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经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为FSGS的25例肾移植受者资料.根据FSGS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未愈组和恶化组,分析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发病、发病时间、活检时间、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穿刺时24 h尿蛋白定量、穿刺时血清肌酐水平、硬化肾小球百分比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分析蛋白尿水平和肾功能不全程度与肾小球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关联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组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好转组、未愈组、恶化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病时间(肾移植术后至FSGS发病的时间)、活检时间(FSGS发病至移植肾活检时的时间)、基础免疫抑制方案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好转组、未愈组、恶化组患者穿刺时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144 ±47)、(232±103)、(410 ±208) μmol/L,硬化肾小球百分比分别为(0.24±0.19)%、(0.56±0.23)%、(0.49±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3和4.01,P均<0.05).25例肾移植术后FSGS患者尿蛋白定量与穿刺时血肌酐水平无明显相关(r=-0.019,P>0.05);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硬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316,P>0.05).结论 移植肾FSGS临床表现与原发FSGS相似,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移植后出现蛋白尿早期,应及时进行移植肾活检并给予相应治疗.
作者:黎东伟;曹海明;熊韫祎;费继光;邓素雄;黄刚;王长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结合1例肺癌肺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肺癌肺移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3年12月26日完成的1例肺癌肺移植受者临床资料.男性,66岁,原发病为双肺纤维化.在全身麻醉下行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右侧单肺移植术.结合文献,对肺癌肺移植的适应证、术前评估、术式选择、术后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展开讨论,总结肺癌肺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切除右侧病肺,其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示多发病灶腺癌,术后病理检查示多灶性肺泡上皮异型增生癌变.术后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方案,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先后并发胸腔包裹性积血积液、气道内出血伴肺部严重感染,于术后7d自动出院.结论 肺移植在治疗非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需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明确病理分期并完善治疗方案,其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振宇;叶芃;泮辉;汪路明;李洲斌;赵琼;吕望;胡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转酪氨酸激酶C(TrkC)基因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 (HSP70)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采用阻断降主动脉的方法构建脊髓缺血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1)单纯阻断组,只进行单纯阻断降主动脉;(2) NSCs移植组,阻断降主动脉术后1d进行单纯NSCs移植;(3)TrkC-NSCs移植组,阻断降主动脉术后1d进行转TrkC基因NSCs移植.每组于移植术后24 h、48 h、72 h、1周、2周分别处死3只大鼠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收集尾静脉血进行ELISA检测HSP70浓度.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90只Wistar大鼠全部存活.术后5个时间点中,3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形态在术后1周时差异为明显.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单纯阻断组和NSCs移植组相比,TrkC-NSCs移植组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形态接近正常,凋亡细胞少.3组大鼠移植术后HSP70水平均升高,于术后72 h达到峰值,TrkC-NSCs移植组各时间点的HSP70水平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转TrkC基因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替代受损神经细胞,以及促进HSP70的释放而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李嘉欣;朱小兰;周正芳;黄焕雷;郭惠明;范瑞新;郑少忆;范小平;陈寄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浙南地区汉族人群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与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且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随访的146例浙江南部地区汉族肾移植受者入组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患者KIR基因.两组间KIR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截至2010年12月,146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1年内共确诊PTDM 45例,作为PTDM组;余101例受者未发现血糖异常,作为正常对照组.PCR-SSP结果显示,KIR 2DL4、3DL2、3DL3和3DP1为框架基因,在两组所有个体中均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DM组KIR 2DL2、2DS2和2DS4基因型频率增高,其中PTDM组和正常对照组KIR 2DL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1%和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04,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DM组KIR 2DL1、2DL3、2DL5、2DS1、2DS3、2DS5、3DL1、3DS1和2DP1基因型频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IR 2DL2可能为浙江南部地区汉族人群患PTDM的易感基因.
作者:高小民;吴琦;张岩;梁勇;戚小刚;陈必成;蔡勇;杨亦荣;郑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EB病毒(EB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移植小组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完成的66例儿童肝移植受者资料,根据术前EBV血清学检测、术后EBV外周血拷贝数以及儿童受者临床表现,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EBV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 60例存活的儿童受者中共有10例出现EBV血症(17%),男、女各5例,肝移植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4)个月;2例于术后常规复查中发现,无特殊不适的临床表现;3例仅表现为发热,因定期检测EBV-DNA而发现;5例就诊时有贫血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贫血后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EBV-DNA复制阳性.3例儿童受者外周血检测出EBV复制前1~3个月内出现过CMV复制,2例同时检测到EBV和CMV复制,1例在发现EBV复制后2个月发生CMV复制,其余4例单独出现EBV血症.10例出现EBV血症的儿童受者术前外周血EBV核酸定量均<1000拷贝/mL,术后第1次检测出EBV复制时,EBV-DNA拷贝数平均为(16±15) ×103拷贝/mL.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据儿童受者临床表现酌情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初次减药剂量为原剂量的1/4~ 1/3.10例儿童受者EBV首次转阴的中位时间为16 d(10~50 d).至随访结束仅有1例EBV复制为阳性(该例为复发的儿童受者),其余9例外周血均检测不到EBV-DNA,临床症状缓解,好转出院.结论 EBV血症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术后早期免疫抑制药物浓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其特异性临床表现不明显,在术后随访中应定期进行外周血EBV-DNA监测,早期运用免疫抑制药物减量方案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EBV感染.
作者:祁雪;孙丽莹;朱志军;魏林;曲伟;曾志贵;刘颖;高伟;孙晓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丝素蛋白多孔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将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别在盐析法制备的丝素蛋白支架、明胶含量为20%和30%的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上进行培养,分别进行细胞活性和形貌分析,以评价不同丝素蛋白多孔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 所有支架体外培养2周后,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体外培养1d后,细胞在所有支架上都表现出良好的黏附性,有大量伪足形成.2周后,细胞有显著增殖,并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表明盐析法制备的丝素蛋白支架和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都能够很好地促进细胞生长.丝素蛋白支架上细胞数目在体外培养10d时达到大值,然后细胞数目开始降低.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上细胞数目在2周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增加.14 d时,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上的细胞数目高于在盐析法制备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的细胞数目,明胶含量为30%的丝素蛋白-明胶支架培养细胞数目及活细胞数目明显多于20%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14 d时盐析法制备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有大量死细胞,而在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上则基本没有死细胞,30%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上的细胞数量及活细胞数量高于20%者.结论 通过将明胶添加到丝素蛋白溶液,可提高支架的细胞相容性,使其能更好地满足角膜组织再生的要求.
作者:宋大伟;马义宾;聂蓉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符合米兰标准和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行肝移植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验证杭州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中国肝移植注册登记的肝移植手术,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家肝移植中心接受随访调查受者的临床资料,196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纳入研究.将符合米兰标准的HCC患者作为米兰标准组,共90例(45.9%);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杭州标准者作为杭州标准组,共40例(20.4%);肿瘤结节直径之和>8 cm,术前AFP> 400 ng/mL且组织学分级为低度分化者作为超出杭州标准组,共66例(33.7%).比较3组受者术后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评判预后.结果 米兰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73.3%、60.0%和84.4%、66.7%、51.1%,杭州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65.0%、50.0%和75.0%、55.0%、45.0%,超出杭州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6%、30.3%、18.1%和45.5%、27.3%、18.1%.对3组受者术后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米兰标准组和杭州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1、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米兰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超出杭州标准组受者(P均<0.05),杭州标准组受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1、3、5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超出杭州标准组受者(P均<0.05).结论 同米兰标准一样,杭州标准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够显著拓展受益人群,让更多未符合米兰标准的患者能够施行肝移植术.同时杭州标准能有效预测肝移植受者预后,其创新性提出的生物学标准AFP水平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作者:孙超;罗清波;卢修贤;郑道峰;何雕;吴忠均;徐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50年来,肝移植技术发展迅速,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越来越有争议,如何有效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同时避免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如何达到免疫抑制方案简种类、少剂量原则?诸多问题使得许多移植中心开始探索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拟对目前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种类、应用情况及治疗进展等做一综述.
作者:段鑫;郑树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反常性痤疮又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Verneuil病、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类较少见的以反复发生的皮肤脓肿、结节伴窦道和瘢痕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皮肤附属器疾病[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治愈1例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颂楠;毕新岭;贲道锋;顾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第一部分脑死亡判定标准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适用年龄范围:29 d ~18岁.1 判定的先决条件(1)昏迷原因明确(2)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2临床判定(1)深昏迷(2)脑干反射消失(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通气,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3项临床判定必须全部具备.3确认试验(1)脑电图脑电图显示电静息.(2)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TCD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3)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正中神经SLSEP显示双侧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以上3项确认试验需至少具备2项.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尽管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开展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但形成规模并取得良好疗效和社会效益的中心有限,这与移植器官来源短缺,移植医师对此类手术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等因素有关.为推动我国腹部多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提高移植疗效,作者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临床实践,着重从腹部多器官移植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长期疗效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作者:何晓顺;鞠卫强;林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