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3903
  • 国内刊号:11-929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200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0004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胆红素代谢影响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受者胆红素变化的影响. 方法 30例入选患者监测术前及术后15天内肝功能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在手术中获取冷缺血时及再灌注后供体肝脏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肝移植术后存在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术后11天内),血总胆红素术后第1天(78.84±34.59)mmol/L,较术前(21.60±8.03)mmol/L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术前中位数40.46IU/L,术后第1天中位数19.27 IU/L,术后1天较术前降低(P<0.05).胆汁酸术前中位数32.93ummol/L,术后第1天中位数20.85 ummol/L,术后1天较术前降低(P<0.05).γ-谷氨酰转肽酶术前中位数28.81 IU/L,术后第1天中位数29.17IU/L,术后1天γ-谷氨酰转肽酶较术前升高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为(39.85%±12.51%),术后1天比值为(54.25%±7.6%),术后较术前升高(P<0.05).同时,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形态学检查没有发现肝细胞外胆汁瘀积,胆红素主要淤积于肝细胞水平.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并在术后11天左右降至术前水平.胆汁瘀积主要发生于肝细胞水平.

    作者:段键;曾仲;张敏;徐王刚;喻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肝移植术式围手术期液体处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及围手术期液体处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 单因素分析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Meld评分,腹水状况,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手术方式,输液总量,晶体液体量,胶体液体量,输血液制品总量,白蛋白使用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前3天每天的液体出入量)等情况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统计Meld评分≤15分和>15分且<25分病例,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和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有显著差异.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比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术中输液总量>10L的患者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P=0.020),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的患者明显增多(P=0.023).肝移植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3),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2)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采用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P=0.006)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P=0.040)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蔡志仕;江艺;吕立志;张小进;蔡秋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位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例报告

    2007年11月21日我院对1例Bismuth分型为Ⅳ型且合并肝门部及胰头后淋巴结转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施行了肝、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同时原位肝移植手术,受者至今已存活1年.

    作者:黄建钊;范伟;石承先;张毅;张莹;苟欣;刘隽;汤可立;张德林;田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使用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初步分析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共实施9例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供体年龄16~43岁,死于颅脑外伤7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例,器官切取前平均动脉压(105±5.2)mmHg(1 mmHg=1.333 kPa)(6例需使用升压药物),肝功能检测丙氨酸转氨酶(175±4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0±46)U/L,总胆汁酸(40±8.6)mmol/L.受者年龄(48.6±10.1)岁,男性8例,女性1例;术前诊断为肝硬化5例,肝癌4例,术前MELD评分(27.6±6.7)分.结果 供肝冷缺血时间为(7.4±2.8)h,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例于术后7天死于肾功能衰竭.8例受者康复出院并随访6~24个月,1例于术后2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其他并发症发生包括急性排斥反应2例,胆道狭窄并感染1例,胆道缺血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 按照我们选择脑死亡供肝的原则,肝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及中期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邰强;鞠卫强;马毅;朱晓峰;王东平;黄洁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巨脾一例报告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骨髓中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沉积伴有肝脾等器官髓外造血(髓外化生)为特征的疾病.目前主要使用干扰素、雄激素、羟基脲以及脾切除等治疗以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纠正贫血、出血及巨脾引起的压迫症状为目的,尚不能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提供根治性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国外有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llo-BMT)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报道[1],但尚未见伴有巨脾的PMF患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报道.本文对1例PMF伴巨脾的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许多荣;王荷花;邹外一;张祥忠;黄珊;杨茂华;李娟;罗绍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二氮嗪对长时程低温保存移植鼠心ATP酶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观察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DE)对移植鼠心心肌细胞膜Na+-K+-ATPase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并探索DE处理后Celsior液对长时程低温保存鼠心的有效性.方法 SD雄性大鼠192只随机分为4组,即A组(单纯Celsior液保存5h)、B组(30μmol/L DE+Celsior液保存5h)、C组(30μmol/L DE+Celsior液保存8h)、D组(30μmol/L DE+Celsior液保存10h).利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体鼠心按各组要求保存后移植于受体,观察移植心脏30s内复跳率、心率以检测心肌细胞膜Na+-K+-ATPase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和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等.结果 ⑴复跳率和心率:心脏移植术后30s复跳率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C组心率明显较A组、D组快,A组、D组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⑵两酶活性测定:B、C、D 3组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显著递减性降低,但仍高于A组,仅D组与A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B组、C组肌浆网Ca2+-ATPase活性显著高于D组、A组,D组与A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⑶心肌超微结构:各组心肌结构保护均较好,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节清,线粒体肿胀不明显;B、C、D3组线粒体嵴结构较为清楚.⑷D组和A组各指标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移植鼠心在长时程冷缺血期间,DE对心肌组织ATP酶活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此作用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且DE处理后Celsior液冷保存鼠心10h仍与国际公认的Celsior液安全冷保存时间5h效果相当.

    作者:胡志斌;严志煙;潘晓华;贾敬年;周永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死亡对猪肝脏免疫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死亡对猪肝脏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头,仅行麻醉维持24h;脑死亡组6头,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并维持脑死亡状态24h.脑死亡后(对照组持续麻醉后)6、12、24h取血标本及开腹取同一部位肝组织,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HC-II)表达变化.结果 各时间点脑死亡组血清TNFα、IL-6水平、肝组织ICAM-1、MCP-1mRNA转录水平及肝组织MHC-II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死亡状态增加了肝组织的免疫原性.可能潜在增加了移植后供肝的免疫损伤及排斥反应.

    作者:朱长举;吴阳;翟文龙;李捷;张弓;张水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激素耐药的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Ⅱ期临床研究

    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致命性并发症,糖皮质激素是急性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0%~50%,且激素耐药的重度急性GVHD患者预后极差.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调节体内外的免疫反应,因此MSC可用于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本研究旨在观察骨髓MSC治疗激素耐药的重度急性GVHD的疗效.

    作者:Le Blanc K;Frassoni F;Ball L;来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更昔洛韦和膦甲酸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移植受者可能存在双株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报道

    1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清学阴性的58岁性患者接受CMV阳性供肝后没有进行CMV预防治疗.

    作者:Rodriguez J;Caspek;Smallwood G;余松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依那西普(Etanercept)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GVHD标准治疗方案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35%的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TNF-α被认为是GVHD发生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应用TNF-α抑制剂,克隆如英夫利昔单抗体(Infliximab)或是依那西普(Etanercept),治疗激素难治的GVHD的完全缓解率可达18%~62%.本研究总结了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61例应用依那西普联合甲强龙治疗初发的急性GVHD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以同期99例仅使用激素治疗急性GVHD的患者为对照组.

    作者:Levine JE;Paczesny S;Mineishi S;周立群;来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LA-4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动员人CD34+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VLA-4是表达于造血细胞表面的β-1整合素家族的α-4亚单位,是与CD34+细胞动员和迁移有关的黏附分子.骨髓来源的CD34+细胞VLA-4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CD34+细胞,提示VLA-4的表达与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有密切的关系.VLA-4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Crohn病等,本研究旨在探讨Natalizumab在动员CD34+造血干细胞中的作用.

    作者:Zohren F;Toutzaris D;Klarner V;周立群;来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欧洲骨髓移植组织(EBMT)淋巴瘤工作组的报告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1%~2%,传统化疗治疗AITL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仅 50%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的多中心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ITL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Kyriakou C;Canals C;Goldstone A;金莱;王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福达拉滨、环磷酰胺、美罗华方案进行预处理的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大量研究显示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利用其移植物抗淋巴瘤的免疫作用以达到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目的,但是此策略长期的疗效和毒性仍不明确.本项前瞻性研究分析并评价了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的8年经验.

    作者:Khouri IF;McLaughlin P;Saliba RM;金莱;来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8 美国移植大会(ATC)和国际器官移植大会(TTS)有关肝移植临床研究进展

    2008年5月31日至6月4日、2008年8月10日至1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和澳大利亚悉尼分别召开了美国第8届移植大会(ATC)和第22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TTS).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器官移植和医学伦理专家、医师、药师、护士、技师、基础研究人员和官员等8000多人次出席了本年度器官移植领域的这两次大会,并参会交流.现将其中肝移植领域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薛峰;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通过检测包被HLA抗体Luminex微球上补体C4d沉积预测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失功

    器官移植时受体中存在供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特异性抗体会导致快速的体液排斥反应.至今为止,检测受体中供体特异性抗体存在的经典方法是供体白细胞补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试验(CDC).近几年来,采用包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多孔塑料板或微球等固相检测法可以更加敏感地检测到移植受体HLA抗体的存在.但这种检测法无法分辨这些抗体是否为补体依赖性的,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仍不确定.英国皇家医学院移植免疫的相关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Luminex微球上补体C4d结合的HLA抗体从而发现特异性抗体的存在.

    作者:Smith JD;Hamour IM;Banner NR;Rose ML;李伟栋;邓俊芳;倪一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Alemtuzumab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近年来,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成为器官移植研究热点.自1998年Calne等[1]首次报道alemtuzumab诱导免疫耐受治疗用于肾移植后,alemtuzumab诱导免疫耐受治疗在器官移植领域逐步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魏威;李幼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胰腺移植与胰岛移植比较及展望

    近些年,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发病率不断增加,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大约30-50%的糖尿病病人合并各种并发症,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糖尿病病人持续的高血糖水平是合并并发症的决定性危险因素.因此,只有建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长期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才能给糖尿病病人带来健康、良好的生活.DCCT指出,即使是严格遵守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方案,也难以长期维持血糖稳定,且增加发生低血糖无感知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永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认清形势,加强管理,促进电子版医学系列杂志健康发展——中华医学会电子版医学系列杂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