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3903
  • 国内刊号:11-929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200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0004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中心经验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预后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2月施行的23例终末期COPD患者单肺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临床疗效、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因素对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OPD患者术后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明显改善.气管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围手术期病死率为4.3%.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9.1%,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受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3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4.8%,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为26.1%.受者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3%、66%和45%.单肺再次移植2例.结论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COP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受者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受者长期生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乾坤;姜格宁;何文新;丁嘉安;周晓;汪浩;陈昶;朱余明;高文;王海峰;杨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SAA- 2)患者疗效.方法 采用亲缘和非亲缘allo- HSCT治疗SAA- 2患者30例.预处理方案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3 mg·kg-1·d-1,连用5 d)+氟达拉滨(35 mg/m2,连用5 d)+环磷酰胺( 50 mg·kg-1·d-1,连用4 d),用或不用全身放射治疗(2 Gy).结果 输注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5.59(3.91~8.87)×109/kg,CD34+细胞中位数为6.60(1.05~11.51)×106/kg.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3(11~19)d和16(14~34)d.远期移植失败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2年存活率分别是20.0%、26.7%、46.7%和66.7%.结论 Allo- HSCT是治疗SAA- 2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确诊SAA- 2后尽早施行allo- HSCT.

    作者:刘希民;黄宁;周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肺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单中心经验

    目的 探讨肺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002年9月至2011年4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105例:单肺移植73例,双肺移植32例.其中63例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完成手术.术后带管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免疫抑制、预防感染和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等治疗.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学会的PGD分级分别给予受者液体负平衡、延长呼吸机治疗时间、前列腺素E1及体外膜肺氧合等治疗.结果 105例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存活率为81.9%(86/105),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10例,PGD 6例,肺梗死、急性排斥反应、支气管吻合口瘘各1例.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肺部感染12例、PGD 3级10例、支气管吻合口狭窄10例、支气管吻合口瘘4例、急性排斥反应3例、出血3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动脉狭窄1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86例存活受者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均较好.结论 防治感染、免疫抑制、液体负平衡、延长呼吸机治疗时间等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受者病死率.

    作者:朱艳红;陈静瑜;周敏;郑明峰;姜淑云;吴波;张稷;何毅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98例原位心脏移植受者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原位心脏移植受者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98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男性235例,女性63例;病因构成:扩张性心肌病占73.2%、缺血性心肌病占8.7%、瓣膜性心脏病占6.4%、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占2.3%、移植物冠状动脉硬化占0.7%.供心不停搏获取238例、停搏获取60例.采用改良圣托马斯液或结合UW液或单用UW液保存技术,供心冷缺血时间69~600 min,平均(191.0±28.5)min.移植方法采用双腔静脉法272 例、标准法 19 例、全心法7例.术后采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激素+吗替麦考酚酯三联免疫抑制方案;85%受者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存活病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121个月,平均(42.5±9.8)个月.移植后1、3、5、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3%、82.8%、73.4%、65.2%.移植物衰竭、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心脏肿瘤转移、猝死为术后1年内主要死亡原因.远期受者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移植物冠状动脉硬化、移植物衰竭、急性排斥反应、感染、肾衰竭等.移植后并发症以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肾功能不全多见.243例存活受者90%心功能恢复至NYHA Ⅰ~Ⅱ级,20%恢复全日工作.结论 298例原位心脏移植受者长期疗效良好且稳定.严格规律随访并注意监测和防治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冠状动脉硬化对提高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守国;王春生;陈昊;洪涛;胡克俭;庄亚敏;林熠;杨兆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心脏移植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供受者ABO 血型不合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 例供受者ABO 血型不合心脏移植受者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4例,采用免疫诱导和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 移植后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 例(2例经产女性受者死亡),移植后2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感染4例.14例长期存活.未发现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结论 供受者ABO 血型相容而不合的心脏移植临床疗效良好,但应慎重选择受者.

    作者:黄雪珊;陈良万;陈道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猪到人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实验模型的建立:人血体外灌注猪冠状动脉系统

    目的 建立一种猪到人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实验模型.方法 8只广西巴马猪正中切口锯开胸骨进胸,肝素化,完整剪取猪心脏,用4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各心腔及心脏表面,用改良圣托马斯液经主动脉灌注,冲洗冠状动脉系统后,建立人血液体外灌注猪游离心脏冠状动脉系统,记录各模型心脏搏动的持续时间,1 h后对灌注心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 8个人血液体外灌注猪心脏冠状动脉系统实验模型均成功建立,灌注心脏平均搏动时间为(9.25±1.90)min;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心肌血管内皮细胞有IgG及IgM沉积.结论 通过人血液体外灌注猪心脏冠状动脉系统建立的猪到人异种心脏移植实验模型能模拟超急性排斥反应,操作简单,容易复制.

    作者:周冰;许林海;倪科伟;詹金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水苏糖在猪到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附视频)

    目的 观察水苏糖在猪到猕猴异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心脏异位移植模型.根据是否经水苏糖处理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只猕猴,观察移植心脏移植后24 h内持续搏动时间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脏持续搏动时间分别为5、15、20 min;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实验组移植心脏持续搏动时间分别为50 min、97 min和24 h; 心肌间质未见出血、坏死,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肿胀.结论 水苏糖可能对猪到猕猴异位心脏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

    作者:倪科伟;许林海;周冰;詹金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肾移植后预防性使用异烟肼抗结核治疗的系统评价

    肾移植后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存有争议.尽管异烟肼作为肾移植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用药已在临床推荐使用,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各移植中心差异很大.鉴于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者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评价肾移植受者接受异烟肼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利与弊.

    作者:王显丁;卢一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肾移植后血循环中新出现的抗内皮细胞抗体提示移植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ECA)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且是除抗HLA抗体外引起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检测其移植前后血清水平能否预测排斥反应尚无定论.因此,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试图通过分析肾移植前后受者血清标本中AECA抗体的变化,来观察其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瞿立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预测肝移植后急性肾损伤

    肝移植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发生率为48%~91%,影响受者的预后.发生AKI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受者的病死率从术后90 d的40%增至术后1年的54%.

    作者:刘相艳;章茫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美国心死亡器官捐献方案差异性调查

    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拔除气管插管,心跳、呼吸停止后在手术室中进行的器官获取过程,目前临床应用不断增加.其主要的供者来源是那些存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但尚未发展至脑死亡的患者.随着DCD案例的增多,为了规范DCD过程,自2007年起,美国所有的移植中心和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均制订了详细、完整的DCD方案.

    作者:昌盛;陈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肾小球内T-bet或GATA3表达可辅助诊断排斥反应类型

    T-bet和GATA3分别是促进辅助性T细胞(Th)向Th1和Th2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肾小球病患者肾小球内T-bet表达为主.那么,T-bet和GATA3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和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否有关联?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作者:瞿立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一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全面推进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建设,进一步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我部在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以下简称OTC)第8次会议讨论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排斥反应诊治及远期治疗策略

    1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1.1 影响移植后近期管理的外科因素1.1.1 供心选择 从供者年龄角度来讲,<45岁的供者的心脏耐受力强,宜选择.45~55岁供者的心脏在缺血时间≤4 h条件下,建议应用于情况稳定、合并外科情况少的受者.>55岁的供者心脏,不建议选用或仅用于挽救生命或边缘受者等特殊情况.

    作者:王春生;林熠;杨守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肺移植研究进展:来自第91届美国胸外科学会年会

    第91届美国胸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ATS)年会于2011年5月7-11日在美国费城召开,上百名中国医师与会.AATS年会内容涵盖胸外科各个领域,越来越成为中国胸外科医师了解前沿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现将会议肺移植相关内容作归纳介绍,以供我国肺移植同行参考.

    作者:卫栋;陈静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11年欧洲骨髓移植会议临床热点荟萃

    第37届欧洲骨髓移植会议于2011年4月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余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专家和代表参与这次盛会.会议共收到1200余份交流论文,其中口头报告和工作组交流400份.中国大陆有两份口头交流均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大会就HSCT所涉及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不同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临床研究涉及异基因HSCT后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HSCT受者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特征及预后、脐血移植的研究进展、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分子生物学预测及治疗进展以及异基因HSCT后复发的治疗等.本文就上述临床热点问题作一简介.

    作者:盛立霞;肖浩文;黄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国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与规范化运行思考

    为适应我国器官移植的规范开展需要,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的结构应科学合理,成员要多样性,且具有必要的伦理学知识,必须建立适应性广泛、合理和规范的道德原则和准则,制定系统、规范的伦理学审查操作指南.尸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学审查重点是器官分配是否公正公平,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学审查重点则是捐献意愿的真实性、知情同意和风险受益比的评估.伦理委员会还应结合实际开展对从事器官移植医护人员的伦理教育和培训.

    作者:杨顺良;吴志贤;高霞;兰晶;谭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原则建设初探

    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成就史,另一方面是道德伦理建设的思考史.为了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器官移植伦理原则建设的研究,打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桎梏束缚,恪守道德伦理要求.在实践中,应坚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原则,坚持自愿无偿捐献的原则,坚持审慎对待活体移植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坚持知情同意、亲属参与的原则,坚持群体利益与公共安全优先的原则.

    作者:李骥;李义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拿大多伦多肺移植新进展(附视频)

    自1983年多伦多总院肺移植团队完成世界上第1例成功的肺移植以来,该院肺移植中心每年(1983年至2008年5月)的手术例数稳步增长,受者术后病死率明显下降.肺移植手术适应证的前三项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1%)和囊性纤维化(22%),这类疾病患者的总体中位存活时间达6.9年,而国际心肺移植学会的统计肺移植受者总体中位存活时间只有5.3年(1994年1月至2008年6月)[1].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的调控(附视频)

    肺移植受者多为终末期肺病患者.无论是肺实质还是肺血管病变,都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右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肺移植预后.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肺移植围手术期影响肺血管阻力的因素,包括麻醉诱导、机械通气、单肺通气、阻断一侧肺动脉以及手术操作等.可通过应用静脉或吸入的肺血管扩张药降低肺血管阻力以及正性肌力药支持右心功能等进行调控.

    作者:吴安石;岳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国可控型心死亡儿童到成人单肾移植临床研究

    儿童到成人肾移植可能因供肾体积过小以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而影响移植效果.目前已有多家中心使用小体积的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获得良好效果,但是使用心死亡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仍极具挑战.鉴于此,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学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在该中心实施的11例可控型心死亡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评价移植后效果.

    作者:袁清;张雷;王立明;曾力;周梅生;朱有华;李劲东;陈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浙江汉族人群HLAⅠ类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

    HLA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中,该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HLA多态性分析有助于提高器官移植供受者间配型成功率[1].本研究采用PCR测序分型法分析浙江汉族人群HLA- A、B和C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为非血缘关系器官移植配型、法医鉴定、个体识别等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戴卫健;李萌;朱发明;严力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

    肺移植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急剧,移植肺的病理生理和呼吸功能变化复杂多样,多伴急性肺损伤.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LW)、肺血管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lity, PVP)是反映急性肺损伤病理改变的两项主要客观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则是反应肺功能状态的临床主要指标.无锡市人民医院自 2009年1月至 2010年10月利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护仪对肺移植受者手术期ELW、PVP、PaO2/FiO2等有关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回顾性分析22例手术成功者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综合评估移植肺功能及损伤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王雁娟;吴金波;胡春晓;张建余;朱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PubMed数据库临床肺移植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国际临床肺移植文献概貌,了解肺移植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汤森路透的TDA、UCINET等软件,分析PubMed数据库收录的临床肺移植相关论文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并采用共词分析法分析了高频主题词.结果 临床肺移植文献始于1966年,1988年后文献数量增长.美国在临床肺移植研究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英国、丹麦、法国、德国、加拿大发文量也较多,我国临床肺移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开展临床肺移植研究的前30个机构中,有17个机构为美国机构,占56.67%.中国尚未有在国际上排名前列的肺移植核心机构.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中,有9位美国研究人员、5位英国研究人员.刊载肺移植研究论文多的期刊是<心肺移植杂志>(The 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临床肺移植研究高频主题词涉及移植物排斥、手术后并发症、免疫抑制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结论 临床肺移植文献出现已有40多年,但数量增长不快.美国、英国是肺移植研究大国.肺移植供受者选择、术后并发症处理、受者长期存活等是临床主要关注点.

    作者:单连慧;安新颖;李扬;许培扬;池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PubMed数据库临床心脏移植研究10年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近10年国际心脏移植研究文献概貌,了解心脏移植研究现状.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采用汤森路透的TDA软件分析了PubMed数据库中2000-2009年人体心脏移植研究相关文献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结果 2000-2009年临床心脏移植的文献总量为8657篇,各年变化不大;发表文献多的前3个刊物分别是<心肺移植杂志>(The 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移植学报>(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和<移植>(Transplantation);发文量多的国家是美国(占62.2%),发文量多的作者分别为德国柏林心脏中心的Hetzer R和慕尼黑大学的Reichart B;心脏移植的临床适应证、组织配型技术、移植护理、移植物保护、免疫抑制剂以及排斥反应监测手段是近年来研究的关注点.结论 近10年临床心脏移植研究发展平稳,美国的心脏移植文献总量多,发文多的作者来自德国,研究主题涉及供者选择和移植物保护、移植后并发症防治等.

    作者:钟华;安新颖;高东平;许培扬;池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