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近几年,郑州空港口岸建立了“人才队伍、设施设备、机制建设”和“信息化”的“3+1”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模式.本文对郑州空港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提升情况进行分析,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要服务地方政府对外开放,准确定位,主要提升风险分析和预警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作者:廖衍;谢燕红;田海中;陈剑兵;王胜启;杨扬;张敬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空港口岸电讯检疫向信息化推进,需要建设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平台.上海口岸通过对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了航空器电讯检疫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为基本架构,覆盖航空器检疫所有业务主体及业务职能,实现了航空器检疫的规范化、电子化、网络化,可有效解决有纸化申报问题,更充分地利用检验检疫力量,提高检疫查验科学性.
作者:王祉怡;毛焕东;卢雪兵;高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诺氏疟原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猕猴的疟原虫.自2004年起,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陆续报告人感染诺氏疟原虫的病例.诺氏疟原虫成为国内外学者、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诺氏疟原虫的发现、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新进展.
作者:刘洋;徐政;朱卫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017年6月11-12日,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乌鲁木齐机场办事处(以下简称“机场办”)成功处置1起由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入境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班发现活鼠的应急事件,现将处置情况报告如下:1 发现鼠患2017年6月11日17:35,机场办接到机场运控中心电话,称由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飞抵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CZ6020次航班(机身识别号B1919,机型737-800),在搬卸行李和货物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飞机货舱内发现1只活鼠.为防止该鼠逃窜,工作人员当场将其处死,请求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处理.
作者:曹竹亭;李江;刘戈;田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017年2月22日,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福州局”)在福州港马尾港区对来自越南的入境集装箱及货物实施现场检疫查验时,发现1只死鼠,随即采取控制现场、送检、预防性检疫处理等措施,科学有效地开展了应急处置.
作者:程汉宁;黄起翡;郑峰;汪升;危玲;李平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有无鼠患是入境船舶检疫查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报道一起在入境船舶捕获21只活褐家鼠事件[1],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报道一起在入境装载原木货轮上捕获3只死鼠的事件[2].以上案例均是在船员生活区发生,传染病传播风险较大,但大宗散装矿产品的货轮上捕获活鼠未见报道.
作者:郑京飞;张振;曹鸿海;黄克迈;王卫刚;刘宏灵;邱义廷;曹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导致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主要的病因[1].ETEC可以同时或单独分泌两种肠毒素: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ST根据其是否溶于甲醇可分为STI(又称STa)和STII(又称STb)两类,STI又根据其来源和核苷酸差异,分为STIa和STIb,STIa由牛、猪或人源ETEC产生,又称Stp[2-3].
作者:陈吴康;韩辉;周燕楠;乌日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017年6月6日,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到口岸某经营单位报告,在码头储存场地发现大量活体跳蚤,影响码头正常工作和生产秩序.为了解蚤类侵害情况,卫生检疫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实地勘察和处置.
作者:李诗敏;刘文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而引起的虫媒传染病[1],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虫媒传染病之一[2].其临床特点为周期性、规律性寒战、高热和出汗,病程凶险,病死率高,且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本文报道1例在第10个全国疟疾日通过免费咨询和检测,从回国劳务人员中检出恶性疟病例.
作者:张培男;何龙英;李令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朝觐人群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异常情况,探讨其改变与血常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1-2013年在新疆和喀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6460名朝觐人员,开展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调查,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患病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新疆朝觐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48.20%、15.94%和36.22%.方差分析发现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不同血压组(血压正常、高血压前期、高血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WBC、NE和MPV在不同空腹血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C、RDW、WBC和MPV在有无脂肪肝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朝觐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相关指标与血细胞参数变化存在着一定关联.
作者:吴熙然;廖凌;杨烨;郭刚;李晓梅;王凌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上海口岸赴英国签证人群肺结核检出情况,了解英国肺结核筛查策略,对我国口岸监控肺结核提出建议.方法 按照2013年9月《英国结核病筛查技术指南》要求,并参照我国肺结核诊断标准,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口岸12903名赴英签证人群进行肺结核筛查.结果 2014-2016年,上海口岸11岁及以上赴英签证人群中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例,检出率为101.76/10万;男性检出率为155.88/10万;女性检出率为65.42/10万;男女性别比为2.38∶1.检出非活动性肺结核65例,检出率为508.81/10万.活动性肺结核集中在11~29岁组,检出率为106.88/10万.经痰液细菌学检查,11例痰阳患者中,检出涂阳培阳3例、涂阴培阳8例;11例菌株均属结核分枝杆菌.结论 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11~29岁)的结核病监测,通过加强胸部影像学筛查标准,提高痰检率,从而增加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控制肺结核传播.
作者:蔡蕾;潘佳鸿;王惟信;孟成艳;陈磊;潘俊;叶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措施.方法 收集2005-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上报的河南省登革热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7例,其中输入性病例81例,本地感染病例6例;年龄以20~50岁为主,小年龄2岁,大年龄为84岁;男女比例为1.56∶1.登革热病例来源地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为主(82.8%),其次为非洲(10.3%).病例的职业为农民占第1位(59.9%),其次为学生(12.6%).结论 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来源地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非洲为主,青壮年农民工和学生是防治登革热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永亮;苗丽;李红;张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广东口岸赴美移民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筛查情况,为完善广东口岸PTB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美国疾控中心《移民要求:结核病筛查与治疗的技术指导》对2010-2016年广东口岸163976名赴美移民进行PTB筛查及诊断,采用SPSS 21.0对PTB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广东口岸进行痰检的申请人7 265人,报告PTB病例598例,总检出率为364.69/10万.男性PTB病例检出率为538.94/10万,女性PTB病例检出率为227.68/10万,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7.74,P< 0.01),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x2=220.57,P< 0.01).农民、无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工人和学生病例占总数的55.02%;PTB病例检出无明显季节性;广东、广西、湖南、辽宁和山东5省病例占总数的85.28%,江门和广州2市病例占广东省总数的82.92%.痰检涂片阳性率为3.51%,痰培养阳性率为6.10%,PTB确诊病例459例,占总数的76.76%.痰培养阳性PTB病例的总耐药率为19.19%,耐多药率为3.39%.结论 广东口岸应加强出入境人员PTB的防控工作,实验室痰检在口岸PTB的病例筛查及确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吴培丰;张建明;吴健;陈建东;梁少军;栗召辉;梁武毅;何洪涛;王向阳;温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长沙空港口岸传染病监测多方位立体模式的运行情况,提升工作效能.方法 对2011-2016年长沙空港口岸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发现有可疑传染病症状的人数与出入境总人数的比例、确诊病例与发现有症状人数的比例,评价多方位立体监测模式的作用.结果 2011-2016年,长沙空港口岸有症状人员的发现率由0.026‰上升至0.262‰,确诊率由0上升至35.41%.体温监测、医学巡查、个人申报和航空公司申报发现的可疑病例数均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长沙空港口岸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为依托,建立以口岸工作人员为主体、强化现场监测排查设施为重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地方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为后盾,联防联控机制为外延的多方位立体监测模式,有效提升了长沙空港口岸传染病防控水平.
作者:张超;刘红望;文玲;杨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经珠海拱北口岸入境的人群传染病的检出率和发展趋势,进行相关风险分析,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拱北口岸的入境旅客通过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和主动申报等手段,发现可疑传染病3 631例,采集咽拭子、全血、尿液、肛拭子等样本3 500份,送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呼吸道、消化道和蚊媒传染病病原体检测,阳性者作为检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5-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疫情通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警示通报和防控指导方案,以及澳门地区强制性疾病申报情况,评估拱北口岸的传染病输入风险.结果 2016年拱北口岸检疫发现确诊传染病病例864例,其中法定传染病841例(97.34%),口岸重点监测传染病833例(96.41%),检出多的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输入地多为中国大陆(69.79%)和澳门地区(18.86%).WHO疫情通报及国家质检总局警示通报显示,传染病高发地区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交流密切,使得拱北口岸的传染病输入风险较大.结论 要高度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入境旅客的检疫查验,针对澳门的肠道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进行严密防控.
作者:徐南南;戴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试剂和反应条件对荧光定量RT-PCR检测灵敏度的影响,为提高检测灵敏度提供指导.方法 将3种荧光定量RT-PCR试剂(A、B、C)和3种推荐反应条件(a、b、c)组合成9种荧光定量RT-PCR方法,采用统一的引物和探针,检测已知滴度的甲型流感病毒.通过对病毒进行10倍梯度稀释,测定不同方法的灵敏度,分析试剂、反应条件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对灵敏度的影响.结果 采用试剂C的3种方法是检测灵敏度低的方法(3种条件下灵敏度高于103 PFU/ml),3种试剂都在与条件b组合时都达到灵敏度的高值(试剂A、B、C分别达到100、100、103 PFU/ml),表明反应条件b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灵敏度高的方法是试剂B和条件b组合.结论 试剂和反应条件都对检测灵敏度有重要影响,但试剂的影响比反应条件更大;试剂和反应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灵敏度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年庆功;段赶时;史孟婧;李享大;王健;李青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调查医院空气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方法 2015年3月,在北京市和山东省3家医院(A、B、C)设置24个采样点,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BIO Capturer-5采集48份空气样本.其中,磁珠富集采集样本24份,磁珠采集富集后上清液14份,未加富集磁珠采集样本10份.用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检测空气样本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结果 48份空气样本中有5份(1 0.42%)检出甲型流感病毒,其中A、B、C3家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4.55%(1/22)、16.67%(3/18)和12.5%(1/8).磁珠富集液中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16.67% (4/24),磁珠富集后上清液的检测阳性率为7.14%(1/14),不含富集磁珠的采集液中未检出甲型流感病毒.结论 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能有效采集和富集空气中的流感病毒,提升空气中流感病毒监测的灵敏度,为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刘杨;马雪征;张丽萍;邓晓东;常晓松;刘阳;胡孔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荒川库蠓形态多样性及遗传多态性.方法 2015年7月在云南省华宁县采集库蠓样本,制备压片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提取基因组DNA,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间隔区-1(ITS-1)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采用Clustal X、DNAStar和Mega 6.1等软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到库蠓955只,其中12只库蠓在R1和R2室下端多出1个淡斑,翅面共有15个淡斑;另外943只库蠓翅面有14个淡斑.对12只翅面有15个淡斑的库蠓(A组)和14只翅面有14个淡斑的库蠓(B组)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26只库蠓均具有两复眼分离、小眼面间无柔毛、触角第15节无嗅觉器、1个大梨形受精囊、翅面有小圆形淡斑的形态学特征.两组库蠓的HR和T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PR、CR和TR1、TR3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 Ⅰ基因和IT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6只库蠓与荒川库蠓亲缘关系近;但是在CO Ⅰ基因进化树上26只库蠓分为明显的两个进化簇,其中14只库蠓(B组)形成1个单独的进化簇,与另一进化簇核苷酸同源性在94%以下.结论 云南省华宁县除了荒川库蠓外,还存在1种翅面有形态差异的变种库蠓以及CO Ⅰ基因序列差异较大的荒川库蠓,提示该地区荒川库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具有多态性.
作者:王静林;李顺祥;叶绍飞;李楠;何于雯;李华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集安公路桥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其携带病原体情况,为口岸鼠传疾病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采用夹夜法捕鼠,用PCR和RT-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鼠疫耶尔森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博卡病毒等6种病原体.结果 共捕获鼠类101只,隶属2目3科5属6种,平均鼠密度为2.81%,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在褐家鼠和大麝鼩中检测到汉坦病毒11份,阳性率12.36%;检测到博卡病毒8份,阳性率8.99%.首次在吉林省大麝鼩中检出博卡病毒.结论 集安公路桥口岸鼠密度高于无鼠害口岸的标准(1%),应大力开展防鼠工作,预防控制口岸鼠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孙铭浩;李忠起;李冰心;杨怀宁;马述涛;贺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三峡库区沿江口岸的主要蚊类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各种蚊类的分子特征.方法 用二氧化碳诱蚊灯在三峡库区沿江5个口岸采集成蚊,形态学鉴定之后,再提取DNA,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 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蚊类的DNA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宜昌、万州、涪陵、寸滩和泸州捕获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共5个蚊种3 000余只,选取其中42只扩增CO Ⅰ基因,获得5个蚊种的CO Ⅰ基因序列,长度为658 bp,A+T含量为67.47%~69.71%.同源性比较表明,同一蚊种间核苷酸遗传距离小于0.0215,不同蚊种间遗传距离为0.0742~0.1594.CO Ⅰ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显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和白纹伊蚊均聚集成簇,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结论 应用分子鉴定技术对三峡库区口岸蚊类进行鉴定,可为国境口岸蚊类鉴定提供溯源依据.
作者:骆星丹;文海燕;王董;郝玉通;彭彦卿;周岚;张华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出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94.6%).调查对象的“饮酒后驾驶的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的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和“因醉驾吊销驾驶证的规定年限”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5.88%、15.31%、94.58%和12.33%.有驾照者酒后驾驶知识知晓率高于无驾照者(P<0.05).“醉酒驾驶者会受到的处罚”的知晓率仅为5.83%.94.72%调查对象认同“酒后驾驶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98.78%调查对象反对酒后驾驶.有驾车经历者的酒后驾驶发生率为18.13%,且男性高于女性(x2=6.0111,P< 0.05).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包括性别、饮酒频率、酒后驾驶相关知识知晓度和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男性(OR=3.20,95%CI=1.02~10.60)相对于女性发生酒后驾驶风险更大;饮酒频率(OR=4.73,95%CI=2.23~ 10.01)越高,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酒后驾驶知识知晓度越高(OR=5.28,95%CI=1.71~16.29),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小;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的人群(OR=7.64,95%CI=1.74~33.57)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结论 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欠缺,相关态度尚可,酒后驾驶行为报告率较高,可重点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对酒后驾驶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减少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
作者:潘佳鸿;王惟信;蔡蕾;孟成艳;潘俊;陈磊;叶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南京空港口岸接受过放射性同位素诊疗的出入境人员情况,分析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措施.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6月,采用通道式、便携式辐射检测设备对接受过放射性同位素诊疗的出入境人员进行监测,并实施核素分析.结果 共检出87例接受过放射性同位素诊疗出入境人员,其中男性居多.来自我国台湾的入境人员中接受过放射性同位素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006,P< 0.005).剂量当量率≥1 μSv/h有63例.经同位素识别,铊201有36例(41.37%)、碘131有32例(36.78%),且入境与出境人员检出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93,P< 0.005).87例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放行.结论 应充分认识对放射性同位素诊疗人员进行监测的意义,通过部门协作降低公共卫生风险.
作者:胡学锋;庄乾坤;王春;姜志凤;史晓凯;金俊;凌刚;罗岚;吴海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