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5年4期文献
  • 大数据健康干预措施对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大数据采集处理模式对一般人群常见代谢性疾病的监测及干预效果.方法 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选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为监测指标,将样本数据与社会同期大数据对比分析,敏感识别目标人群主要健康问题.选取脂肪肝为观测指标,对该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并分析效果.通过大数据长期追踪对个体健康指标进行个性化干预并评价效果.结果 从2008年起,运用信息技术连续采集同一人群健康数据13 591人次,建立起动态健康管理系统.经分析得出,该人群的血压控制良好,高血糖与高尿酸血症基本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同,高脂血症及脂肪肝为主要健康问题.通过针对性干预后,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有所下降,显示该措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数据动态追踪预警1例癌前病变患者,经过个性化干预获得痊愈.结论 大数据健康干预模式在人群主要健康隐患排查及针对性干预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王惟信;蔡蕾;陆金华;李克胜;周启明;章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上海口岸入境人员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检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上海口岸入境人群中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性传播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5月上海口岸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阴性的入境人员874名以及历年上述3种抗体检测任一阳性的入境人员167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SV-2特异性IgG抗体,并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4名HCV、HIV和梅毒抗体全阴性者中154例HSV-2抗体阳性,感染率17.6%,且随着年龄增长,HSV-2感染率随之增长(x2=17.255,P< 0.001).HIV、HCV或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任一阳性的167名入境人员中52例HSV-2抗体阳性,感染率31.1%,其中,女性感染率为45.5%,男性感染率为26.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5.711,P=0.017).结论 上海口岸入境人员中HSV-2抗体阳性率较高,尤其伴随HCV、HIV、梅毒螺旋体感染时感染率高达31.1%,远高于我国普通及某些特殊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因此,入境人员中较高的HSV-2感染率对HSV-2向我国传播扩散形成威胁和压力,应加强人境人员HSV-2血清学监测,严防通过口岸传播.

    作者:张晓航;吴嘉平;贾哲甫;周娴;章琪;何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化学发光法用于甲型流感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 考核甲型流感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利用病毒分离培养液和入境人群的鼻咽拭子标本考查甲型流感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化学发光法对H1、H3、H5、H7 、H9等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株均有很好的检出率,灵敏度明显优于FluA-DOT和Direetigen EZ Flu A;对102份入境人群鼻咽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7.62%.结论 甲型流感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口岸现场的甲型流感快速筛查.

    作者:杨坤宇;张毅;徐飞海;李庶甘;陈清瑞;杨苹;郑燕平;童玲玲;陈毅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0-2014年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口岸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及分中心监测的HIV抗体阳性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共检出HIV抗体阳性30例,总阳性检出率2.38/万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1例,以30~49岁年龄段为主,其人群主要是以初中文化、已婚人群为主.从国籍分布来看,以中国籍为主,占90.0%.职业分布以劳务人员为主,占83.3%;传播途径除不详外以性接触传播为主.结论 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阳性者以劳务输出为主,境内男性劳务人员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的境内外传播.

    作者:潘芳;胡林凤;吴瑕;叶向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05-2014年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对连云港口岸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传染病感染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口岸2005-2014年111 464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不同年份间传染病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呈现波浪形;活动性肺结核阳性检出率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研究对象以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为主(94.72%).结论 口岸传染病监测应重点关注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两类人群,并关注梅毒、HIV等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的疾病.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孔肯亚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病毒核酸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基孔肯亚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病毒核酸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建立探针偶联至荧光微球、多重PCR扩增方法、杂交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能对基孔肯亚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病毒中的任意1种、任意2种或者3种同时进行筛查检测,基孔肯亚热病毒检测的灵敏度为1×104 copies/PCR,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检测的灵敏度为1×105copies/PCR,裂谷热病毒检测的灵敏度为1×103 copies/PCR.该方法对汉坦病毒、埃博拉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马尔堡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多重检测、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为基孔肯亚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李云峰;石静;马旭;葛藤;蔡鹏;薛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丽水口岸2005-2012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和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连续开展艾滋病、梅毒血清学监测,掌握艾滋病、梅毒的流行状况和特征;调查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梅毒的高危行为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艾滋病性病流行提供早期预警,为制定艾滋病、梅毒预防的干预对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2年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出入境人群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2011-2012年的监测对象随机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调查,定期收集目标人群的危险行为、知识、态度等信息,以及血清学和行为特征监测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从46 833名监测对象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15例,检出率为0.67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688%.女性检出率为0.652%,各年龄组中以>60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为3.997%;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例,检出率为0.02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050%.女性检出率为0.009%,各年龄组中以50~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为0.118%,均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问卷调查了3 433人次,应答率为100%,艾滋病总知晓率78.765%.结论 要加强对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艾滋病、梅毒感染率.

    作者:何晓翔;傅圣勇;陈正民;魏兆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分别采用鼠夹法、诱蚊法、诱蝇笼法和蜚蠊诱捕盒等,定期对无锡口岸医学媒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鼠类3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属3种,优势种为小家鼠;捕获蚊类1 8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属5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捕获蝇类3 451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0属12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捕获蜚蠊15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属1种.结论 本次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控及虫媒传染病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顾海俊;曹晓蕴;丁均;黄玮;秋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满洲里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病原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满洲里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病原情况.方法 2013年8月,在满洲里口岸地区采用单公顷一日弓形夹法、5m夹线法捕获鼠类,将捕获的鼠类麻醉后检蚤、蜱;采用诱蝇笼诱捕法捕获蝇类;采用诱捕法捕获蜚蠊.对捕获的媒介生物进行分类鉴定,利用核酸检测技术及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捕获 鼠类4种18只、蜱类1种19只、蝇类6种675只、蜚蠊1种80只.从2份鼠类样本中检测到支原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从8份蜱类样本中检测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从675份蝇类样本中共分离到16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从80份蜚蠊样本中分离到13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结论 蝇类16种致病菌和蜚蠊13种致病菌均为满洲里口岸首次检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满洲里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测,以保障满洲里口岸的卫生安全.

    作者:邓华;刘丹;陈雪松;张朝富;高艳菲;李懿;乔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瑞丽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调查及防控措施

    目的 掌握瑞丽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环境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环境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姐告区域内发现1 016个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容器,主要分为20种,分布在7类生境.结论 快速、全面地发现媒介伊蚊滋生场所并将其消除,短期内把布雷图指数降低在5以下是登革热防控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作者:杨芳;苏慧;杨瑞清;宝国平;熊丽娜;王泽;和志宏;王国隆;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北京国境口岸埃博拉疫情期间卫生检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应用

    目的 探讨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期间北京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实践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信息化工作发展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 从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实施效果三方面分析建设该系统的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提出未来卫生检疫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结果 卫生检疫信息化工作在这次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口岸成功研发《国境口岸入境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具有鲜明的实用特色,现场查验效果突出.结论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变革的时期,伴随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要与事业发展同步.

    作者:邵白;宋悦谦;田睿;黄健华;肖国英;戴晓理;王康琳;上官文学;陈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从2012-2014年佛山市登革热疫情看媒介生物防控

    目的 探讨佛山市登革热连年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本地科学防控疫情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诱卵器法监测佛山检验检疫局辖区口岸蚊卵密度,结合佛山市登革热病例及佛山市气候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法分析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原因.结果 8月份为蚊卵孵化的高峰期,气温高,降雨天数多,降雨量大,而9-10月是登革热病例出现的高峰,每月降雨天数是影响佛山市登革热发病的主要原因(Y=-7.750X+ 164.855).结论 气象是影响蚊卵孵化和登革热发病的关键因素,蚊卵孵化高峰和登革热病例高峰存在一个滞后效应,应加强蚊媒和气象因素的监测,及时做好预警,同时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开展科学灭蚊,达到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的目的.

    作者:丁国允;伍华驹;魏俊;李小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08-2013年中国口岸输入性疟疾分析

    近年来中国输入性疟疾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以2010年至2013年上升态势更严峻.输入性疟疾流行以恶性疟为主;输入性疟疾种类分布中,第一位是恶性疟、第二位是间日疟、第三位是卵形疟、第四位是混合疟.输入来源地,主要是非洲和东南亚疟疾高流行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南美洲.输入性疟疾传入无季节性差异,全年各口岸均有输入性恶性疟检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输入性疟疾以间日疟为主,集中在5、6月份.职业分布,劳务输出为第一位,占86.7%;商务活动为第二位,占8.3%;其余为散在旅游观光.疟疾感染原因主要是在非洲野外长时间从事劳务作业,且有被蚊虫叮咬史等.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应依法采取相关措施,对劳务输出人员实施出国旅行卫生的健康干预;加强对于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控.

    作者:王永亮;钱成;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麻疹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在已有麻疹疫苗的今天,部分国家亦有疫情的暴发.由于免疫、疫苗接种以及病毒变异等问题,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变得不典型,因此实验室诊断非常重要.多项文献证明抗体捕捉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分别是检测麻疹抗体IgM和IgG的主要方法,而PCR法还可以弥补ELISA法在发病初期容易产生漏检的不足,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麻疹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罗岚;杨国平;吴海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建地区的虫媒病及其防控措施

    福建地区的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种类丰富,存在许多虫媒病的自然疫源地或流行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密切关注虫媒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对其加强监测和检疫,以保障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美琼;杨柳;张建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哈萨克斯坦病媒生物性疾病

    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在哈萨克斯共和国(以下简称哈国)广泛分布,引起的人兽疾病给其带来了重大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我国新疆与其毗邻,病媒生物性疾病通过各种方式输入我国的风险较大.本文对哈国存在的主要病媒生物性疾病进行概述,旨在为针对性做好国境卫生检疫和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郭刚;吴熙然;王郁;姚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凭祥边境互市入境水产品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凭祥边境互市点水产品的致病菌监测,了解边境互市点水产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进境水产品检验检疫工作更加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从互市点随机采集5类水产品样本1 080份进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分别依据GB 4789.4-2010、SN/T1022-2010、GB/T 4789.7-2008、GB 4789.30-2010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的入境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高,为1.4%、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次之,阳性率为0.5%,沙门菌较少,阳性率为0.3%,霍乱弧菌未检出.5类水产品中虾类和贝类阳性率高,为3.3%,其次为蟹类,阳性率为2.2%,鱼类为1.1%,软体类低,阳性率为1.0%.结论 凭祥边境互市点入境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均有带菌,且样本存在多重污染,同一品种出现两种菌感染的情况.副溶血性弧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今后还将是检测的重点致病菌.

    作者:蓝翊文;何明园;黄繁星;曾爱英;潘光合;苏德彬;徐华卫;何成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安徽沿江口岸水体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目的 调查安徽省5个沿江口岸水体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安徽省5个沿江口岸不同季节的水样,经过液体培养基增殖后接种不同的显色平板,然后挑取平板上的优势菌落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后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所采集的水样中未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霍乱弧菌,但是我们通过分离鉴定发现26种条件致病菌,并且进行地区性和季节性差异的分析.结论 建立安徽沿江口岸水体条件致病菌资源库,为今后口岸卫生监督提供依据.

    作者:石泉;陈红霞;吴瑕;许佳;袁良慧;赵谦;王智;叶向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石家庄航空口岸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调查及处置报告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1].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1].2014年6月,广州暴发登革热疫情以来,截至2014年10月8日,共报告病例27 219例,并出现6例死亡病例[2].

    作者:张会现;王儒彬;黄杰;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及剂量结核菌素试剂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及规格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试剂在出国健康人群中结核杆菌感染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规格的试剂在用途和选择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在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出国体检的健康人群21 515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不同类型及规格的试剂,将其分为3组,A组7 446人,使用规格为50 IU/ml×lml的BCG-PPD;B组6 609人,使用规格为20 IU/ml×1ml的TB-PPD;C组7 460人,使用规格为50 IU/ml×1ml的TB-PPD,并对其皮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阳性率为66.99%;B组阳性率为37.78%;C组阳性率为42.75%,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0.01,P<0.01),其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x2=1 199.81,P<0.01)和C组(x2=884.26,P<0.01),而C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x2=35.89,P<0.01),C组的阳性率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4.5%)接近.结论 在出国体检时宜选用50IU/ml的TB-PPD作为TST试剂,可提高准确性和检出率.

    作者:刘春燕;肖利力;刘翌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