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8189
  • 国内刊号:11-4550/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血清学检查在高龄孕妇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中价值的探讨

    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卵巢微环境改变,卵母细胞逐渐老化,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1].唐氏综合征是常见的染色体病之一,现已证实随着孕妇年龄增长,其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给患儿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2].因此,产前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产前诊断联合血清学筛查在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韦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用于终止哺乳期及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孕的临床效果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如何在施术时减少子宫内膜损伤、预防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受术者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旋动式人工流产器用于终止哺乳期、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7月因哺乳期、剖宫产术后1年内意外妊娠来本院要求人工流产,且身体健康,有正常的性生活并能配合随访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9~45岁,停经时间≤60d,妇检及彩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期妊娠(孕囊<35mm),无内科合并症,无人工流产禁忌证.本研究得到本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纳入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

    作者:徐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与妊娠黄体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其发病率约为1%,严重时可造成孕产妇的死亡[1].而妊娠黄体囊肿是一种非赘生性囊肿,可于妊娠3个月左右自行消失.由于两种疾病在妊娠早期的声像图特异性不明显,所以易将妊娠黄体误诊为输卵管妊娠,为后续治疗带来不变[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和黄体囊肿患者的经阴道超声声像资料,以助临床提高输卵管妊娠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瞿亚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子DNA损伤对IVF/ICSI-ET结局影响的回顾性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初次行常规IVF和ICSI治疗的192例不孕夫妇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行IVF和ICSI治疗时,精子DNA碎片指数(DFI)≤15%和DFI> 15%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差异;并比较DFI>15%时,不同受精方式(IVF或ICSI)对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IVF或ICSI治疗周期中,精子DNA损伤对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影响(P>0.05).在DFI>15%情况下,行IVF治疗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与行ICSI治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不影响IVF/ICSI-ET的结局.对于DFI> 15%的患者ICSI-ET与IVF-ET的治疗结局相似.

    作者:邵淑敏;李姣;邹敏;胡廉;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10、孕酮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先兆流产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孕酮(P)的相关性,为防止自然流产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先兆流产患者(先兆流产组)、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以及64例先兆流产中保胎治疗后成功45例(保胎成功组)、保胎治疗失败16例(难免流产组)血清P和IL-10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P、IL-10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保胎成功组的血清P、IL-10水平均高于难免流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难免流产组血清P、IL-10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先兆流产组血清P与IL-10呈显著相关性(r=0.960,P<0.01).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存在血清P、IL-10水平异常;血清P、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P与IL-10可能共同参与先兆流产的发生.

    作者:宋芳;戴秀梅;张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发生足月、单胎、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的健康产妇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产前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产程活跃期人工破膜、改变体位、手法旋转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胎儿下降速度及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7.3%)高于对照组(44.0%)(x2=16.044,P<0.05);第一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 =5.96,P<0.05);潜伏期及活跃期胎儿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t =3.87,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x2≥4.040,P<0.05).结论:通过对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并缩短产程,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徐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已婚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服务利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服务利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提升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选取年龄在16~49岁且首次外出时间在2007年以前、现用避孕方法始于2008年1月~2013年5月的已婚女性共17429人,分析其避孕节育措施利用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绝育术是该人群主要的3种避孕措施,从2008年~2012年,在流入地获得服务的比例从49.24%上升到了69.21%,选择避孕套避孕的比例从37.14%上升到了52.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现居住在城镇、非农业户口、低年龄、文化程度较高、亲生子女数量少、未持婚育证明和未报告避孕节育状况、跨省流动的已婚育龄妇女更可能选择避孕套避孕.结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获得避孕节育服务,避孕套成为流动人口首选方式;应提升流入地避孕节育手术服务的可及性,并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促进避孕套的正确使用.

    作者:龚双燕;王晖;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对性用品态度和使用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对性用品的态度和使用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通过自编网上问卷,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上海市6所高校的20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性用品的了解状况、态度和使用状况.结果:高校大学生对于性用品的总体了解程度不高,对于一般性用品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比例分别为6.8%、16.4%和33.3%,大学生对于特殊性用品的了解更少.总体上,高校大学生对于性用品的态度比较开放,对于一般性用品感觉正常使用、感觉很好奇,因为没见过的分别占48.0%、31.7%.高校大学生一般性用品和特殊性用品的总体使用率分别为15.6%和4.0%,使用率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希望更加深入了解性用品.结论:大学生对性用品的态度比较开放,对性用品了解程度不高;建议在高校生殖健康教育中进一步融入性用品的知识.

    作者:闫加艳;钱小宇;黎杨昕雨;李淑婧;纪安琪;王诗哲;王鸿祥;陈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D105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妊娠早期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障碍导致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缺氧,胎盘缺氧状态下滋养细胞受损,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入血,终导致疾病发生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许多研究证实CD105参与血管重铸及全身血管内皮功能调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血清学检测为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及疾病预后提供有力证据,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标准操作程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标准操作程序(SOP)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为预防手术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国中、东、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6个省,每省随机选取4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将所选的县级服务机构随机分成干预组(3600例)和对照组(3600例).干预组按照SOP进行IUD取出术,对照组按照各服务机构日常的操作完成IUD取出术,比较两组手术过程及结局.结果:干预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0.59%)低于对照组(1.1%);宫腔操作平均次数(1.1次)少于对照组(1.2次);术中出血量≥5ml比率(2.6%)低于对照组的(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宫颈准备率(4.0%)低于对照组(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医生进行SOP的培训,加强了IUD取出术的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降低IUD取出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宝琳;周博;于静;吴尚纯;丛捷;王晨;董敬;刘静;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A、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查阅检索到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尽可能获取所有相关文献.制定严格的纳入和剔除标准,依据Cocharane手册5.1.0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7篇RCT,共纳入236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能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均数差(WMD) =-6.73,95%CI:-9.65~-3.81,P<0.001]、收缩压(SBP)(WMD=-6.46,95%CI:-12.33~-0.58,P<0.001)、舒张压(DBP)(WMD=-6.01,95%CI:-8.34~-3.68,P<0.001)、24 h尿蛋白(WMD=-0.87,95%CI:-1.22~-0.53,P<0.001)、24h尿量(WMD=640.14,95%CI:301.06~ 979.22,P<0.001)、血小板计数(PLT)(WMD=3.61,95%CI:1.44~5.79,P=0.71)、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WMD=2.20,95%CI:0.94~ 3.46,P<0.001)、血红细胞压积(HCT)(WMD=-1.36,95%CI:-1.62~-1.10,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 (WMD=0.85,95% CI:0.07~1.63,P<0.001)、纤维蛋白原(FIB)(WMD=0.24,95%CI:0.05~ 0.43,P<0.001)等.结论:LMWH联合硫酸镁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展;王金铭;石瑛;张琳琳;蒋陈东;杨小倩;徐娜;朱海;宋婉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IGH-CDR3免疫组库的变化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IGH-CDR3序列的多样性与免疫学特性.方法:分离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B淋巴细胞,逆转录为cDNA后用ARM-PCR扩增H链CDR3区序列,利用高通量测序并与IMGT数据库对比揭示子痫前期患者IGH-CDR3受体库的多样性及免疫学特征.结果:5例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IGH-CDR3的数目和种类差别较大,从1127条rcad到47385 rcad;子痫前期患者有独有的免疫学特性,包括IGH-CDR3长度、N末端碱基的添加数、V、J区域使用偏好基因及末端去除的碱基数;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某些寡克隆异常增殖的情况.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IGH-CDR3免疫组库有其独有的特点.

    作者:郭昌龙;于松;王启迪;曹小芳;杨英;刘昕;彭左旗;蔡瑞琨;安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乙肝五项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约9300万人为HBV携带者[1].乙型肝炎是一种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疾病,有研究指出我国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为6.6%,如果没有干预措施,母婴传播率为40%~73%[2].通过对孕前妇女进行HBV筛查,可以帮助阻断母婴传播,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室间质量评价(EQA)是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姜晏;林宁;石慧;姜志欣;陈伟;王丽娟;吴玉璘;潘丽;许豪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紧急避孕电话咨询问题的分析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为满足群众需求和招募紧急避孕临床研究观察对象的需要,于1995年设立了紧急避孕咨询电话,20余年来,坚持在工作时间提供全年365天的无偿服务.现对2012~2014年接昕紧急避孕咨询电话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旨为我国紧急避孕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晨;李来宝;丛捷;楚光华;张婷;吴尚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的影响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人工流产,且年轻化、重复流产率高的现象日趋增加.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导致的妇科疾病、不孕不育等问题逐渐地凸显.已成为危害女性生殖健康和生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发起“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在医院建立标准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及家属宣传避孕相关健康知识,帮助流产后女性及时落实科学的避孕方法,避免人工流产带给女性的伤害,降低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提高我国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本院开展PAC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金美玉;刘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沙市县级医疗机构流产后关爱服务现状及对策建议

    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PAC)是以促进流产后即时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减少重复流产,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1-2].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流产后关爱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探讨如何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化开展计划生育及流产后关爱服务.

    作者:刘敏;周燕飞;祖月娥;朱琳;旷洋;文永春;李维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在提供避孕信息与服务中确保人权的指南和建议(上)

    在许多情况下,未满足的避孕需求仍然很高,特别是在社会的脆弱人群中这一需求高,脆弱人群包括:青少年、穷人、农村居民和城市贫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流离失所的人.据新估计,2.22亿妇女存在对现代避孕方法的需求,并且在孕产妇死亡风险高的地区这一需求大.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援助,以实现人人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包括性与生殖健康.干预措施中,提供高质量的避孕信息和服务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人们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尊重、保护和实现每个人的人权,这一目标将无法实现.

    作者:李丽;刘静;姜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环节干预减少重复剖宫产瘢痕妊娠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CSP与妊娠总数的比例为1∶1800~1∶2216,占所有异位妊娠的6.1%,在有剖宫产史的妇女中发生率为0.15%[2].2011~2014年本科共收治780例CSP患者,其中3例发生了重复CSP.本文结合其病例资料,探讨减少重复CSP的干预措施.

    作者:冯旺琴;李长东;陈素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