入性鼠类、蚊类、蝇类、蜚蠊进行采集、计数、分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调查了553艘次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进境船舶携带医学媒介阳性率达34.72%.媒介生物种类主要有蝇4科7属9种,蜚蠊2科2属3种和蚊1亚科2属2种,未发现鼠类.携带不同医学媒介的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蝇类、蜚蠊、蚊类.同时发现,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医学媒介生物携带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消长.结论 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状况比较严重,船舶的到港月份与船舶媒介生物携带风险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张文俊;常佩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珠海口岸1例输入性疟疾的诊断与分析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1],也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2].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规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致贫血和脾肿大,其中恶性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大约8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作者:赵俊华;冯子力;伍碧梅;郑志刚;闫文莲;莫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国口岸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合并登革热病例调查及处置报告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伊蚊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3年首次由Ross Gordona在坦桑尼亚地区分离获得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同时也从伊蚊中分离到该病毒[1,2].该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2005-2007年在印度洋岛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导致数百万人患病[3].2008年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4].

    作者:侯伟;薛晓宁;孙健;王雪嵋;杜辉;于长友;张瑾;李继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乙肝疫苗接种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就乙肝疫苗接种前是否需要筛查、接种乙肝疫苗是否有患乙肝的危险、乙肝疫苗保护期等几个常见问题加以讨论,正确认识乙肝疫苗接种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乙肝疫苗在肝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燕;刘翌;肖利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