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8189
  • 国内刊号:11-4550/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2期文献
  • 简易举宫器在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长效等特点.但遇手术切口小,受术者肥胖、盆腔粘连或子宫位置异常等,常致提取输卵管困难,使手术失败,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科采用简易举官器辅助经腹输卵管结扎术,较好地解决了后位子宫及盆腔粘连所致提取输卵管困难的问题,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受术者96例,距末次分娩时间20d ~2年.其中44例为举宫器辅助组,年龄27.8 ±1.4岁;孕次2~3次;后位子宫25例,既往腹部手术史9例;距本次结扎手术时间>6个月.无举宫器组52例,年龄29.2±1.2岁;孕2~3次;既往腹部手术史7例,后位子宫20例.

    作者:王小婕;杨尚武;黄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应用.手术虽简单,但常给受术者带来紧张、疼痛及其他不适,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人工流产多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镇痛,以减轻受术者的疼痛,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及费用高等问题.本院将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晶珠;王婷;董万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妈富隆240例临床观察

    为降低重复流产率,本文观察120例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妈富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 ~ 12月,在本中心妇科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妇女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8 ~40岁,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70d,无内科合并症,无人工流产禁忌证.将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对象平均年龄26.5(19 ~40)岁,孕次1~6次,产次0~3次;对照组平均年龄27(20 ~40)岁,孕次1~6次,产次0~4次.

    作者:许云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2例分析

    子宫肌壁间妊娠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旨在引起同行警惕.1临床资料例1:26岁,G3 P0,主诉停经60余天,下腹部疼痛4h加重,伴头晕1h,于2005年10月20日人院.近两年人工流产1次,药物流产1次.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2005年7月29日.停经后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未行B超检查.入院查体:T38.5℃,P 108次/min,BP 9.33/5.33kPa (70/40mmHg),贫血貌,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无阴道流血;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增大,孕50d大小,漂浮感,压痛剧烈;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武金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非意愿妊娠的主要手段.全球每年约有4 000 ~6 000万例人工流产,即全球妊娠的26%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人工流产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由于人工流产后女性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且流产后再次妊娠的风险较高,再行人流手术,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因此,人工流产后必须采用适当的避孕措施[2].根据我国避孕效果监测临床试验显示:美欣乐含雌激素20μg,与含30μg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效果类似,头晕、头痛和乳房触痛的发生率低.避孕效果可靠性高,且副作用小[3].故本文观察50例人工流产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美欣乐在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方面的益处,报告如下.

    作者:孙克立;钱春妹;马蕾;宋力雯;朱华静;吴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中重复人工流产比率占24.3%~56.4%[1].重复人工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流产术后未及时采取避孕措施,人工流产后指导受术者及时采取避孕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就人工流产后口服短效避孕药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徐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生血宁片治疗围生期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治疗围生期孕妇贫血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已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围生期孕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30例.治疗组口服生血宁片0.5 g/bid(轻度)或0.5g/tid(中重度),对照组仅加强膳食营养指导,共观察8周.结果:治疗前生血宁片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体重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Hb 108.6±12.6g/L,RBC 4.18±0.56×1012/L,SF 12.26 ±4.38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 63,22±9.78μmol/L,显效率73.1%,有效率87.7%;而对照组显效率30.8%,有效率71.6%.结论:生血宁片治疗围生期贫血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治疗围生期贫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邓云;丁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2q11微缺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重链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LPA)用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HD) 22q11微缺失的可行性.方法:运用MLPA对120例CHD患儿进行22q11微缺失检测.结果:120例患儿中有10例检测出22q11微缺失,占8.33%,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5例,肺动脉狭窄1例,右室双出口1例.此外,还检测出1例22q11重复,占0.83%,其表型为肺动脉狭窄.结论:CHD中存在一定比率的22q11微缺失,MLPA是一种快速、方便、有效检测22q11微缺失的方法.

    作者:王凤羽;马林先;李聪敏;常明秀;丰慧根;张金枝;孟丽;王玉伟;刘治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患者血清白介素-1、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 -1α、IL - 1β、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 +56)的水平,探讨POF免疫致病机制.方法:调查时点内本中心就诊的POF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尿黄体生成激素或B超监测有正常排卵,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血清中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两组IL -1 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IL - 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B+NK、CD3、CD4、CD8、CD4/CD8、CD19、CD16+ 56水平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POF患者血清中IL - 1β水平低于非POF妇女,可能提示POF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马小红;徐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的使用现状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使用影响因素,为加强紧急避孕药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1 414名有过性行为的流动人口中,目前采取避孕措施的有1 300人(91.94%),其中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的有162人(11.46%),27.16%对使用过的紧急避孕药种类不了解.与未婚有性生活者相比,已婚者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的比例较低(OR=0.43,95% CI:0.25 ~0.73).结论:目前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的使用和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盲目性和误区,进一步扩大宣传加强流动人口对紧急避孕药正确规范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瑞;武俊青;王瑞平;周颖;李玉艳;张玉凤;詹绍康;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知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知识的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闵行区的2 001名流动人口,于2007年8 ~10月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对常用避孕方法的知晓率<70%,对副作用了解少.近1年在现居地获得过避孕知识者占42.73%,其避孕知识总得分(31.39±20.72分)高于未获得过避孕知识的对象(24.06±20.54分)(P<0.01).流动人口在现居地获取避孕知识主要途径是宣传小册子/折页(30.76%),其次是影视广播/书报杂志(16.96%)和宣传板报(16.26%).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其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越高;未婚有性生活和已婚对象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未婚无性生活者高;工厂对象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建筑工地和娱乐服务场所对象高.结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工作场所对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是否获得过避孕知识有影响.因此,现居住地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教和服务,应以年龄小、未婚无性生活、文化程度低以及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工作的流动人口作为重点.

    作者:李玉艳;武俊青;周颖;王瑞平;詹绍康;余金明;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RNA在精子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人们在动物、植物及病毒等生物中发现了一系列小分子非编码RNA,包括miRNA[1]、piRNA[2]和siRNA[3].与其相关的Argonaut家族蛋白分为2个亚家族:Ago亚家族和Piwi亚家族.精子发生是指由精原细胞经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至成熟精子形成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态过程,这一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近年来,小RNA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三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在精子发生中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作者:郭翠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间苯三酚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Bichat医院的Debray等证实了间苯三酚在治疗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方面的疗效,且解痉作用迅速,不具有任何阿托品样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极好.至今间苯三酚在欧美已应用30余年,在欧洲成为妇儿解痉治疗的首选药物.间苯三酚是一种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平滑肌解痉剂,有效成分为1,3,5-三羟基苯,静脉注射半衰期约15min.间苯三酚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胆道及泌尿道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体内外研究显示,间苯三酚主要选择性地直接松弛部分器官的平滑肌,而不会出现抗胆碱样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胃肠道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极少发生过敏反应.毒性试验研究未见间苯三酚有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1].近年来我国逐步将间苯三酚应用于妇产科领域,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军;王蔼明;何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性评价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各主要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杂志、会议论文集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 379例患者,2 342个周期.根据是否有正常自然排卵周期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亚组(纳入5个研究)和排卵正常亚组(纳入9个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比较,两者在每周期妊娠率、每个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 CI)分别为0.99(0.75~ 1.30)、1.21(0.92~ 1.58)、1.04(0.92~1.17)、0.55(0.23 ~ 1.29).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PCOS亚组有2个研究,排卵正常亚组有4个研究均显示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P<0.05).关于子宫内膜厚度PCOS亚组有3个研究,排卵正常亚组有2个研究均显示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P<0.05).结论: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与氯米芬在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目前的研究尚不能证明来曲唑可以代替氯米芬成为一线促排卵药.

    作者:安锦霞;倪亚莉;刘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基化荧光PCR检测母血中游离胎儿maspln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Taqman探针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结合测定孕妇血浆中甲基化maspin(M- maspin)基因和非甲基化maspin (U -maspin)基因的可行性,并分析微量U-maspi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早、中、晚期妊娠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健康未妊娠女性30例为对照,提取其血浆游离DNA.通过含目的基因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应用甲基化荧光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浆标本亚硫酸氢盐修饰后M-maspin基因和U-maspin基因的含量,分别代表母源性游离DNA和胎源性游离DNA水平.结果:除3例早期妊娠孕妇外,其余孕妇血浆中均检出了U maspin基因,平均浓度在早期妊娠组为57拷贝/ml,中期妊娠组为121拷贝/ml,晚期妊娠组为561拷贝/ml;占母源性M -maspin基因的比例分别为1.88%、3.21%、9.58%.结论:母血中U- naspin基因具有游离胎儿DNA的动力学特点,可能成为一种通用胎儿标记物,应用甲基化荧光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浆中微量U-maspin基因方法准确、可行.

    作者:李拴明;王健;杨晶;赵富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房建设参考标准》制定体会

    为了做好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房标准化建设,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科技处和科研所联合制定了《新疆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房建设参考标准》,现就参与制定参考标准的做法与体会简述如下.1标准制定背景调研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房建设情况,了解药房设置、人员配置及药事管理情况.发现一些服务站存在药房设置不合理、设备缺乏、药品管理不规范、人员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实际现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等相关规定,并参考医疗机构药房设置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便临床为目的,制定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房参考标准.

    作者:何耀强;信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加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尤其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在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应力求科学、规范,其中做好技术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董运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南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体会

    2010年4月湖南省正式启动了第一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截至2010年底,宁乡县、攸县、湘潭县、衡阳县、汨罗市等5个试点单位共为80 394名计划妊娠的农村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74.34%.现就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若平;曹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庆市永川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重庆市永川区作为首批项目试点区县之一,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规范地开展项目.现就我区2010年开展项目试点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1实践与管理1.1提标扩面,科学规范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验区,将城乡人口统筹发展作为方向,因此我区扩大了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目标人群范围,凡是符合政策并计划妊娠的农村夫妇及城镇夫妇,包括流动人口均享受免费孕前健康检查,服务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在计划妊娠夫妇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生活方式、妊娠计划及具体需求制定适宜的孕前保健计划;提供清晰的口头和书面通知单,以便夫妇及其家人了解孕前保健内容、流程和场所等主要信息,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宣传员面向社区优势及时与育龄群众交流,通过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促进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

    作者:宋启红;张杰;何杨;何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突出民族特色强化科技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宁夏是我国大的回族聚集区,回族占总人口的34.77%.近年来,我们立足民族地区实际,结合民族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特点,不断强化科技服务意识,改善科技服务条件,推进科技队伍建设,开展民族特色科技服务,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的新路子.1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着力改善科技服务条件一是基本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基层服务机构建设列入基本建设规划之中,五年累计投入9 080万元,对9个县级服务站、143个乡(镇)服务站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其中乡级服务机构立项建设占全区总数的74.5%.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喀麦隆和尼日利亚进行的项目:普及使用女性安全套

    女性安全套普及( UAFC)联合项目是与荷兰乐施会、世界人口基金会、国际开发协会以及荷兰外交部合作,通过宣传,规划和研究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女性安全套.这项工作已经在喀麦隆和尼日利亚启动,由国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当地的演员、民间社会组织、政府、联合国机构和私营部门具体实施.在尼日利亚,家庭卫生协会是一个主要的组织,该协会已拥有80%的男性安全套市场.项目主要是在私营部门(药店、理发店、美容院)提供女用安全套,而政府和人口基金会负责在公共部门(计划生育诊所)提供服务.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型女用避孕套的开发和认证

    有关女用避孕套功能的研究十分有限,在许多已发表的报道中,有关避孕套破损和滑脱事件的定义都是根据男用避孕套进行的,而女用避孕套使用失败(除破损外)的原因更为复杂.自1992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USFDA)批准第一代女用避孕套(FC1)使用后,又出现许多类型的女用避孕套,有些正在开发.2009年,由USFDA认证的第二代女用避孕套(FC2)将会取代FC1,它是由合成乳胶而不是聚氨酯制作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男用避孕套标准,提供了避孕套规格和质量检测的方法指南.目前正在酝酿女用避孕套的国际化标准,预计将在2011年发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女用避孕套:极具潜力却遭国际否定

    自1984年女用避孕套被引入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令人感到很意外.考虑到全球有众多女性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以及国际上对女性生殖和性健康,还有女性权益和赋权的支持,同时,重要的是使用者所表达的需求,女用避孕套应该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在距首次出现16年后成为广泛且容易获得的产品.但这种期盼仍未实现,相反,在国际社会应对HIV和艾滋病(AIDS)的进程中,女用避孕套却被边缘化.本文对此提出质疑,并使用为评估贫穷国家获得新型卫生技术而特别设计的一个分析框架,分析了使用者、提供者、国家政府和国际公共政策决策者的看法和作用.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在肯尼亚,为了得到一只避孕套需要步行26km

    正确和坚持使用避孕套是肯尼亚预防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方案的基石之一,但是农村地区的人们获取避孕套的途径很有限.肯尼亚裂谷省一位21岁男子说,他需要步行到26km以外的纳罗克医院去取避孕套.国家艾滋病和性传播感染管制规划署负责人认为,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对避孕套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均已达到90%以上.然而多年来,资金的不稳定和供应链问题一直导致避孕套分发出现波动.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传播模型分析,避孕套的分发量一般非常低,而且非常不平等.有些避孕套放置点的效果不佳,例如放在首领营地,男青年们不愿冒险去拿,阻碍了避孕套的获取.然而,尽管人们会害羞,健康中心的避孕套用得很快[1].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爱母牌宫内节育器超声声像图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提高宫内节育器( IUD)的避孕效果,及早发现置器后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我国相关部门对放置IUD妇女要求置器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均随访一次.超声检查IUD具有安全、准确、简便、通用、同步、无痛苦、无损伤等优点,能清晰显示子宫切面的全貌,直观显示不同质IUD在子宫内的位置、形态、大小及IUD的各种异常,在IUD普查方面已列为首选方法[1].目前我国妇女常用IUD有10余种,因材质、形状、结构等不同,超声声像各有不同[2].爱母牌系列IUD( MCuIUD、MCuⅡIUD、MYCuIUD)是新型IUD,本文对其典型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

    作者:张妍;王艳玉;石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的第三次修订

    《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以下简称《医学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计划生育基石性技术指南中的第1部,第1版于1996年出版,以后每4年左右更新修订1次,到2010年,经第3次修订的第4版正式出版,并于2011年译成中文,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为使我国,特别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部国际指南,本文对《医学标准》产生的背景和第3次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吴尚纯;李丽;邓姗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