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提高对特殊物品单位的整体生物安全风险的监管和防控能力.方法 通过调查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内的特殊物品单位,与生物安全负责人进行研讨,收集、整理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点.结果 对特殊物品单位的生物安全风险点进行分类、模块化处理,形成生物安全风险点“库”,包括主风险模块4个、一级风险模块15个、二级风险模块59个、三级风险模块145个,具有全面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结论 模块化生物安全风险点监管模式能有效验证特殊物品单位对自身生物安全风险点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作者:荆良;程春明;胡春立;印建新;桂立卿;郭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回顾首都机场口岸在“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及前后的检验检疫工作,包括工作方案、软硬件设施的筹备,对于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的检疫监测、口岸卫生监督等,分析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的难点,探讨服务保障工作经验和对策.首都机场口岸落实组织机构、方案预案、人员队伍、设施设备、培训演练、重点业务、信息数据、联防联控等8项措施,圆满完成服务保障任务,为今后其他重大国际活动的保障工作提供了丰富经验.
作者:孙福军;魏虹;杨洁磊;王少华;苏世敏;钟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比较了我国的卫生检疫法和英国公共卫生(船舶)条例,从立法背景、法规内容、立法调整范围、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以及监督管理机构、船舶检疫、传染病信息通报与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可借鉴英国公共卫生(船舶)条例及具体做法,完善我国卫生检疫体系.
作者:李林中;吴尔翔;刘洋;陈亨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适合进境口岸日常使用的复合广谱消毒剂,分析其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为口岸广泛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杀菌实验筛选出戊二醛和癸甲溴铵合适的配伍浓度,得到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开展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研究以及温度、pH、有机物、稳定性、金属腐蚀性影响研究.结果 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结果显示,0.005%戊二醛和0.001%癸甲溴铵作用10 min时杀灭对数值为7.49,相当于10倍浓度的单方戊二醛或20倍浓度的单方癸甲溴铵的效果;0.01%戊二醛和0.002%癸甲溴铵作用10 min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为7.93.该消毒剂的杀菌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pH值对其作用效果影响不大,25%以上的有机干扰物会使消毒剂的效果下降60%,复合消毒剂的稳定性比单方略有提高.金属腐蚀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消毒剂对铝、铜基本无腐蚀,对碳钢有轻度腐蚀,高浓度下对不锈钢有轻度腐蚀.结论 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灭菌效果和稳定性优于单方,受外界因素影响下,金属腐蚀性低,适用于口岸的防疫处理.
作者:李小林;关潇;林文淑;李洑辰;史云凤;李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中的有毒物质对人群健康的风险大小,为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在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管网末梢水每年3次常规38项和1次全项目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环保局研究评估的基因毒物质的致癌强度系数和躯体毒物质的参考剂量,通过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生活饮用水中有毒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与美国环保局、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等国际机构推荐的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定量地描述饮用水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危险度.结果 2012-2015年长乐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中有毒物质的个人健康年风险分别为5.29×10-5a-1、5.34×l0-5a-1、5.40×10-5a-1、5.04×10-5a-1,优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4a-1,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 a-1相当,但仍达不到瑞典环保署、荷兰住宅空间计划及环境部以及英国皇家学会推荐的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 a-1,其中基因毒物质的健康风险水平较高,大小顺次为铬>镉>砷.结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中有毒物质的健康风险水平在大可接受水平范围内,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基因毒物质是主要健康风险因素,铬、镉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陈颖;吴周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致-简并引物RT-PCR对手足口病患者粪便中肠道病毒的检测效果.方法 根据GenBank中不同肠道病毒属病毒的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一致-简并引物(CODEHOP)设计程序设计合成1对简并引物,用一步RT-PCR法对20份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样本提取的R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用BLAST同源性比对初步确定基因型别,再与不同流行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份样本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1份样本与肠道病毒EV71型(Enterovirus,EV71)同源性高达97%,与EV71病毒的6个流行株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为0.031~0.037;7份样本与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CoxA16)同源性高达99%,与CoxA 16病毒的6个流行株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为0.010~0.028;2份样本与CoxA10同源性高达99%,与CoxA10病毒的6个流行株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为0.024~0.053.结论 肠道病毒属一致-简并引物RT-PCR方法可以用于手足口病患者感染肠道病毒检测与分型.
作者:胡群;倪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的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出入境人群的肺结核样本检测.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6110(IS6110)设计5组LAMP引物,利用LAMP实时浊度仪筛选出1组佳引物,用20株临床致病菌株进行特异性检测,用10倍梯度稀释法进行灵敏度测定,用25份痰培养阳性样本对阳性率进行评估.结果 筛选出1组佳引物TB159,该引物特异性良好,与20株常见致病菌株无交叉反应.此方法的低检测限为24.77 pg/μ1,对25份痰培养阳性样本检测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结核病检测.
作者:陈钰;罗力涵;李莎;樊小刚;裴程程;王嫱;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阐明2016年云南省畹町口岸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和登革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及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患者急性期血清样本,用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并进行登革病毒C/PrM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用布雷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密度.结果 2016年畹町地区共确诊登革热病例36例,其中缅甸输入性病例34例(94.44%),本地感染病例2例(5.56%).流行时间为5-12月,主要为10和11月(27例).布雷指数5-9月为3.33~8.55,其他月≤2.25.从患者血清中获得11株登革病毒的C/PrM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表明,9株为登革病毒血清型1型(DENV-1)中的基因Ⅰ型(Genotype-Ⅰ,G-I),1株为登革病毒血清型2型(DENV-2)的美洲基因型(American genotype,AMG),1株为登革病毒血清型4型(DENV-4)的G-I.DENV-1和DENV-4均与近几年云南省瑞丽市、临沧市和缅甸同型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ENV-2与墨西哥和柬埔寨流行株亲缘性较近.结论 2016年畹町口岸地区存在DENV-1G-I、DENV-2 AMG和DENV-4G-I的流行,应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的防控.
作者:帕岩回;胡挺松;张海林;曾玲;鲁秀红;余静;张富强;范泉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usal enterotoxin,SE)的多重PCR方法,了解食源性SE的分布状况.方法 设计13种SE基因的引物,建立单重PCR方法,测序验证引物特异性;优化多重PCR方法,检测144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3种SE基因.结果 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高效,13种SE基因在144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EA(39.58%)、SEU(25.69%)、SEG(22.22%)、SEB (21.52%)、SEM (20.83%)、SEK(20.14%) SEQ(18.06%)、SEH(15.97%)、SEC (13.89%)、SEN(10.42%)、SEJ (8.33%)、SED (8.33%)、SEL(5.56%);65.97%的菌株至少含有13种SE基因中的1种,45.14%的菌株含有2种或2种以上SE基因.结论 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高,快速简便,可用于SE基因的检测.
作者:李云;吕国平;秦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青岛地区结核分枝杆菌embB306基因突变规律,探讨embB306基因突变与耐多药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PCR扩增embB基因,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8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embB306基因位点序列,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embB306基因位点的突变与耐多药的相关性.结果 23株耐多药结核菌株(MDR-TB)中,14株发现embB306基因突变,突变比例为60.9%;46株非MDR-TB中,7株发现embB306基因突变,突变比例为15.2%,突变率在MDR-TB组与非MDR-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9,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核分枝杆菌embB306基因突变与耐多药呈正相关(r=0.471,P<0.01),主要突变形式为ATG→GTG和ATG→ATC.结论 青岛地区MDR-TB菌株的embB306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非MDR-TB菌株,embB306突变与耐多药具有相关性.
作者:朱可;董梅;陈晓光;滕新栋;张娟;张瑾;徐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我国啮齿类动物博卡病毒的感染情况展开调查.方法 2011-2015年,分别从辽宁大连、丹东、东港,内蒙古满洲里,西藏樟木和新疆哈密境内采集鼠类样本,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博卡病毒NS1片段和鼠类样本的Cytb片段.结果 分别从黑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小家鼠、黄胸鼠以及大沙鼠体内检测出博卡病毒65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鼠博卡病毒同已发现的其他博卡病毒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通过对65个NS1蛋白序列分析,发现其中2个进化支氨基酸一致性小于85%.结论 可能存在2个不同的病毒种类,揭示在啮齿动物中博卡病毒有较高的多样性.
作者:姜陆;王刚;谭洋;程晓兰;高玉峰;姚李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满洲里铁路口岸地区鼠类及其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口岸加强除鼠工作提供数据.方法 2014-2015年,在满洲里铁路口岸工作区、非工作区采用夹日法和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其携带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并检测鼠疫菌和汉坦病毒的核酸、抗体,培养鼠疫菌.结果 2014-2015年,在满洲里铁路口岸区域捕获鼠类182只,经鉴定分为2目5科7属8种,达乌尔黄鼠55只,占捕获鼠类的30.22%,为优势鼠种;黑线仓鼠33只,占捕获鼠类的18.13%;长爪沙鼠24只,占捕获鼠类的13.19%.工作区捕获的以褐家鼠为主,占工作区全部捕鼠的37.00%;非工作区捕获的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占非工作区捕鼠的44.00%,长爪沙鼠占18.40%.从5只鼠类检测到汉坦病毒核酸,从7只鼠类检测到汉坦病毒抗体.结论 满洲里铁路口岸不同生境的优势鼠种不同,部分鼠种存在汉坦病毒感染.
作者:高艳菲;邓华;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妈湾口岸蚊类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蚊传疾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12月,对妈湾口岸的蚊类进行调查,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蚊采用诱卵器法.采用RT-PCR法检测成蚊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毒.结果 捕获成蚊153只,经鉴定隶属1亚科2属2种,白蚊伊蚊为优势蚊种,占96.1%.平均蚊密度为5.2只/顶·h.季节消长规律为单峰型,7月份为高峰期,密度为23只/顶·h.蚊幼虫监测显示平均诱卵器指数为6.3%,阳性率集中于5-8月份,以5月份高,达37.5%.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为防止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应在蚊密度和诱卵器指数高峰期加强口岸伊蚊的监测.
作者:夏新生;许大蔚;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入境货车携带的活猫体表采集的寄生物进行鉴定与病原体检测.方法 在入境的活猫体表采集到蚤类,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后,采用PCR方法检测鼠疫耶尔森菌、巴尔通体、立克次体、贝纳氏柯克次体、沃尔巴克氏体,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在1只入境活猫体表采集到147匹蚤(28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5种病原体检测只有沃尔巴克氏体核酸阳性.16S rDNA基因扩增结果显示与分离自阿拉山口的客蚤属(Xenopsylla sp)的内共生菌同源性达99.9%,wsp基因扩增结果显示与江苏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的内共生菌同源性达到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携带的沃尔巴克氏体内共生菌与国际上报道的处于不同分支.结论 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从入境的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检出沃尔巴克氏体内共生菌.
作者:尹小平;赵姗姗;田延河;巴特;张江国;程天利;王远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江苏、浙江、宁波、上海(江浙甬沪)口岸区域鼠类种群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该地区鼠类及鼠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在江浙甬沪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在辖区范围内各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口岸,在工作区、生活区和外环境等生境,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鼠,进行形态鉴定.结果 江浙甬沪20个口岸共捕获鼠形动物8种1 255只,其中褐家鼠157只、小家鼠173只、黑线姬鼠523只、黄胸鼠163只、大麝鼩26只、臭鼩151只、黄毛鼠61只、巢鼠1只.江苏5个口岸共捕获鼠类431只,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大麝鼩为区域内分布特有种;浙江5个口岸共捕获鼠类211只,以臭鼩为优势种群,黄毛鼠为浙江地区特有种;宁波5个口岸共捕获鼠类300只,优势种群为黄胸鼠和黑线姬鼠,黄毛鼠在该地区也有分布;上海5个口岸共捕获鼠类313只,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结论 江浙甬沪监测到的鼠形动物中有部分鼠种可传播肾综合症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应加强口岸区域鼠类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作者:孙立新;曹敏;杨天赐;吴薇;邓耀华;吴炳耀;胡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地区鼠类种类和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 2016年,在霍尔果斯口岸地区采用夹日法和夹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进行形态鉴定,采集鼠类脾脏和肺组织,用PCR方法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莱姆病螺旋体、鼠疫耶尔森菌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结果 2016年,在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捕鼠5种91只,平均鼠密度为8.70%,优势鼠种为红尾沙土鼠.从红尾沙土鼠和灰仓鼠各1只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从2只红尾沙土鼠中检出莱姆病螺旋体,从7只红尾沙土鼠和1只小家鼠中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未检测到鼠疫耶尔森菌和汉坦病毒.结论 霍尔果斯口岸地区鼠类携带多种病原体,应加强当地鼠类监测.
作者:郭强;田锋;卡布努尔·马木提;高艳菲;赵丹云;陈卫军;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本文运用“新常态”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了新发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交替并存,生态环境恶化,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集装箱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大宗农产品、食品化妆品进口增长,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国门生物安全进入了“新常态”的观点.国门生物安全“新常态”涉及非传统安全的风险因素多,给国门卫生安全、核生化恐怖袭击、国门生态安全、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防止“洋垃圾”非法入境等带来新挑战.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新挑战,提出了通过制订和完善国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关口前移”的卫生检疫疫情防控模式、加强口岸核生化反恐多层次监测体系网建设、提高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等具体对策.
作者:李新实;张顺合;刘晗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