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杂志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1558
  • 国内刊号:11-9305/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201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妇产科学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行剖宫产分娩的92名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按照术中是否施行B-Lynch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8),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失血量,产后24小时失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晚期产后出血例数。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失血量,产后24小时失血量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790,P=0.008;t=-2.867,P=0.010;t=-4.117,P=0.001);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7,P=0.046)。结论 B-Lynch缝合术是一种在预防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方面的简单、安全、可避免子宫切除的保守性手术。

    作者:崔咏怡;杨金英;韦春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辐射对转染DNA依赖的蛋白激酶-shRNA的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辐射对转染DNA依赖的蛋白激酶shRNA-(DNA-PK)的卵巢癌Skov3细胞G2的影响。方法培养4个6孔板的Skov3细胞及设计shRNA和shNC载体(对照载体)后进行转染,转染成功后将其分为四个组:shNC组、DNA-PK shRNA组、shNC+照射组、DNA-PK shRNA+照射组,并对照射组分别进行辐射4 h及28 h后采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四组Skov3细胞进入G2期的情况。结果(1)辐射4 h后,四组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8.65,P<0.01),DNA-PK shRNA+照射组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18.56±2.79)%,与shNC+辐射组(18.56±1.57)%比较无差异(t=0.00,P=1.00),但明显高于DNA-PK shRNA转染组(14.38±1.70)%(t=3.13,P=0.01);(2)辐射28 h后DNA-PK shRNA+照射组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是(11.26±3.31)%,与转染shNC+辐射组(11.71±1.28)%比较无差异(t=0.31,P=0.76),但明显高于DNA-PK shRNA转染组(4.42±1.59)%(t=4.56,P<0.01)。结论通过干扰DNA-PK的表达,可使辐射后卵巢癌G2期细胞明显增多,从而提高卵巢癌细胞对于辐射的敏感性。

    作者:廖琪;李慧玲;崔满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雌二醇屈螺酮对绝经早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对绝经早期妇女用雌二醇屈螺酮进行治疗,观察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绝经早期妇女分为两组。A组22例,每日服用雌二醇屈螺酮片1片,连续6个月;B组20例,每日碳酸钙D3片1片,连续6个月。用药前后测定体重指数(BMI)、绝经症状评分、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踝肱指数(ABI)、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雌二醇、总睾酮、抗凝血酶III。结果 A组治疗后绝经症状评分、ICVD评分降低,雌二醇升高,总睾酮下降,收缩压和总胆固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3.432~8.015, P=0.000~0.042);B组治疗后绝经症状评分和ICVD评分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158~-3.476, P=0.003~0.029)。其余各项指标两组用药前后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绝经早期妇女使用雌二醇屈螺酮,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减少ICVD评分,降低收缩压,同时使总睾酮和总胆固醇下降,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郑峥;万俊红;甘小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定期产检明确诊断为GDM并符合入选标准者91例为研究对象(GDM组),选取同期的90名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P=0.001,P=0.000);但血尿素氮、血肌酐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中血清胱抑素C分别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0.001,P=0.000),正常妊娠组中血清胱抑素C与各指标检测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有密切相关,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黎凤彩;张晓静;黎敏;曾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于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进行TVT-O手术治疗SUI患者16例,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术前术后尿垫试验结果及尿失禁症状的改善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TVT-O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8.6±8.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30.5±10.2)ml。(2)1小时尿垫试验显示术后漏尿量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t=3.97, P<0.01),手术客观治愈率术后分阶段监测。(3)所有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均消失或改善,TVT-O手术有效率100%。结论 TVT-O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特点,是治疗女性SUI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雅容;卢锦雯;陈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初步探讨人附睾蛋白4(serum of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收治的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1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B组),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C组)及同期妇科门诊拟“健康体检”就诊的29例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D组)的血清HE4水平,分析各组HE4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HE4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E4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B、C、D各组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48.93±70.99)、(59.86±4.36)、(50.86±2.82)、(43.74±1.48)pmol/L,经统计学分析,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P=0.04)。A组与B、C、D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t=2.39,P=0.02;t=2.87,P=0.01),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t=0.43,P=0.67;t=0.21,P=0.83)。肌层浸润>1/2的患者血清HE4水平(414.13±290.56 pmol/L)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的患者(69.36±7.82 pmol/L)(t=2.44,P=0.03),而在绝经状态(t=0.44,P=0.67),肿瘤分化程度(t=0.22,P=0.83)的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以70 pmol/l为截断值,HE4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55%(6/11),76.66%(23/30)。结论血清HE4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燕艳;栾峰;罗小婉;郑树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经验交流

    目的:探讨孕周≥34周双胎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对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5月60例孕周≥34周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1例)和剖宫产组(49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胎方位以头-头位为主,余为头-臀位,而剖宫产组胎方位多样。阴道分娩组无妊娠合并症,而剖宫产组妊娠合并症为37例(75.51%)。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1.97,P=0.16;χ2=0.63,P=0.43;χ2=1.88,P=0.17)。活产新生儿120例。两组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入住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53,P=0.22;χ2=2.78,P=0.10;χ2=0.24,P=0.62)。但剖宫产组住院时间显著增加(t=5.46, P<0.05)。结论双胎妊娠产妇无合并症或者合并症轻微,胎方位为头/头、头/臀位,胎儿体重相对较小,可考虑经阴道分娩。

    作者:冯秀山;张延珍;陈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下泌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是发展中国家女性因癌致死的首要因素。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49万例,我国达到了13.15万例,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经典的PiverⅢ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5年生存率可达到88%~97%[1]。然而,术后常合并较严重的下泌尿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尿漏、感觉丧失等,其发生比率高达25%~56%。有文献报道,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45.1%的患者出现尿失禁,31.4%的患者出现排尿障碍,22%~57%的患者出现膀胱容量下降,20%的患者术后长期遭受盆底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但是有关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出现下泌尿功能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一方面与手术导致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另一方面与术后泌尿系及盆底解剖位置改变有关[5]。此外,亦与患者术后放疗、分娩次数、年龄、绝经、肥胖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现就有关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出现下泌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一综述。

    作者:申沛;朱前勇;王武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进展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大多数患者在绝经后发病,但仍有25%的患者在绝经前,2.5%~14.4%的患者在40岁之前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5]。这些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合并有不育、肥胖、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史,发病与长期无拮抗的雌激素影响有关[2-3,6]。这些患者因为诊断早,分化好,往往预后较好[7-9]。

    作者:杨佳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颈机能不全诊治的近代进展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 cervical insufficiency)是一个模糊的诊断,指妊娠后,在达到足月妊娠前宫颈展平、变薄,宫颈管扩展、变宽的临床状态。宫颈内口开放>1 cm为异常,<2 cm考虑可做出诊断。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中期妊娠习惯性流产及早产的常见原因。在正常妊娠时,子宫收缩引起宫颈扩张和展平,而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宫颈扩张和展平可在无痛和无宫缩情况下发生,这是因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宫颈有弱点,以致妊娠中期以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宫腔内压力增加,导致宫口开放,胎囊进入扩张的宫颈管,诱发子宫收缩,如果此进程未被制止,胎膜随即破裂,引起流产或早产。据美国统计,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病率占妊娠妇女的1%~2%,20%~25%妊娠中期流产的原因为宫颈机能不全[1]。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一例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并不高,文献报道也不多,但其危害性极大,是临床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王琦;李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ubin-Johnson综合征合并妊娠一例

    一、病案摘要孕妇29岁,妊娠38+1周,孕1产0。间歇性黄疸8~9年,2008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肝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Dubin-Johnson综合征”。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查血P 16.88 ng/ml,保胎治疗(黄体酮注射液20 mg肌肉注射1/d)3周,每周定期复查血P值,分别为20.66 ng/ml、23.33 ng/ml、28.13 ng/ml,出血停止后,停止保胎治疗。患者妊娠后持续性黄疸,较妊娠前明显加重,小便浓茶色,尿胆红素阳性,孕19+5周时总胆红素为75.6μmol/l,32+3周时,总胆红素为107.7μmol/l,38+1周时总胆红素127.4μmol/l,进行性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酶正常,无其他症状与体征。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叩击痛。产科情况:腹部膨隆,未触及宫缩,头高浮,胎心140次/分,骨盆测量无异常。入院诊断:1. Dubin-Johnson综合征;2.宫内孕38+1周,第一胎,头位无产兆。入院后急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项等,尿常规示尿胆红素(+),生化全项示总胆红素105.3μmol/l,直接胆红素57.7μmol/l,间接胆红素47.6μmol/l,肝酶及其余各项化验结果无异常。因家属及本人坚持要求剖宫产,查无手术禁忌证,于2012年8月2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宫体明显黄染,羊水色黄,量中等,顺利娩出一活男婴,皮肤红润,无黄染。术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127.4μmol/l,直接胆红素69.9μmol/l,间接胆红素57.5μmol/l,肝酶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天,面颈部、前胸部皮肤轻度黄染,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为9.7/12 mg/d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肝功能,结果示:总胆红素212.6μmol/l,直接胆红素40.7μmol/l,间接胆红素171.9μmol/l,碱性磷酸酶194.0 U/L,r-谷氨酰转肽酶142.0 U/L,谷草转氨酶88.0 U/L,谷丙转氨酶33 U/L。新生儿科建议严密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逐渐加重,第5天时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14.4/15.8 mg/dL,达峰值,新生儿无异常表现,之后黄疸逐渐消退。产妇于术后7d伤口拆线出院,新生儿随母出院,出院时新生儿皮肤轻度黄染,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为9.5/12.6 mg/dL。患者家族中仅祖母有长期间歇性黄疸,未经正规检查治疗,饮食体力无异常。

    作者:张惠欣;郝荣;秦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阴、阴道及宫颈非肿瘤性鳞状上皮增生1例报道

    一、病案摘要患者32岁,因大量白色粘稠分泌物伴外阴不适8年,加重1年,于2011年6月10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子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就诊。1993年行人工流产时首次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口两侧、阴道壁、宫颈表面等部位粘膜增厚,呈白色猪油状,弥漫无边界;阴道分泌物检查未见异常;阴道局部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及变化。此后,多次因分泌物较多,自觉瘙痒不适去多家医院诊治,均未给予明确诊断,治疗多以冲洗及阴道上药为主。结婚10年,孕1产0,否认家族病史。

    作者:李晴;汪艳珠;麦凤珍;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学模拟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其特殊性要求临床教学需尊重病人的权利,不增加其身心负担,且要保证医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其掌握临床实践技能。传统的临床实习对象是病人,但以病人为实习对象并不完全适合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便是应用医学模拟实践。中国模拟人之父林大全说过,机器人是代替人类进行危险、繁重的劳动,而模拟人则是代人受苦,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为人类造福。

    作者:周利冰;李侨华;王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4期